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长安起论战,儒生大内斗:大汉到底会不会亡于科举?

鼎新元年正月二十五的午时,长安城东,城门外,人声鼎沸,聚集了百余人。

放眼望去,全都是儒生,耆宿才俊,群贤毕至:既有韦贤这样的大儒,也有许多年轻的博士弟子。

虽然没有人指挥排序,但众儒生的站位井然有序。

名望高者位前,名望浅者在后;学识高者站右,学识低者居左。

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处处都符合儒家的礼制。

排在最前面的是七十岁的韦贤、王式和后苍这些儒林耆宿。

往后一些是四五十岁上下的薛广德和田王孙等儒林栋梁。

再后头就是三十多岁的韦玄成和刘安民这些壮年儒生。

留在最后的,自然就是梁丘贺这些二十出头的博士弟子和天子郎官。

但是不管站在前面还是后面,也不管是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所有人全都翘首以待。

他们垫着脚,伸长着脖子,顺着东城郭那条一眼看不到头的官道,极目远望,脸色虔诚。

今日,众儒生自然是来迎接仲尼的十二世孙——谏议大夫孔霸的。

昨日,长安城内的儒生收到了消息,孔霸及孔氏弟子已经在灞桥附近落脚,今日午时就能进入长安城。

能让长安城的儒生们如此恭敬地等候的,在这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孔霸了。

不只因为孔霸的才学很高,对经意有极深的见解,更因为他与仲尼有一份血缘的关系。

……

这几日,三辅的天气格外好,日头当空,苍天湛蓝,只有寥寥几片白云做点缀。

和煦的春风日夜不停地从东边吹来,让这世间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开始萌发生机。

农人已经开始翻地育苗,禽兽也开始在旷野上奔走,树木花草也吐出些许新绿……

除了河沟的暗处还藏着些冰渣之外,几乎已经看不到严冬的寒意了。

这个冬天里发生的许多变故,都被人们逐渐地抛到了脑后。

春日已来,何人又愿意去想那些阴冷、可怖人血腥的事情?

和这几日一样,今日依旧是一个极好的天气。

儒生们早早就来到了这城门,已经驻足而待一个多时辰了。

在这段时间里,有要不少漆得簇新的安车从城门急急驶出。

虽然安车上的车帘遮得严严实实的,但是随车而过的阵阵香气和泠泠巧笑,却让儒生们心头一颤。

想来是到东城郭野外踏青的世家大族的女儿家吧——在府宅中憋闷了一整个冬天,她们也终于可以透透气了。

年长的儒生自然可以对这些安车视若无物,但年轻而又没有婚配的年轻儒生,目光却会跟上这些安车,久久不离。

直到这些安车模糊在视线之外,他们才不免在一声叹息之后,收回了视线。

万物竞发,春意盎然,当然也包括人心了。

但是,这春日中的一切固然很美好,但是在许多儒生的心头,却有一层看不见的乌云在盘旋。

因为,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朝不保夕的惶恐。

三四日之前,天子要“废察举、改征聘、削任子,开科举”的消息,在长安城里传开了。

虽然各处的告亭还没有贴出天子的诏令,但是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此事已经蓄势待发了。

而且,在这几日增发的这期《长安月报》上,那些通俗易懂的记事文又开始明里暗里地“吹风”了。

《霍光擅权源于任子制》《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论征辟制与朋党乱象》《圣人之言当一统》……

所有的聪明人都能看出来,只要天子在石渠阁辩经中,能裁定出通行版经书,行科举制的诏令会立刻张贴出来。

到时候,全天下儒生们和官吏们的命运,都会不可逆转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消息自然在儒生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儒生议论的焦点问题。

出身世家大族的儒生,往往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对新政大放厥词,不少儒生甚至当众口出狂言,大骂“大汉亡于科举”。

但是那些来自小门小户甚至是出身寒微儒生,对科举制则非常期待。

这些家訾不足十万钱的儒生,与农民工匠比起来自然是算是有家财。

但是他们在朝中没有人脉,也无钱四处结交攀附,想要通过“任子”“征辟”“察举”谋一个前程,可能性不高。

辛辛苦苦地读了十余年的儒经,最后却不能出仕——就算出仕,也只能从最低微的佐使和斗食开始做起。

日后就只能一直地熬功劳,等着品秩慢慢地往上升。

运气更差的儒生,要么开一家精舍当讲习,靠弟子送的束脩糊口;要么投入高门大族之下,当一个区区的门客。

学而优则仕,这仍然是极少数的特权——治经水平相当,道德品质相同,却因出身不同,而前途不同。

更何况,如果出身在普通的人家,想要“学而优”也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虽然《论语》中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大加赞赏,但大儒的门前求学者甚重,怎可能人人都教。

若是有选择的话,大儒们肯定更愿意教那些更有家訾的“良家子弟”。

不能“学而优”,自然更不可能“仕”了。

但是今日如果天子真的推行了科举制,那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不管家訾多少,不管受学于何人,不管先祖是九卿还是乡里地主,都可以在科举制中一较高下。

出仕的起点要么是二百石,要么是六百石——世家大族的子弟可能看不上眼,但对普通儒生而言却是一条好路。

而最最关键的是“公平”二字。

于是乎,两派儒生各抒己见,进而变成了唇枪舌剑——甚至常常发生冲突。

从尚冠里到戚里,从北阙甲第到北城郭……戴着儒冠的儒生们,在每一个角落里口沫横飞地争论着。

他们为了能够获得同好们的支持,儒生们无师自通地从《长安月报》上挑出了两个词,来作为自己的标号。

而这两个词正是庶族和士族。

这两个本不该那么早“出现”的阶层,在机缘巧合之下提前降临在了大汉。

庶族和士族大致以家訾十万钱作为界限,以下者乃庶族,以上者乃士族。

前者人数占到了八成以上,后者的人数则不过两成。

从人数上来看,庶族占优;从掌握的权力来看,士族获胜。

……

此时,在城门外聚集的这些儒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这场论战中的主力。

他们在此处已经等了一个时辰,最开始还能保持安静,但是等到乏了、无趣了,就又开始与身边的人争论了起来。

最开始,只是站在后面的年轻儒生“夸夸其谈”,但是很快,这争论就像海浪一样,迅速地向前面传来。

在场的儒生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争论当中。

最开始,碍于前面有王式、后苍和韦贤这样的大儒在,诸儒生还不敢大声喧哗,争论的时候尽量压低了声音。

但是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从人群中冒了出来。

“在我看来,县官开科举乃天大的仁政和善举。”说出此话的人叫做施雠,是年轻一代儒生当中佼佼者。

他出身寒微,自幼生父就亡故了,其母带着他改嫁他人,家中莫说是十万钱,估计连万钱都没有。

虽然幼年不幸,但是施雠却聪慧过人,开蒙读经之后,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悟性。

十三岁的时候,就被乡里的三老和经师逐层举荐给了《易经》博士官田王孙,成为了太学里的博士弟子。

之后的十年时间,也就成为了这一代儒生中的佼佼者。

施雠长于读经,而且为人任侠豪爽,舞得一手的好剑,同辈的儒生都夸赞他有“子路遗风”。

在最近长安城的论战当中,施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庶族中的领军人物。

施雠话音刚落,四周的人群中句传来一声争锋相对的的冷笑声。

“哼哼,施公今日肚中是撑了几碗豆饭,居然敢如此大声喧哗。”

周围的儒生们循声望去,很快就在不远处看到两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年轻儒生,正一脸轻蔑地看着施雠。

众儒生立刻就一眼就认出了这两个人,他们一个叫做梁丘贺,一个叫做孟喜——也都是田王孙的弟子。

一时之间,场间的争论逐渐平息了下来,甚至有人隐隐后退,给这说话的三个人空出了一小块的空地。

看来这“田门三杰”今日又要有一场论战了。

旁人只能靠边站。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