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东西讲究色香味。关于色味,我已经写过一些话,今只说香。
江阴有几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对寿山公园的一家,水果多,个大、饱满、新鲜。一进门,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香。这香味不是时有时无、时浓时淡、一阵一阵的,而是从早到晚都是这么香,一种长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
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今天的活是收萝卜。收萝卜是可以随便吃的——有些果品不能随便吃,顶多尝两个,如二十世纪明月(梨)、柔丁香(葡萄),因为产量太少了,很金贵。萝卜起出来,堆成小山似的。农业工人很有验,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般的,过了磅卖出去;这几个好,留下来自己吃,不用刀,用棒子打它一家伙,“捧打萝卜”嘛。喀嚓一声,萝卜就裂开了,萝卜香气四溢,吃起来甜、酥、脆。我们种的是“心里美”。张家口这地方的水土好像特别宜于萝卜之类作物生长,苤蓝有篮球大,疙瘩白(圆白菜)像一个小铜盆。萝卜多汁,不艮、不辣。
红皮小水萝卜,生吃也很好(有萝卜,我不吃水果),我的家乡叫作“杨花萝卜”,因为杨树开花时卖,过了那几天就老了。小红萝卜气味清香。
江青说过:“小萝卜去皮,真是煞风景!”我们有时陪她看电影,开座谈会,听她东一句西一句地漫谈。开会都是半夜(她白天睡觉,夜里办公),会后有一点夜宵,有时有凉拌小萝卜。人民大会堂的厨师特别巴结,小萝卜都是削皮的,萝卜去皮,吃起来不香。
南方的黄瓜不如北方的黄瓜,水叽叽的,吃起来没有黄瓜香。
都爱吃夏初出的顶花带刺的嫩黄瓜,那是很好吃,一咬满口香,嫩黄瓜最好攥在手里整咬,不必拍,更不宜切成细丝。但也有人爱吃二茬黄瓜——秋黄瓜。
呼和浩特有一位老八路,官称“老李森”。此人保留了很多农民的习惯,说起话来满嘴粗话。我们请他到宾馆里来介绍情况,他脱下一只袜子来,一边摇着这只袜子,一边谈,嘴里隔三句就要加一个“我×你妈!”。他到一个老朋友曹文玉家来看我们。曹家院里有几架自种的黄瓜,他进门就摘了两条嚼起来。曹文玉说:“你洗一洗!”“洗它做啥!”
我老是想起这两句话:“宁吃一斗葱,莫逢屈突通。”这两句话大概出自杨升庵的《古谣谚》。屈突通不知是什么人,印象中好像是北朝的一个很凶恶的武人。读书不随手做点笔记,到要用时就想不起来了,我为什么老是要想起这两句话呢?因为我每天都要吃葱,爱吃葱。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每年小葱下来时我都要吃几次小葱拌豆腐,盐、香油,少量味精。
羊角葱蘸酱卷煎饼。
再过几天,新葱——新鲜的大葱就下来了。
我在一九五八年被定为“右派”,尚未下放,曾在西山八大处干了一阵活,为大葱装箱。是山东大葱,出口的,可能是出口到东南亚的。这样好的大葱我真没有见过,葱白够一尺长,粗如擀面杖。我们的任务是把大葱在大箱里码整齐,钉上木板。闻得出来,这大葱味甜不辣,很香。
新山药(土豆,马铃薯)快下来了,新山药入大笼蒸熟,一揭屉盖,喷香!山药说不上有什么味道,可是就是有那么一种新山药气。羊肉卤蘸莜面卷,新山药,塞外美食。
苤蓝、茄子,口外都可以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