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石到了房间,丫鬟也送来了笔墨纸砚,陈秋石开始回忆起来,慢慢将这一篇文章写出来,写出来之后,他也修改,这样一直到天黑,他这文章才修改好。
这丫鬟送上去的时候,也按照范静柳的交代,将这里面的笔墨纸砚给收走了。
丫鬟回来之后,也带来了晚饭,陈秋石说自己今天也累了,要准备休息了。
丫鬟等陈秋石洗漱完毕之后,退出去,将门给关好,然后交代仆人将大门锁好。
在丫鬟入睡的时候,还进来看陈秋石是否睡着了,见到陈秋石还在那里睡得挺香的,也就没有在意了。
二更的时分,烟雨楼的众人差不多都睡着了,陈秋石就起身,从窗子离开了,这范静柳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陈秋石是那种高来高去的高人。
陈秋石施展轻功离开了这里,一路上回到林府,他找到了管家,询问林绍闻在哪里,自己又要事找他。
管家看着这都快三更了,对着陈秋石说“陈少爷,这天都快亮了,你不如等天亮之后,再找老爷。”
陈秋石说这件事事关重大,所以林绍闻就算睡了,也要叫醒。
管家没有办法,只好去叫林绍闻,林绍闻醒来之后,到了书房,陈秋石已经在书房里面把文章写好了,等到林绍闻到来,对着林绍闻说“这文章送上去,还有奏疏送上去,我们这已经晚了一步了,抓人来不及,只能将功补过了。”
林绍闻说知道了,然后写了奏折,这时候陈秋石也没有看,先回去烟雨楼了。
林绍闻写好之后,让外面的管家进来说“这件奏疏,必须是天亮之后,就要和昨天的奏折一起送出去。”
管家说唯,然后就去安排这件事了。
三月初三,京城殿试开始,李昌吉也一大早到了文英殿,经过了层层搜查,他们一行人才到了文英殿,接下来见过圣人之后,圣人亲自出题。
这一道题竟然是一道老题,但是这一道老题不好回答。最早出现这道题是武皇帝的时候,武皇帝那一次殿试题目意思是朱子讥讽永嘉学派事功,所以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从格致到修齐就没有了,没有说治平知道,这又是因为什么。
这到题说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儒生是否有治平的能力,当年的状元写的文章,大概意思是真德秀没有谈治平,是因为从治学的本源出发,这是立学的根本,而治平这种事情,只有帝王才能完成。
这个答案是将道统和正统两个分开论述,说儒生只是给帝王阐述道统的真义,而不是从事经邦治国的事务。
这个答案能被武皇帝看重,也是因为最后一点,武皇帝对于儒生多有鄙夷之态,任由的多是勋贵,答案里面的儒生皓首穷经,真是合乎武皇帝的脾气。不过这个答案很明显不足够让武皇帝满意,所有在武皇帝晚年西征的时候,再次出了这么一道题。
这一次状元也乖巧了,这位状元断章了程明道的话,说皇帝乃是君师兼体,事功和学问可以兼得,所以道统和正统都在武皇帝身上了。
而如今圣人再一次出这一题,大家反而有一些为难了,毕竟这老题了,若是旧调重弹,那就没有必要了。
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李昌吉运笔如飞,开始写了起来。
在殿试完毕,李昌吉离开这里,也没有回到了寺庙,而是到了素卿的宅院,素卿早就翘首以盼了,见到李昌吉回来,让丫鬟送手帕,递给李昌吉。
李昌吉洗了一下脸,神清气爽,坐在那里,开始用这一段晚饭了。
素卿在一旁看着,对着李昌吉说“李郎,这么说来,是春闱有信了。”
“不好说,可能这一次圣人直接让我滚回去,永远不准参加科举也说不准。”李昌吉笑着说道,素卿听了之后,掩嘴一笑说“李郎,你的性子就是那样,不过若是李郎写出那乞讨人欢心的句子,我反而会看不起李郎。”
素卿说到这里,询问了一下试题是什么,李昌吉笑着说“老题目了。”
“那么这么说来,这题目一定很难了。”
“难,写的不好,就会掉脑袋的难。”李昌吉说到这里,喝了一口酒说“今晚上翰林院的学士若是看到我的文章,又要为难了。”
李昌吉说的没有错,连夜阅卷学士看到李昌吉这一卷子,是真的为难。他们想了想,还是先放到了一旁,等到第二天上朝完毕之后,圣人召见的时候,询问他们是否分出三甲了。
一个阅卷官说大部分都分好了,只是有一个人他们的不好分,所以还请圣人裁决。
圣人让他们送上来,一看名姓,圣人笑着说“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高见了。”
“夫明体而达用,化民而成俗,此帝王之学,所以与小儒异,而不仅训诂词章之为也。这句写的不错,不过都是一些老套话了,朕还要看看他有什么话。”
“固不必原心于杪忽,校理于分寸所亟者莫如察敬肆,辨邪正。敬肆察则理欲自判,邪正辨则君子小人自分。勿以顺逆为喜怒,勿以喜怒为从违。”
圣人读到这里,忍不住笑着说“这帝师口吻,真的有趣,他的文章朕看完了,就点他一个状元吧。”
“臣等谢恩。”
诸位学士送了一口气,因为李昌吉这个文章十分不客气,说道统在儒生,儒生是帝王之师,帝王应该按照儒生说的做,这文章后半部分,基本上就是儒生教训老师。
这当然也不是偏题,殿试本来和经筵一样,皇帝请教儒生,儒生自然是师,只不过这随着时间推移,殿试的儒生不敢反驳了,只有顺着圣人的心意来作答,毕竟好不容易都走到殿试了这一步了,若是因为一场文章,毁了前程,所以就只能应承居多了。
圣人让这些人下去之后,找来文妃,对着文妃说“我们这个驸马爷,也是一个麻烦事情,朕已经犹豫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处理。”
圣人将奏折递给了文妃,文妃看了这奏折,对着圣人说“圣人,这件事,我觉得小司寇有错,当然林绍闻故意陷害他,也是不应该。”
“是呀,步行这个人,朕知道他是一个可造之才,所以才将他安排到南都,等我逊位之后,他在到京城。如今可好,这么年轻,就把命给丢在南都了。”
“那么圣人的意思是,要惩治林绍闻吗?”
“朕就是为难这件事,林绍闻这一次很难说做对做错,步行是他的敌人,他自然要出手对付,而且一招,让傅邦彦那小子损失了两个人,又惹祸上身。”
圣人说到这里,拿起了林绍闻的奏疏再次看了起来,他轻声说“朕要的不是多能干,而是他们的忠心,就忠心而言,林绍闻比他们懂事多了,这么一件事也没有瞒着朕,而是原原本本说出来,想必傅邦彦那小子的奏疏,不真不实的地方就太多了。”
“那么依照臣妾来看,这件事不如就这么过去,步行的事情也不用多追究。”
“朕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你看,这是天官府重新选的小司寇人选。”
圣人让太监再次拿来一份奏疏,文妃看了之后,有一些不明白,这时候太监说“这位能当上官,是傅公子举荐的。”
“离间计?”
圣人点点头,对着文妃说“若是之前的林绍闻,朕倒是不会太过担心,但是如今的林绍闻,朕已经有一些恐惧了,朕不知道是否选他是否是一件好事。”
“但是圣人,这不是你所希望的吗?难道圣人希望辅弼大臣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林绍闻,臣妾认为,如今的小冢宰,才是新皇的辅弼大臣。”
圣人听到这话,沉默了一阵子,然后开口说“不错,如今的小冢宰,有几分他父亲的影子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朕期待他还能给朕带来什么乐子。”
初五,喜报出来了,这些报子都来素卿的府邸报喜,说李昌吉当了新科状元。
素卿告诉的拿出银钱来,打赏给这些人,而接下来,天官府和春官府的人到了,核查了李昌吉的谱牒,接着将朝服递给李昌吉,告诉他明天设宴鹿鸣的事情。
李昌吉也是心情激动,想要立即穿着这一身出去,告诉世人他已经是新科状元了,但是他不能,这要等到明天设宴之后,头上簪花之后,和进士一起走在朱雀街上,那才是风光。
素卿自然准备了一桌好菜来招待李昌吉,李昌吉真的说不出的得意,当天晚上,素卿也精心打扮,让李昌吉真的感受到什么叫做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第二天,李昌吉就匆匆忙忙起来,穿上朝服,参加鹿鸣宴。
这鹿鸣宴上,宾主尽欢,唱诗应和,传为佳话。
午膳之后,众位进士出禁宫,这时候金门唱名,呆在那里的太监高唱“状元李昌吉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