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冯立与薛实、宇文宝等人,率两千精锐赶到玄武门之时,那段志玄依靠过人的臂力,竟独自关闭了大门,并将冯立等人是挡在了玄武门之外。
不过玄武门的守将云麾将军敬君弘,并未将这些东宫侍卫放在眼里,所以他毅然地站了出来,并准备出城门去迎战这些东宫侍卫。
可有部将劝说他道:“将军,现在事情并未见分晓,不如留下来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等到兵力汇集到一起后,并组成阵列,再出玄武门迎战也不迟啊。”
可敬君弘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并与中郎将吕世衡一起是冲出了玄武门。可惜他低估了长林军的战斗力,再与长林军厮杀了一阵后,敬君弘与他的宿卫军们是尽没在了长林军的手中。
当冯立又指挥长林军向玄武门发起进攻时,却遭到了守军们的顽强抵抗。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进攻,长林军依然没有攻破玄武门,使得冯立在老羞成怒之下,并召回大军准备进攻秦王府。
可就在冯立重新集结大军之时,侯君集则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是登上了城墙。当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再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时,顿时就失去了战心,并迅速地就溃散了开来。而冯立在杀了敬君弘后,便对自己的部下说道:“我等已经尽力了,也算是报答了太子殿下的恩德,从此尔等就自行散去,这天下也已经与我们无关了。”冯立在说完这番话后,是丢掉武器落荒而逃。至此,这场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而就在政变发生的时候,李渊竟还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当李世民让侯君集等人入宫,并担任了警卫后,这才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地来到了李渊的游船上。
当李渊看到李世民那杀气腾腾的样子时,顿时是大惊地问道:“世民,你这是为何?难道宫中还有人作乱不成?”
李世民向李渊施了一礼后,并说道:“儿臣因为太子和齐王的作乱,所以才起兵诛杀了他们。儿臣担心那些叛逆会惊扰到父皇,所以特派儿臣的部下担任了宫中的警卫,还望父皇恩准。”
此时李渊的身边也有几位大臣,如裴寂、陈叔达、孔颖达、李纲、窦轨等人。当李渊听到李世民已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不由得是心里一痛,同时一丝不好的预感也涌上了心头。
当李渊故作镇定地询问其他几位大臣,该如何处理此事时,陈叔达与孔颖达连忙站出来说道:“太子与齐王本就平庸,而且又没有为我大唐立下什么功劳,所以他们才会嫉妒秦王的功劳与威望,并一起策划了这场叛逆的阴谋。
而现在,秦王已声讨并诛杀了他们,也更加证明了秦王功盖寰宇,天下归心。若陛下能够立秦王为太子,并将国事交与他,那么我大唐必定不会再生事端了。”
这陈叔达与孔颖达分明就是李世民的亲信,因此才会如此的帮他说话。而李渊在形势所逼之下,不得不咬牙说道:“好,就依众卿之言,立秦王李世民为我大唐太子,这也算是完成了朕的一桩心愿。”
此刻一些零星的战斗还在长安城里进行着,主要是一些太子与齐王的心腹还没有死心。而侯君集则恳请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并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唯有这样才能平息长安城里的内乱。
而李渊在众多武将的注视之下,不得不亲笔颁下了敕令来。当李世民将敕令交给了天策府司马长孙无忌时,长孙无忌立刻从东阁门出来并宣布了李渊的敕令。而敕令一经宣布,城内的乱象也随之是平息了下来。
同时李渊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开导原李建成麾下的诸将士,而诸将士们也大都弃职而散。当李渊再次召李世民来到近前时,并抚慰地对他说道:“近些日子以来,朕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所以朝中的大事你应多担待一些才是。”
李世民在听完这番话后,是跪地号啕大哭了起来。没过几日,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并且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了他们的名字。
同时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元吉死后则被李世民纳为了妾室,虽然没有正式的封号,但宫中的人则称呼她为了“巢剌王妃”,并且也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
这也是李世民为部分学者所诟病的原因,认为他霸占弟媳,有悖伦常。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较中原汉族更为开放,兄纳弟媳很正常,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乱伦的概念较为淡薄。
就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双双被诛杀以后,秦王府里的诸将领们,也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也全部没收于官府。不过侯君集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并再三争辩道:“罪孽都是那两位元凶所犯,而他们也已经伏诛,若是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这可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诸将领们在听了侯君集的话后,也认为他说的有理,于是诸将领们这才停止了追杀。
当日,李渊又再次颁下诏书并大赦天下,凡叛逆的罪名只加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头上。对于其他的党羽,则一概不再追究。同时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都应当依照原先颁布的诏令处理,而朝堂的各项事务,也任凭秦王处置。
武德十年(627年)二月,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了皇太子,后又颁布诏书道:“从今日起,军队与朝政等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都委托于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上报给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