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可以养生,古人对饮酒养生早有认识。
故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事无疆”之说。
古人饮酒养生经验:酒以陈者为上,愈睐愈妙。
暴酒,指仓促酿成的酒,切不可饮,饮必伤人,此为第一。
酒戒酸,戒独,戒生,戒狠暴,戒冷;务清,务洁,务中和之气,或谓余论酒太严矣。
然则当以何者为至?
曰:不苦,不甜,不成,不酸,不辣,是为真正的好酒。
又问何以不言戒谈也?
曰:谈则非酒,不在戒例。
又问何以不言戒甜也?
曰:昔人有云,清烈为上,苦次之,酸次之,臭又次之,甜斯下矣。
夫酸臭岂可饮哉?
而甜又在下,不必列戒例。
又曰:必取五味无一可名者,即苦、酸、辣、甜、成五味中任何一种味道都不突出一饮,是酒之难也。
盖苦、甜、成、酸、炼者必不能陈也。
如能陈即变而为好酒矣。
是故陈之一字,可以作酒之姓矣。
由于条件所限,古人虽然无法准确的测定出酒中所合的各种成分,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却很科学。
因为酒液中酒精含量越高,有害成分也就越高。
如蒸馏酒和发酵酒比较,有害成分主要存在于蒸馏酒中,而发酵酒中部相对较少。
高度的蒸馏酒中除合有较高的乙醇外,还合有杂醇油包括升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氢氧酸、铅、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
人长期或过量饮用丁这种有害成分含量高的低质酒,就会中毒。
轻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胃病、咳嗽、胸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则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而低度的发酵酒、配制酒、如黄酒、果露酒、药酒、奶等,有害成分极少,却富合糖、有机酸、氨基酸、甘酒、糊精、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开始的时候,古人认为质量较高,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酒主要有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后来才发展到白酒及以白酒为原料的各种药酒。
发酵而成的黄酒是华夏最古老的酒之一。
合有丰富的氯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是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
桂花酒为古人所饮用,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一说,这种祭把仪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
桂花酒是人们敬神祭祖的佳品,祭里完毕,晚辈向长辈敬此酒,长辈们饮此酒后便会长寿。
除此而外,桂花酒还是人们宴宾待客的上品。
菊花有“辅体延年,莫斯之贵”之效,人们认为菊花的花、叶、根、责等皆为长生药。
因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古人认为菊花是经霜不凋之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
在医学中菊花有去风、明目、平肝、清热等功效,对老年人的听见、视觉尤其有益,所以古代菊花酒倍受青睐。
此外,椒柏酒、莒蒲酒、枸杞子酒、莲花酒、人参酒、袂苓酒等等滋补酒,也均是养生益寿的好酒。
饮酒的目的在于“借物以为养”,而不能“身为物所役。
鉴于独饮滥饮的害处,古人一直致力于用法律的手段来禁酒,用道德训诚来劝人们自觉节饮和戒酒。
因酒类甚多,其味有甘苦酸淡辛涩不一,其性皆热,有毒。
多次助火生痰,昏神软体,损筋骨,伤脾胃,耗肺气,夭人寿。
美酒饮教微醉后。此得饮酒之妙,所谓醉中趣、壶中天者也。
若夫况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此为世范戒也。
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他的寿命便会缩短十至十二年。
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则不然。
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饮酒等,都有许多规矩和讲究。
比如关于饮酒的理想环境,如饮人: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饮地:花下、竹林、高间、画舫、幽馆、曲石间、平嘻、荷亭。
另外,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
饮候为:春效、花时、情秋、瓣绿、寸雾、积雪、新月、晚凉。
饮趣:清淡、妙今、咏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座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谵、唷秽、佯醉。
饮阑: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钓、岸岸、煮泉、投壶。
具体而言,古人饮酒的经验和方法主要表现在饮时心境。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
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都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
饮酒更应如此,按医学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古人为使饮酒时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也摸索出了仍可仿效的办法:
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凉月好风,袂雨时雪;花开满庭,新酿初熟;旧地故友,久别重逢时饮酒,可达到宾主皆欢的愿望;而在日灸风燥,渡阴恶雨;近暮恩归,心情烦躁,不速客至,而有他期之时,则不宜饮酒。
选择合适的场合:无论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场合,还是在宅舍酒楼,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畅,便是饮酒的最佳场合。
古人有“山饮”、“水饮”、“郊饮”、“野饮”之习,颇喜在游览观光中饮酒。
因此,他们饮酒的处所,往往不在大雅之堂,不在闹市之肆,而在山峦之巅、溪水之畔,或在郊野之中,翠微之内。
置身于秀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呼吸著新鲜空气,会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饮兴自然倍增。
古人除了儿孙绕膝之外,大部喜欢与友人相聚饮酒以为乐。
其实他们聚饮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吃喝,而主要在于活动筋骨、舒畅身心。
前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其中的温酒器皿,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
人曰:“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
人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
热酒固能伤肺,然行气和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郎滞其气。
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和,斯无患害。
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合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有害物质。
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人量再多会危及生命。
甲醇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
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
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少了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
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的干才觉得痛怏,才显得豪爽。
其实这样饮酒是不对的,因为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
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
肺是心、肝、脾、肾、肺五脏中最重要的部分,好比君王车子的华盖,特别不能损伤。
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允不可伤,且粗俗无品。
吃饭、饮酒都应慢慢的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