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战机

第六十五章战机

“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样的局面下,我担心汉王撑不住。”

“我没有见过汉王,但是我知道谢枋得。”田景仁回想他当初与谢枋得的交往“谢枋得此人,骨头之硬,不下文公。他既然为云南丞相,不管打到什么样子,都会继续打下去。”

“你如果将云南视为南诏大理一样的大国,今日之战,才刚刚开始了。”

“贵州算什么?曲靖算什么?”

“说不定真正决定胜负大战,在昆明,在大理。”

“阿里海牙越往西打,他遇见的问题就越多。”

“一直胜下去,没有问题,一旦败了一场,就不好说了。”

杨邦宪沉思片刻,也想明白了田景仁的想法。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

四川后勤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大量物资转运千里送到云南。胜就不用说了。如果败了,再加上脆弱的后勤线,很可能全军覆没。

杨邦宪手中轻轻敲击桌子,陷入沉思。

这一战,关系到杨家的生死存亡。

由不得他想清楚。

他不得不承认田景仁所说的对。

打到现在,云南方面应对挑不出错处。大体上没有问题。到了而今也不过是小挫。

以及是难能可贵了。

田景仁所言之诱敌深入的战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是-----

“即便如此,鞑子再来?云南又如何应付?”

如果战场都放在昆明城下,那来年的收成,就可想而知。鞑子卷土重来,云南民心国力如何支撑?

那时候,他们这些人岂不是也没有希望了。

“所以,现在这一战是为我们了。”田景仁说道:“我田家已经无所谓了。你杨家八百年基业,也想如我田家一样吗?”

“其实云南胜负,与你关系不大。让鞑子在贵州城下折戟沉沙。对你杨家很重要。”

“不如此,不能保全家业。”

一旦贵州不是前线,杨家就完全处于鞑子四面包围之中,不担心杨家摇摆后,鞑子有不知道多少办法炮制杨家。

杨邦宪很明白这一点。

杨邦宪忍不住骂道:“我这里荒山野岭,多少年天高皇帝远,谁都不正眼看一眼,而今反而成为兵家要地,非死不可。老天爷真是爱开玩笑。”

贵州这一块地方真是这样的。

唐宋中原王朝,根本不放在眼里。否则也没有杨家,田家动辄数百年之基业。

而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云南与鞑子还没有分出胜负。他们原本的安,宋,杨,田,四大姓,已经快被折腾完了。

“天意如何谁能料?事在人为。”田景仁说道:“请杨兄安排,我要去云南了。”

杨邦宪沉默了好一阵子。

一咬牙,说道:“好。我杨家上下几十万口,就拜托田兄了。”

田景仁说道:“请杨兄放心。”

********

昆明。

虞醒看着手中一叠急报。

不仅仅是清水寨失陷的急报,也是鞑子大举西进,攻击沿途各营寨。

轻轻一叹,暗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虞醒对于这个消息,是有心理准备的。

前线敌强我弱,张万能拖着敌人主力数月不得寸进,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

阿里海牙本部精锐,大概有五万到六万之间。都是百战精锐。汉人,色目人。甚至少量蒙古混编的军队。全部是北方人。蒙古统治了数十年了。对于蒙古人的正统是信服的。

毕竟,自从靖康之乱后。赵宋自弃中原。百余年来,对北人可没有一点善待。甚至对北方归义人种种限制。

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张世杰作为归义人之所以被重用,是因为贾似道兵败之后。临安朝廷召勤王军,所有高级将领几乎都没有到。只有张世杰到了。而张世杰可查的战绩,已经是十几年前了。当时和他一切立功的夏贵等人,早就高官厚禄。

这几万是绝对的硬茬。

湖广降军大概在三四万。这是阿里海牙招降宋军,在湖广征召的宋人为军。

这一部分大部分是配给阿里海牙本部当辅军的。

范文虎部,号称十万之众。

到底多少,虞醒并没有查清楚,但是最少有七八万。都是南宋降军。

伯颜破宋,大量招降宋军。当时沿江南宋兵马有五六十万之多。纵然有很多军队裁撤了。但剩下已经有三十多万。历史上这些降军,都报效在征日之战中了。

甚至有人说,忽必烈故意消耗新附军。

忽必烈让这些新附军出征,自然有自己的用意的。消耗南人武力,裁军。毕竟元朝的财政很紧张,养这么多军队。很吃力的。

而今也是一样的。

忽必烈不点别人,偏偏点范文虎就是这个意思。

范文虎打赢之后。阿里海牙的军队或许会撤出云南。但是范文虎的军队就未必了。

范文虎本部转为云南驻军。江南的武力消减了。也开拓稳定了云南。

这些军队,战斗力是有的。

南宋朝廷的老底子。南宋能与鞑子抗衡数十年,是有底气的。

问题是,这些军队最大的问题,不是武力。是思想混乱。

在宋朝,好男不打铁。这造成了军队的封闭性。

如四川军队。往上数,从余阶以下,一脉相承。

一说将领。杨承泽父祖从军,马复父祖从军。

这不是一个例,是普遍现象。

甚至在江淮宋军中,更明显。

名将孟珙,高祖,祖父都是岳飞部将。大部分将领都是一样的。

即便投降元军之后,很多人都被清理处置,但是宋军的根基就建立这个上面,总不能将人都杀了吧。

宋元之战相继数十年,惨烈无比。

临安朝廷那些达官贵人,距离前线很远。很多事情不清楚。但是这些人是最清楚了。

在南宋末年,很多军队发下来的饷银都是擦屁股都嫌硬的交子。这导致了宋军崩溃,但是依然有人拼死抗争。

实在是国仇家恨。

五十年血战,三代人厮杀。

一些人家,只需看祠堂的牌位,就知道宋元历次大战。

祖父那辈,谁死在那一战,父亲那一辈,谁死在那一战。到了自己这一辈,那一房的几哥儿,死在那一战了。

都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你现在告诉我?投降,不打仗了。我们是鞑子了。

是元军。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虞醒对这一支军队是最熟悉了。

熟悉到什么地步。

谢枋得能通过一些人联系到范文虎军中一些将领。

除此之外,就是各路土司军。

比如田家。

但是需要维持千里粮道,维系对贵州城的锁城。

最少需要十几万人。

张万本部只有四万,维持战局不崩溃,已经是很勉强的。

至于,阿里海牙选择锁城法,封锁贵州城。而没有强攻贵州城。

这并不出乎虞醒的预料。

这个办法,利弊都有。

对鞑子有利的地方,就是在于,不用将宝贵的兵力消耗在攻城上。

弊端也是很明显,西进如果一路顺风。贵州就是孤城一座,翻不出什么浪花。

但是,如果前进所挫。贵州就是鞑子内部一颗大雷。

会爆的。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为了锁死贵州城。阿里海牙最少留下余贵州城中一点五倍的兵力。这还是最基础的。翻倍也不稀罕。

几何原本决定了,封锁贵州城的封锁线,要比贵州城的防守线要长太多了。防守更长的距离,自然要更多兵力。

如此一来。

战机就出现了。

云南汉军经过大半年的补充与休整,不仅仅到达了满编状态,甚至还超编。

总兵力超过十四万。

这还是经制之军。至于动员的土司军,民夫不在其列。

整个云南,永昌府,昆明府,曲靖府,三个府几乎全部在动员之列。

凌霄关,清溪关驻军加起来有万余精锐。已经少到不能再少。自从开战以来,四川元军也次第增兵,如果不是两关险要,再加上四川元军也没有给阿里海牙帮忙的意思。

这才堪堪维持。

缅甸驻军有五千之众。

云南各府维持基本秩序的军队,也有数千人。

再加上贵州城守军四万。

虞醒能集结起来与鞑子决战的重兵集团,只有六万余人。

但已经够了。

阿里海牙号称三十多万大军,分布在后勤线上,以及贵州锁城上,最少十万有余。也就说阿里海牙大军西进。所谓之大军。最多不过十几万。

比起当初八千对十万的局面。

而今不过两倍,最多三倍的敌人。再加上贵州地形。

很难有骑兵数百里迂回奔袭的空间。

更何况虞醒已经准备炮兵部队。

这一支杀手锏。

足可一战。

甚至,

“他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他的。”

虞醒很清楚一件事情,长久的战事,对云南的经济压力太大了。

虞醒已经在用非常规的财政政策,压榨云南最后一点民力与财力了。

如果这样的长期相持,维持到明年初。

虞醒不要说军饷了,连军粮也供应不上了。

“传令,各部在政事堂开会。在昆明所有高层全部列席。”

「求推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