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朝议,不谈其余的事情,只谈军务
直到此刻,霍光才将大军的进兵方略在朝堂上公布了出来。
和刘贺猜得一样,十五万大军分五路向匈奴进军。
五路大军从酒泉到云中的一千多里的国境线上,同时对匈奴出击:位于最西面的赵充国所部距离最东面的韩增部所部,相隔三千里。
为了保证这五路大军能够同时对匈奴发起突然的进攻,所以距离长安最远的赵充国所部最先出发,其余几路大军再陆续出发:越靠西的大军,出发越早;越靠东边的大军,出发越晚。
每两路大军之间,出兵的日子大约间隔三四天时间。
因此,这五路大军总计十五万人,要全部从三辅地区开拔出去,就要用上半个月的时间。
而要抵达出兵的各郡,行军距离最点的韩增所部也要上六天的时间。
抵达边郡的各路大军不可能立刻出击,至少要休整三日以上。
因此,大军出征的日子是九月二十,而对匈奴发起总攻的日子则定在了十月初六。
最先出发的是赵充国部,最后出发的是韩增部,而霍家的子侄辈大多数都范明友部和天广明部,他们分别在九月二十三和九月二十六出发。
按照原定的计划,各路大军不管是否取得战果,两个月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中旬之前,必须要陆续撤回大汉境内。
然而,恐怕根本不需要等那么久,这场战争就会结束了。
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之上,打战讲究的就是一个一个直来直去,速度和勇气最为重要,而尔虞我诈反而没有了那么多的用武之地。
搜索,发现,追击,交战,撤退……整个过程简单而粗暴。
刘贺现在还没有资格插手此事,让他与这场战争直接相关的,就是那二十个随常惠出征的昌邑郎。
今日,霍光在朝堂上气宇轩昂,彻底盖过了天子的风头。在他的心当中,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将是霍氏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霍光带领大汉重新在西域赢得尊重,霍氏子弟将会在军中大放光彩,霍成君会在大军凯旋之后入主未央宫椒房殿……
到那时,霍氏将会与大汉彻底地绑定在一起。
但是,当霍光站在宣室殿中接受朝臣的膜拜时,始终面带着微笑的天子,却用一种颇为玩味的眼光看着霍光高大的背影。
在你的心中,这是霍氏再次登高的起点,但是在朕的心中,也是朕登高的起点。
……
小朝议结束之后,整个长安城及大汉朝堂就围绕汉军出征的事情,高速地转动了起来。
九月初十,出兵地点远在酒泉的赵充国所部率先出发了。
长安城中并没有设置太多的军营,也不可能容纳下十几万人的军队。
因此每一路军队并没有完全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散在长安城、三辅和附近的陵县。
这些军队会一部一部地出发,在一路向西的路上不断汇聚集合,最终形成一支数万人的骑兵大军。
这样的大军,不只一支,而是有五支。
为了避免霍光起疑心,刘贺并未提出要去送一送赵充国——而出兵这几日的劳军赏赐,也是霍光去代劳的。
刘贺来到长安之后,并不算安分,抢了霍光的不少风头,这半个月,终于让霍光重新走到了长安的台前,成为了朝堂瞩目的核心。
虽然刘贺不能出城门相送,但是他在赵充国出城的那一日,仍然带着禹无忧和戴宗来到了北阙之上的丹墀之上。
虽然没有带酒,更没有准备三牲太牢,但是刘贺仍然面朝西城门的方向,久久地站着,平视着远方。
在城墙、平原和高山之中,刘贺只能看到一道细如黑线的印记。
那应该就是出征的汉军了吧。
虽然看得不真切,但是刘贺似乎看到了一张张质朴的大汉好男儿的脸庞。
不知是谁家的儿子,不知是谁家的丈夫,又不知是谁家的老父——不求凯旋,但求平安。
刘贺就这样在越来越烈的秋风中,一直站了整整半个时辰,当那条黑线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上之后,他才抬手擦了擦被风沙吹得生疼的眼角。
“陛下,柳相他们来了。”戴宗在刘贺身后轻轻地说道。
刘贺转过身,看到排成两排的昌邑郎们。
一共二十个人,为首的正是那个差点一箭射死刘病已的柳相。
刘病已应该已经见识到了西域的风沙的凌冽,而柳相明日也要赴其“后尘”了。
两个“仇人”,在不之情的情况下,走上了同一条道路,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刘贺走到了昌邑郎的面前,昌邑郎们立刻准备下拜,但是被天子抬手拦住了。
“披坚执锐,不便下拜,行军礼即可。”刘贺微微笑道。
二十个昌邑郎一愣,随即抬手行了一个军礼——龚遂和简寇很有一套,将他们训练得非常好。
此刻穿甲戴箭,居然和远处那些兵卫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几年之前,他们是只知道跟着昌邑王厮混的恶奴。
几月之前,他们是在昌邑工官里做苦力的少年郎。
但是此时此刻,他们是昌邑郎,是即将出征西域的大汉猛士。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这些昌邑郎的名字,刘贺一个个都能记住,他知道自己还能偶尔睡几个安稳觉,全靠这些年轻人没日没夜的守护。
身为天子,也是知道知恩图报的。
而想起自己许久没有与他们说过话了,刘贺的喉头不仅有一些酸涩和内疚。
这份内疚,此刻必须要说出来,说不定来日,就没有机会。
“朕来长安已经数月了,一直忙于朝政,未曾与你们深聊,是朕的疏忽,今日来给你们送行,内心甚是惭愧。”
“朕希望伱们此去乌孙,要有建功立业之心,听从常卿的安排,不辱使命。”
“诸卿也放心,不管是否凯旋,汝父母,朕养之!”
“臣等拜谢陛下之恩!”连同柳相在内,二十个昌邑郎齐刷刷地高声说道。
声音浑厚响亮,连他们身后那宫殿的屋檐,似乎都被震动了。
翌日,柳相带着昌邑郎,护送常惠一路向着乌孙国的出发了。
连同昌邑郎在内,整个出使乌孙国的使团不过五十人。
虽然比赵充国他们出发的日子晚了一天,但是他们的速度会更快——出发的时候,每人配了三匹上等的战马,而且也会得到沿途各郡县的优先襄助。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韩增所部出发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到达乌孙国境内。
这是大汉帝国一场准备已经的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但是却注定无劳而返,这难免有些让人失望。
刘贺只能自我安慰道,至少应该不会出现太多的伤亡吧?
钱粮用完了,还能再攒;好男儿死了,就难以恢复了。
……
但是,长安城有悲壮豪迈,也有阴谋险恶。
今日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