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回击&黑色幽默

长乐坊工程组坐在小会议室里看节目重播。

在电视台播出的采访中,金阿婆主动cue到了卓秀主动帮助原住民的几条政策,比如免费修下水,比如可以帮匠人们寄卖手打铜,等等。

当着镜头的面,金阿婆也很懂得讲话的艺术,直言:

相比于花里胡哨的立面设计,这些民生政策才能真正体现卓秀地产对老年人的关心,并感谢了政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

当着镜头和郁贲的面,提到翻新,金阿婆一口答应,连连表示,卓秀帮自己房屋翻新,自己完全放心。

漂亮话一套一套,比主持人还老练。

“能成为原住民的意见领袖,这个老太太不简单。”郁贲指着电视里的金阿婆说,“只要搞定这个老人,几乎就搞定大部分原住民。”他把目光转向陈家娴,“是吧?”

陈家娴坐在圆桌下首,一怔,点点头。

周烨将于本月月底卸任,调去其他项目,因此,此刻,拆迁主管目前空置,由郁贲直管,具体执行由陈家娴在牵头。

作为一个实习生,很难讲陈家娴的牵头作用发挥了多少,是不是一个原住民吉祥物。

可既然是“牵头”,今天这场核心团队的会议,陈家娴竟然也占了一席之位。

会议通知发布的时候,同事们看待陈家娴的目光已经不一样了。

她才20岁,还是个实习生。

几个男同事互相捅了捅,使眼色,最后推了个人半戏谑、半不服气地问她:“你是和哪个大佬开过房吗?”

……

陈家娴被人当面问到脸上,错愕了片刻后,扬了扬手机,对他说:“我开了录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你是想问,我和谁开房了吗?”

只要她不为此感到羞耻,感到羞耻的就不应该是她。

她“仁至义尽”地让对方提问。而对方怎么反应,都将成为无理取闹。这是潘乔木从前对她做过的,现在她也学会了。

那个男同事显然有些意外。陈家娴又说:“你对我有什么疑问,现在你可以问。”

男同事有些狼狈:“我开个玩笑。”

因为她是个年纪很小的女实习生,所以可以开玩笑吗。

陈家娴说:“这个消息,你是从哪里得知的?是谁告诉你的?”

男同事保持缄默。

陈家娴又说:“好的,这个消息我只听到你在传。以后我只要听到类似的传闻,我就认为是你传的,我会报警,而且只找你。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

男同事迟疑了一下,说:“以后不会了。”他向她道歉。

陈家娴“嗯”了声,保持面上的冷静,没有露出自己身体的颤抖。

回到工位,她写了封邮件,附上录音,发给负责自己的HR,并抄送关晞和郁贲。

这个职位是关晞和郁贲给她的,她坐在这个职位上,只对这两个领导负责。其他人,与她有什么关系。

……

陈家娴稳稳地坐在会议室内开会。

郁贲说了城市马拉松终点可能设在长乐坊的消息:“要造一处地标建筑,你们怎么看。”

说什么的都有。

比如:

购入艺术家雕塑,作为地标。

“雕塑就用穿旗袍的西关小姐,马拉松跑完以后,还可以和西关小姐合影。”设计主管曾经在另一个地产项目里采购过台湾艺术家的雕塑,渠道是打通的,众人也非常认可。

西关小姐雕塑?

能做地标的雕塑,那得多高的西关小姐?

“行人可以从西关小姐的腿下行走……”设计主管还在说。

看什么,看裙底吗。

陈家娴忍不住皱眉。但在会议室内,她只是个实习生,没人会问她的意见。

……

关晞和潘乔木难得达成一致,在项目流程节点上,都给出了“不建议”的答复。

潘乔木反对得更激烈:“太丑,太土。”

潘乔木正在与星巴克商谈引进,但并不顺利。星巴克对选址卡得非常严格,长乐坊向地铁口的方向再走几公里就是综合商场,商场里已经有一家星巴克。潘乔木试图在装修和店租减免上给出部分让步,双边正在拉扯的关头,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让“这个丑东西”降低地块的调性。

关晞反对的理由则比较简单:她有更好的选择。

“春华电影院?”

设计主管有些茫然。

黎红是老越城人,对春华电影院还有印象:“有的有的。民国开的,在六七十年代特别红火,我小时候还总去摸电影院门口的石牌楼。”

“红姐,我怎么没听过?”设计主管也是越城本地人。

“七十年代以后就破败了。”黎红说着,关晞在电脑上放大卫星地图,几个人凑作一处,依稀看见——

半个牌楼。

牌楼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气球迎宾门,春华电影院的“迎宾门”是石头雕的,仅剩半片残址,依稀可见往日的浮雕镂刻。

牌楼后面是乱糟糟的停车场和各类违章违建,甚至还搭了两个棚子卖木桶饭。

设计主管挠头:“拆了?”

黎红“嗯”了声:“拆了,2010年前后定性成危房,除了石牌楼,全拆了。”她非常遗憾,“拆了以后也没什么用途,荒废在那里。”

在城市更新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关晞的声音里没有多少情绪:“我希望复原春华电影院,工程难度如何?”她翻出几张老照片的扫描件,发到设计主管的手机上:“这是春华电影院的照片。”

是周记茗茶居老板丢掉的照片,关晞逐一扫描处理过。

设计主管仔细研究照片:“你是说一比一修复这座电影院吗?工程上不难。”他抬起头,“难的是,你要把春华电影院变成地标?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知道春华电影院?他们会买账吗?”

关晞说起别的:“金阿婆最近在网上有点火,你知道吗。”

……

陈家娴在刷小红书。

金阿婆在小红书上火起来,起因是电视台的节目。

金阿婆讲起自己与西关的过往,提到了年轻时很时髦,攒一个月工资买高跟鞋,又专门订做旗袍。她的未婚夫讨了她旗袍的料子,裁了做领带,两人拖着手高高兴兴去春华电影院看电影。

“拍拖睇戏一条龙。”金阿婆如是说。

这些事情,长乐坊的人都知道,陈家娴也知道。

从前的西关是富商云集的地方,金阿婆的未婚夫,家里从前是洋行的买办,哪怕经历过改天换地,捐了大半家产,也还是富裕极了,如今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西关大屋就是他家的。

谁知道后面时局乱起来,眼看着情形不对,未婚夫拖了再拖,终于不敢再拖,坐船去了外国。两个人就这么断了联系。

金阿婆后来说,幸亏走了,要是再晚几年,想走也走不掉。

在工人最荣耀的时代,金阿婆全家去了香港,而她年纪还轻,受新中国电影中女工人形象的影响,不想去香港嫁人,就继续留在长乐坊,做了助理工程师。

运动那些年,她和家里人划清界限,颇吃了些苦头,风波过去以后,补发这些年的工资,工程师做不成了,做了专业教师,又过了几年,调到教研院做教学研究,颇受人尊重,最后从教研院退休。

拨乱反正的时候,产权陆陆续续退回她手中不少,只是西关大屋终究没了。

她住进了学校分的筒子楼三楼,和陈家娴的校工爷爷做了楼上楼下的邻居。

金阿婆在小红书里火起来倒不是因为别的。节目的截图对话被叠在一起,变成了感人的爱情故事,金阿婆为了苦苦等待失散的未婚夫,终身未嫁。

一时间,无数人被这样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被那个年代的“忠贞不渝”感到赞叹,小红书点赞数量瞬间超过了5万,没过多久,又上了热搜。

渴望工人荣光而没有去香港嫁人的西关小姐,结果因“为爱等待”的故事而扬名。陈家娴怎么看,都觉得颇具黑色幽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