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屠曹弑君

王沈和王业越想越气,决定反戈一击叫王经好看。

王业是粗人,总觉得背叛了魏帝曹髦就是不忠,再要变本加厉的算计,始终无法过心里的那一关。于是就装傻充愣,只求无功无过。

王沈可不一样了。他认为既然已经首鼠两端,就得拿到相应的利益。于是就对司马昭说:“丞相,陛下是君,我等是臣。不如将计就计诱使虎卫军攻入丞相府,把事情给坐实了。天下人才不至于诘难司马家。”

王沈告诉司马昭,既然魏帝曹髦是密谋,肯定不会明诏讨伐司马家之后再有所动作。这就是丞相府翻身的唯一机会。

君要臣死,臣不死就是不忠。可是无罪擅杀大臣,那就是天子的错了。司马昭作为丞相,即便是魏帝曹髦有心问罪,也得在大朝会上明诏天下。

倘若先灭丞相府,再开大朝会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司马家有所反击,那也是人之常情。

司马昭听了王沈的话,决定后发制人。司马炎秘密潜回长安接管城防。屠曹也带着一千死士进入丞相府待命。

甘露五年五月初五,魏帝曹髦借着祭祀屈子的机会集结四百虎卫军交由王业统帅,銮驾出了皇宫。

路过丞相府的时候,王业按照计划杀入。虎卫军进展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杀到了司马昭的书房。

王业请魏帝曹髦进入丞相府,切身体会一番胜利者的喜悦。

魏帝曹髦不疑有他,不顾左右的劝阻迈步进了大门。

王业故意慢了几步,以示对魏帝曹髦的尊崇。

刘正看着魏帝曹髦进入丞相府的身影,忍不住的叹息了一声。原本想要施以援手的想法,在顷刻之间就打消了。

要是魏帝曹髦不进入丞相府,即便是司马昭有心发难,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

如今魏帝曹髦自绝于国,刘正也没有办法插手。

魏帝曹髦进入了丞相府之后,立即拔出了腰间的天子之剑。一国之君驾临,还拿着天子之剑,这就是坐实了昏君的罪名。

丞相府大门缓缓的闭合,把在门口磨蹭的王业挡在了门外。

王业命人疯狂的砸门,还涕泗横流的痛呼:“陛下!”

魏帝曹髦情知中计,转身就想突围。

屠曹带着一千死士现身,强弓硬弩攒射魏帝曹髦。

一柱香的时间,身陷重围的魏帝曹髦力竭而死。

屠曹的一千死士折损大半,只剩下两百来人。

确认魏帝曹髦断气之后,屠曹带着剩下的死士准备消失。

怎知司马家的人突然现身,华阴城大都督司马炎带着一千精锐包围了屠曹等死士。

屠曹自知必死,咬舌自尽。在地上留下了一个“王”字,然后就气绝了。

司马昭并没有现身。而是在确认了魏帝曹髦的死讯之后立即进宫请旨,命火速群臣上朝,提前召开大朝会。

大朝会上,司马昭慷慨陈情:

魏帝曹髦出了皇宫,本来是为了祭祀大贤屈子。谁曾想突然得了失心疯,强令天子亲军虎卫军进攻丞相府。这兵戈一起,形势一片混乱。

初领虎卫军的王业苦劝无果,本来想随行保护天子,却被一群黑衣人搅了好事。

华阴大都督司马炎回京述职,恰逢黑衣人作乱丞相府。只可惜迟了一步。魏帝曹髦不幸驾崩。

郭太后暂摄朝政,听了司马昭的话之后,于是就问道:“丞相以为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置?”

“太后,陛下无故进攻丞相府。实属天家的丑事。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老臣不敢妄言!”司马昭奏道。他不想招惹是非,还等着请王经入瓮呢?

“太后,万万不可!陛下驾崩于丞相府,丞相大人难辞其咎!”尚书王经奏道。

“查!查它个水落石出,还丞相府一个清白!”郭太后说道。

魏帝曹髦的死,让郭太后明白了应该如何站位。郭家想要成为长安世家,还得司马家点头。

王经请命主持查案,却没有想到却查到了自家人的头上。所有的证据表明弑君的黑衣人是王家的门客。

王经无法自证清白,只好到大朝会上喊冤。

谁料王沈当殿供出王经唆使先帝进攻丞相府和自告奋勇负责联络群臣。

紧接着,那些被王经联络的人见大势已去,忙站出来指证。

郭太只好以摄政太后的名义颁发明诏:

魏帝曹髦,原为高贵乡公。得天之幸继承大统。怎料不修德政,专亲小人。无罪擅攻丞相府,实属昏庸至极。着即贬为庶人,剥夺帝号。

尚书王经,蛊惑庶人曹髦大逆不道在前,暗使门客弑杀在后。两罪并罚,着即斩首示众,夷三族!

“太后,王经冤枉!”王经大声喊冤。

“王大人!你的行为纯粹是咎由自取!”司马昭说道:“庶人曹髦,年龄不足而立,怎么敢大逆不道擅攻丞相府?”

“先帝认为司马大人欲行霍光之事,这才先下手为强!”王经说道。他有些乱了方寸,说起话来也是口不择言的。

“一派胡言!”司马昭怒道:“那你派门客到丞相府杀害庶人曹髦,证据确凿,还是你自己查出来的,你又作何解释?”

王经无言以对,群臣也觉得他的做法犯了大忌,根本就不愿意替他求情。

说得也是,曹髦听了王经的话之后,居然无诏进攻丞相府。那不就是无法无天了。要是天子没有制度的约束,大臣就是朝不保夕。这回是攻丞相府,下一回又该是谁?

天子处置朝臣,总得在大朝会上搞吧!私下里不教而诛。这会让大家都没有安全感的。

王经孤立无援,当即被推出斩首。

司马昭为了恶心王经,居然让王沈监斩。

“王沈,想不到你居然是此等卑鄙小人?”王经怒问:“你对得起先帝吗?”

“王经,你只不过是头脑发热,就让大家陪你一起疯。”王沈说道。他想让王经死个明白。

拿掉了司马师和司马炎,人才凋零的曹魏,又有谁可以抵挡阳平关的赵统,还有那潼关的邓艾?

司马家倒了,曹魏也就垮了。这难道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行为吗?

更何况司马家也不是纸糊的,司马师和司马炎的身后还有五十万将士呢?即便是扳倒了司马昭,又该谁做安抚人心的替罪羊呢?

王经恍然大悟怪不得有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原来文武之间考虑问题的方式还真不一样。文死谏,武死战。这就是文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死谏的文人不一定会死,自古以来倒在死谏上的人屈指可数。即便是昏君,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杀文人。

武死战可就不一样了。挨上一刀就得到鬼门关走上一遭。想要求活还真不容易。

人之将死,王经总算是明白了王沈和王业的选择。以长安之兵跟司马家作战,王沈还真没有什么生机。即便是侥幸赢了,天子没有明诏,那也名不正言不顺。到头来为了安抚群臣,也免不了挨上一刀做替罪羊。

王经面如死灰,低下了高贵的头。王沈闭上了眼睛,转过身摆了摆手。

刽子手一刀斩下,一代名臣王经成了历史。

处置完王经,就得考虑庶人曹髦的身后事了。

群臣毕竟拜了好几年,总算是有一段香火情。一想到曾经对一个庶人大礼叩拜,心中就有些不爽。

“丞相,庶人曹髦的身后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吧!”郭太后触景伤情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