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专注细节

刘正找到了伏击失利的原因,心情格外的沉重。他万万没有想到,一根三寸的箭杆碎片,居然直接影响了青石桥战斗的走向。

吴天礼的偷袭计划,不可否认的失败了。然而晋军的长途伏击,也没有达成预期的战斗目标。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一根三寸长的箭杆碎片,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插入了马掌之中。

“兄弟们,细节决定成败,这又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哪?”刘正痛心疾首的吼道:“大家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居然落下了一根三寸长的箭杆碎片,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赵云紧随刘正之后做了发言,告诉晋军战士:打扫战场无小事,每一处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引发不可知的严重后果。大家都要引以为戒,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战争胜负的决定权,拼的就是交战双方的战场配置。谁的失误最少,谁就可以赢得胜利。

兵力调配和战场选择,没有失误或许不会加分;一旦有了失误,就会减分。

失误多了,很有可能优势也会演变成劣势。

战争的基本规则:多算多胜,少算少胜,不算则不胜。

刘正也没有想到,一根三寸长的箭杆碎片,就破坏了晋军固守待援的计划。

兵力不足的劣势,在这一刻成了致命的因素。

刘正无奈,只得放弃溪水沟,集中力量固守青石桥。

吴天礼夜袭失败,狼狈的退回了青石桥大营。从此放弃了打巧仗的想法,直接与吴天仁合兵一处,从青石桥两侧发起强攻。

赵云指挥部队针锋相对,集中力量固守青石桥头。

胭脂虎吴天娇带着胭脂虎军团越过溪水沟,迂回穿插到半坡。

半坡失守,刘正和赵云被吴家军合围。

好在青石桥阵地易守难攻,进可斜插吴家山,威胁吴家军的屯粮之地;退可抢占溪水沟,封堵吴家军的回撤之路。

在方圆两里的范围之内,刘正利用战车,依托地形构筑了三道防线。

激战数日,吴天礼接连突破了两道防线。

吴天娇也从背后威胁晋军青石桥阵地。

晋军节节败退,刘正始终没有动用预备役。

又是一天的激战,赵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气喘如牛的靠在了刘正身旁的大石头。

“庄主,咱们的兵力已经不足一百人了,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消耗。不如让预备役补充入伍,减少精锐的牺牲。”赵云建议道。

“子龙,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猪队友的存在,会迫使咱们把后背交给信不过的人。”刘正说道:“猪队友登场之后,咱们根本就做不到弃而不用。若是用了,又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刘正不想冒险,哪怕是青石桥失守,也不能战场补充预备役。

赵云无奈,只得命令短暂休整的晋军战士土工作业,继续加固掩体,优化兵力配置。

久攻不下的吴天仁,终于对青石桥头发起了强攻。

赵云倚托新修的工事,对吴家军的到来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幸存的晋军战士退守指挥部,是仅存的最后一座堡垒了。

吴家军形成了三面合围的态势之后,继续发力压缩晋军的战场空间。

“庄主,咱们撤吧!”赵云看着摇摇欲坠的防线,沉声说道。

“子龙,赵家坪的战场节点是半坡,半坡的核心阵地就是青石桥。只要守住这里,就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刘正说道:“即便是吴家军攻占了整个赵家坪,也得拔掉咱们这根钉子。只要咱们还在,晋军就无法快速的调集物资。这样一来的话,咱们就可以拖住吴家军的三员虎将。”

刘正亲自战斗在第一线,总算是熬到了天黑。

梨花枪倒插在地上,溪风竟然吹不动被鲜血凝固的红缨。

吴家军似乎没有撤退的际象,一直不温不火的吴天仁,居然命令部队挑灯夜战。

晋军战士已经到了极限,赵云也忘记了撤退的想法。

午夜时分,刘正几乎是把梨花枪架在战壕上,机械的捅着敢于冒头的做人。

撤退的道路已经被封死了,刘正等人只能战斗到底。

赵云扛起筋疲力尽的刘正,刚要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不远之处竟然响起了晋军的军号声。

援军,终于到了。

正在抢攻指挥部的吴天娇,当即爬上马背,喝令撤退。

吴天娇突破青石桥,刘正也无力牵制。

增援青石桥的,是甘卓部的营长杨莲。

杨莲完成接防之后,凭借着意志力强撑的赵云才靠在了冰冷的大石头上,不到两分钟就响起了呼噜声。

两小时之后,杨莲向醒转过来的刘正汇报援军的情况:

营长杨水,已经带着人打过了溪水沟,在对岸建立了桥头堡。两栖督的工兵连,正在紧张的架设浮桥。

预计天亮之后,后勤保障的八成,会安全的抵达桥头堡。

黄平已经进驻半坡了,甘卓的指挥部也进入了赵家坪。

“杨莲营长,青石桥这里的战况如何?”刘正问道。

“吴家三虎齐聚青石桥,咱们只有一个营,无法突破吴家军的桥头防线。”杨莲答道:“好在咱们的阵地主干没有问题,吴家军即便是精锐齐来,也休想突破。”

杨莲随即向刘正提议,在青石桥一带打消耗战。吴家军控制的地盘人口有限,一旦损失就无法进行补充。

根据晋军情报部的资料,吴家军的总兵力加上可战青壮,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青石桥激战,吴家军的损失超过了五百人。也就是说再打上一百场同等规模的战斗,吴家山就会彻底的崩溃。

甘卓赶到青石桥的时候,晋军已经集结了三个营。

天亮之后,刘正站在青石桥头观察吴家军的动静。

通过军灶计算,吴天仁集结的兵力达到了五千人以上。

“庄主,战吧!”甘卓说道:“再拖下去的话,吴家军就得孤注一掷了。”

“甘将军,赶到赵家坪的部队有哪几支?”刘正问道。

“两栖督齐装满员,十个营的战斗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剩下的人也会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抵达。”甘卓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对前线兵力调度进行如下配置:半坡放一个营,由黄平负责保护战场的侧翼。溪水沟浮桥安排两个营,由杨水统一指挥。赵家坪留守两个营保护野战医院,同时安排新兵训练队进驻,对临时招收的预备役进行集训。剩下的两个营,立即赶到青石桥,集中五个人的力量攻击吴天仁,即便是无法突破,也要消耗吴家军的有生力量。再调督将陆晏,徐开两部紧急开赴赵家坪。”

青石桥的战斗,让刘正明白了大战一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刘正决定集结三万大军,强势攻占吴家山,给吴乔和周边村寨一个下马威。

刘正特别强调,赵家坪资源有限,后勤保障难以及时跟进。甘卓等人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必须要把后勤保障放在首位。

甘卓只好把督将府指挥部搬到青石桥,就近制定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