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喋血阳安关(八)

这场焦灼的战斗,打到如今,唐军已经燃烧了全部的心力和体力,之所以还能继续打下去,不过是凭借着一口气撑着。

而当焦方威率领的明军从他们身后扑来时,这口气也彻底泄了。

整个唐军,开始出现崩溃。

刚开始还是稀稀拉拉的,之后便是大规模的溃败。

很多时候,信念就是在一瞬间崩溃的。而信念的崩溃,往往直接导致力量的消失,进而使得一个人从内到外发生蜕变。

整支唐军,在这种情况下,彻底的崩溃了。

柴绍在军中尽力的约束其部,可根本没有用。乱军之中,他本人亦被冲的站不住脚,哪里能指挥部队。

柴绍只能仰天大呼道:“此天亡我也!”

杜士远拼死来到柴绍的身边,大声喊道:“大将军,撤吧!阳安关丢了,咱们还有利州,还有剑阁,身后就是淮安王的大军,没得在这里丧了性命!”

“哪还有以后啊!”

柴绍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吼道。此时的他眼圈赤红,满脸的悲愤,心中的悲痛溢于言表。

“唐王死了,世子和齐国公闹翻了,李神通也明哲保身,整个李唐,全完了,哪还有以后!”

“大将军!”

“尔等各自逃命去吧,我深受唐王隆恩,当以死报国,但你们不必如此!”

众人纷纷跪下,围着柴绍痛哭起来。

柴绍也不管众人,一勒马便向前冲去。他身后稀稀拉拉的人并不多,这些俱是他的亲兵,真正愿意为他效死的人。

柴绍一往无前地冲入了人群之中,可是对面的明军实在太多,他尽力冲杀,但并没有多大效果。

柴绍本人也不以勇力见长。

柴绍战马身中数箭,柴绍本人也掀落下马。

望着已经跟了自己数年,此时却伏在地上,根本起不来的战马,柴绍忍不住潸然泪下。

“马儿,马儿,今日你我,同亡于此地!”

柴绍上前,一刀捅死了自己的战马,使其免受痛苦,而他本人,则再次冲入乱军之中。

倔强的柴绍,带着无限的恨意,战至他最后一人,直至身被二十余创,死于乱军之中。

随着柴绍的身死,其部也先后被覆灭。

突袭的唐军各部此时俱拥在金牛道上,或是或降,唯有马三宝带着唐军残部,退入鸡冠隘中。

此时阳安关已失,困守鸡冠隘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且隘口之中,缺兵少粮,马三宝遂和部下商议,放弃鸡冠隘,突围南下。

马三宝的突围决定没有错,鸡冠隘的确是没有守的必要了,但不得不说,他们突围的太晚了,面前就是明军,身后是高山,往哪里突围。这候章汜

马三宝带着残部,沿着三道河往利州撤退,而身后的明军则是紧追不舍。全军撤退到龙门山,被赶来的明军包围。

唐军苦战不能突围,最终自马三宝以下,全军覆没。

马三宝的死,代表着李唐在川北最后一支精锐部队的完全覆灭。

柴绍所部,多为关中老兵,其精锐程度,无论是任瑰部还是陈演寿部都没法比,李渊之所以将其布置在兴州,就是让他作为整个川北防线的中枢军队,四面支援,保证川北防线的完整。

而随着柴绍部的覆灭,整个川北防线,实际上已经完全破碎。

大明北路军的进击,已经没有多大的悬念了。

战后,黄明辽视察战场,踏着血水,一步一惊。

待见到柴绍的尸体,只见他浑身创伤,几无一块好地方,最后也不得不赞叹道:“真男儿汉也!”让人将其礼葬。强牺读牺

······

阳安关一战,明军歼敌两万余人,打了入川第一个打胜仗。

不过战后统计,明军也伤亡惨重,尤其是右靖卫的四十六军、四十八军,几乎已经打残。

短期内,很难恢复战斗力了。

虽然军情如火急,但整个明军在阳安关一战中打得筋疲力竭。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黄明辽不得不下令三军修整三日,然后再前进。

不过为了防止唐军在利州重新构建防线,黄明辽乃下令陈聚率领右武卫两营骑兵,沿着金牛道南下,骚扰唐军,打乱唐军的防御布置,为主力的南下争取时间。

陈聚也是将此仗当作游击战打,因此轻兵而出,多布斥候,而他本人更是小心翼翼,稳扎稳打,唯恐冒进,遭遇唐军的埋伏,阴沟里翻船。

可出人意料的是,陈聚一路向南,所部一直到了绵谷县(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十多里,仍未发现唐军的动向。

绵谷县是利州(义城郡)的治所,地势险峻,交通便利,乃是整个川北的核心要地,兵家必争之处。

根据之前的情报,此地由李神通镇守,可是有上万唐军主力的。

而在黄明辽的原计划中,要在绵谷跟唐军完成一场拉锯战,才能有入川的机会。

如此要地,没有唐军出现,可谓是极大的反常之事。经验丰富的陈聚也担心有诈,不敢再向前,只派出数十骑往绵谷县城方向侦察。

而陈聚本人,更是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

陈聚派出的这些骑兵既是斥候,也是诱饵。在陈聚看来,若是唐军有埋伏,必然不会放过吞掉这数十骑的好机会。

刚下过雨,路面比较泥泞。可这些斥候一路疾驰,不敢作丝毫停留,向前几乎杀到了绵谷县城的外墙了。

众人小心翼翼,观察着周围。

可即使如此,别说埋伏了,连唐军的一兵一卒都没见。

这支斥候队也懵了,唐军到底在哪?

大着胆子的明军上前询问周边百姓,这才得知,之前屯于绵谷的唐军,前两日早就撤走了,城中根本没有唐军一兵一卒。

明军的斥候根本不敢信。这群人只当周边百姓骗他们,绵谷要地,唐军怎么可能不战而逃。

最后还是领头的一个旅帅胆大,带着几个人来到城门前。

此时城门紧闭,这人便假装是明军的使者,在门前叫门。

刚开始没有什么回应。

这旅帅等了一会,有些急躁,便要离开。就在这时,绵谷县城的大门打开,从中出来一些未着官袍的人。

这些人皆是绵谷县内的世家大族,都是向明军投降的。制大制枭

至此,众人才敢相信,绵谷的唐军,是真的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