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悬赏隋唐续作

第二日

三月初一

马晋正准备前往祥云楼观看梅方他们排戏,顺便指点指点,刚出了大门,就遇到汇林牙行的掌柜杨恭登门拜访。

马晋只好停下脚步,将杨恭带到后院。

双方落座看茶之后,杨恭就迫不及待的开了口。

“大人,您昨天刚回去,我就去找了主家一趟,把您的意思告诉了他们。

主家那边商量了一下,表示可以降价。”

“哦,是吗。”

马晋眉毛一挑,道:“降了多少?”

“这个数。”

杨恭伸出一个手指头,道:“主家那边降价一千两,宅子作价一万四千两,大人怎么看。”

马晋不作表示,却是问了杨恭一句:“不知买家除了我,还有别人吗。”

杨恭脸色为难,毕竟作为中介,为卖家保密是基本原则,但卖家这边家道中落,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而马晋却眼见的前途大有可期。

杨恭到底是个商人,做事现实的多,他犹豫了一会,才道:“没有,卖家那边要求马上付清全款,只这一条,就挡住了不少人。”

马晋的笑容越盛,看来目前除了自己,对方没有找到其他买家,又着急着出售,不然也不会急着让利。

既然这样,马晋更抻着了,再缓他两天,就更好讲价了。

马晋笑容一收,道貌岸然道:“主家的诚意我也看了,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小数,我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杨恭既然露了底,心里已经偏向了马晋,闻言点点头,表示明白,二人心照不宣。

……

杨恭告辞离开后,马晋直接去了祥云楼,朱云风已经探得消息,顺美班和敬一园正在全力排戏,德永班更是直接把班里不少的人派去助阵,裴浩然已经发了话,务必在月中开演。

所以庆和班这边的压力很大,不过幸好有马晋坐镇,他整个大乾是最熟悉剧本的人,有他的帮助,梅方这边进展很快。

现在就看谁更快,率先打响第一炮了。

……

在马晋忙着戏院这边,安逸也没闲着,隋唐演义已经开售六天了,因为分流到了八家书肆,所以卖的很快,五万本新书慢慢接近告竭。

随着隋唐下部出售,马晋写的第一本小说隋唐演义正式完结。

但隋唐的热度却没有丝毫下降,反而持续上升,隋唐虽然完结,但书迷们心中充满了不舍,后来有的书迷更是直接来新华书店,要求马晋写隋唐的后传。

几乎是一呼百应,很快,请愿的书迷足足有数百人,围在书店门口不走,要求马晋续写隋唐。

一本书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可让京城的百姓们开了眼,晋马和隋唐演义也成为最近京城百姓嘴里的一大谈资。

连不少本来并没有将隋唐演义放在心上的人,也不禁侧目,重新审视起了写这本书的作者马晋。

事情发展成这个地步,安逸也不敢怠慢,连夜跑到鼎香楼找马晋商量。

二人商量了一晚上,马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

三月初三

一早,数百名书迷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他们自觉避开新华书店门口的买书的人群。

然后,就把书店对门的同福客栈给堵住了……

客栈东家佟掌柜却有一点生气的意思,他巴不得这些人天天堵在他门口呢,要知道,光昨天这一天的功夫,同福客栈卖饭菜就赚了十几两银子。

佟掌柜店门外乌泱泱的人群,门牙都快笑歪了,而且让店里的伙计搬些椅子凳子,让这些财神爷站累了歇会。

书迷中,有一个身穿锦服的少年,从同福客栈的伙计那里,搬了个凳子,来到人群的最前面的一个玉冠青年身边。

“正哥,这有凳子,你先歇歇吧。”

梁正,也就是少年口中的正哥,也是书迷请愿的组织者,听到少年的话,回头一笑,摇了摇头推辞道。

“不用,我不累。”

少年也不勉强,随手将凳子递给了旁边的一个青年书迷,他蹭到梁正旁边,问道。

“正哥,你说晋马先生会答应我们的请求吗。”

少年名叫成天乐,是个富家子弟,也是隋唐的忠实书迷,前两天梁正组织书迷请愿,成天乐积极响应,成为书迷中的骨干。

梁正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昨天我和安掌柜交涉时,他说他会将我们的意愿告诉晋马先生,很快给我们答复。”

书迷都习惯称呼马晋的笔名晋马,马晋也乐见其成,并加以引导,将写书的晋马和马晋区分开来,万一将来写书出了什么事,把马甲扔了,也有盘旋的余地。

正当梁正二人聊天时,安逸和伙计李兴走出店门。

安逸冲梁正他们招了招手,然后和李兴在书店墙外贴了一张大红纸。

梁正让大队人马在此稍安勿躁,自己带着成天乐和其他几个骨干,来到安逸面前。

安逸这两天和梁正他们,不只打过一次交道,见几人过来,用手往墙上一指,示意他们看红纸上面的内容。

……

“新华书店告知书友书

由于晋马先生现在正在准备新作,无暇续写隋唐演义,但为了不让各位书友失望,晋马先生做出决定。

新华书店特出一千两纹银,向整个京城约稿隋唐续作。

但凡有此意向者,可持书稿前来新华书店投稿,一经采纳,最少一百两纹银奉上,作为稿酬。

其中,作品最优者,书店另有一百两纹银作为嘉奖。

希望广大英才踊跃参加。”

……

安逸微笑的看着,认真观看红纸内容的梁正等人,心里却想起了马晋昨晚和他说的话。

“千金买马骨,这次正是我们书店崛起的大好时机,不要怕花钱,只要能收来好书,在那些想要写书的作者中,打响咱们书店的名声。

这一千两就太值了,未来我们赚的,将会是这一千两的几倍,几十倍。”

安逸回想起马晋昨晚给他描述的情景,内心至今还有些激荡。

红纸上的内容不多,梁正他们很快就看完了,只是他们书店求稿的兴趣不大。

这些人能闲着聚在这里聚会请愿,都是些不缺银子的人,对红纸上的稿酬兴趣寥寥。

他们反而对红纸上写的马晋新书充满了好奇,围着安逸不停的询问打听。

“晋马先生新书写什么?”

“新书什么时候卖?”

“新书有隋唐演义好看吗?”

“晋马先生相貌如何?”

“………”

嗯……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