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侦探小说从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作家爱伦·坡的此类小说开始,算起来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间,许多作家写出了大量不同背景、不同风格的探案故事,它们以扑朔迷离的情节、缜密的逻辑、严谨的推理以及出人意料的结尾深受人们的欢迎。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一文学品种可以说是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二十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在美国,随着新一轮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经济大衰退,于是社会风气败坏,恶势力猖獗,暴力罪案大量发生、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侦探小说的面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硬汉侦探”这一新的样式以其贴近实际的故事、疾恶如仇且胆识过人的私家侦探主人公形象、明快的节奏、火暴的场面,使读惯了由文绉绉分析推理为主的传统侦探小说的读者耳目一新,多部小说还被搬上银幕。
达希尔·哈米特是“硬汉侦探小说”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之一。他本人曾当过私人侦探,所以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警方与罪犯之间的斗争,对于犯罪分子的心理及作案手段,对于警方的侦破策略等都有具体而细致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他的小说有强烈的感染力。
《戴恩家的祸祟》叙述经验丰富的探员从一件普通的钻石失窃案中发现疑窦,侦破一个连一个的命案。《血腥的收获》描写强悍的侦探凭着一身正气和过人本领,深入恶势力内部,设下离间妙计,并亲身投入实际战斗,摧毁犯罪组织。《马耳他黑鹰》的故事情节围绕着各派人物争夺一件无价之宝而展开,表现了私家侦探的智勇双全和全套“硬汉派”侦查本领;一九四一年由约翰·休斯顿拍摄的同名电影由著名硬汉亨弗雷·鲍嘉扮演主角斯佩德,获奥斯卡三项大奖,被认为是黑白片经典之作。《瘦子》以发明家魏南特的女秘书被杀开始,结束时三起杀人案水落石出;米高梅公司一九三四年所拍影片由著名影星威廉·鲍威尔和麦尔娜·洛伊饰男女主角,范·戴克执导。
侦探小说一般被认为只是供人们消磨时光的读物,侦探小说作家往往被归为通俗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的这几部小说当然也可供人们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它们除了有一般侦探小说的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故事贴近现实,作品的结构及叙方式注重服从于写实要求而不落窠臼,突破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反映了较广泛的社会生活。哈米特应该得到较高的评价。
为增强他的小说的现实性,哈米特在两个方面做了特别的努力。其一,人物的语言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心态,尤其是大量下层社会犯罪分子的行话、盗贼的切口以及美国本地方言的运用,给读者立体感和真实感。例如,“我知道一个造假币者,他甩掉了他的老婆因为在他蹲大牢的时候她学会了抽烟”这样的句子,让读者觉得自己是在读一个完全不同于福尔摩斯探案的另一类粗犷的侦探故事;一个以“别跟我来那套……什么层层铺垫、引向高潮之类,这一套都免了吧。我是个大老粗,不吃这一套——听了反而要肚肠发痒。”这种口气说话的私家侦探,一定不会是比利时大侦探波洛。其二(这一点更重要),哈米特通过他的小说制造了一种浓郁的氛围,把当时他所处的社会那种动荡和混乱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读了他的故事之后强烈地感受到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一种腐败气氛,并得出“这样的猪圈真是非打扫不可”的结论,从而由衷地钦佩故事的主人公——那些有勇有谋、出生入死的私家侦探。在这方面,《血腥的收获》是一个突出的典型。
哈米特的同时代人,“硬汉侦探小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雷蒙·钱德勒在《凶案小说的朴素艺术》一文中评论说:哈米特在一种由于过分强调推理侦手段的神奇作用而变得渐渐失去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中注入了现实主义因素。这是非常精辟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