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有大行皇帝遗诏

第243章有大行皇帝遗诏

“如此一来,现今皇帝的诏书,我陈操接不接都无所谓了。”

魏忠贤便从怀里小心翼翼的取出羊皮包裹的信,然后当着徐弘基的面拆开了封漆,赫然是一面黄色的绢帛。

这种形制的东西当今只有一个,便是圣旨诏书。

魏忠贤举起诏书,恭敬的问道:“这是先皇殡天之前命奴婢亲手写就的,先皇亲自用印,敢请哪位公爷来宣读...”

陈操一脸严肃的看向了徐弘基:“魏国公当为宣读。”

徐弘基本想接手,但觉得有些不妥,便道:“此等诏书既然是魏公公带出来的,不如就让魏公公宣读罢...”

魏忠贤躬身,然后打开诏书,询询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极惟立天下以来...

...............

凉国公陈操,文武俱佳,但当国朝之典范,时天下废然,战局糜烂,朕唯愧祖宗成业所失,以致宗庙社稷蒙羞;然则国朝不谶所用其人,自当另与别论;

自朕大行之后,封凉国公陈操为松江总督,永镇斯地,凡举东南之事,自应便宜行事;

唯此所立,当为国朝尽忠勠力,不可推卸,此诏,宜明发天下,咸使闻之...”

徐弘基听后先是震惊,而后便是怀疑,于是便毫不掩饰道:“既然魏公公有此诏书,为何不在京城之时便昭告天下,何必怀藏如此之久?”

魏忠贤好像知道徐弘基会这么问,便躬身:“奴婢被陛下怀疑日久,已经起了杀心,若当时拿出这份遗诏,依照陛下对凉国公的态度,定然是杀之而后快...”

徐弘基觉得很有道理,在接过赵信递过来的遗诏后自己看了看,上面确实盖着印玺以及天启皇帝的私印。

可是徐弘基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便看着陈操道:“如此一来,你这个凉国公的爵位是不可撤了?”

陈操摇头:“撤不撤的都是后话,国公爷现在也当晓得,我麾下那一帮子将领若是得知我被撤了凉国公的爵位,巴不得要给我弄一个黄袍加身。”

“岂不是正中你下怀?”

徐弘基的话里充满了调侃,他知道陈操绝对不会对他怎样,索性也就不拿捏国公的架子,就当是朋友之间的谈话而已。

陈操哈哈一笑:“却也不是,他们现在给我黄袍加身倒是显得我大逆不道,不过我这个人是有原则的,我以为还是要遵照天启皇帝的遗诏行事,现在我是松江总督了,撤了这个可有可无的爵位也是小事情,再说,我是天启皇帝敕封的凉国公,做的自然也是天启皇帝的松江总督。”

徐弘基一阵腹诽陈操是一个当了‘婊·子’还要坚持立牌坊的人,不过这种话却也说不出口:“终有刀兵相向的一天...”

“魏国公远道而来,不如带着人去华亭县看看,亦或者就近在上海县转一转,看看这当地的民生几何了?”

...

徐弘基还真的去了,他一身锦袍,打扮明显是个富家子弟,再加上身后跟着两个高大的壮汉护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人一定是哪个官家或者豪门富户的子弟。

“老先生,当地当真已经均田了?”

“这位公子,老翁可当不得‘先生’二字,不过均田的事情是国公爷三个月前就安排下的事情了。”

老人正在自己的田里耕种,样子有些愉快。

徐弘基又问:“生活呢?”

“生活呀?我们整个村从去年开始便没有交过赋税了,均田之后得到的粮食都是自家的,我家中的几个儿子都在黄浦码头做工,每个月都有钱拿勒,比朝廷以前征调民夫不给钱好多了。”

“就是...”

隔壁田里一个老头凑过来,打趣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定是来上海县做生意的吧?我说你得赶紧,现在那些西夷人在浦东那边占了好大的地,他们自己做生意不说,还让咱们大明朝的人凑进去,听说叫什么‘入股’,就是钱生钱的事情,现在咱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借贷了大明银行的钱到县城去做生意了,虽然要十五税一,但是挣得也多啊...”

徐弘基抽了抽嘴角,十五税一,张居正这么干还没多久就被臭的昏天黑地,陈操居然敢在松江这么干?

他不信邪,一连跑了上海周边几个新村,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

“俺们是太祖钦定的贱民,若不是有国公爷,俺们这一辈子都是贱民...”

“他家儿子现在可是定武军的军官了,每个月钱财不少,凡贱民军属都可以入定武军的工坊做工,还有钱财可以拿,张老头家里现在可是殷实人家咯...”

周遭一阵哄笑,徐弘基面露难色,便带着人返回了驿馆。

直到派去华亭县暗地探访的人手返回报告之后,徐弘基才捏紧了拳头,策马扬鞭离开了上海县。

...

“凡举百姓目中皆以不识朝廷,只知凉国公尔...”

这句话但凡放在任何皇帝的眼中,都是足以杀头谋反的大罪,然而此刻从徐弘基的口中说出来,那是多么的苦涩。

松江府的赋税照旧上缴南直隶,与每年没有差距,只不过往年上缴的大抵都是粮食已经冲抵的货物,反观现在,上缴的全部都是折价之后的同等白银。

这在承平时期,南直隶户部巴不得收取金银钱财,他们收到了粮食还要折价卖一部分出去才能贪污当中的钱财,反而现在却省去了卖钱的一个环节。

祁伯裕抚着胡须,脸色阴冷的想了许久:“下官收到一些消息,湖广江西等地的粮食大部分卖给了松江府。”

眼前大明朝在陕西要平乱、在辽东用兵要用钱,然则钱不是粮食不能吃,当兵的在要钱的同时,还要吃饭。

然而山东刚刚被劫掠一番,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被掳去了辽东,北直隶的卫所兵连阻拦都没有选择,而眼前刚刚入夏,粮食播种之后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若是没了粮食,山东很有可能闹民变。

其实南直隶根本没有收到消息,山东东昌、兖州等府相继出现民变,打劫官府,然则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官府也没有粮食。

南直隶有苏松两地支撑,在吃饭上不成问题,但作为大明朝粮仓的湖广和江淮等地的粮食除却上缴赋税之外,多的可以流通的粮食则全部落入了松江府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弘基看着桌上放着的圣旨公文,眉头皱成了一圈,然后堪堪道:“本公愧对国朝、愧对陛下期许,不日便上书领罪,自请辞南直隶守备一职...”

历史上的魏国公徐弘基也就是在天启末年被开掉操江提督以及南直隶守备的官职,这个职位在南直隶可谓位高权重,放眼国朝勋贵能得如此重要地位的也只有魏国公一脉。

自宣德朝开始,魏国公徐家便成为了南直隶的军事主官,正德时期权势愈来愈重,武宗皇帝为了表彰魏国公在剿灭江西宁王叛乱的功绩还给加了提领后军都督府的职权。

现在只要徐弘基上书请辞,崇祯皇帝肯定想也不想便会同意徐弘基的要求。

凉国公陈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列子,一个手握兵政大权的勋爵一旦有了反意,当真是一个大·麻烦。

...

“狗屁的遗诏...”

崇祯皇帝难得骂了脏话,他这么一说,简单明了的表示了他对自己皇兄会留下给陈操的遗诏是不认同的,况且陈操那厮明显的有反意。

“竖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杀此竖子,难消朕心头之恨。”

幸好东暖阁没有什么外人,不过此刻仅有刚刚成为首辅的李国和内阁大臣韩爌在。

施鳯来和张瑞图二人在上个月刚刚被崇祯加官致仕,但明面人都知道,两人是阉党出身,被罢免也是迟早的事情。

“陛下三思...”

崇祯看着韩爌,眯着眼睛一脸的杀气:“怎么,韩卿要为陈操贼子说好话?”

韩爌闻言大惊失色,立刻拱手躬身:“陛下误会了,臣岂会为他说好话,不过眼下陕西民乱甚重,已经波及了三边等地,逆贼高迎祥等贼将陕北劫掠的一草不剩,现在也已朝着河南省进发;

山东刚刚被建奴劫掠,百姓民生亟待恢复,北直隶等地相继如此,如果此刻陛下逼反了陈操,对朝廷而言没有一丝的好处。”

崇祯已经是怒火中烧,他不明白自己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勋贵也收拾不了,不过回过头了才想明白,这是自己的皇兄给自己留了一个烂摊子。

“李卿,你以为呢?”

李国行礼:“臣以为韩大人的话不无道理,现在魏国公请辞南直隶守备,表面上是不想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实际上,以魏国公府的精明程度,他们岂会不知道逼反陈操的后果,另外定武军的战绩不俗,南直隶守备部队数万人被定武军一个团打的差点全军覆没;

臣听说定武军团制与前唐有些相似,一团人数不过千余人...”

李国的话很小声,他也不想说的这么明白,数万人被千余人打的差点全军覆没,这话要说出去,岂不是丢了朝廷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