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殿试

做一品大员的孙女婿?

若真如此,那不是一辈子都被控制死,万事由不得自己!

张浦几乎没有过多考虑,便起身拱手道:“张兄,实不相瞒,我已有意中人,虽未成亲,但已有约定。”

张宗宵忙起身将他拉住,笑道:“无妨无妨。小妹之事,也只是随口一说,她年纪不大,也不急出嫁。”

“邀你来,其实事关殿试。”

听到这话,张浦赶紧坐下,奇道:“莫不是有内幕?”

“算不得内幕。”张宗宵摆手,而后神情一变,十分严肃地问道,“宋金和议,你怎么看?”

“年前听闻过,最近一直在读书,并不曾关注。”张浦觉得奇怪,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张宗宵摇头,“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监考,考的是国家大事应对之策。张兄只顾读书可不行,得关注朝政时事。眼下最火热的便是宋金和议。”

张浦一心读书,极少关心书外事,得此提点,顿时心生感激,不由拱手道:“受教。”

“宋金和议内容原本对外保密,可就在本月,金国使臣来临安不久,竟然被泄露,现在已是满城皆知!”

张宗宵随即将和议大致内容说于张浦听。

“怎会这样?”

听到和议内容,张浦大惊,满脸不可置信。

“你看看,临安的士子考生几乎全是你这般反应!”张宗宵教道,“如此这般可不行。”

张浦不同意,立即反驳道:“纹银、生绢且不说,大宋怎能割让土地、怎能向狄夷称臣?岂不荒谬!”

张宗宵听得摇头,沉默片刻,而后才说:“张兄你好好想想,为了议和,把岳飞父子都杀了,现在宋金和议已成,士子考生反对还有用?”

“要是你以这种心态去参加殿试,肯定是五甲末位了。”

听到这话,张浦不由一个激灵,苦学十几年,好不容易通过省试,若只得个五甲末位,那不是白辛苦了!

稍一思索,便问道:“张兄以为如何?”

张宗宵道:“宋金和议是既定国策,是朝廷大计,作为考生应该多想其合理之处。”

“向金国称臣,这哪里有合理之处?”张浦疑惑。

“不能这么想!”张宗宵急道,“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有人提,你就当和议内容没有这一项。”

“只要抓住和议的合理之处和好处就行,至于和议内容尽量不要提。”

张浦对时事国政了解不多,平常思虑也少,此时很是迷惑,“还请张兄教我。”

“如果实在不清楚,你可以反着想,想想不议和有什么坏处。”张宗宵慢慢引导道,“比如打仗劳民伤财、流民遍地,容易滋生骄兵悍将等。”

“关键你要认同和议,千万不要跟朝廷反着来,不然殿试不会有好名次。”

张浦瞬间开窍,心中万分感激,当即起身施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张兄指教!”

“指教不敢当。张兄来日名登一甲,飞黄腾达,别忘了小弟便好。”张宗宵起身还礼。

二人又叙谈小半个时辰,掌柜亲自来敲门,方才作罢。

看着张浦离开,张宗宵长舒一口气。

张浦住进甲字房后,便让掌柜帮忙收集有关国策时政的书籍刊物。

对方明白他的诉求,很快便将近半年进奏局编纂的《朝报》全给他搬进房间。

十多天后。

三月二十九,天刚放亮,张浦、秦熺等人经过层层核验盘查,在礼部主考官员带领下,穿过重重禁卫,来到皇宫大内集英殿参加殿试。

集英殿前等候的朱紫官员站了一片,张浦等人初入皇宫,个个心中忐忑,不敢乱看,眼睛只盯着身前三尺青砖。

不知等了多久,时辰一到,殿门打开,朱紫官员先行入殿,主考官、考生随后。

不多时,皇帝赵构来到大殿,百官宣礼,考生列队静候。

入得集英殿,张浦更加不敢乱看,但在好奇心驱使下,他眼睛余光稍稍一瞟,只见一道明黄色身影坐于殿上,尚未看清其老弱胖瘦,便不敢再看。

“臣省试总裁楼炤,率绍兴十二年壬戌恩科举人三百九十七人,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楼炤引领下,张浦随众多考生异口同声口呼:“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一声轻“嗯”,楼炤转身下令:“开考!”

张浦随即在附近一张书案前坐下,只见其上已有笔墨纸砚,正中放有一张小纸。

纸上刊印一句话: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张浦闭目凝神,苦思细想其文深义与眼下国政时局的联系。

不知过了多久,他方才睁眼调笔,于稿纸之上,奋笔疾书。

及至太阳西斜,殿中考生大半离去,张浦才将稿纸上修改过数次的文章誊写完毕。

交了考卷,与其他考生一起在集英殿外又等许久。

直至天黑,最后一名考生掌灯誊写完试卷,近四百名考生才在省试总裁楼炤带领下出了皇宫大内,各回客栈,等候消息。

当晚,皇宫大内,灯火通明。

阁馆重臣齐聚,共阅今科举人对策答卷。

“这篇不错,文风老辣,直指症结......”

“这篇也不错,言之有物,立足现实,而不虚谈......”

“看看我这篇,我给诸位大人念几句。”

“好,念来听听,我这老眼昏花,实在有些看不清。”

“...乱民如乱兵,畏威不怀德。尝闻岳飞平洞庭之乱,仅斩其首杨幺,其余不问,时言民感其德而安,实有窃上恩威之嫌。然,仅过数年,闻飞获罪,乱民闻风又起,闯州县如履其家,戮臣民如屠猪狗,不肖数月,必糜烂州县,荒草塞田、流民四散,府库无粮、饥民相残,此皆飞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