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冰棺中的女人...

听此,霍青眉头紧皱。

能让堂堂灵州上将军如此评价,这个雍王怕是真的要比梁王李志更加难缠。

日后若是遇上此人,那得小心应付才好。

不过说起来,霍青倒也没怎么在意,雍王再怎么高深,再怎么有难对付,其野心不过是志在天下。

原则上,犯不着和龙虎山作对,龙虎山身在冀州,也犯不着去招惹这只“老虎”。

他此来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查姜燕儿的下落,找到人即走,并不愿与这位铁帽子王产生纠纷,至少现在不会。

除非幕后想杀他之人,与雍王有联系,又或者说大嫂的失踪与他们有关。

但这在霍大当家看来,几率极小。

因为时至今日,他仍以为姜燕儿不过是一介村姑,碌碌平庸,虽长得好看,但天下好看的女子多了去了。

小萝莉又怎会惹上雍王这样的大人物?

顿了顿,霍青笑道:“好吧!雍王再怎样深邃都好,与我龙虎山都无关紧要。他一天打不到凤阳,不威胁凤阳的安危,那么我们都可以相安无事。”

“此去,我只为寻得吾妻的消息,顺便能查到雍州背后是何人想取我性命最好,若是查不到,对方不再招惹,在这多事之秋,我倒也可以忍忍。追上那群雍州人后,一有消息,我便会折返。”

“但是大帅...是一定要到雍州城吧?”

薛芝莞尔一笑,“是!你能如此说,是猜到本帅跟来的原因咯?”

“自然!郑如媚已死,郑清霞和殷老三下落不明,你与梅州的关系破裂在即。以你一州之力,根本无力抵抗梅州大军。虽我扬言可以制造出秘密武器,助你退敌,但你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必须为灵州选择另一条生路,而这条生路...便是与雍王结盟,对吧?”

“你很聪明。”

薛芝并未否认。

霍青了然,干脆半躺在她的柔软坐垫上,翘起了二郎腿,道:“但此举等同与虎谋皮,雍州军一入灵州,不走了...大帅当如何应对?”

这倒是个极为严肃的问题。

薛芝与雍州结盟,倒是可以不惧梅州大军,但梅州退兵之后,又当如此送走这尊大佛?

这就相当你引虎退狼,狼退了之后,老虎要怎么处理?

薛芝微叹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先保下我灵州基业之后,再处理雍王这只老虎吧。况且,雍州也并非唯一,你不是说你的秘密武器,足以横扫天下吗?本帅对此尤为期待啊,该不会诓骗我的吧?”

霍青哑然失笑,“霍某是真心与大帅结交,又怎会欺瞒?但雍王是一只老虎,大帅又怎知霍某不是一个猎人呢?我要也留在灵州不走了呢?”

薛芝瞥了他一眼,“哼,你顶多是一只虫...”

霍青哈哈一笑,倒也不愿与这丫头较劲,摆了摆手后,道:“哦?那大帅便拭目以待吧。咱们还是快些赶路,雍州人提前一夜出发,但月高风黑,料想他们也走不快。追上他们,方知霍某有没有必要跟大帅去这趟雍州府,不是吗?”

对此,薛芝并未反对,再次撩开车窗帘,命令侍卫加快速度。

身后的桑标等人见薛芝加速,也紧跟不舍。

一个多时辰后,来到一处傍山的地段。

半山腰之上,华九站在一处巨石之上,俯视着山下官道过往的商队马车,目现深沉。

身后的吴恨握刀而立,同样默不作声。

一名暗卫来报:“回禀九先生,据山下探子来报,霍青一行已经到了山脚下,正在加速前往灵州边境。行色匆匆,想必是要追上我们。”

华九一笑,“很好,让他追吧。我们改道抄近路,出灵州,返回雍城。他们若一直跟着官道走,必会比我们晚半个月到。”

“是!还有一事。”

“说!”

“薛芝好像也跟来了,他们的队伍中有一辆马车尽是女侍卫看守。而在整个灵州,唯薛芝手下启用女兵。”

“哦?那岂非正好?薛芝终究还是要来找主公结盟了,如此一来,吞并灵州也就是迟早之事。去吧,严密监视霍青和薛芝的行踪,并给他们指指路,别让他们怀疑我们已经改道。”

华九浅笑不已。

“是。属下已安排妥当,沿途会给霍青留下痕迹,暗示我们仍在前方。不到灵州边境的关卡,他们都万难察觉异样。”

“甚好!去吧,严密监视。”

华九点头道。

暗卫刚走,吴恨就立马开口道:“九先生为何要引霍青走官道前往雍州?让他跟我们走山路,岂非更容易下手?”

华九道:“谁说本座要在途中除去霍青?先让他安然抵达雍州吧,之后再为他另寻埋骨之地。”

“那...我们为何要抄近路,提前赶回去?山路崎岖,主上的身子还没完全好...”

“无妨!主公已然急不可耐,连发三道密信要见到主上。我们必须提前赶回,顺便为霍青挖好坟墓!”

说完,华九不再逗留,转身朝不远处的营地走去。

七天后。

霍青等人抵达灵州与雍州的边境,在询问边军主将后,竟得知并没有任何持着薛芝手令的商队经过,顿时大为疑惑起来。

在军营休整了半天后,队伍再次集结。

车厢内,霍青笑道:“这群雍州人很小心啊,居然骗过了我们。他们或许并没有走官道,转而另寻捷径进入了雍州。看来霍某是注定要陪大帅去这趟灵州了,大帅一路并不孤单。”

薛芝微哼不语,眼中却似乎闪过一丝喜色。

所谓亲王守国门,先文帝定下这个策略时,为了避免四大铁帽子王怯战,将主城设在了毗邻四国的边境地带。

战时,诸王若不积极应对,州府便会第一个沦陷,以此来限制诸王避战。

因此,跨过两州边境后,仍有一段近六百里的路程要走,方可抵达与大武王朝一线之隔的雍州城。

六百里的路程,以霍青等人的脚程,本来不出七日便可抵达。

但雍州毕竟地处边境地带,盘查极为严格,途中各种琐碎,层层过关,极大拖慢了行程。

霍青保守估计,最起码也得半个月以上,才可顺利抵达主城。

而与此同时。

当霍青进入雍州地界之时,抄近路日夜不停的华九等人,已经悄然进入了主城内。

作为边境之城,雍州城池极为狭长,东西绵长三十余里,人口多达百万,俨然是一座大城,更甚于灵州。

宛若一道长城般横跨在大周与大武朝的边境线上,城中驻军近二十万,另有三十万大军部署在各处边境,防守严密,呈合纵连横之势。

雍王府内。

大厅中,先一步得知姜燕儿到来的消息,雍王李贤早早便将所有家眷集合,盛装等待。

当华九带着姜燕儿步入大厅时。

年近七旬有余,面色有些发白,像是常年患有隐疾,而导致精神颇显萎靡的李贤,一眼落在姜燕儿脸上,顿时如遭雷击,石化当场。

他灰白头发,羊角须,国字脸,身着四爪亲王蟒袍,虽常年卧病,但今日看起来却极为振奋,却不知为何一见姜燕儿后,突然愣住。

“卑职参见主公,不辱使命,已将主上安全寻回。”

华九见到李贤,当即跪下行礼,恭敬之色。

吴恨等玄影暗卫也都跟着跪下,态度谦卑。

李贤却闻若不知,目光死死锁定在姜燕儿身上,仿佛生了根。

令姜燕儿顿显尴尬,浑身不自然。

盯了好一会儿,李贤这才回过身,恍然叹道:“太像了,简直是一个如画刊印,与那人一模一样...”

说着,便甩开侍者,急匆匆走了过来,关切地握住了姜燕儿的手。

姜燕儿一愕,略微闪躲,退后了一步,“你便是雍王?为何如此毛躁?”

她自幼长在山野农家,除了养父母和亲近的左邻右舍之外,甚少与人有过多接触。

面对李贤此时关切的举动,显得有些难以习惯。

李贤也是一呆,这才发觉自己有些激动唐突了,赶忙道:“哦...是本王颇有激动,见你如见故人,有些失态了。没错,本王便是雍王李贤。你是燕儿吧?”

说着,他也不等姜燕儿反应,就退后几步,摆手对一众家眷道:“来,随本王一道见过主上。”

厅中数十人闻言,当即跟着李贤跪下,异口同声道:“参见主上,主上万福金安。”

话声落地。

如此阵仗,令性格本就有些偏弱的姜燕儿难以适从,急忙先扶起李贤,道:“雍王不必如此,快起来。大家快起来...”

“谢主上。”

众人闻言起身,却皆是恭敬谦卑之色。

“你们不用这样,我...我只是一介小女子,不是什么主上...”

她有些弱弱地说道。

虽说一路而来,经过华九与吴恨的说明,她已对自己的真实身世有所动摇,但见一藩之主向自己跪安,依旧显得有些怯场。

李贤却正色道:“主上不可妄言,你能被带来此地,便说明你是我大周先文帝的血脉,正统皇位的继承者。华九当也事先与你讲明了身世原委,且你与侄内人长得一模一样,其还能有错?”

姜燕儿一呆,愣道:“侄内人?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可是我原来不长这个样子...”

李贤肃然道:“先去密室,你当先认祖归宗!”

说完,便一摆手,示意华九带路。

不久后。

在雍王府一间偌大的密室中。

李贤与姜燕儿并肩,一边走着,一边开口道:“你很疑惑本王口中的侄内人是谁?”

姜燕儿点了点头。

“她是你的母亲。”

“我的母亲?”

“对!当年先文帝民间邂逅一女子之后,便有了你的祖父。初代雍王,也就是本王的曾祖父,得知先文帝留下血脉后,便将他接入了王府。后曾祖父仙逝,留下指令定要扶持先文帝后人重夺帝位。”

“殊不知,后来王府遭遇神秘人刺杀,你的祖父惨死毒手。幸运的是,你父亲得以逃脱,多年后与一名猎户之女生下了你。这些,华九都与你说了吧?”

李贤缓缓道。

姜燕儿再次点头。

“算起来,本王已是第三代雍王,辈分上高于汝父,你父亲得叫我一声叔叔,而你的母亲自然就是本王的侄内人。”

“我听华九说...我生母是中蛊毒而死,尸身不腐,至今仍在?”

“对!南疆暗蛊奇特,中毒者尸身不腐。而你如今的容貌,便与你母亲几近相同。说起来,你在腹中之时已遗传了暗蛊之毒,能活下来乃万幸。蛊毒妙用无穷,乃百毒之首。你身中蛊毒出生,受其影响,身体发肤都会改变。如今毒已解去大半,你现在的容貌才是真实的。”

“她...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尸身在哪?我能看看吗?”

“自然可以!但在此之前,你先得认祖归宗。”

李贤话声刚落,便来到了一处密室门口。

几人迈步走进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巨大的神台。

神台上摆放着诸多牌位,大周开国皇帝的牌位居首,接下来便是历任皇帝。

俨然像是神都皇宫内的皇室宗祠。

但有所不同的是,列位到先文帝的牌位后,便没了。

而皇宫内的宗祠,却还列下了后来的三名历任皇帝。

李贤带着姜燕儿走了进去,先是自己点燃了三炷香叩拜之后,才对着牌位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李贤,今日携先文帝血脉遗孤觐见。贼人欲覆我周室,致使先文帝膝下多子无故夭折,帝位偏离正统。”

“所幸,文帝尚有一支血脉流于民间,并传至燕儿。今,燕儿归于雍州,雍州所部当愤而起兵,助文帝血脉重登大宝,复我周室荣光。为此,李贤万死不辞,死而后已。”

“李氏燕儿,今日当认祖归宗,谱入我皇室宗亲,以鉴天地,得登大宝。”

李贤说着,不觉已眼含热泪。

起身转头之时,肃然对姜燕儿说道:“燕儿,你本为文帝血脉,正名李氏。虽自幼长于民间,随养父姜姓。但既已回归正统,当了却过往,以匡扶我周室为己任。”

“日后,你不应再以姜氏为名,应复以李姓。可知?”

“而姜家人于你有养育之恩,恩同再造,为你取名燕儿。你若不弃,仍可继续沿用。”

“至此往后,姜燕儿不复,周室李姓当立,你就是李燕儿!”

“本王同是皇室血亲,且供奉这庙堂牌位多年,当为日后新朝大宗令。现在便以宗室大宗令之名,命你认主归宗!”

李贤一脸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