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航海侯

“哦?文郎兄昨天说的事情,今天便忘了?”邓镇继续吹着茶叶说道,唐文郎看着直着急,你丫倒是喝呀!浪费茶叶。

另外,你还说昨天?水泥的事情你模棱两可,繁育马的事情,你跟我提升官,你答应哪件了?

“在下实在不知道,还请邓兄提个醒?”唐文郎故意说道。

“咳咳,嗯,那个,文郎兄可有写折子献技呀?”邓镇喝了一口茶叶,有些咳着说道。

我倒是想写呀,你走后没多久就放衙了,我还得给张大祖宗讲故事,我倒是能写出来递上去呀!

“怎么,邓兄有意?”唐文郎奸笑道,手伸到旁边的方桌上,发现并没有茶,不由得怒视一旁的小厮。这俩人喝我的茶,我自己没茶喝?

一旁的小厮似乎有些懵,竹香却瞬间明白过来,赶忙跑开去泡茶。

“嗯,那个,确如唐兄所说的那般?”邓镇似乎有些犹豫地问道。

“怎么,邓兄觉得在下会骗你不成?”唐文郎带着笑意说道。

“那倒不是,只是有些匪夷所思罢了,那,唐兄昨天说的生意可还……”

“哦?邓兄说的是哪庄生意呀?”唐文郎继续微笑着说,并不点破。

“嗯,嗯,那自然是,来,我给文郎介绍一下,张荣,航海侯长子,家里可是有矿的!”邓镇放下茶碗,隆重地介绍道。

“张兄自不需要你来介绍,我可是在魏国公府上见过张兄英姿的!”唐文郎说罢,微笑着看向张荣,拱手一拜。

航海侯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特别了,由不得唐文郎记不住,能将航海冠在爵位上,此人怕是不输三宝呀!

实际上,这航海侯张赫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被某百科将崇山侯李新误写成李新材而“张冠李戴”,但是他确实是明朝最早期,也是最为出色的航海家。洪武初年便率舰队追击倭寇至琉球大洋,与敌交战,活捉敌首领十八人,有数十人被斩首,缴获倭船十余艘,弓刀器械不计其数。要不,对元朝都拼死抵抗的琉球,为何会在洪武初年乖乖纳贡?

唐文郎对这皮肤黝黑的张荣颇感兴趣,这人面容年轻,但是从仪态上,似乎有着见过风浪的沧桑感。

“邓兄夸大了,不过是烧石头的小矿罢了!”张荣谦虚地说道。

“哎!文郎找的不就是烧石头的矿嘛!”邓镇急忙说道。

好嘛,我说你咋找上门来了,怎么,找到接盘的,自己想搞利润高的了?唐文郎腹诽道。

“哦?张兄家中可是烧石灰的矿?”唐文郎问道。

“确是烧石灰的矿,家父掌海运,海上风浪大,不比内河,这船上填缝修补、货物储运,均需石灰,但是每去工部申领,又颇多麻烦,索性家中便开了矿,起了窑,自采自用罢了。”张荣连忙谦虚地说。

“那可真是太好了,不知道张兄对这水泥可感兴趣?”唐文郎笑着问道。

“这水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事,只是听邓兄说能修河堤,能建房屋。对于这些匠人的活,我是真不懂。但是我走船却知道,这每年涨水,百姓实在是太惨了,若是这水泥,真的能解了这百姓之苦,就算是倒贴钱,我也干了。我父亲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张荣一脸严肃地说道。

“张兄真实大慈悲呀!”唐文郎敬佩地拱手说道。

“不过,张兄,这水泥在航海一事上也颇有用途。比如,建造灯塔。”唐文继续说道。

“灯塔?这是何物?”张荣有些奇怪地问道。

“这海上航行,夜间甚暗,不辨方向,有时找不到港口,有时会触碰暗礁、驶入浅滩。我们可以在港口、河口、暗礁、浅滩处设立高塔,塔上点灯,为船舶指明方向。”唐文郎说道。

“哦?对呀!我们走船,均是以岸边高物为标,这若有灯,晚上不就很远便可以看见了?如此,再也不怕夜航啦!好!好!好!文郎兄,我这次没白来呀!”张荣一提到走船,便兴奋异常。

“咳咳,那个,水泥的事情……”邓镇在一旁插话说道。

唐文郎没有给邓镇插话的机会,而是直接说道:“不过,张兄,我们若是造水泥,你那现有的窑口是不行的。”

“没事,我哪里还有做窑的工匠,要多少窑口都能建。”张荣豪爽地说道。

“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这窑口并不是传统的土窑,而是要用砖砌的,而这砖,也得额外烧制,这所需,可是颇为不菲呀。”唐文郎严肃地说。

“砖砌?”张荣皱了皱眉头,这用砖砌窑,他确实不了解。

“咳咳,那个,水泥窑的事情……”邓镇又欲插话。

“这寻常的砖窑也是烧不了,还得用瓷窑才可以。”唐文郎继续说道。

“可是,可是我家的瓷窑都在福建呀。”张荣犹豫了一会儿,思考后说道。

噗,唐文郎差点没一口水喷出来,还有个瓷窑?他这是富二代?看来搞海运的,没有穷的呀!

“哦,家父之前一直在福建统领水军,那边多做些瓷器贩去海外,有家人投靠时,父亲便让他们做了窑,海运也方便些。”张荣见唐文郎有些惊讶,便说道。

“所以,在直隶没有窑口是吗?”唐文郎有些可惜地说道。

“咳咳,停,停,让我说完!水泥窑的事情,我来出钱不行吗?”邓镇急匆匆地插话道。

然后看向唐文郎,见唐文郎没有打断他的意思,便继续说:“水泥窑所费,我全出了,咱们找个民窑烧瓷,不是,烧砖!这水泥,咱么仨一起造,张兄出矿出人,我出钱,文郎出做法!”

邓镇一口气说完了,然后又看向两人,见两人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便又继续说:“所以,文郎,咱们是不是可以聊聊马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