“不知大人的第二点是什么?”
在得到了刘枫对于丹阳现状不进行大规模改变的保证后,邓衡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半。
他最怕的就是,自己这些人做出了如此大的让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是他们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好在,州牧大人还算好说话,只要自己等人做得不要太过,他也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能够相安无事,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第二点嘛,你也应该听说过,我柴桑办有学堂,从孩童的蒙学,到仕子们的大学,无有不包。
既然丹阳郡已回归扬州治下,那么,官员的提拔晋升,自然也就要按归州牧府的规矩来,各级官员的晋升,除了要考评其任上功绩,还必须进柴桑大学学习至少半年,两点缺一不可,不然,三年任期满后,要么降职,要么去职,这点是不可更改的。”
“啊?”
邓衡有些傻眼了,合着,只是保证三年内不作改变啊!三年一过,就得全部推倒重新开始!
不过,听刘枫言外之意,好像是只有彻底的投靠与他,才能保证以后的地位不失。这个消息到也不是太难接受,对于自己来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家族的长盛繁衍,最要对家族有利,投靠也就投靠吧。
“下官遵令,定会向下面各县好好传达大人政令!”
邓衡略作权衡后,最张还是接受了刘枫的这个政策。
就在刘枫恢复对建安郡和丹阳郡的管辖时,中原的各路诸侯也同样不安份。
回到渤海郡的袁绍,在群雄讨董之战中,虽然得到了联军盟主的名号,可也因些连累得自己的生父袁逢一门尽没。
在联军分崩离析后,回到自己的起兵地渤海,想到虽然董卓已经西迁至长安,可天子却依然在他的手上,而且,现在有了潼关天险,彻底的把关东诸多的诸侯挡在了关外,再也拿不得他怎么样,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反而更加的稳固了。
而自己却龟缩在渤海这弹丸这地,总感光憋屈的不行,为了破解眼下的困境,于是便召来了手下商量应对之策。
“诸公,如今董卓将小皇帝掳去了长安,而联军现也已经解散,天下分崩,我等该何去何从,大家可有良策?”
大堂上,袁绍居中高坐,下面是一应文臣武将,文有逢纪、郭图、许攸、荀谌等,武有颜良、文丑、高干、焦融、淳于琼、张南。吕旷、眭元进、韩猛等,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自然是不缺少投靠之人,所以场面上到是人才济济。
“主公,那小皇帝刘协乃是董卓所立,我们大可不必理会,既然他董卓能立个小皇帝来撑场面,我等又为何不可?”
首先开口的是谋士逢纪,当初袁绍初来渤海时,跟在身边的谋士就只有逢纪与许攸二人,可谓算得上是袁绍的心腹。
“元图所说大善,我等只需在宗室中寻一人,将他捧上皇帝位,由他来代表汉室正统,而我等只需将他控制住,这天下,必将为我等说了算!”
逢纪话音落下,许攸也开口应道。
“哦?那依尔等所见,我们应该立谁人为帝?”
逢纪与许攸的话让袁绍心中一动,董卓为什么能够大权在握,不就是因为他掌握了朝廷嘛,如果自己这边也掌握一个朝廷的话,那他的那个朝廷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
“回主公,臣心中到是有这么一个人选!”
既然已经逢纪与许攸已经开始表现了,自然有人不会让他们专美于前,这时,荀谌出列回道,他是前不久才投到袁绍的门下。
近些年来,颖川先是在太平道叛乱时遭到重创,后来联军讨董,颖川又是首当其冲,于是郡中大族纷纷外逃,荀氏也不例外,而荀谌就是荀氏外迁的一支,只不过他选择的是河北的袁绍。
“不知友若所说是何人?”
人多就是好办事,自己这边才刚抛出一个想法,这里人选就都有了,袁绍心里自是非常的愉悦。
“臣所说的,乃是幽州牧刘虞,其原本为汉室宗正,又有德望,可以服天下之众,最为重要的是为人宽厚,若是奉他为帝,对我等行事最为有利。”
“刘虞?到是不错,那我等便奉他为帝!”
一听是刘虞,袁绍当即拍板下来,刘虞此人他当然是知道的,当初在洛阳时,刘虞可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从不与人为恶,对谁都是客气相对,若是奉他为帝,也确实能够方便自己掌握。
“不知何人愿意为使,去面见幽州面见刘虞?”
“主公,若只是我们一家去见刘虞,怕是他不肯答应,何不多串联几家一起去劝谏与他?”
这时,一直没有捞到说话机会的郭图赶忙开口说道。
“嗯,公则言之有理,也确实不能只有我们一家去劝谏,这样吧,我这修书一封,尔等分别赶赴邺城与宛城,将他交由韩馥与袁术。
韩馥为冀州刺史,在河北的势力为最大,袁术乃我袁氏本家,由他们两家一起联名,再加上我们,想必份量也是够了!”
此时的袁绍,实力并不起眼,对于下面人的建言,自然是从善如流。
很快,使者带着袁绍的亲笔信,分别去见了韩馥和袁术。
韩馥虽然名为冀州刺史,却是一个性子软弱之人,并没有多少主见,在见过袁绍的使者后,当即便答应了袁绍的要求,与他一起联名向刘虞进谏。
只不过,作为袁绍本家的袁术,对于袁术的提议却不怎么感冒,在他想来,现今天下,汉室已经到了未路穷途,皇帝既然到了可以任人摆布的地步,何人干脆自立门户,哪还用得着再看他人眼色,非要在自己的头上再立一座大山?
再说,你袁绍只不过是一个袁氏庶子,又有什么资格来命令我来做事?
于是,他十分干脆的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时间一晃就是大半个月过去了,从邺城和宛城回来的使者,也将各自得到的答复带给了袁绍。
纵横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