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帆船

第二天早起洗漱的时候,唐文郎惊讶地发现,竹香竟然也不再是飞机场了。似乎是注意到了唐文郎的眼神,竹香的脸突然一下红了了起来,急忙将唐文郎送出门去,送上了马车。

唐文郎到了龙江兵器厂后,就去视察了一下小高炉的情况,现在已经可以少量出铁了,唐文郎表示非常满意。然后又去了打造火器的厂区,因为采用了流水线的方式,技艺高超的工匠如今打造起枪管的速度也变得飞快,而游标卡尺也开始的得到了使用。

但是红夷大炮的问题让唐文郎还是有些头疼的,朱元璋给的时间是三个月,但是考虑到去半岛的船程,现在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这么短的时间,做铜芯铁体的红夷大炮,就算是全力配合,估计也做不了几门,起不到什么效果呀,全靠枪支的话,威力有些不足呀。

唐文郎有些苦恼,回到官房后,直接咬着牙,将青铜的拿破仑炮画的出来,这玩意工艺要求不高,结构及其简单,两匹马拖上就能走,贵是贵了点,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朱元璋应该是能谅解的。

兵器厂原本就是铸铜的作坊,所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铜匠,原本造铜芯也用不到多少铜匠,这回完全可以让这些铜匠全上,来造这个拿破仑炮了,但是依然不能叫拿破仑炮,唐文郎直接就叫它马炮了。

招呼了几个铜匠进来,将马炮的事情吩咐了下去,唐文郎又将其他的一些作头找来,安排起自己去浦口后的一些工作,以及圣上对于火器的急切需求。

刚安排完,邓镇与张荣就打上门来了。

邓镇一进门便对唐文郎说道:“咱啥时候去浦口练兵去呀!你可别忘了带哥哥我去呀!”

唐文郎则苦笑了地说了一句:“现在呀,你不想去都不行了!”

“什么意思?”邓镇与张荣直接一屁股坐在了桌旁说道。

“简单地说,圣上让所有勋贵子弟都去浦口接受火器训练,太子正在拟名单呢,你是圣上钦点的,还要我拿你开刀呢,你可别怪我呀!”唐文郎拍了拍邓镇的肩膀。

“啥?所有勋贵都去?所有?”邓镇不思议地吼道。

“嗯,应该是所有,至于名单嘛,等太子拟完便知道了。”

“天呐,以前不都是去凤阳的吗?这离京城这么近,怎么玩呀。”邓镇感叹了一句,然后立马提高了声调:“不对呀,你不是答应我带我练兵的吗,那不应该是我练兵吗?怎么变练我们了。”

唐文郎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圣上就是这么说的,还说太子每半个月就会过来督促一遍,要是你们没掉层皮,就要了我的皮。为了兄弟我的皮,你们还是多受受累吧!”

“文郎,我,也要去吗?不是让我随我父亲去剿寇吗?”张荣期许地看着唐文郎。

“这个我也不知道,都要等太子的指挥。对了,你们的海船如今怎样,圣上还要我三个月后带着新练的兵去高丽剿倭寇呢,不会到时候连船都没有吧。”唐文郎回道。

“父亲现在就盯在龙江船厂呢,我也是刚从船厂过来的。你那一个卫不过是五千人,二十多艘足够了,做了这么多年海运了,这些船还是有的。”一提到船,张荣便有了自信,挺直了腰板说道。

听到张荣这么说,唐文郎就放心了下来,如果要现做船,两个月时间还真不够用,只能使用现有的船只。

一提到船,唐文郎便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今的福船哪里都好,水密隔舱等的出现也为远洋航海提高了极大的安全性,但是最大的问题便出现在了帆的上面。

中国在帆船时代所使用的帆,与西方人使用的帆并不相同。我们在西方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带有高耸的桅杆以及巨大风帆的战舰,这些风帆仅仅使用缆绳作为与桅杆之间的联系,被现代人称为软帆。而中国在古代使用的则是用竹子等横向固定,竖向可以折叠,类似于百叶窗结构的风帆,现在被称为硬帆。

软帆的典型船只便是经典的克拉克帆船与其改进型号盖伦船,这两种船也奠定了欧洲在大航海时代的基础。

而硬帆的典型船只便是中国的福船,郑和下西洋之时便是使用硬帆的福船完成的震惊世界的远洋航行。

软帆与硬帆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不能单纯地评判谁比谁更强。

硬帆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的风向,根据风向合理的改变帆的角度,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风进行航行,非常适合复杂的海况与多变的风向,而且需要操作的人手少。但是缺点是重量非常大,导致帆的面积不能过大,也使得动力基础比较弱。

而软帆的有点是重量轻,可以将桅杆做的非常高大,在顺风的时候可以以极高的速度航行,在远洋航行上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和效率优势。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不能根据风向来调整帆的方向,所以就需要大量不同的帆,通过调整每个帆的收放来控制船前进的方向,不仅非常复杂,而且需要大量的水手配合,同时攀爬极高的桅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危险。

事实上时至今日,大量的远洋航船在选择备用帆的时候,依然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硬帆,说明硬帆从未被淘汰。

中国帆船最有说服力的代表实际上是1846年出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耆英号帆船,是英国为了研究中国的传统造船技术而秘密购买的一艘800吨级福船,耆英号全长近50米,宽约10米,深5米,载重750吨;柚木造成,分十五个水密隔舱;设三桅,主桅高27米,头尾桅分别高23米和15米;主帆重达9吨,悬吊式尾舵。

1848年耆英号只用了27天的时间就跨越了大西洋,甚至比美国定期邮轮跨越大西洋的时间都更短,充分证明了中国硬帆的实用性。但是耆英号在到达英国后,便被拆解研究了,使得我们今日无法看到当时的杰作。

不过,因为耆英号曾在美国多个港口被公开展览,所以西方历史中有着大量关于耆英号的航行记录以及图画、技术资料等,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帆船,留下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