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哪儿都有他?
罗宛昭吸一口奶茶,甜腻奶香在舌尖唇齿炸开,渗过喉头。
头像没出错,反复看了几次,点进去,朋友圈也是熟悉的一片白。
确认过后,她从空白的朋友圈返回退出,从容地加入话剧社大军,给姜醒的自我宣传点了个赞、留了句言,却不自觉地咬着吸管,理起其中的关窍——姜醒师兄是已经出道的新人演员,闻亦周是一客娱乐的老板,两个人怎么都算同在一个圈子。既然在一个圈子,那娱乐公司内的老板认识演员,多正常的事情……
那盒橘子糖片被她摆上书桌架子,和专业书窝在一块儿。
只是电影一时间没心思看了,只能听着耳机里演员的英语慢慢琢磨。
……
闻亦周酒量不好不坏,但很不喜欢酒醉后的失控感。
一部分原因是,他属于半个工作狂,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强迫症一样的掌控欲,倾向于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味觉敏感,不喜欢酒精的刺激性,嫌它在口感上来说,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
奈何,蒋一蓉的哥哥是他在国外读书时期的同学,当时关系一直不错,私下也常常约去打球看球。后来对方去了伦敦进修,知道他是切尔西球迷,专门特意在他出差路过时买下斯坦福桥主场票款待他,领着他和当时队内的葡萄牙助教一起吃了顿饭,听了些能说的幕后,把这些作为他当年的生日礼物。现在跳槽回国入职证券,两人好几年没见过,对方又能说会道,自行带了来自法国酒庄的好酒,他逼不得已,自然只能多喝了几杯。
“其他的不说,就说最要紧的一点好了。”
“一蓉现在在你手下混饭吃吧,”对方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与他推心置腹,又给他添满半杯,“你就当我为了我妹妹多考虑考虑,要跟你拉拉关系呗。”
话中被提及的另一位,蒋一蓉落落大方,坐在一侧没说话。
她拿完奖又要上新片,最近正是炙手可热,刚刚结束一场新作大学宣讲,依旧保持着宣讲时的干练西装造型,看起来精神不减。等他们两个人说完后,才接着这个话题眨眨眼,抬手借着酒杯谢谢自己哥哥的照顾,又谢闻亦周。
随后,她很自然地替他问服务生叫了一杯柠檬水,摸出包里常常带着的解酒片,用指尖推过到身边人面前,态度之坦荡,反而惹来桌子上其他人的揶揄调笑。
“真是泼出去的水……有解酒的东西带着,都不舍得分给我。”
蒋一蓉的哥哥摇头,唉声叹息。
“你的酒量还需要这些?”
蒋一蓉不甘示弱,一边将柠檬水推到身侧人面前,一边换成粤语啐人。
闻亦周神色依旧,没什么情绪起伏,道完谢,没碰柠檬水,但收下解酒片,话题一转,随口聊到大洋彼岸的某位共同好友最近的近况。
饭毕,他先一步告辞,坐上司机开的车,头沉沉地发晕,难得皱眉捏了捏额角。
当时桌子上就三四个人,除开他和蒋一蓉,剩下的人都与娱乐圈没什么关系。但即便如此,仍旧没能逃过八卦记者的围追堵截——这些记者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吃饭生活需要,总会将他想象得高高在上且头脑简单,好像完全没有吃喝交友的需求,一切行动只与男女桃色相关。
他当时从电影学院顺路载一程人来这家餐厅,经由抓拍,就成了其中的证据之一,哪怕司机在场也没用。
不过闻亦周对此看得很明白:一客是全新起步的公司,发展也才几年,更不像别人想的一样背靠着谁,只是出于他爱好的玩票性质,从关注度到运营模式,都得靠他带着一班子人慢慢探索。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也可以成为一客的工具,有送上门的热度,也不算多坏的事情。
今天难得周末。
早上久违地多睡了会儿,午饭又在最喜欢的餐厅解决过,除了中途被迫去了趟诊所,心情绝对说不上差。
他下午还要见几个品牌方,干脆回到家快速冲了个澡。
出来时,大姐闻妮来了电话,说是明天二哥谈完项目回国,家里聚在一起吃顿饭,他怎么也得回去看看,顺便宽下一家之主的心,父子俩随便聊聊天……一家三个孩子,年龄差距大,他们姐弟二人关系一直也普普通通,直到这一两年,他的侄子读了电影学院,坚持自顾自进娱乐圈当了演员,对方有了需求,哪怕偷偷经过律师的手也不放心,特意让他私下帮忙看看合同,又在他这里打探那家公司的情况,请他平时帮忙多照看照看晚辈,聊得才越来越多。
闻亦周不介意这个,抽空看了眼日历,当天没事,也随便回了个好。
红包就是在这个时候来的。
罗宛昭:[红包]
罗宛昭:谢谢你的糖
发红包的人信誓旦旦,红包后,跟着一字一句都有道理,用现在学生最常见的感谢方式感谢他。
他用毛巾盖住头发,没按接收,一边随手翻着文件,一边忍不住笑了起来。
闻亦周活了快三十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过,见过的场面也多种多样,还是平生第一次收到来自小孩儿的红包——他觉得是小孩儿,做事儿不讲规矩,心思跳脱,想一出是一出,偏偏还总觉得自己已经大了,不需要再接受任何人的管束。
对待这样的年轻朋友,态度上绝对不能居高临下。
他其实一直挺受这种小孩儿的欢迎和喜欢。譬如姜醒,新剧上线,家里的其他人都没通知,作为侄子先跑来通知他这个小舅舅。他们是闻家这些商业精英中,唯二处在“上不了台面的戏子”行业中的人,总有更多的话可以说。
前几天,姜醒来了电话,用着他那个年龄阶段的成熟社交思路,先问天气,再问身体,最后才笑着喊一句舅舅,有意无意地问他这边有没有什么学生可以兼职的岗位,他想帮他的一个同学做个推荐。
听起来是挺小的忙。
闻亦周那个时候正结束了和一家投资商漫长难缠的谈话,网球拍都还没来得及放下,正慢慢地喝着水,并没多想,将助理的电话给了他。
助理开车来接他,跟他汇报对接工作的时候,顺口就提到这事儿:被推荐人发来的简历还不错,看照片小脸小头的,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形象好气质佳,不知道怎么不是表演系的……
一客的演员部门经由几年经营上了正道,现在正试图在网络事业上分一杯羹,他的助理受他影响,同样事业心为重,看见好苗子先自觉可惜起来。
闻亦周听过就算了。
直到在电梯间里见到了这个“出众”的小姑娘本人,别的没什么,倒是方便他很快把很多事情理得明明白白。
小姑娘精心地打扮过,将一身的稚气遮掩得干干净净,站在原地看她,也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成熟模样。
可不就是小孩子心态。
他的那位侄子同样如此,想得多,为别人做得多,偏偏就是不说出来,心里也还有自己的顾虑,犹犹豫豫,不过其中的关窍,也轮不到让他作为长辈去开这个口。
自从有了一客,闻亦周早就从闻家搬了出来,一个人在外单独住,衣食住行全是自己掌握,怎么合心意怎么来。
去公司开完会见完客户,结束后差不多五点,就顺手让助理叫了个常叫的鲜生外送,再单独开车回家。
公寓的装修风格是他喜欢偏好的蓝色系,搭的是灰黑白,家具没怎么特意地挑,但陈设展示都是他一件一件从中古店买下带回,没有一件多余物品。
芋头、鱼片都被商家按照他的要求处理好了,鱼头也被他要来,刚好够随手用些香料,煮成一锅鲜美的汤底。
闻亦周挑食的毛病从小就有,在外读书的时候自力更生,练就一手厨艺,只不过从不对外展示。
他只开餐厅头顶一盏灯,不用酱,偏好清淡鲜味,切碎了葱和香菜放在碗中,下了蔬菜慢慢地吃,又下鱼片。
鱼片薄而剔透,多烫一秒都不行,入口即化。
刚喝第一口汤时,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来人格外地直接,一点不拐弯抹角。
罗宛昭:你怎么还没收?
他是忙,人一忙起来,就忘了还有这事儿。
闻亦周想了想,放下筷子,对着一锅热气腾腾地汤底,慢悠悠地打字。
闻亦周:抱歉,一直在忙,才看见消息
他想了想,将红包到底收了,又回:谢谢
消息一去,对方也不知道想了什么,竟然装模作样地回他一句:哎,多大点事儿。
随后,罗宛昭发来一只戴墨镜的猫猫,屏幕上翻跳着装酷。
他笑了下,随手放下手机,继续吃自己的鱼片。
……
第二天闻家家宴,老宅是老样子,家宴流程也还是老样子。
就这么点儿人的聚会,场面氛围却都按照主人家喜欢的庄重正式打造——餐具是哪里的瓷,今天负责宴席的厨师是参加过国宴的,玄关随手摆着的花也是某某地方空运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做小事儿也得讲究,和他的私人公寓的简洁工业风天差地别。
客厅里,闻老爷子在,闻妮在,闻季琛也在。
闻亦周今天自己开的车,婉拒了来帮忙的张嫂,随手脱下风衣,径自挂好。
闻老爷子看见他了,冷哼一声:“还知道回来?”
二哥闻季琛推了推眼镜,神色肃然,整个人如常冷硬,礼貌喊他:“亦周。”
闻妮反倒是唯一带笑的,请他坐下,吃餐桌上的新鲜水果。
闻家产业大,人也不算少。但自从闻妮早早结了婚,和丈夫住到了一起,专心过起安稳日子,闻亦周又搞起什么不务正业的艺术娱乐后,闻家满打满算,扛得住家里产业和事就只剩下了闻季琛一个。闻老爷子对他再恨铁不成钢也无法,这些年却也没放弃过让他回家的想法,连他大学跑去学艺术也不计较了。
“大姐,二哥。”
他慢条斯理吃一块苹果,又才沉静地喊:“爸。”
闻老爷子又哼了一声。
他到的已经算是最迟的,但还有人比他更晚。
姜醒姗姗来迟,笑着把一通外公舅舅喊过,就在闻妮旁边坐下,只挑水果随便吃一两口,看起来心里有事,若有所思地琢磨着什么。
闻妮问不出个所以然,饭后就拉着闻亦周做起工作。
“姜醒他那个脾气,看着成熟稳重,实际性子急个性倔,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好,我跟他爸都没辙,家里上上下下,他也就只崇拜你了,做事那一套也是学的‘小舅舅’的,那个圈子里人杂,你就帮我平时多问问、看看……”
闻亦周没说什么,沉稳地听到最末,应了声好。
一家人分散各处,闻季琛更是即刻告辞,要去谈闻老爷子眼中“上得了台面”的生意。
片刻后,姜醒果然主动找到他,聊起自己的新剧,以及自己最近的一些工作心得,更多的依旧不说。
出了闻宅,手机里消息还是不断。
这边来一个合作意愿,那边又有艺人通告出了点问题。他通通处理过了,回复过,刚好瞧见下方的聊天记录。
明月昭昭:多大点儿事儿
红包收了,但也没有真收的道理。
闻亦周坐上驾驶座,不急着发动,手指在屏幕上略略划过,给助理去了个消息。
……
隔天是周一。
罗宛昭在宿舍的晨光中醒来,如约联系上了一客娱乐的Amy,同时接到第一份剪辑的工作安排:暂时不用去公司,帮几个网红剪好短视频发到她的邮箱就行。
每周一的课多,她接到了任务,一边忙着出勤,一边泡在图书馆,专心致志地干起活。卢小玉本来还担心她的脚踝,说是准备跟她一块儿,也被她拒绝——总不能事事都要麻烦别人,何况路也算勉强能走。
下午六点,有陌生人打进一通电话,是校内快递收发站的小哥通知她去取自己的包裹。
罗宛昭愣了愣,嘴上应下,实则将自己的购物软件翻了又翻,确定自己没有买任何东西。
她也不急,因为腿脚不便,相当缓慢地出了图书馆,拐进食堂,买了份粥,安排好晚餐,这才转去收发站。
快递包装上寄东西的人只写了个李先生。
罗宛昭不认识什么李先生,干脆放下包裹,吃完自己的粥,又敷上冰袋,慢悠悠地拆开包装袋。
东西摆在眼前,她眨了眨眼,不明所以。
是一本书。
上书几个大字,《脚踝的日常护理》。
作者有话要说:闻叔叔很会生活(x
谢谢南北南、一夜13郎两位姑娘的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