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唐文郎都在思索着未来的方向,刚刚想出拯救朱元璋的办法,唐文郎心情不错,便思考着如何用自己的现代技能搞点发明创造,最后才是像很多穿越小说写的,封侯拜相。
实话说,唐文郎实在是不太敢在洪武朝封侯拜相,砍头率太高了,先苟着吧。
做盐?盐引哪儿有那么好搞,在洪武朝贩私盐,自己脑袋还不够掉的。
做香皂?这东西需求没那么高,最多卖几十文钱一个的东西,自己也没法靠它发家致富。
做玻璃?倒是可以一试,不过纯碱是个大问题,靠藻类烧出来的纯碱,量不够,纯度也不够,根本满足不了量产的需求。
挖煤?山西最多,可惜太远了,徐州倒是也有煤矿,倒是可以去看看。
队伍一路蜿蜒沿着大运河向南行去,这里便是后世的微山湖。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唐文郎不由得唱起了《铁道游击队》的歌曲。
眼前的一路上人烟稀少,并不像后世的那般热闹。微山湖此时并没有形成,元末明初的几次黄河泛滥,使得这一片的民生凋零,同样黄河泥沙淤在这里,最终形成了后世的微山湖。
而如今,刚刚经历政权更迭而稳定下来的大明朝,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一路上可以看到前方不时有类似探马回到队伍中,向国公爷禀报消息,离得太远,唐文郎也听不太清。
只觉得国公爷上马以后,这两日整体的速度明显有所加快,队伍刚未时便到了泗亭。
车马到了泗亭驿门前,军士们忙着解马,装卸行李,唐文郎看了一眼天还大亮,便想出门看看。
没有人注意到唐文郎,他倒也乐得清闲,便向外踱步。
泗亭曾经号称天下第一驿,倒不是说这个驿站多么的雄伟壮丽,而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就是泗水亭的亭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驿长。历代文人墨客途经此地时,无不要感叹一番。
泗亭驿所在地是后世的徐州市沛县。按照《明史》的记载,朱元璋往上数不知道多少辈的祖籍应该就是沛县人,他起事的时候也曾经以自己是汉高祖的半个老乡而自豪。
也许是因为天气还冷,也许是因为黄河水患,如今的泗亭驿外并不是很繁华,但是因为地处南北沟通的要道,所以还是偶有行人往来。
从驿站大门向北慢步,远远地看到一个高约两米的黑色小丘,黑的那般让人熟悉,唐文郎心头巨震,赶忙快步走过去一看,果不其然,煤,这么大一堆煤。
显然,这么大一堆煤不可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应该是有人堆在这里的。
这么多的煤堆在这里,只能证明一件事情,煤炭在这里已是普遍的日常用品了。
呵呵,自己做科普的时候宣传煤炭在宋元便已经被使用的时候,还以为是只有山西那边使用呢。
没想到在这明初人口锐减的黄泛区也能看到这么多煤炭。看来自己挖煤做煤老板的计划也要被勾掉了,徐州附近几个大煤矿应该早就被人占了。
现在这个年代,还是露天煤矿比较靠谱,而中国最大的几个露天煤矿,不是在内蒙就是在山西、东北,反正要么是敌占区,要么就是前线,唐文郎有几个脑袋也不敢去挖呀。
摇摇头,原本想去会通河看看风景的唐文郎也没心情,向驿站走回去。
才到驿站门口,就被一人喊住:“这位小哥,叨扰了。”
唐文郎侧身看向这人,戴着一顶六合一统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瓜皮帽,身上穿了一件对襟袄,看起来面料也算不错。..
只是这个造型,让唐文郎差点喷出来,这要是在满清,加个辫子不就是典型地主老财的造型吗?
等等,这货不会真就是个地主老财吧?
唐文郎憋着笑答道:“这位仁兄,请问有何指教。”
地主老财笑着问道:“敢问小哥从何而来呀。”
唐文郎想了想,国公爷一路上大摇大摆的,应该算不得军机,况且他估计也不知道这是国公爷的车架,否则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搭讪自己,便回答道:“小子从北平而来。”
地主老财眼睛里似乎有了金光,急忙问道:“小哥可知北平今岁柴碳米粮何价呀?”
初时有些楞,反应过来的唐文郎差点晕倒,感情这大哥是个倒儿爷呀,看这意思,运河上的生意啥都做呀。
唐文郎笑道:“仁兄见谅了,小子苦读数载,实不知这柴米价。”
地主老财似乎有些失望,拱了拱手道:“叨扰小哥了。”
唐文郎转身向屋内走去,因为自己出门在外,既没有戴四方平定巾,又没有穿代表儒生身份的衣服,一件皮裘,身上还有些狼狈,他估计是将自己当成官老爷旁边的小厮了。
不过这商人问自己柴米却让自己惊醒了一下,对呀,自己是做自媒体的,太知道信息差的重要性了。
这个时代和未来的时代什么最重要?就是信息差呀。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如果能解决信息差的问题,那就相当于开创了一个历史呀!
而且,信息差完全可以用来创造财富,自己完全可以开创一个商报,卖信息卖广告,通吃!
心理想的美滋滋,现在就差如何建立媒体渠道的机会啦。
笑着刚回到房间,就听五子叔在门外喊道:“文郎,将军今天请大家吃火锅,快些出来。”
我去,火锅?
这么现代化的称呼,一度让唐文郎以为又穿越回来了,急忙出门。
刚出了连廊,便看到堂中几个方桌上摆的不正是火锅炉子?
锅中煮的有些像是羊蝎子,旁边桌上还摆有一些肉片,虽不似现代羊肉片那么薄,但是这场景的还原度,惊得唐文郎差点把下巴掉下来。
唐文郎只知道火锅由来已久,并不是后世宣传的,由成吉思汗发明的。
实际上北宋美食家苏轼在潮州时便吃过“古董锅”,名称的由来就是将食物投入火锅中时发出地咕咚的声音。
只是当时的古董锅应该类似于今天的打边炉,是南方的特色火锅,和北方的火锅并不相似。
但眼前这个火锅,除了没有上面的烟囱,基本上就是现代北京流行的清汤羊蝎子火锅呀。
带着惊讶坐在了靠门的一个方桌边,却被同桌的五子叔赶走,让他去坐最里面的一桌,身旁的母亲也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去坐最中间的一桌,自己则走向角落中遍是婆妇丫鬟的一桌。
唐文郎虽然感觉有些不自在,但是他可不敢在明朝搞什么平等自由这一套,他的第一要务还是要保住小命,所以便听从安排来到了这桌。
这桌明显是主席,国公爷还没有到来,桌上几人分别是明显特别拘谨的驿丞,工部尚书薛祥,以及几个应是魏公的副将。熊孩子并不在这一桌,许是因为太小了,才被自己母亲拉走坐在女眷的一桌。
唐文郎是秀才,虽然还不是进士,但是科考已经停了七年了,明初有功名的读书人只砍不增的年代,很多超过三十岁的秀才,甚至是没有文化的庄稼汉都被朱元璋选材成了官员。因此,作为少年秀才,他确实有资格坐这桌。
但虽然同样有资格,这驿丞怕是一辈子都没想过会有机会和国公爷坐一桌。也不知道是被木炭熏得还是激动地,这位驿丞的脸颊红的想要冒出火来。
唐文郎并未入座,见国公爷还没来,便向在座的拱手拜道:“小子唐文郎见过尚书大人,见过各位将军,见过驿丞老爷。”
“无妨,唐秀才无需客套。坐吧!”魏国公不在,这桌显然是以薛祥为尊,于是薛祥说道。
旁边的驿丞却一脸诧异,原本以为这小子是国公爷的某个远房,能上得主桌,不想确是个秀才。要知道如果是国公爷的远房,未来顶多就是个纨绔,和自己八竿子打不上。但若是个秀才,还是在国公爷身旁的秀才,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前途不可限量呀。
驿丞连忙起身躬身道:“见过唐秀才。”
唐文郎忙说道:“小子不敢,驿丞快请坐。”说罢扶着驿丞一起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