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藩王们宫外居住,又调度了西郡营,加之城里四卫的悉心筹备······眼下宫中的种种应对,已经让满京都那些还在观望的人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小心总无大错!
萧允拍了拍何沐阳的肩膀,笑道:“你们既然已做了准备,不如到时候随机而动,做些力之能及之事也是好的。”
意思是建议何家提前调度好家里的侍卫,一旦京都真的乱了,也可以主动站出来维护一片地区的安全,只要不参与党争,事后论功行赏,必定少不了宣平伯府的一份!
何沐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人各有志,萧允又不是年轻气盛的愣头青,自然深谙这个道理。他没有再深劝,而是调转话题,主动说起常国公府的一桩事来。
“······入股的商船被连抢了两次,血本无归。”他的语气微微有些沉重,“前阵子,常国公夫人接连上门了几次,可能也提了这些事,我看靖哥儿他娘的心情也不怎么好。”
他看着何沐阳,说道:“你们要是得空,就过来坐坐吧!咱们两家也有两个多月没聚了,她们姐妹情深,见了面疏散疏散心结也是好的。”
这事何沐阳也听说了。
常国公府还真是不长记性!从前建平伯府是怎么一夕败落的?外面的海寇如此猖獗,他们居然还敢做海运生意,如此铤而走险,赔钱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了。
看来是想让常晞过去劝解她姐姐几句······
何沐阳就替常晞答应了下来。
回屋以后,他就把事跟常晞说了说。
果然常晞立刻就应道:“那就明后天,看大爷什么时候方便吧!我这儿都好说。”
何沐阳想了想,笑道:“那就后天。”
常晞立刻就打发人去永宁侯府带信儿,一边自语道:“难怪二姐最近都没找我,原来是叫旁人给绊住了······”
要不是听何沐阳说起,常晞几乎都要忘了李晗这个人了······
说起来,她也真是太没分晓!
这些年自己不在京都,用头发丝想想都知道,二姐肯定没少背着自己帮衬李晗那边。
二姐虽然贵为侯夫人,可永宁侯府家大业大,凡事都有妯娌比着,上下更有几百双眼睛盯着,她就是再想帮李晗,也不可能做得太出格了。偶尔帮个一次半次的,就已经殊为不易了!李晗居然还不知足,还要予取予求,也难怪二姐会被李晗烦得不行······
将心比心,要是自己摊上个这么个妹妹,可也真够磨人的!
也亏得二姐还能忍受这么多年,同时还能把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叫人挑不出毛病来。换了是自己,恐怕也不会做得比她更好了!
这么想着,常晞心里就更同情常昭了。
于是到了日子,何沐阳两口子就回过了老太君和邹氏,乘车去了永宁侯府。
天下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巧!
刚刚下了车,常晞一眼就看见了常国公府的马车。
帐帘左下角一个闪金线的“曹”字,看起来是那么的醒目。
“怎么是你?!”
一道尖锐的女声突然响了起来。
何沐阳忍不住皱了皱眉。
在别人家门口大呼小喝,成何体统?
雪椿有些担忧地看了常晞一眼。
时至今日,常晞哪里还会去搭理李晗?就像没瞧见她这个人似的,常晞微提裙摆,在侯府迎出来的仆妇的簇拥下,款步走进了垂花门。
陪着主子同来的松萝忍不住回了头,看了一眼这个声音刺耳的常国公夫人。
这一看倒是把她吓了一大跳。
怎么会有人能瘦成这个样子?!
她几乎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来迎候的婆子也看见了李晗,眼底闪过一丝尴尬,忙遮掩似的笑道:“姑奶奶也知道,我们夫人自己是从来不用冰的。因怕您觉得热,夫人一早起就特意吩咐人去取了冰来,这会子屋里正凉快呢!”极力转移着话题。
“二姐有心了。”常晞笑吟吟地跟那位妈妈说着话,款步往常昭居住的上房方向去了。
何沐阳则是被人迎去了敞厅,跟萧允喝茶说话。
跟随在后的李晗气得身子发抖。
自己可是堂堂的常国公夫人!
她来了这么多遭,何曾有过一次这种待遇?!
何家大爷就是个没官没爵的白身,他们凭什么?
李晗几乎要把一口银牙咬碎。
一旁的小丫鬟知道她又动了气,吓得瑟缩了一下,半晌才问:“夫人,您看······还要进去吗······”
“去!凭什么不去?”
李晗冷哼了一声,也抬脚进了内院。
没想到在门口竟被人拦了下来。
“还请夫人见谅。”常昭身边的大丫鬟不卑不亢地行礼笑道:“事先实在不知道您要来,真是不巧,我们夫人已约了娘家的妹子前来小聚,今儿只怕没工夫了。请您移步到花厅里先用杯茶,由我们家二奶奶陪着也是一样的。”
那怎么能一样?
自己就是再穷急了,也不能当着萧二奶奶的面,腆着脸说要借银子的事吧!
她原是仗着亲姐对她的偏爱,这才不请自来,又一路进了内院的,她万万没有想到,姐姐居然真的会为了接见常晞,而把自己撇在门外不理不睬······
一时间,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身旁偶尔路过的婆子丫鬟似乎都在朝自己看过来······那些探询的目光,都让她如芒在背!
勉强与那丫鬟对峙了半晌,见后者站得笔直,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她目光微转,随即似笑非笑地哼了一声,用里间也能听见的声音叫道:“既然你奶奶今天没空,那就改天再说吧!”
“改天”两个字被咬得很重。
反正你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她领着丫鬟扬长而去。
听见外头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屋里的常昭着实松了一口气。
要是她真就不顾体面闯进来,自己还真的不好收场了······
可到底还是被晞妹妹撞见了狼狈不堪的一面,她心里颇感尴尬,却又不好主动解释什么,只是把点心往常晞面前推了推,笑道:“新来的厨子做的,你尝尝,像不像从前咱们在家吃的味道?”
常晞看着碟子中层次分明的玉带糕,心里颇为感慨。
“想不到二姐还记得我爱吃这个!”她笑着吃了一块,点头道:“很香,很好吃。”
她端起面前的龙井啜了一口,想着今天过来的目的,便主动坐到了常昭身边,佯嗔道:“要不是姐夫说起,我们还不知道呢!二姐想找个人说说话,怎么不早去叫我过来?孩子们都不在,我一个人在家也是闲闷着。”
只说是来陪着说话的,却绝口没提李晗这个名字。
乍然感受到来自娘家姊妹的关心,常昭一下有些鼻酸了。
“偏是你姐夫多事!”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还是强撑着道:“不过是最近事多,忙得心烦而已。哪儿就那么娇气了?”
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得让小妹子来开导自己不成?
也不待常晞再说什么,她就把手一挥,笑道:“今天不说那些糟心事了!你来得也好,我这里还有两团丝线没理清,你帮我打个下手,早点理出来,明儿我好用。”
她伸手一指内室,立刻有小丫鬟进去捧了一盒子缠成一团的丝线出来了。
常晞不禁微微而笑。
这硕大一间侯府,哪儿就非等着这几根丝线用了?
分明是常昭想给自己找些事做,排遣心里的烦闷,就跟常晞喜欢抄书和画花样子一样!都是各人纾解心结的方式罢了!
二姐根本不需要自己温声细语的宽慰,只要给一些空间,让她自己消解不快,放松心情,就已经足够了。
“好啊!”于是常晞欣然应诺。
两人都用澡豆洗了手,一人一头,开始一点一滴的整理起来。
“听说么?最近藩王们相继进宫,城中热闹了不说,宫里也传出信来,要搭台唱三日大戏呢!”
常昭一边埋头理线,一边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常晞说着闲话。
“哦?”常晞笑道:“还有这样事?”
常昭把理出来的丝线按照颜色分开,放在一边的托盘中轻轻顺好,一边抬头笑道:“这么大的动静,你还不知道呢?这段日子,京都有名的戏班子都被盘了一遍,尤其是那几个有了名角儿的,都卯着劲往上冲,想争个进宫献演的机会呢。”
一听何沐阳说宫里早就做足了准备,常晞心里登时放下了一大半,最近一直在家教导憬哥儿的功课,除了去看何姝以外,就再也没出过门了,外头的这些事,她还真就没怎么听说。
“这么说,藩王们也要进宫去听戏了?”她连忙问道。
常昭笑道:“应该是吧!藩王们都进京了这么长时间了,就算要给个下马威,也尽够了。”
她以为皇上迟迟不召皇子们进宫,只是为了敲打他们一番,让他们记得要安分守己。
常晞却有些疑惑起来。
再有一个半月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何必还要再安排一场戏?这不是太嫌聒噪了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