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笑道:“诸事已了,汉国命运如何,也用不着本尊操心了。反正72福地皆入汉运正统,至于36洞天,俱是方外之人,只要不干涉红尘秩序,便不予理睬。”
白起问道:“帝尊,咱们是不是顺路敲打一下?”
刘正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齐锐的工作,咱们不能越俎代庖。走吧,有天子剑镇压气运,汉国可享一万年太平。至于一万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是众生愿望凝聚出来的报应,纵是本尊出手,也于事无补。”
刘正在天子剑山上再施加了三层封印,然后便换上了一身秀才服装。至于白起,则是弄出了一身书童打扮,长平铁也套上了厚厚的伪装,变成了一根扁担,挑起了两个看起来很重的箱子。
起初白起很不理解,可是离开了72福地之后,两人踏入了36洞天的阳明洞天,所到之处,皆是身具浩然正气的读书人。
标准配置就是手不释卷,白扇轻摇,身后跟着挥汉如雨的书童。
刘正行走在大路上,发现一位秀才打扮的人停下了脚步,趁着书童休息的功夫,竟然小跑着退到刘正的身边,忍不住的吐槽说:“在下徐文才,学兄请了!”
刘正忙按照标准见礼,然后才一本正经的问道:“徐学兄有何见教?”
徐文才认真的咬文嚼字说:“吾观学兄之书童,所担书箱举重若轻,想来学兄定是学业不精,故而没有足够的诗书让书童担负。学兄请看吾之书童,行不足三里便不堪重负,这才是真正治学之人应该具备的实力。”
刘正不想跟徐文才纠缠,于是就说道:“学兄言之有理,吾这便抓紧时间学习,您请自便!”
徐文才可不想放过刘正,竟然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兄应该向吾学习,早日让书童不堪重负才是正理。”
刘正无可奈何,干脆激活头顶上的浩然正气光环。
就连书童打扮的白起,也轻而易举的激活了头顶之上的浩然正气光环。
刘正头顶的光环为十色,白起稍逊一筹,也有九色光环。
两大惊世骇俗的浩然正气光环出世,瞬间照亮了整个洞天。
一位老者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徐文才面前,一字一句的念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以书童不堪重负为治学成就,实乃误入歧途。故而罚你自担书箱,若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赶到阳明学府,那就淘汰。”
徐文才不敢反驳,只能点头称是。
老者并没有监督徐文才的所作所为,而是直接把刘正和白起带到了阳明学府。
老者这才表明身份说:“老夫忝为阳明学府的府主,欲聘二位贤师执教,不知意下如何?”
刘正笑道:“阳明学府格物致知,恐怕跟在下所学背道而驰,就不敢班门弄斧了。”
老者叹道:“祖师有言:若遇贤者,切不可敝帚自珍。当有播撒知识于天下的大气,以成就天下之大才为己任。”
老者说完,便取出一本古卷交予刘正。
刘正展开古卷,便见《阳明心学》开宗明义:
心即理:王阳明贤师自叙年少时候,程朱理学的宏扬天下教化,主张格物穷理。天下学子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以王阳明贤师决心效仿前辈,净心素面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却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因为餐风饮露,大病了一场。
后来王阳明贤师到龙场自省,置身石棺之中,潜心参悟所学。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刘正看完之后,老者便请求予以解说一番。
刘正推脱不过,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综合儒释道三家核心义理,从而对阳明贤师的心学说法进行解说:
格物致知,绝非眼之视物而得,乃由心发。众所周知,树之所以为树,草之所以为草,皆是前辈贤人给出的定义,后人学而遵之,便形成了道理。
然而人定胜天,前人所行之道,或许与后人需要的道并不一致。如前辈先人以足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荣,故而行走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皆有增益。
可后世之人行则车马,坐则明堂;手有经卷,学有明师。故而再学前辈先行弃简就繁,不走阳光大道,专挑人迹罕至的山林走。
似此等游历,不识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纵是追循圣贤脚步毫无偏差,也会因为时移事易,环境改变而东施效颦。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坏了道心。
是故后人学前辈先贤之义理,不应以追寻前人脚步为念,当以推陈出新,建立自身义理。
前人之理,并非绝对正确,也并非绝对不正确。只是环境变了,人也变了,故而义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格物致知,念由心发。也就是说咱们站在前辈先贤的肩膀之上,所看到的新事物和新环境,皆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的东西进行定义,并让一时之人明义理,有进步。
格物致知,其实就是引导大家认识由新环境催发出来的新事物。
接下来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投入巨大的精力对新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找到大多数人可以学习模仿的义理。换句话说,就是学而有成,成而有用。比如新出现了一种果蔬,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吃,有人觉得吃叶子,有人觉得吃果实,还有人选择吃根块。
格物致知,就是告诉学问之人经过不同的尝试之后,对果蔬最适合食用的部分进行定义,以及其他部分的用途也做出精准的定义。从而让大家都明白,从而避免误食,乱食。
刘正干脆以西红柿为例,让阳明学府的秀才们进行实验,从而得出了西红柿成熟的的果实口感最好,青果次之,叶和根茎皆不能食用。
老者问道:“刘贤师以为这便是知行合一?”
刘正回答说:“不错,学问之人把相关道理写下来,形成书册惠及天下苍生,便是为民请命,这便是知行合一。”
老者问道:“若有心性险恶之徒,明知西红柿的叶和根茎皆不可食,却因为一己之私误导大众,又当如何是好?”
刘正回答说:“这就需要所学之人达到知行合一探出义理之后,还要用良知对义理进行梳理净化。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精华之义理教化百姓,这就是致良知,也是导人向善的真正核心。”
老者问道:“刘贤师,你觉得是让有良知的人做学问,还是让有学问的人提升其道德水准比较好?”
刘正笑道:“格物致知,非凡人可以悟出义理。若是有良知的人才堪大用,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若是才情不足,那就只能让有能力的人提升道德素养了。实在不行就用制度进行约束。要知道格物致知,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必须要以能力作为支撑。故而良知可以用其他手段进行弥补,才情就只能靠天赋和学习力进行积攒了。”
老者笑道:“多谢刘贤师指点,阳明学府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