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风雨欲来

何为女权?

女权可不是光口头上喊喊就行的,最关键的是,这是一项需要有律法保护的权利。

推动社会发展,可不是一朝一夕才行的。

女性想要通过律法保护自已,并且建立新的律法的前提是,你得懂律法!

在古代,虽然许多人喊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实际上呢?

律法更像是权贵和地主阶级剥削百姓的工具罢了。

而百姓哪里懂得律法,还不是他们说什么是什么。

没有人给弱势群体发声。

这也就是为什么包拯和海瑞是被百姓们一直歌颂的青田。

想要旧社会体系下的官员如此,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玩律法,那咱就玩!

也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至少,百姓们也有了一条可以发出声音的路不是么。

目前讼师这个群体,属于盲区。

为什么呢?

因为讼师才刚形成,目前很少有通过这种形式谋生的人。

尽管讼师目前的整体名声不算太好,但是还不至于人人唾弃的地步。

……

柳银环真的没想到,李丰田竟然给她出了这么个建议!

但是,出于对李丰田的信任,柳银环并没有反驳,而是继续倾听。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丰田并没有回避道:“目前来看,讼师这个名声是不好,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区别在于人怎么去使用,就如一把斧子,交给了伐木工,它就是一个伐木的工具,但是给了罪恶之徒,就成了杀人的利器。”

“你别小看讼师这个职业,这个职业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是站在剥削立场上去剥削贫困百姓,那基本只要稍微懂一些就行了,但是,你要是站在贫穷百姓的立场上去做,那将要面临的问题就有许多,这个职业最难的地方,就是用规则打败规则。”

“我是这么想的,初期和你有共同女权意识的女人,一定是受过文化熏陶的,不说是大家闺秀,也得是小家碧玉,真正普通百姓家的女子,是基本没有机会识文断字的。”

“但是,想要推动女权,仅仅靠你们这一小部分觉醒女性,是不行的,你们需要有更多的群众基础,所以,下层路线才是你们要争取的,只要更多的妇女联合起来,才能推动。”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你们得到底层人民的认可。怎么快速得到认可呢?就是当他们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剥削的时候,有人可以站出来为他们说一句话。”

“只要你们用合法的手段,保护了他们的权益,他们就会逐渐的站在你们这边,这样,以后再开展工作,就会顺利的多。”

李丰田的话,仿佛给柳银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听的频频点头,暗中将李丰田的话记了下来。

同样,武珝听后,内心也是有些震撼!

李丰田并没有回避武珝,反倒是当着面说的。

武珝此刻的心情,是真的感同身受!

作为女人,真的命苦,没了父亲之后,家中受欺辱,出去后就如同商品一般被送来送去,不管自已是否自愿。

李丰田的一番话,使得李丰田在武珝心中的形象,无比的高大起来。

李丰田可不知道女皇的内心戏,而是继续道:“虽然最终目的是让你们女人有自已的权利,有自已的声音,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做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不能最后造成一种‘我弱我有理,因为我是女人,所以如何如何这种思想’,我促进女权运动,是为了天下更加稳定,男女之间更加平等和谐,而不是最终造成互相对立的。你要让她们知道,享受女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尽到自已的义务。”

柳银环听后很是奇怪!

“伯爷,如果按着您的设想,以后天下的女人,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恃宠而骄呢?要知道,这种权利可是女人们做梦都想得到的啊,既然得到了,为什么不懂得珍惜?”

这句话问的李丰田反倒是一愣!

怎么回答?

你让李丰田怎么回答?

难道跟她说说自已那个时代?

最后,只能无奈道:“我就是随便说说,防范于未然。我真的怕一本好经最后给念歪了,千百年之后,所有男人都骂我……”

“不会吧?伯爷心怀天下,为何要骂您?”

但愿吧……

接下来,李丰田给了柳银环许多关于组建初期女讼师团队的建议,以及自已知道的为数不多的相关知识和想法。

柳银环也许一时无法消化,但是也把关键的东西都记录了下来。

……

“武姑娘,以后跟着柳姑娘好好干!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们了。”

武珝感动的流着眼泪,说道:“伯爷大恩,小女子没齿难忘。”

“去吧,你们以后做的事,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们自已,我有空也会过去的。”

“伯爷,珍重!”

“伯爷,告辞了!”

“嗯,去吧……”

……

送走了二女,李丰田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挪开了。

也许,历史上不会再出现女皇帝了,但是,也许会诞生一位女权运动者吧?

……

一场大雪之后,贞观十一年也接近了尾声。

这段时间,一个话题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冬天而降温,反而是愈演愈烈!

没错,一连两期关于新大陆的报纸,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里。

有土地的人,希望可以分得一杯羹,没有土地的人,希望可以到新大陆上面去种地,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但是,不管外面掀起多大的风浪,皇宫内却是安静的离谱,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般。

而李丰田呢,则是将自已关在了书房中,起草后来的事情。

正如裴宣机预料的那样,贞观十二年,注定将会是狂风骤雨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

但是,这狂风骤雨要如何的刮,所有人都不知道。

而唯一知道的人,此刻正将自已关在书房中,一笔一笔勾勒着未来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