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蔡王葬礼

杨佶毕竟还年轻,脸上的功夫还没练到家,因此听得杨智才的叫骂,脸色很难看。

杨智才公然在杨智积的葬礼上耍酒疯,这不是他失心疯那么简单,丢的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而是彻彻底底打的天子的脸,打的大隋的脸。

杨智才这一骂将天子不恤宗室一事血淋淋的刨开,又一股脑的丢到天下人面前,任天下人将天子的颜面践踏在地上。

天子也是要脸面的,更何况是杨广。

不过杨佶到底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因此没有当场发作。

蔡王世子杨道玄本来也拦了这个叔父,可惜他一晚辈,性格软弱,人微言轻,着实没拦住。

眼看皇太孙听了叔父的话,脸色大变,他便知道大事不好,赶紧上前给杨智才求情道:“皇太孙殿下,我家叔父因家父去世,万分哀恸,昏了头脑,不知道说了什么,这才在人前失了体统,他平日里不是这样的,还请殿下见谅。”

杨佶看着杨道玄,心道还是不懂事,这事这么大,能不传到天子那?他能怎么办。

“道玄叔父,今日之事,着实恶劣,恐非我能做主。你还有蔡王伯祖的葬礼之事要忙,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

杨道玄听完,心凉了半截,还想再哀求,但见杨佶一副冷冷样子,这话便说不出口来。

他是亲王世子,对方是太子的儿子,本来大家都是皇亲贵胄。可在大隋,就是天壤之别啊。

此事虽然引得不小的乱子,但毕竟皇太孙在此,众人也不敢多言,只得各自散去。至于被拉下去的杨智才,就没人在意了。

等到乱子过去,杨佶上前拜祭,才有心瞧一瞧蔡王的灵棚。

可看到蔡王葬礼的规制,杨佶也是直皱眉。蔡王的灵棚,狭小而简陋,内也没几样法器,孤零零的一个棺椁,还有几个扎的棚子,一眼可尽。

堂堂一个大隋亲王,身后之事,竟如此寒酸。

不过杨佶也知道原因,大父不待见宗室,虞世基欺上瞒下,其余官吏也是上行下效,蔡王世子杨道玄又是少不经事,唯一一个能插手的滕王杨诜也是刚刚从流放之地零陵郡放回来,自己还忙不迭的独善其身,又怎么敢仗义执言。

多重原因之下,蔡王葬礼也就落到这个地步。

可有再多的原因,蔡王的葬礼也不能寒酸至此啊。蔡王府不要颜面,大隋还要颜面,天子还要颜面。

相信今日之后,不少人会心中喟叹,堂堂大隋,怎么就对宗室如此苛刻。

一旁的黄维扬看得也是咋舌,往日都听说宗室困苦,今日总算看到了。

看着这场面,黄维扬几次欲言又止,可最终还是没有说话。若是两年前,甚至是一年前,他或许会劝杨佶一番,但现在的他知道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赤子之心和幼稚,是两码事。

蔡王的事,再是仗义执言,说到底,是皇家自己的事情。天子的性格在那里,说什么都没用。

还是杨佶知道难看,也没用旁人劝说,便立刻下令,重新布置灵堂,安排人员。凡所缺的物品、仪制都从东宫那边调配。无论如何,让蔡王能安安稳稳地离开。

不管怎么说,不能让皇家再丢人了。

杨佶作为皇太孙,说话还是顶管用的。他一声令下,不少官员立刻动了起来。

杨佶的东宫,什么都不缺,于是新的灵棚、灵堂很快按照仪制搭建起来。而整个葬礼,终于有了几分皇家的体面和威仪。

有了新灵棚,也便有了参加葬礼的人。

其实杨智才的事情,到底只是一个小风波,也没人敢看皇室的笑话,难看的不过是皇室自己。

而且或许是因为皇太孙亲至,让不少观望的人起了别样的心思,先是礼部和太常寺的人赶来请罪,杨佶也知道原因,没有多说什么。

接着没多久便有不少官员络绎不绝地前来拜祭。

皇太孙都摆明车马力挺蔡王了,他们还敢不跟从。不为了蔡王这个死人,至少也得让皇太孙记住也行啊。

之后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杨佶倒也知晓这群人的心思。

有客来访,宗室里面,都没个能撑场面,旁人根本指望不起来。于是他便带着黄维扬在门口干起了迎宾的闲差。

而且杨佶本来就是为了收拢人心的,这么做给了蔡王府面子,不至于让蔡王府丢脸,迎宾又能多和各级官吏接触,自己得了里子,倒是“双赢”。

当然也没几个人有资格让皇太孙迎,主要是黄维扬负责,而杨佶在礼棚里接待那些高官。

前几年独存的秦王杨浩也因为杨玄感之乱时,与宇文述有交往,最后被人弹劾“以诸侯身份与内臣来往”,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其弟济北侯杨湛坐兄事被废免,整个大隋宗室里面,真真找不出一个有官有职,能跟官吏交流的人。

大隋灭亡后,为什么没有一个宗室跳出来复国,完全是杨广提前把所有宗室清理干净了。杨智积是最后一个,也无怪杨智积怕的要死了。

或许是上午杨智才闹了那一场,到了下午,竟有内侍从宫中匆匆而来,宣读天子诏书。

不管杨广是作何感想,他在诏书中追授杨智积为“光禄大夫,谥号敬悼”。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敬悼”这两个字,倒是足以表面杨智积的一生。

诏书之中,宗室最关心的爵位承袭问题,天子没有提。不过这样,杨智积之子杨道玄已经很开心了,天子给了谥号,还追封了官职,无论如何,至少使其父的身后没有蒙尘。

事实上,历史上的杨广还真没给杨智积一个谥号,不说杨智积在宗室中的硕果仅存和一生的战战兢兢,不提堵住悠悠众口,就凭杨智积在弘农之战中堵住杨玄感,没有使杨玄感杀入关中,侧面挽救了大隋,杨广这么做也不应该啊。

杨广对宗室之凉薄,可见一般。

不过这次皇太孙来亲祭,又有天子的封赏,百官的拜祭,蔡王杨智积的葬礼总算不再显得那么寒酸。

而为杨智积带来这一切荣耀的弟弟杨智才,则是在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直到后来的江都之乱。

大抵,是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