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就如同现在的叶春秋,他一直以为李东阳是真凶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可原来自己是转了牛角尖。
更没想到李东阳一番解释分析后,倒是跟他说起了人生大道理,此时,叶春秋微愣,感觉自己这些日子,思绪确实有些过于紧绷了。
叶春秋突然轻轻一笑,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东阳在说难,而叶春秋的回答却是迎难而上。
李东阳侧目,道:“是的,总有人会长风破浪,可是你需明白,破浪者只有一个,不是你,就是别人,其他的,已成万千枯骨了,这便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说罢,李东阳耍了大袖,朝叶春秋点点头道:“告辞了,镇国公且保重。”
叶春秋又向李东阳行了一礼,才目送着李东阳远去。
只是……叶春秋心里的疑窦依旧没有解开啊!
径直出了宫,回到了家中,叶春秋发现叶景和那永康公主早在家中主厅等着他了。
叶春秋拜见了父亲和这后母,叶景略显尴尬,反而坐在厅上的永康公主尽显雍容,道:“昨夜的事,辛苦了你,春秋,现在无碍了吧?”
叶春秋的目光在这位新晋后母的身上飞快地扫过,永康公主看起来还是很年轻,有着身为公主的贵气,却又令人感觉不到那显贵身份下的骄横。
在此之前,叶春秋就已经对永康公主的印象是挺好的,便恭敬地对永康公主道:“母亲,已是无碍了。”
说罢,叶春秋偷偷地看了一眼永康公主的脸色,却是发现永康公主显得容光焕发。
叶春秋忍不住在心里叹息,老树开新芽,呃……好吧,其实他是可以理解永康公主的,大明的公主境遇一般并不好,年长之后就要住进公主府,而公主府里的规矩尤其多,即便是下嫁,也不是和驸马一起生活,而是驸马隔三岔五跑去请见,完全如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没有半分自由。
而嫁入了叶家,对公主倒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并非是一桩类似于驸马入赘的婚事,永康公主不需再回公主府,直接在叶家生活,这里并没有那么多的禁锢。
永康公主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才道:“这样就好,倒是让我担心了不少,你昨日想必也是累了吧,该去好好歇一歇。”
其实这样见面,确实挺尴尬的,双方虽是一家人,却感觉怪怪的,叶春秋自然需要守礼的,便道:“谢母亲,儿子去了。”
正待要告辞,从厅中出来,却听到耳后传来的永康公主和叶景的窃窃私语,说什么,叶春秋并不知道,不过想来,二人相处也算是愉快,父亲吃了半辈子苦,而今也算是功成名就,身边也有了个知冷暖的人,想到这里,昨天那一直紧绷的神经,也感觉松弛了不少。
叶春秋正待回房去,路上却是遇到唐伯虎兴冲冲地跑来,边道:“公爷,公爷……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到了。”
“什么?”叶春秋很是诧异,道:“太子殿下才大病初愈,为何要来?”
唐伯虎不禁道:“我,我哪里知道,人都来了。”
叶春秋没有多耽误,连忙去了中门迎接。
在中门果然看到朱载垚已下了车驾,在几个宦官的拥簇下进来,他的脸色依旧略显苍白,却因为年少,身子倒也恢复得快,精神看起来还算不错。
叶春秋见了他,正待要作揖行礼,朱载垚却是率先拜地道:“见过亚父,今早儿臣去皇祖母和母后以及陛下那儿问过了安,心里惦记着亚父折腾了一宿,怕也是疲惫不堪,便来看看亚父,给亚父问安。”
呃……
叶春秋与一旁的唐伯虎面面相觑。
其实朱载垚昨夜那一句实如亚父,本来许多人都不太当真,朱载垚虽是太子身份,可毕竟还是小孩子嘛,情绪上来,说一些夸张话倒是可以理解的,可怎么也想不到,朱载垚竟是当真了,瞧他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恭恭敬敬的拜下,还要来问安,这是真把自己当爹了啊?
这反令叶春秋不知所措起来了,他之所以喜欢朱载垚,一方面来自于他与朱厚照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这个孩子乖巧,每一次见他,心里便有几分暖意,感到很是亲近,只是万不曾想,他也有这样执拗的一面。
这种事,其实昨夜用亚父二字表现出了感激,事情也就这样的过去了,这就好像,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喊你一声再生父母,表达了感激,一般情况,这事儿也就到此为止,再不会提了;可是朱载垚昨儿说了恩同再造,将叶春秋比作再生父母,现在居然一大清早真的跑来喊爹,这……
叶春秋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朱载垚,有些无奈。
其实算起来,这是太子殿下的行为,满朝文武肯定是无话可说的。谁会和一个孩子过不去呢。至于对自己,只怕也难出什么恶言,何况太后已经定了性,知恩图报,这是理所应当,叶春秋救过朱载垚两次,何况此前,若不是叶春秋的药丸,甚至根本不可能有朱载垚的出生,这样说来,叶春秋于朱载垚,赐予了他三次生命。太后娘娘尚且默许,陛下也是赞成,这件事虽有些不合理,可也合情。
叶春秋只得将他扶起,看着这个家伙,虽只有七八岁,却是面如冠玉,和朱厚照生得很像,可是眉宇之间,又感觉和他的父皇不同,他的父皇眉宇之间有一股猥亵之气,而他却多了几分英气,一双眸子带着无暇,却又有了一些深沉,这种与寻常少年全然不同的沉稳,令叶春秋不由地想到了七八年前的自己。
叶春秋叹了口气,道:“殿下,昨日说过的话,不必放在心上。”
朱载垚却是眼带坚定,摇头道:“说出去的话,便是泼出去的水,怎么能不作数呢?儿臣自幼就听人说,没有亚父就不会有儿臣,何况在儿臣心里,亚父本就是儿臣的楷模,儿臣孝敬亚父,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