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盛夏(1)

高考前的?一个星期,南城连续下了几场大雨。端午节前后,素有“龙舟水”之称,每年这个时候,广东一带避不可免地出现大范围的降水。

直到高考那日,降雨仍没有停止的迹象,有关部门提前一周开始准备,陈星渡所在考场的第七中学,外围交通限行,考试期间汽车必须绕道行驶。

6月7号那天,陈星渡很早便起床,昨天晚上是她备考几个月以来,睡得最?好的一次。她并没有像一些考生那样,考前紧张得无法入眠,相反深知自己已经尽力,毫无怨悔,只是在晚上稍微复习了一下第二天考试科目的资料,十点钟便上床入睡。

然后一觉到天明。

早上七点,距离第一场语文?考试开始还?有两个钟头,陈星渡换好校服,拿起桌上的?草莓发卡,在镜前给自己别上。指尖划过发卡上面的水晶,脑海中不可避免地闪过男生的?脸,只是一瞬间的情绪,她很快调整好。

白阮在外面喊她:“渡渡,早餐做好了,快点出来吃。”

“来了。”陈星渡应道。

为了陪她高考,陈万禾和白阮特地推掉了六月份的行程,虽然陈星渡几次表明不需要,不希望他?们为她耽误工作,但在父母眼里,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

陈万禾还怕陈星渡紧张,早上吃早饭的?时候,难得放下严父的架子,温声宽慰道:“等下进考场不要紧张,不管考得怎么样,爸爸永远都是……”

你?的?靠山。

没等陈万禾说完,陈星渡早料到他下面的说辞,咬一口包子,抬眸镇定地道:“阿爸,你?放心,我一定会考好的。我要是考得不好,您晚上就把我当叉烧煮来吃了。”

在他们这边的方言,不听话的?孩子通常会被称作“生你?不如生一块叉烧”。从小陈星渡性格顽皮,打从上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在学校里惹出过不少事端。打架、逃课、因为成绩太差每个月都被喊见家长,平时没少挨陈万禾和白阮的训。

骂得最?多的?,就是这句“生你?不如生一块叉烧”。

而现今,这块“叉烧”却长大了,开始懂事了。

白阮双目含泪,用力抱住陈星渡,激动之下用粤语表达:“你?永远系阿妈心里边最宝贝嘅叉烧。”

“妈妈我爱你。”陈星渡心里也很感动,偏头亲了白阮一口。

吃完早餐出门,陈星渡在玄关处检查自己的?准考证、2B铅笔、橡皮擦,以及几支备用的黑色签字笔。

外面暴雨未停,白阮拿一把?大伞过来,提醒她带上。

出门之前,陈星渡看见电视里的?早间新闻,今年的降水量可谓特大,南城好几处偏郊地区被淹,水深可以到人腰间,不少考生甚至要借助消防划船出行。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场足足300天的战役,终于临近尾声。

-

去到考场,不少家长在外面排队送考。陈星渡拒绝了陈万禾和白阮送她来考试的?要求,轿车在第七中学门前停下,陈星渡跟司机打了声招呼,便径直开伞下车。

雨很大,犹如垂直坠落的子弹,击打在雨伞上,伞柄频频震动,仿佛脆不堪折。

进考场前,陈星渡大致看了几眼自己平时易错题的?笔记,第一场是语文?,是她最?拿手的?科目,她必须十拿九稳。

监考老师在外面用金属探测器检查他们的衣兜和裤袋,陈星渡把准考证和笔袋拿出来,接受老师检查,随后按照准考证上的?座位安排,进入考场坐下。

他?们今年被安排在七中考试,班上同学的考场和座位号被打乱,和她同一考场的,只有其他班她并不熟悉的?同学。

高考是一个人的?战役。在学校里,尚且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真正坐在考场之中,面对陌生的?试题,会与不会,全靠自己。

陈星渡做好准备,把?准考证放在右上角,又脱下手表放在旁边,方便自己看时间。然后拧开笔盖放下,端正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发试卷下来。

……

第一场语文?考试从早上九点一直到十一点半,考试结束铃声打响的?时候,陈星渡恰好检查完整张试卷,放下笔,等待监考老师过来回收试卷和答题卡。

整场考试下来,她做题速度酣畅淋漓,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犹豫。她今天状态很好,比往常在学校里任何一次考试,都要更好。

……

紧接着,下午是数学,作为一个曾经数学考过0分的?学生,这个科目很长一段时间是陈星渡的心头噩梦。甚至在高考前夕的?一模考试,她失手只考了90分。

150分的?满分,90分只刚好过及格线,距离她的?目标,还?有很远很远的?差距。然而当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90天。

那是陈星渡第一次差点情绪崩溃。

多日以来的复习压力、无法吃好、无法睡眠,她耗费全部精神备战一模,成绩却不如理想。

她很害怕那句“一模成绩与高考相近”的?魔咒,会应验在她的?身上。

在她崩溃之时,却想起男生对她说过的?话:不要害怕失败,谁都会有考砸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你能在高考之前,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要还?没有上考场,那一切就为时不晚。

他?不在她身边,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给了她精神的?支柱。

试卷发下来,耳旁听见答题铃声响起,陈星渡闭上眼睛,缓慢地深吸一口气。

最?难的一场战役,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校园卷快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