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今年上半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北大美女北漂13年后回老家”。讲的是北大元培毕业的彭高唱,放弃了在奥美的高薪工作,进影视圈发展,但由于最近两年的影视寒冬,在北平生活不下去,回老家长沙了。

看完彭高唱的视频,在感慨之余,我突然想写一个高材生转行进娱乐圈,结果没混出头的,重生后改写历史的故事。简单的说,想写个男版彭高唱重生后大杀四方的故事。

后来跟朋友闲聊,说到影视寒冬。朋友说现在很多演员大半年,甚至一年多没拍戏了;以前横店四五十个剧组同时开工,现在只有不到十个剧组。

影视寒冬并不是疫情后开始的,而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路热钱大规模撤离,影视行业就开始进入寒冬。热钱撤离影视行业除了国家查税和IPO收紧外,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被坑得太惨。这些投资人不懂影视行业,他们跟当初的煤老板一样,投出的钱血本无归。

比如很多影视公司用简短的故事大纲拿到立项,就去圈投资人的钱。投资人看到拍摄许可证、大纲、演员表等就会投资,但这些项目很多没有后续制作,投资方损失惨重。前几天和汪海林撕逼的叱吒之城制作公司,就是用PPT圈钱,拿到钱后乱来的典型。

再比如一个项目实际成本3000万,电影公司对外宣称项目1.5亿,然后拿10的份额出来,让投资人入股。这样电影公司只投资了1500万,票房5000万就能回本,而投资人是按1.5亿投资,需要4.5亿才能回本。最终电影公司赚钱,而投资人亏本。

总之,投资人由于不懂影视行业的各种套路,被影视圈当成傻子坑。以前本来还可以从资本市场圈钱,国家政策收紧后,从资本市场圈不到钱了,投资人不愿意继续当傻子,拍拍屁股离开了这个巨坑的行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影视寒冬是影视圈自己作出来的,也是影视行业各种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好来坞有完片担保制度、有第三方收账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人起到保护作用。而我们没有这样的体系,投资人利益得不到保护,最终失望而去。

跟朋友聊完后,我突然觉得既然主角本来是学金融的,重生之后只是做演员好像有点浪费,应该让他干点大事。主角是带着对影视行业不满重生的,回到过去,应该让他向好来坞学,建立影视融资体系和造星体系。

总之,这是一个用金融手段玩转影视圈,改造影视圈的故事。

现在这本书已经三十万字,到上架的时候了。

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因为有很多想说的东西,肯定会坚持写下去的。

我向来不爱求订阅,大家愿意订就订,不愿意订就不订。

今天是上架第一天,首订还是要求一下的。

最后感谢一下编剧鹿鸣,人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