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目标大理

第六十一章目标大理

陈河浑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殿下,我将本部人马都带走了,昆明怎么办?”

“以本乡人守本地,足够了。”虞醒说道。

赵立也皱眉。

以本乡人守本地,是足够了吗?

昆明人自然不愿意昆明惨遭屠城,但是这里有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昆明人不想被屠城的办法,未必只有守城一个。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比如卖了虞醒。

但虞醒自信,他以诚心待昆明百姓,纵然有一二不肖之徒,也不至于举城皆叛。

至于一二不肖之徒,除之即可。

虞醒不相信,他们能瞒得过自己的眼睛。

但段实想取信昆明百姓可就太难了。

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这一个计划有多少问题,而在于,有更好的办法吗?

时间追着虞醒。

虞醒每天一睁眼,就想一件事情,元廷现在对云南情况掌握多少,元廷会从那个省调兵,凌霄峰情况如何?以及,什么时候会与元廷主力交锋。

除却这个办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最快速度,在一两月之内平定整个云南,包括大理。

虞醒不等别人说反对意见,就对陈河说道:“陈河,你是我万人敌,今日局面,云南战事能不能迅速结束,全在能不能速克大理,全军上下,生死存亡之机,我交给你了。”

其实虞醒对陈河领兵这一件事情,并不是太满意。

如果可以,他想是张万。

张万领兵,虞醒一百个放心。

但是而今局势,根本容不得他选择。

他必须坐镇昆明,一离开昆明,人心离散,会发生什么事情?虞醒也不知道。

其他将领之中,虞醒能选的,只有陈河。

虞醒发现陈河好像有一个特点。

他不相信自己。

必须通过别人来确定自己。

虞醒之前夸他一句万人敌。陈河在歇马岭之战,可谓百折不挠,面对赛典赤轮番进攻都撑下来了。

真有几分万人敌的架势。

虞醒都很吃惊。

在此之前,虞醒是不知道陈河有这样的能力。

虞醒其实很乐意培养自己身边老人成为大将之才,但是奈何,王四端早已定型了,一辈子就是一个斗将,其他人但凡有才华,虞醒都会培养,没有才华,也能给一个合适的位置。

真正成为大将,是需要自己有潜质的。

而今虞醒在陈河身上发现了这种潜质。

既然如此,虞醒不介意说几句好话,给陈河更大的动力与决心。

也不介意给陈河更多的机会,打胜仗的机会,乃至于打败仗的机会。

让他快速成长起来。

陈河果然脸色涨红,气血冲头,眼睛甚至有泪光,行礼说道:“请殿下放心,两月之内,必下大理。”

“好。”

虞醒心中暗道:“两个月。”

还有两个月吗?

鞑子大军两个月内会不会完成调度。攻入云南。

虞醒不知道。但是他只能自信满满,微笑。

所有人都看着他的。

*******

段实远远的看见三万大军入了昆明城,固然抓了几个逃兵,知道这三万人是一个什么成色。但依旧陷入沉思中。

段福小心翼翼的问道:“爹,有什么问题吗?”

段实也算是知耻而后勇。

其实段福也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历史上,段实死后,他就坐稳了大理总管的宝座,不敢说有多厉害,最少不坠家风。

他刚刚开始还想不明白,这一件事情有多严重。

而今他反复思索,知道而今困境。全部是昆明之失。

本以为父亲会狠狠责骂他。但是没有。

段福越发自责,用更多的精力却学习。去反思自己。

比如,他现在还想不明白,张道宗有没有背叛?如果没有?那么城中那些敌人是怎么来的?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城,最少有好几千人之多。

段实将段福的心态也看在眼里。

他不理会段福。

倒不是段实不生气,不失望。而是没有时间管教儿子了。

双方大会战没有开始。但是段实分明感受到,如陷泥泽之中,不挣扎,缓缓下沉,挣扎的话,下沉的更快。

各种问题需要他处理。

首当其冲的,就是军队粮草。

毕竟昆明城中的粮草,有一部分是要供给他的。而今全没有了。

他必须强行征集民间粮食。

他不是不知道强征粮草,会引起民乱。

但不强征粮草,三军无粮,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而今勉强维持住。

腹背受敌的战略窘态,却难以解除了。

他本来有强攻昆明的想法。而今有了三万新兵,已经不可能。

根本没有时间管儿子。

再怎么也是自己的儿子,总不能杀了,悬首辕门吧。

他依旧深刻的意识到:杀儿子正军法,其实很容易的。教育好儿子,实在太难了。

不过,段福的表现,也让段实稍稍有些欣慰。

有长进了。

也不枉栽了这么大的跟头。

“我儿,现在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去做。”段实并没有直接回答段福的问题。

“父亲请讲。”

“你现在离开大军,带着几个贴身侍卫,回大理。”

“而今局面,我们落于下风。一时半会儿,已经无能为力了。”段实语气低沉,但很有底气,“不过,我戎马生涯几十年,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们想吃掉我。也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好牙口。”

说到这里,段实忍不住埋怨赛典赤。

怎么在毛头小子手中搞砸了。

弄得自己如此被动。

“只有援军才能打赢虞醒。”

“朝廷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来?这个说不清楚。而且朝廷援军来了,对我段家未必是好事。我要你回大理,立即征兵,再征召数万大军,东进与我里应外合。大破虞醒。”

这就是大理段氏的底蕴。

限制大理段氏扩军的,从来不是钱粮人丁,而是大元朝廷局势。

而今即便有数万大军在外,只要给一点时间,再征召数万大军,也没有什么问题。

“孩儿知道了。”段福行礼说道。

“这一次,不要再出错了。”段实的语气变得柔弱起来,“你回到大理之后,一定不要着急,不要兵没有练好。就冒然出击。如果,我说如果----”

段实微微一顿,

“你兵还没有练成,我这边已经传来噩耗了。你不要在乎我怎么样?”

“大理段氏,大理段氏。”

“有大理才有段氏。”

“大理,才是我家之根本。”

“我生死无足轻重,一定要守住大理。”

“父亲,真这么严重吗?”段福虽然知道而今局面不好。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段实已经在思考全军覆没的可能。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段实说道:“我从小让你背,你都没有往心里去,一旦上了战场,就是死生之死,非胜即败,非胜即死,寻常事耳。”

“我为什么不怪你丢了昆明?”

“因为不用我怪你。你就会知道,你丢了昆明导致了什么。”

“我虽然不觉得,虞醒有必胜之道。我粮草水源都没有问题,死守数月,没有任何问题。数月之后-----”段实冷笑一声,不管是大理新兵,还是大元朝廷的援军,足够让虞醒功败垂成。

“不过,虞醒这个人,我琢磨不透。”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最坏的结果,也要预料到。”

“儿子,你要长大了。”

段福说道:“明白父亲,这一次一定不会出错的。绝对不会。”

段实说道:“去吧。”

段福收拾了一下,带了几个武艺高超的护卫。换了衣服,扮成商旅,悄悄出了大营。绕昆明而西。

几个人昼伏夜行,一路向大理而去。

*******

成都城中。

汪良臣已经接到正式的旨意了。

他立即积极的投身于平定虞醒的准备之中。

汪良臣立即将汪惟正叫过来吩咐道。

“惟正,这一次你领兵从建昌路南下,南下第一目标,不是与敌人交战,而是去大理。”

“大理。”

“正是。”

“这一条路-----”汪良臣想起当初忽必烈征云南时的艰辛,摇摇头说道:“太难了。单单大军通过还行,但是要转运粮草的话,问题就太大了。你先去大理,确保大理在手,摸清楚段氏到底能提供多少粮食。让我心里有底了。”

当初是两千里全部是无人区。而今已经建立起驿站。

这些驿站自己靠开垦土地,还是靠上面送补给,勉强维持。但是供应数万将士吃饭,那是开玩笑。

供应两千里的粮道是一个什么概念?

近乎,中原王朝北伐漠北的距离。

更不要说,多年征战四川早就成为白地。不负当年天府之国,就是当年的天府之国,供应这么大的消耗,也是要咬牙的。

只有先派出一支前锋,确保能就地征用云南当地的粮食。

这才能派大军走建昌道。

否则就是死路。

而云南粮食,也就两地,一是昆明,二是大理。

昆明凶多吉少,能指望的只有大理了。

“侄儿明白。”

“去吧。”

安排了汪惟正。他也要去凌霄峰下看看了。

「感谢关东布衣,无一是,汝心非吾心,云霄潘彻,琛智c,张元褚的月票,感谢书友62526075的打赏与月票。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