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双方震惊

第三十章双方震惊

一阵鸣金之声,元军如蒙大赦。立即撤退了下来。

杨承泽也没有想追。

他知道,

因为他看见很多人,都直接躺在地面上。

甚至有很多甲士,准备脱去铠甲。

“别,”杨承泽说道:“等落汗再脱,否则会得卸甲风的。”

他一个个用脚去踹,让所有人都不能卸甲。

这就是经验。

在剧烈活动之后,浑身出了透汗,身体透支,很容易着凉的。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感冒都有可能死人。更不要说,这种急切的冷热变化。再加上,大战之中,大部分人身上都受伤了。很容易各种病症并发,一病不起,就此呜呼。

相传,常遇春就是这样死的。

这种细节都是将门相传的诀窍。

杨承泽自称是杨家将之后,他自己都不知道真假,但是家中世代从军,这些从小就教导。

而这样的细节,不知道有多少。

虞醒起兵之初,有张云卿带来这些人才。给虞醒带来多大的帮助。

好一阵子。杨承泽才清点将士。

这才发现,折损过半。剩下的人人带伤。

杨承泽脸色铁青。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

“杨将军,你这是做什么?”马复一把抓住了杨承泽的手。

“今日之战,问题在我。我轻敌了。”杨承泽说道:“如果我好好修建营地,也不至于这个样子。”

从本质上来说,杨承泽营地不错。

按部就班,原则上没有错误。

但是杨承泽本职上是一个骑将,在防守上不够细腻。被敌人一阵连珠箭打懵了。不得不投入反击,陷入混战之中,失去了防御的优势。

这也是杨承泽骨子里崇尚进攻。

如果陈河在这里,绝对没有今日的事情。

杨承泽看见这么多兄弟,因为自己一念之差,而战死沙场。悔恨的恨不得杀了自己。

“杨将军,对面是鞑子精锐,是阿里海牙本部人马。”马复说道:“我认识他们,桂林之屠,就是他们做的。在鞑子精锐中,也算排得上号的。”

“打成这个样子,不是你的错。而今也不是打自己耳光的时候,龙里绝对不失守。”

“我们要重振全军,准备明日再战。”

“对。”杨承泽咬牙切齿,立即找人给虞醒传信:“向殿下请罪,杨某无能,损兵折将,请求援军。”

随即重新开始修建营寨。这一次堆出数道矮墙,将栅栏也换成了木排樯。

杨承泽红着眼睛,站在望楼之上,整整一夜没有睡。

等待着敌人进攻。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敌人却没有进攻。

********

这个时候阿里海牙已经拿到前线的战报了。

哈散麾下战死一点也不比杨承泽少,甚至还多。

因为杨承泽最后控制了战场,云南汉军的伤员,还有强求的可能。而对鞑子,自然是补刀了。

毕竟鞑子精锐,撤退也是很有章法的。能自己走的,都撤了。有抢救可能的,也都拖走了。留下的要么是没有发现。要么就是一看就是救不活了。

杨承泽可没有救治鞑子的想法。

郎中药品从来是宝贵的。自己人还未必够。

表现在战报上,这一战折损三千五百余人。也就是一半了。

阿里海牙脸色铁青。

一方面是他老底子的损失,让他心疼。

另外一方面,他发现他之前的谨慎一点也不过分。阿里海牙在襄阳之战后,根本没有遇见过敌手。最后一个对手,就是桂林守军,于是尽屠之。

但是桂林守军决计没有带给这么大的压力。

打了这么多年仗了,早已淡漠生死。

区区三千多人,死了也就死了。

如果能大破贼军,也就算了。死得也有价值,但是死了这么多人,居然没有打赢,这才是问题所在。

“我已经高估虞醒了,但万万没有想到虞醒如此难以对付。如果虞醒本部十万人,都是这个成色,今日一战,恐怕一时难下了。”

阿里海牙陷入沉思中。

“传令。”

“哈散,就地扎营。不要进攻了。抽调各部陆续西进。”

这是蒙古人打仗一贯手法,就是降军打头阵。

即便汪良臣之败,本质上就是这个战术的失败,但是阿里海牙依旧要这样打,不是他不知道,这样打有问题。而是不这样打不行。

因为这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蒙古人入主华北的时候,不过是四十多万人丁。而今繁衍数代,也不过是数百万人而已。真正蒙古人军队,即便家家抽丁,也不过几十万。而汉军,回回军,色目军,女真军,等各路军队,不知道有多少。

一旦蒙古本部损失太多。

这个问题不想去尝试。

所以蒙古本部人马一定要损失小。但是蒙古人是统治阶级,在战果之中,就一定要分最大的。

自然是硬仗苦战别人打,到最后一击的时候,蒙古老爷们来。

这种传统也影响到了各方面。

阿里海牙也是一样,他数万旧部,是他权势的根基。怎么能轻易损伤,既然知道虞醒难以对付,他这边有各路新附军,范文虎的军队,田家的军队,各路土司军,他何必自己上啊?

虞醒的底细也摸清楚了。

阿里海牙就没有想过这一战速战速决。

反正死得是其他各部的人马,消耗的钱粮,阿合马头疼。

他只要捞战功就行了。

只要注意不要阴沟里翻船。

*******

虞醒与张万得到了杨承泽战报。

虞醒也是微微皱眉。

他其实对蒙古精锐的实力,是有一些预计的。

但这一战,依旧让虞醒感到心惊。

虞醒的亲兵,可以说全军最精锐的将士了。

杨承泽的骑兵不用说了。马复统领的铁甲都,是王四端亲手培养出来,很多人都是从七星山开始训练了,训练时间一年半了。

都是精锐冠于全军。

结果,遇见这样的问题。

他不得不得出一个沮丧的结论。

真正正面决战,虞醒六军,大抵除却宁远军,这支军队主力之外,其他各部都不是这一支元军的对手。

元军的战斗经验,乃至体格的优势,并不是随意可以抵冲的。

南方人普遍没有北方人高大,这种体型上的差距,在冷兵器时代,边的分外明显。

“殿下放心,马复不是说了,这是阿里海牙麾下精锐。这样的人马,放眼整个鞑子朝廷,恐怕也没有多少?”张万安慰道。

“没有多少?是多少?”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虞醒的反问,让张万没有办法回答。

其实汪家本部精锐,有一些就有这个素质,奈何上一战根本没有完全发挥出战力,就稀里糊涂的败了。

张万确信,并不是没有一支元军都有这样的水准,但是到底有多少?张万也说不准。但几十万都有可能。

虞醒说道:“立即抽到两三个营,去支援龙里吧。”

“我们这里也要加快速度了。”

背后的贵州城已经初建雏形。

无数脚手架将城墙围在核心,无数人都在赶工。而两城中间,一根根长长的铁索放了下来。铁索桥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只需两岸放下重物将铁链绷紧,铺上木板就成了。

虞醒估计:“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完工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龙里前线有了援军之后,又发生过几次战斗,但都没有之前那么惨烈了。

毕竟阿里海牙的老底子才几万,全部折在这里,阿里海牙就是惨胜如败。

而其他各路人马,在杨承泽面前,纷纷败下阵来。

杨承泽更是痛定思痛。一心一意修理地球。能有三道墙,不用两道墙,能挖一丈深的壕沟,不挖九尺深,恨不得原地修出一座城池了。甚至还效仿陈河当初的办法,就地取材,造成一些投石机来。唯恨长途跋涉,不能携带大量火药,而且贵州开矿开石,也需要大量火药提高进度。

杨承泽手中几乎没有火药。

否则,定然要给对面一个好看。

几次败仗之后,阿里海牙亲临前线。

从镇远城到龙里之前的粮站都已经修通了。大批粮食一程又程的向前线运输。

阿里海牙停留在镇远城大军,终于出动。

而这个时候,杨承泽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杨承泽也松了一口气。

他手中不足万人。而对面营寨一日多过一日,炊烟一天盛过一天。刚刚开始杨承泽,还有心摸清楚对面有多少人。到了早上饭点,去数炊烟。这就是清点敌方人数最经典的办法,也就是点灶法。

孙膑在历史上非常经典的,增灶,减灶计,就是对这个办法反向运用。

杨承泽越数越多,一开始还想,对方是不是搞虚张声势那一套。

后来,干脆放弃了。

因为他发现这数目太大了。即便对方是在虚张声势,除却水分之外的敌军真实数目,也是他不可承受之重。

“算了。毁灭吧。”

“多少人都是打。”

“杀一够本,杀两个赚了。”

「求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