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万寿山庄新立戒,
齐天大圣始成名
闲话休叙。镇元子端坐席上,头戴紫金冠,身披丝鹤氅,脚蹬麻鞋,丝绦束腰。貌如童子,面似美人,三须飘颔下,鸦瓴叠鬓边,尽显仙家气度。
悟空见白吃了结义兄弟镇元子的半个草还丹,对他又无尺寸之功,心中十分过意不去,以神念与杨戬对答一番,杨戬会意,衣袖一挥,席上出现一个紫砂壶,壶边围着一圈十二个紫砂杯,对镇元子道:“大仙深谙世间妙物,原不应班门弄斧,只因无物相报,便请大仙品一品我灌江口的茶如何?”
镇元子品道:“好茶,针针羽立,有如云毫!香气氤氲,绿云升腾,真如仙家之随意天成。”
悟空笑道:“哥哥过奖了。如你喜欢,今后可常来往。二郎一定煮茗待客,喝饱管够。”
杨戬大笑道:“非我不舍,而是如此好茶,一杯为品,二杯解渴,哪能如你一般牛饮!”众人大笑,连侍立于座下的道童都相顾莞尔,掩嘴而笑。
正笑间,悟空忽然叹气道:“只可惜世间人心性,未必都如哥哥。”
镇元子也是个极聪明的,见悟空如此,便知话里有话,因问道:“此话怎讲?”
悟空叹气道:“多亏老哥深明大义,可这世间人,心性如哥哥一般的实在屈指可数。倘若换一个人,想必会如此言说:‘哎呀,我弟子当日上门,确实有愧。其中原由已经说过,所幸又未伤人,此事也善结善解了罢。赔你些事物,此事已了,以后莫提了!来人,送客!’”悟空言笑晏晏,装模作样,引得众仙家又笑起来,可这笑中明显含着思索之意。
悟空又道:“倘若老孙再不识好歹追问:你的徒弟到底错在何处?多半就讨不了好去了。”
镇元子哈哈大笑道:“我说老弟,有话便直言罢,这般吞吞吐吐七拐八弯可不似你的心性。这问颇尖锐,不太好说到底错在何处。”
悟空以神念相答道:“跟老哥你说,自不必这般拐弯抹角,可若不这样,老哥门人面子上须不好看。”
杨戬也道:“这事虽有前因却并无后果,何况镇元大仙罚了二徒又赔礼道歉,就莫再追究了。继续纠缠对谁都无益,不是修行人所为。”梅山六兄弟也一起点头称善。
谁知镇元子摇头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谢杨真人体谅。可对于这事,贫道心中亦有疑惑,既然老弟提及,不如干脆就此说清。”
哪吒想了想道:“既然大仙如此开明洒脱,那小将有一言当讲:高徒为报故人之旧恩,却险些损他人之性命。今日如不是有大仙赶到,加上孙老哥巧舌如簧又手腕果决,万一说不拢了鱼死网破,那却如何是好?当年鲜虞大夫对清风明月有恩,为报恩却让他人面临如此险境,恐怕并不合情理。不过好在没酿成祸端,此事大可以不必计较。”
镇元子沉思半晌,忽道:“要计较!怎能不计较?还偏得好好计较一番!”
悟空也点头附和道:“大家都是飞升成仙的得道之人,今日又有缘凑在一起共赴还丹盛会,不妨一并说透,弄他个清楚明白。”
镇元子捻须颔首道:“老弟所言,深得我心。”
杨戬起身长揖道:“非是我等不想将此事理清弄明,而是这点恩怨于仙家修士而言无非过眼云烟。镇元大仙于此本无过错,却被牵扯其中,我等实在过意不去。不想大仙气度超然、不以为烦,杨戬在此谢过了。”
镇元子拱手还礼道:“倘若诸位来是为了找麻烦,贫道自然关门送客。可今日之事绝非意气之争,贫道在灵台中推演一番,竟然意义重大,不得不慎之又慎。”
仙家高人之间论道讲法,自不会像泼皮流氓那样抡着板砖挥着砍刀群殴,也不会如泼妇无赖一样吵得面红耳赤。悟空便开口道:“请问老哥,二位高徒当日所行,实是在报恩否?”
镇元子长叹道:“清风、明月所作所为,真是愧对恩公!”
天蓬奇道:“此话怎讲?”
镇元子慨然道:“于灵台中稍作推演便知。这鲜虞大夫人虽浅薄贪婪,好歹是孽徒恩人。他既然请了清风明月出山,势必举国寄以厚望。可鲜虞弱而晋国强,国灭只在旦夕之间。鲜虞国灭之日,便是此人鲜虞唾骂、晋人嫉恨之时。”
果然如此。后来王大夫回国后,满朝见他能请动清风明月这样的修为高超的道士,一时间奉他为举国救星,仿佛国运兴衰只系于他一人身上,此人也随之飘飘然起来。可毕竟两国国力悬殊,仅凭几个修行人根本无法成事。晋国灭鲜虞后,对王大夫深为忌惮,恨之入骨,很快便将他杀了。
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鲜虞人也痛骂他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怜鲜虞王大夫,只因一念之差,落得这样下场。
卷帘也明了道:“二位高徒被旧恩挟持,为守当年之诺而无可奈何。进退为难纠缠于此,对高足的修行亦大大不利,真是自损修为,劫数自受,可惜可叹。”
谁知悟空拍案摇头道:“卷帘大哥,此言差矣!修行劫数,是修行人自承自受之事,并不能因此而漠视世间之道!世间事有世间律法约束,却约束不了仙家与修士;修行事有修行戒律约束,可对于这等事,天界、世间修行各派都无管束。说白了就是世间法管不着,修行律亦无法管!长此以往,绝非仙家修士之福,更是世间之祸。”
悟空说的甚不客气,杨戬忽拍他肩头道:“悟空啊悟空,此番我可算明白你葫芦里卖的药,心里头打的算盘了。你该不会又想与收服精怪那次似的,给大家立个戒律罢?”
悟空肃然起身,对镇元子长揖道:“此事发生之后,老孙一直在想,如何减少祸事重演?”
梅山六兄弟中有人插话道:“孙大哥是否多虑了?修行之人求超脱世间而长生久视,就算偶起冲突,也不会无缘无故牵涉无辜之人,今日之事算是特例。”
杨戬摆手道:“兄弟之言差矣!修行之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可今日清风明月挟持六位兄弟而逼迫我,分明是‘有缘有故’!”
悟空点头按掌道:“二郎说的不错,此事虽不能完全杜绝,却要从源头上减少发生!因为我等修为再高也防不胜防,就算事后上门理论乃至出手报仇,又有何用?有失无得,俱受劫数!”
镇元子也站起来道:“贫道也明白老弟之意了。事后无可补救,便只能解决事前之事。只是不知老弟有何妙法,能解事前之事呢?”
悟空苦笑摇头道:“哪有妙法?笨办法倒有一个,不知诸位愿闻否?”
众仙家皆道:“愿闻其详。”
悟空继续苦笑道:“实在是‘详’得很哩。”即刻便将荆楚之地降妖除魔之事印入众仙家灵台,众人消化了一盏茶工夫方缓过来。
灵珠子托腮道:“孙大哥好手段,但不知与眼前事何干?”
悟空正色道:“立戒定约。”伴随着仙家妙语,给众人详细解释了一番。
悟空当日给荆楚一带的精怪立了三条戒律,并在荆楚一带下了灵引,一旦有精怪违反戒律,悟空便知。
镇元子捻须道:“此法虽妙,可天下人千千万万,老弟也管不过来呀。”
悟空笑道:“这是自然,老孙一个人毕竟能力有限,可这戒律不归老孙管,而是天下人共守之戒。”
镇元子问道:“如何共守?”
悟空一字一顿道:“如以道法神通损人以利己,此缘一起则当受责罚!若此人为害甚重、害人性命又跑了,则天下人共诛之!”
此言一出而众人变色。悟空之言中杀气腾腾,让仙家都忍不住寒噤起来。
虽说世间有共守之律法,譬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世间律法很难约束仙家和修士,修行人各守各自门派戒律,而自感成灵的精怪与无门派的散修一向无人约束。
悟空为兴利除弊,破天荒地提了这一招,他要把世外仙家与天下修士都扯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西游原旨:
西游有合说者,有分说者。首七回,合说也,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具备。其下九十三回,或言正,或言邪,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撥火候之差,不过就一事而分晰之,总不出首七回之妙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即孔子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穷理也;悟彻菩提妙理,穷理也。断魔归本,尽性也。取金篐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至命也。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穷理也。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尽性也。收三徒,过流沙河,至命也。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穷理尽性至之学。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好复杂的样子==
我现在还是没明白“性命”是什么意思,求大神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