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解决了朱粲与他的叛军后,徐世勣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扬州,他知道那里还有几场硬仗要打,而萧墨宸也很需要他的帮助,所以平息了朱粲与他的叛军后,徐世勣带着李君羡、尉迟恭等人就回转了蕲春郡。
而罗士信也被调回了荥阳郡,并协助杜如晦监视着李唐大军及王世充的一举一动。当徐世勣回到蕲春郡时,便将袭击朱粲大营的事情是告诉给了萧墨宸。同时朱粲的问斩,以及张善安和辅公祏战死的事情也全都说了出来。
其实在徐世勣他们回来之前,萧墨宸就已收到了浙阳郡的战报,他当然不介意这些人的死法。当徐世勣又问出江淮军对辅公祏的死,有何反应时,萧墨宸笑了笑,便说道:“虽然辅公祏在江淮军中有一定的威望,但其影响力仍然比不上杜伏威。只要咱们能安抚好此人,江淮军就不会乱。
而杜伏威也已知道了辅公祏战死的消息,虽然很难过,但也并未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出来。我相信杜伏威是个聪明人,而辅公祏又自幼与他相识,他应该很了解辅公祏的为人,所以辅公祏战死浙阳郡,也算是给一些有异心的人,提了一个醒吧。
对了懋功,你回来的正好,本王正有一件事情要与你商议。现在陈棱他们又拿下了余杭和会稽,也算是与我们宣城连成了一片,接下来就是九江、鄱阳、新安、遂安这几个重要的郡县。新安与遂安本王倒是不太担心,唯有这九江和鄱阳可不好对付。
特别是这九江郡,已被萧铣和林士弘的叛军各占了一半。不管我们先攻打谁,都很有可能促使他们结为盟友,而这也是本王不想看到的事情。毕竟他们两家的兵力加起来已超过了六十万,而且又占据着这一大片的土地,无论从天时、地利或人和上来说,我军都占不到任何的优势,所以本王绝不想看到他们结为同盟军。”
听完萧墨宸担忧后,徐世勣点了点头,又问道:“王爷,那鄱阳郡可有什么说法?”
听到徐世勣的询问后,萧墨宸拿出了地图就说道:“鄱阳郡是林士弘的老家,同时也是他的发祥之地。当初他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并攻占豫章郡后,又率部众们大败隋军于彭蠡湖,就连隋将刘子翊也死在了他的手中,可见此人在鄱阳郡一带有着不小的威望。
而我军征讨林士弘于鄱阳城下,肯定会受到不小的阻力。再加上鄱阳郡四周多湖,很适合水军作战,所以我想听听懋功的意见,要如何打好这一场水战。”
萧墨宸对水战并不精通,因此他需要身边的谋士们替他参详,而徐世勣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当徐世勣在了解到了萧墨宸的困惑和担忧后,便思考了一阵,说道:“现在扬州、江淮一带最大的对手就剩下林士弘这股叛军了,而萧铣的地盘大多在荆州及江汉一带。同时我军的兵力也集结在了林士弘所管辖的边境上,因此他便成了我们下一个要攻破的目标。
林士弘此人属下也曾做过了解,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想偏安一方罢了。若是能说服此人来投,倒是能省去我们不少的精力。不过此人也一向很自负,虽然性格爽直,好武功,又通谋略。但他的眼光并不长远,我军只需要连续给他施加压力,让他感到步步危机之时,他自会放下脸面,向我们请降的。”
听完徐世勣对林士弘的分析后,萧墨宸也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要给他施加压力,那咱们的第一仗就绝不能输,而且还要赢得漂亮,唯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我军的强大。懋功,你心里可有了实施的计划。”
“王爷,既然你不想看到他们双方的结盟,那咱们就暂且放过九江的战事吧,集中力量打好彭蠡湖这一战。上次林士弘与刘子翊一战,就是在彭蠡湖进行的,而最终刘子翊惨败,就连他自己也死在了林士弘的手中。
而鄱阳郡既是林士弘的老家,同时也是他的发祥之地。若是咱们能在这里击溃于他,对他的打击也应该不小吧。现在我新汉水军已不弱于任何的地方势力,再加上杜伏威与他的江淮军,我新汉水军更是如虎添翼,所以这一战我军必会取得胜利。”
“那懋功以为何人能担当此战的统帅?”
听到萧墨宸要选任此战的统帅,徐世勣立马就说道:“陈长威可胜任统帅之职,他曾率江南营水军击败过贼寇孟让。先帝驾临江都时,他又先后击败过张子路、李子通、左才相及杜伏威等人,所以没有谁比他更胜任此职位了。”
陈棱的表字就叫做长威,所以徐世勣推荐的人也就是陈棱。萧墨宸对陈棱的战绩也有过了解,所以心里也认同了徐世勣的推荐。
当萧墨宸将陈棱召到了蕲春郡来时,便将这次与林士弘的战役是告诉给了他。而陈棱听后,很是感激地说道:“谢谢汉王的信任,属下绝不会令汉王您失望的。当年彭蠡湖一战属下也曾听说过,那刘子翊在杀掉操师乞后,并没有将林士弘放在眼里。
而林士弘则是临危受命,并接替操师乞掌管了全局。也正是因为刘子翊的轻敌,才中了林士弘的破釜沉舟之计,并最终死在了林士弘的手里。
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不管是兵力还是战船的数量,我军都远远超过了林士弘的水军。而且我们还有‘神威将军炮’这样的利器,只要不轻敌就绝不会败给林士弘的水军的。对了汉王,属下想起了一个人来,若是能得到此人的帮助,那这一战我军必胜无疑。”
陈棱的话,顿时就引起了萧墨宸的好奇。当他询问此人是谁时,陈棱笑了笑,便说道:“此人叫做张镇周,舒州同安郡人,曾与属下一起出征过流求。并以雷霆之势,一举收复了流求及周边数个岛屿。使得先帝在大喜之时,册封属下为了右光禄大夫,而镇周也被册封为了金紫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