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欢变得孝顺了,知道爷爷和父亲爱喝酒,三天两头买瓶好酒带回家,随手拎着几样下酒菜;又给母亲买了几件新衣服。过了些日子,又给母亲添置了纯金项链和戒指。
二嫂见了,眼热心急,背地里数落昌乐,“你成天咋咋呼呼的,吹嘘自己有这本事那本事,看看自己老婆的手和脖子吧,光溜溜的,比脸还干净,再看看你妈和你妹妹,人家脖子和手上,金光灿烂的,那才不枉做一回女人。”
一顿数落,说得昌乐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缓了缓气儿,自嘲道,“那有什么呀,他们老赶,不懂时尚,那些破玩艺,早就过时了,现在穷人才戴那些东西,真正有钱的人,全玩钻石。你别急嘛,你等着,将来要是不让你戴上一百克拉以上的钻戒,就算我白做了一回男人……”
“呸!”一句话气得媳妇回嗔作嬉,笑着骂道,“你成心要戏弄老娘呀,等你弄来了那么大的钻戒,只恐怕连老娘的骨灰都不到了。”
二人说笑了一会儿,上床睡下。虽说是夫妻间的说笑,却真的刺伤了昌乐的自尊,从那时起,他对教师的工作,感到厌倦了,不再像往常那样一门心思用在教学上,更多的时间,是跑到学校图书馆里,翻看一些商业营销一类的书刊,指望找到一条致富的捷径。有时也想向昌欢打听一些眼下的赚钱门路,可一想到自己是大学毕业,又是昌欢的兄长,一年下来,省吃俭用的,又在父母这里蹭吃蹭喝,积攒下来的钱,连给老婆买件像样的首饰都不够,心里先是胆怯了三分,不好意思张口。
“爸,昌欢现在做什么生意呀?这么赚钱。”一天吃饭时,趁昌欢不在桌边,昌乐给父亲斟了杯酒,装出不经意的样子,随便问了一句。
恒安经这一问,才突兀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昌欢失业回家,说是到集贸市场蹲摊卖首饰,除了最初的几天,回家后,还和她妈唠唠生意上的事,后来就没再听她提过生意上的事儿。商业行有句谚语,叫做有事无事常在行,说的是,生意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摊儿。可昌欢并不这样,有时半晌午不出门,有时天黑之后才回来,老长时间不见她外出进货,生意却好像挺红火,除了时常给他买好酒好菜,还给她妈添置了几件纯金首饰,光这笔钱,像昌乐这样当教师的,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上两三年,才能买得起,可眼下,这些对昌欢来说,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这些事,不细想,还没觉得怎么样,仔细一想想,吓出恒安一身冷汗。他隐隐感觉,昌欢现在做的生意,和他们家族几代人共同经历过的遭遇,有着某种关系。而这又恰恰是他不愿在昌欢身上看到的。恒安额头涔出一层汗珠,怕被昌乐看出破绽,赶忙端起酒杯,喝下一大口酒,眉心紧皱了一会儿,缓了缓神儿,才装出并不在意的样子,嘟囔道,“谁知道她成天捣动些什么?”
心里有事,匆匆吃了午饭,恒安回到里屋。见昌乐夫妇吃过饭上班去了,妻子正在收拾碗筷,恒安快速打开衣柜,把手伸进左下角的包裹下,触摸到书稿还在,心里稍稍安稳些,关上柜门,仍觉有些不踏实,借口上街溜溜腿,出门后径直往集贸市场那边去了。
进了集贸市场,人不多,都在歇晌。恒安转了一圈,没见到昌欢,心就悬了起来,预感到自己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根据昌欢每天出门进门的时间推断,她不会离家太远,可能就在城里。
出了集贸市场,恒安往几处闹市区寻去。寻了几处,没发现昌欢。恒安又往长途客运站寻去。离车站不远的一条人行道上,恒安看见昌欢正背向车站,向前走着,两手抄在兜里,显得悠闲得有些漫不经心,离她身后不远,一个乡下人,刚从车站里出来,行色匆匆地跟在昌欢向身后,距昌欢还有十多步远时,昌欢兜里的首饰盒忽然滑落地上,昌欢随后加快了脚步,急忙向前走去,甚至没听见身后有人提醒她东西掉了的呼唤。那乡下人眼见失主急急走远,没听见他的好心提醒,便哈腰拾起首饰盒,正要打开看时,忽然一个老头闪到身前,抻着脖子问,“是什么?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
乡下人面色不悦,却又无奈,只得恨恨地打开盒子,刹那,一道金光闪出,盒里是一枚纯金戒指,看得乡下人两眼发直。
“真的!纯金的!你看,价签上写的:24k的,纯度百分之九十九呢,就等于是纯金了,现价八百多块呢。”身边的老头急不可待,一口气说了一大串,乡下人听得拿首饰盒的手,都有些发抖了,停了一会儿,问身边的老头,“丢东西的人走了,咋办?”
“找个地方商量商量?”老头试探着问。
“可这东西是我捡的!”乡下人关上首饰盒,死死地攥在手里,瞪着眼睛冲着老头说。
“我知道,好说,好说,虽说老话讲‘见面分一半’,可这东西是你捡的不假,你理当拿大头,大叔跟着喝点汤,成不?”
“你想要多少?”乡下人问。
“找个地方商量商量?”老头又试探着说,“这里人多眼杂,万一那女的找寻回来,咱就说不清了,是吧?她要赖你偷了她的首饰,咋办?到哪里能说得清?走,咱到那边合计合计,怎么样?”老头边说,边朝不远处的一个楼角努了下嘴。
那乡下人朝那边望了望,正要挪步跟着老头过去,忽然恒安走了过来,冲那老头喊了声,“二哥,别过去了。”
老头见有人喊他“二哥”,脸忽地红了,怕乡下人看出破绽,故作镇静,指了指身边的乡下人说,“他刚才捡了枚金戒指。”
乡下人唯恐自己在分赃时处于下风,将攥着首饰盒的手藏到身后,贪婪地声明,“是我捡到的,大头儿得归我。”
恒安冷眼扫了乡下人一瞥,嘲讽道,“我看见了,你喜欢那玩艺吗?”
“这话说的,有道是黄金动人心,这东西,谁不喜欢?”乡下人咧着嘴说。
“好吧,那就全给你了,我俩不要了,你快走吧。”
乡下人得话,急急如漏网之鱼,转身匆匆离去了。
恒富急得眼红,不住地咂嘴啧舌,埋怨恒安搅了局,“兄弟,你看你,好容易拉来个买卖,你硬是给搅黄了。”
恒安没吱声,冷眼盯着恒富,看了一会儿,才说,“二哥,昌欢别看她结婚生子了,到底还是个孩子,她不懂事,不知深浅,你怎么也跟着瞎掺和?”
这话不中听,恒富心里有些恼,嘟囔着,“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挣点钱花吗?”
“不错,事是不大,钱也挣得不多,可一旦穿了帮,城里人会怎么看咱?一名二声的,昌欢在城里,还怎么呆得下去?她现在工作没了,婚也离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怎么会呢?”恒富争辩道,“昌欢这孩子,多聪明呀,做事有根儿,刚才你不都看见了吗?城里人,咱连边都不沾,专拣乡下进城的人做。”
“这就更错了!”恒安说。
“怎么错啦?”
恒安刚想搬出爷爷留下的书稿来教训恒富一通,转念又担心恒富知道了底细,反会纠缠他,往他要书稿,便临时改口说,“盗之有道,诡亦有规,江湖行规里说,做这一行,要轻取于民,巧取于商,横吃于官……”
恒富听不懂这些江湖隐语,不耐烦了,嘟囔着,“嘿,钱在谁的手里,当不了都得花,谁花不当花了?”
“二哥这话可错了,”恒安说,“钱在富人手里不当钱,废纸一样,随便抛出去,他也不在乎;可在土里刨食的乡下人手里,那可是命呀。你想啊,他们一年省吃俭用,费事巴力的,攒下个百八十块钱,全家人一年的吃穷用,都在这上面,你要是做局,把他的钱弄来了,不等于要了他们的命吗?气急了,他们什么事做不出来?一旦撞上了你,不跟你拼命才怪呢;相反,富人家有的是钱,特别是当官家里的钱,多不是好道来的,你从他们那里弄些钱来,他也不在乎,退一步说,便是他在乎了,他心里明知这钱不是好道来的,也不敢张扬,你就安全了许多。”
“你说的也是,”恒富翻了几下眼珠子,自嘲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咱们兄弟平日都在街面上混,上哪儿结识当官儿的?昌欢现在下了岗,我想帮着她弄俩儿钱儿,也好养活她自己。”
“这就看你的本事啦,”恒安说,“你要是有这个本事,就做,要是没这个本事,趁早收起手来,本本分分地过日子。像眼下这样,为了几个小钱儿,劳心费神,战战兢兢地,从乡下人身上抠几个钱,多暂是个头儿啊?一旦让那些吃过亏的乡下人撞上了,那帮人做事,哪里还管他三七二十一?万一闹出个好歹,岂不让人笑话?”
这番话,戳破了恒富的心事,想想前些日子郊区小树林里出的事,一股冷气,透过尾骨,经过脊梁骨,直贯脑门儿,心里不禁后怕起来,说话的语气,也低缓了不少,哼哼叽叽,替昌欢买好说,“昌欢这孩子,别看她年轻,可机灵着呢,将来准能成大事。兄弟,你有这方面的本事,看她哪块儿做得不周正,就给她指点指点呗。”
恒安听罢,面带愠色,盯着恒富问,“你嫌咱们家乱子出得还少呀?你二叔才从监狱里出来几年啊?你三叔,到现在还音信全无,你觉得这种日子好吗?”
几句话,咽得恒富憋了个大红脸,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喃喃道,“中,等你跟昌欢说一声,这事儿,就此罢休吧。”说完,扭头回家了。
昌欢躲在远处,早就看见了父亲和二大爷在那边说话,心知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敢过来搭腔,直等二人分头散去,见父亲要回家去了,才硬着头皮,迎上父亲,像个知错的孩子,低着头,不说话,站在父亲面前。恒安瞪了昌欢一眼,没说什么,背着手仍旧往回走。
“爸,”二人闷走了一会儿,昌欢忍不住,开口嘟囔道,“我和二大爷,就是想出来挣点钱。”
父亲听了,也不理她,闷着头往回走。走了一会儿,见昌欢不再吱声,才低声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见父亲没说什么狠话,昌欢心里踏实下来,壮着胆子,跟父亲说,“爸,我知道你心里还生我的气,我不听你的话,干了那么多惹你生气的蠢事,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儿个。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没用了,后悔也来不及了。眼下,我就想做出点事来,让你在外人面前展样展样,也好消消你心里的气。”
不管昌欢这话是真心的,还是虚情假意的,却实实在在戳到了恒安心里的痛处,听了昌欢这几句,倏地觉得胸口有些堵,眼睛也开始发湿。他站了下来,像不从来不认识女儿似的,盯着昌欢看了一会儿,随后转身,两眼盯着前方,继续往回走。走了几步,才深叹一口气,像似自言自语,“我这四个儿女,早年最让我得意的,就是你。你一小就透灵,乖巧,人长得也好,那时我就想啊,就凭这些条件,我闺女,不用我操心,准能过上平平安安、富富贵贵的生活。造化弄人啊,谁料想,还没等长大,你就变得那么任性,不听话了,一步一步地错了下去,而今又走上这条道儿。这是一条什么道啊?一条不归的路!盗、匪、骗、丐、娼,血泪煮成汤,你别看他们有时表面风风光光,可内心里的苦楚,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你看看《水浒》里的那些好汉,嘴上说是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畅快得不得了,可那些好汉,有几个是自己高高兴兴选中那条道儿的?还不都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走上那条道?就说咱们家吧,早先你太爷活着时,是风光过,可后来呢,遭了多少磨难呀。这种事,原本是被逼无奈时,偶尔做一做,缓解一下眼前的难处,哪能把这当成职业来干?你眼下不容易,失业了,离婚了,住在娘家,这些爹妈心里都清楚,可也不至于往这条道上走呀,前阵子,你做小买卖,不挺好吗?暂时先弄个年吃年用的,等往后有合适的人家,再成个家吧。”
“我不想再结婚,爸。”昌欢眼泪出来了,父亲看见了,心里也酸溜溜的,“做小买卖,我试过,赚得太少,又辛苦,我想赶紧赚些钱,攒足了本钱,就金盆洗手,开家大公司。我就是想出人头地,让你和俺妈不再替我操心,在人面上展样。”
“不容易呀,”父亲舒了口气,又说,“走这条道儿,多数人,最初都像你这么想,一旦做上了,就不再想做别的事了,最后越陷越深,就脱不了身了。”
“我能,爸。”昌欢抹掉眼泪说,“一等我把钱攒够了,保证不会再做了,我知道这种事,不能长做下去。”
恒安听过,不再多说,背着手,一人独自走在前面,昌欢跟在身后,眼看到了家门口,见父亲仍不说话,紧走两步,赶上父亲,哀求道,“爸,我的事儿,你别告诉俺妈,行吗?”
恒安又停下来,望了望昌欢,摇摇头说,“一天两天,能瞒得住,时间长了,能瞒得住吗?”
“能,”昌欢蛮有把握地说,“只要你不说,我就能设法瞒住。只要一两年,我把钱攒够了,就不再干这事了,到那时,我把公司开起来,就什么都好办了。”
恒安没置可否,转身回到家里。赶巧妻子不在家,恒安进了里屋,示意昌欢把门关上,打开衣柜,从左下角拿出一部书稿,递给昌欢,“这本书,你拿去看看,兴许对你能有些用处。”
昌欢接过书稿,脸上觉得有些发热,难为情地说,“爸,这本书,我看过。”
“看过?”父亲吃了一惊,“什么时候?”
“去年,还在厂里上班时。”
“这么说,你眼下做的,就是从书里学的?”见昌欢点了点头,父亲沉吟片刻,又说,“看过是一会事儿,融会贯通,又是另一会事,基督教的神父们,在布道时,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字句使人死,精义使人活’,意思是只有彻悟经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基督徒,不然的话,只会哇啦哇啦背几句经文,只能算是一个会诵经文的人,却永远修不成正果。从你和你二大爷做的局来看,就知道,你只是对这部书有了兴趣,远远还没悟透。民间有句谚语,叫做‘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兔子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用无数兔子的性命,总结出来的教训。它之所以不吃窝边草,是因为窝边草可以帮它防身,隐藏它,不易被敌人发现;另一个原因,是它不想在自己家附进,留下能让敌人发现它的活动痕迹。再看看你,和你二大爷,大摇大摆地在自己的窝边做局,一旦走了水,满城里,有几个不认识咱们的?到了那时,头顶着一个骗子的名声,你在这金宁城,还怎么活呀?家里人的脸往哪儿搁?我和你二哥二嫂,好歹都是教师,以后还怎么去教育学生?你大哥是机关干部,在机关里能抬起头吗?你弟弟昌庆正在上大学,在人面儿上,能挺起身板吗?”说到这里,恒安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人啊,这一辈子,不能光想着自己,为自己活着。即使你不能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起码也要对自己的家人负责,不然,还能算是人吗?”
一通教训,说得昌欢耷拉下头,手心涔出汗来。想想自己年纪轻轻,初为人母,只是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硬生生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她觉得父亲现在,虽嘴上没明说是在教训她,却实实在在地在揭她的伤疤,让她心痛得难以忍受。她想对父亲起誓,一当自己攒足了钱,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权要回来。转念一想,父亲幼年时,也曾饱受父亲不负责任的磨难,便不想再去触动父亲的痛处,低着头,翻看那本书,也不吱声。
恒安觉得该说的话,已经说透了,不想再唠叨,剌伤昌欢,便又转过话头,叮嘱昌欢,“记着,你一个女人家,初学乍练,切不可做大局,找一些风险小的小局,先试试身手,一旦砸了,只一口咬定,是第一次,谅也不会有太大麻烦。你二大娘有病,就别找你二大爷了,万一有个好歹,你二大娘没人照料,咱怎么向你二大娘交待呀?你一个人在外闯荡,一定要小心,当心碰上放老鹰的。永远都要记住:安全第一。不可勉强,见好就收,且忌贪心。也别离家太远,最好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当天就能赶回来,免得你妈在家担心。”
父亲说一句,昌欢应一句。觉得该嘱咐的都叮嘱到了,恒安让昌欢回屋去准备了。
昌欢变得孝顺了,知道爷爷和父亲爱喝酒,三天两头买瓶好酒带回家,随手拎着几样下酒菜;又给母亲买了几件新衣服。过了些日子,又给母亲添置了纯金项链和戒指。
二嫂见了,眼热心急,背地里数落昌乐,“你成天咋咋呼呼的,吹嘘自己有这本事那本事,看看自己老婆的手和脖子吧,光溜溜的,比脸还干净,再看看你妈和你妹妹,人家脖子和手上,金光灿烂的,那才不枉做一回女人。”
一顿数落,说得昌乐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缓了缓气儿,自嘲道,“那有什么呀,他们老赶,不懂时尚,那些破玩艺,早就过时了,现在穷人才戴那些东西,真正有钱的人,全玩钻石。你别急嘛,你等着,将来要是不让你戴上一百克拉以上的钻戒,就算我白做了一回男人……”
“呸!”一句话气得媳妇回嗔作嬉,笑着骂道,“你成心要戏弄老娘呀,等你弄来了那么大的钻戒,只恐怕连老娘的骨灰都不到了。”
二人说笑了一会儿,上床睡下。虽说是夫妻间的说笑,却真的刺伤了昌乐的自尊,从那时起,他对教师的工作,感到厌倦了,不再像往常那样一门心思用在教学上,更多的时间,是跑到学校图书馆里,翻看一些商业营销一类的书刊,指望找到一条致富的捷径。有时也想向昌欢打听一些眼下的赚钱门路,可一想到自己是大学毕业,又是昌欢的兄长,一年下来,省吃俭用的,又在父母这里蹭吃蹭喝,积攒下来的钱,连给老婆买件像样的首饰都不够,心里先是胆怯了三分,不好意思张口。
“爸,昌欢现在做什么生意呀?这么赚钱。”一天吃饭时,趁昌欢不在桌边,昌乐给父亲斟了杯酒,装出不经意的样子,随便问了一句。
恒安经这一问,才突兀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昌欢失业回家,说是到集贸市场蹲摊卖首饰,除了最初的几天,回家后,还和她妈唠唠生意上的事,后来就没再听她提过生意上的事儿。商业行有句谚语,叫做有事无事常在行,说的是,生意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摊儿。可昌欢并不这样,有时半晌午不出门,有时天黑之后才回来,老长时间不见她外出进货,生意却好像挺红火,除了时常给他买好酒好菜,还给她妈添置了几件纯金首饰,光这笔钱,像昌乐这样当教师的,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上两三年,才能买得起,可眼下,这些对昌欢来说,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这些事,不细想,还没觉得怎么样,仔细一想想,吓出恒安一身冷汗。他隐隐感觉,昌欢现在做的生意,和他们家族几代人共同经历过的遭遇,有着某种关系。而这又恰恰是他不愿在昌欢身上看到的。恒安额头涔出一层汗珠,怕被昌乐看出破绽,赶忙端起酒杯,喝下一大口酒,眉心紧皱了一会儿,缓了缓神儿,才装出并不在意的样子,嘟囔道,“谁知道她成天捣动些什么?”
心里有事,匆匆吃了午饭,恒安回到里屋。见昌乐夫妇吃过饭上班去了,妻子正在收拾碗筷,恒安快速打开衣柜,把手伸进左下角的包裹下,触摸到书稿还在,心里稍稍安稳些,关上柜门,仍觉有些不踏实,借口上街溜溜腿,出门后径直往集贸市场那边去了。
进了集贸市场,人不多,都在歇晌。恒安转了一圈,没见到昌欢,心就悬了起来,预感到自己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根据昌欢每天出门进门的时间推断,她不会离家太远,可能就在城里。
出了集贸市场,恒安往几处闹市区寻去。寻了几处,没发现昌欢。恒安又往长途客运站寻去。离车站不远的一条人行道上,恒安看见昌欢正背向车站,向前走着,两手抄在兜里,显得悠闲得有些漫不经心,离她身后不远,一个乡下人,刚从车站里出来,行色匆匆地跟在昌欢向身后,距昌欢还有十多步远时,昌欢兜里的首饰盒忽然滑落地上,昌欢随后加快了脚步,急忙向前走去,甚至没听见身后有人提醒她东西掉了的呼唤。那乡下人眼见失主急急走远,没听见他的好心提醒,便哈腰拾起首饰盒,正要打开看时,忽然一个老头闪到身前,抻着脖子问,“是什么?打开看看,是什么东西?”
乡下人面色不悦,却又无奈,只得恨恨地打开盒子,刹那,一道金光闪出,盒里是一枚纯金戒指,看得乡下人两眼发直。
“真的!纯金的!你看,价签上写的:24k的,纯度百分之九十九呢,就等于是纯金了,现价八百多块呢。”身边的老头急不可待,一口气说了一大串,乡下人听得拿首饰盒的手,都有些发抖了,停了一会儿,问身边的老头,“丢东西的人走了,咋办?”
“找个地方商量商量?”老头试探着问。
“可这东西是我捡的!”乡下人关上首饰盒,死死地攥在手里,瞪着眼睛冲着老头说。
“我知道,好说,好说,虽说老话讲‘见面分一半’,可这东西是你捡的不假,你理当拿大头,大叔跟着喝点汤,成不?”
“你想要多少?”乡下人问。
“找个地方商量商量?”老头又试探着说,“这里人多眼杂,万一那女的找寻回来,咱就说不清了,是吧?她要赖你偷了她的首饰,咋办?到哪里能说得清?走,咱到那边合计合计,怎么样?”老头边说,边朝不远处的一个楼角努了下嘴。
那乡下人朝那边望了望,正要挪步跟着老头过去,忽然恒安走了过来,冲那老头喊了声,“二哥,别过去了。”
老头见有人喊他“二哥”,脸忽地红了,怕乡下人看出破绽,故作镇静,指了指身边的乡下人说,“他刚才捡了枚金戒指。”
乡下人唯恐自己在分赃时处于下风,将攥着首饰盒的手藏到身后,贪婪地声明,“是我捡到的,大头儿得归我。”
恒安冷眼扫了乡下人一瞥,嘲讽道,“我看见了,你喜欢那玩艺吗?”
“这话说的,有道是黄金动人心,这东西,谁不喜欢?”乡下人咧着嘴说。
“好吧,那就全给你了,我俩不要了,你快走吧。”
乡下人得话,急急如漏网之鱼,转身匆匆离去了。
恒富急得眼红,不住地咂嘴啧舌,埋怨恒安搅了局,“兄弟,你看你,好容易拉来个买卖,你硬是给搅黄了。”
恒安没吱声,冷眼盯着恒富,看了一会儿,才说,“二哥,昌欢别看她结婚生子了,到底还是个孩子,她不懂事,不知深浅,你怎么也跟着瞎掺和?”
这话不中听,恒富心里有些恼,嘟囔着,“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挣点钱花吗?”
“不错,事是不大,钱也挣得不多,可一旦穿了帮,城里人会怎么看咱?一名二声的,昌欢在城里,还怎么呆得下去?她现在工作没了,婚也离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怎么会呢?”恒富争辩道,“昌欢这孩子,多聪明呀,做事有根儿,刚才你不都看见了吗?城里人,咱连边都不沾,专拣乡下进城的人做。”
“这就更错了!”恒安说。
“怎么错啦?”
恒安刚想搬出爷爷留下的书稿来教训恒富一通,转念又担心恒富知道了底细,反会纠缠他,往他要书稿,便临时改口说,“盗之有道,诡亦有规,江湖行规里说,做这一行,要轻取于民,巧取于商,横吃于官……”
恒富听不懂这些江湖隐语,不耐烦了,嘟囔着,“嘿,钱在谁的手里,当不了都得花,谁花不当花了?”
“二哥这话可错了,”恒安说,“钱在富人手里不当钱,废纸一样,随便抛出去,他也不在乎;可在土里刨食的乡下人手里,那可是命呀。你想啊,他们一年省吃俭用,费事巴力的,攒下个百八十块钱,全家人一年的吃穷用,都在这上面,你要是做局,把他的钱弄来了,不等于要了他们的命吗?气急了,他们什么事做不出来?一旦撞上了你,不跟你拼命才怪呢;相反,富人家有的是钱,特别是当官家里的钱,多不是好道来的,你从他们那里弄些钱来,他也不在乎,退一步说,便是他在乎了,他心里明知这钱不是好道来的,也不敢张扬,你就安全了许多。”
“你说的也是,”恒富翻了几下眼珠子,自嘲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咱们兄弟平日都在街面上混,上哪儿结识当官儿的?昌欢现在下了岗,我想帮着她弄俩儿钱儿,也好养活她自己。”
“这就看你的本事啦,”恒安说,“你要是有这个本事,就做,要是没这个本事,趁早收起手来,本本分分地过日子。像眼下这样,为了几个小钱儿,劳心费神,战战兢兢地,从乡下人身上抠几个钱,多暂是个头儿啊?一旦让那些吃过亏的乡下人撞上了,那帮人做事,哪里还管他三七二十一?万一闹出个好歹,岂不让人笑话?”
这番话,戳破了恒富的心事,想想前些日子郊区小树林里出的事,一股冷气,透过尾骨,经过脊梁骨,直贯脑门儿,心里不禁后怕起来,说话的语气,也低缓了不少,哼哼叽叽,替昌欢买好说,“昌欢这孩子,别看她年轻,可机灵着呢,将来准能成大事。兄弟,你有这方面的本事,看她哪块儿做得不周正,就给她指点指点呗。”
恒安听罢,面带愠色,盯着恒富问,“你嫌咱们家乱子出得还少呀?你二叔才从监狱里出来几年啊?你三叔,到现在还音信全无,你觉得这种日子好吗?”
几句话,咽得恒富憋了个大红脸,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喃喃道,“中,等你跟昌欢说一声,这事儿,就此罢休吧。”说完,扭头回家了。
昌欢躲在远处,早就看见了父亲和二大爷在那边说话,心知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敢过来搭腔,直等二人分头散去,见父亲要回家去了,才硬着头皮,迎上父亲,像个知错的孩子,低着头,不说话,站在父亲面前。恒安瞪了昌欢一眼,没说什么,背着手仍旧往回走。
“爸,”二人闷走了一会儿,昌欢忍不住,开口嘟囔道,“我和二大爷,就是想出来挣点钱。”
父亲听了,也不理她,闷着头往回走。走了一会儿,见昌欢不再吱声,才低声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见父亲没说什么狠话,昌欢心里踏实下来,壮着胆子,跟父亲说,“爸,我知道你心里还生我的气,我不听你的话,干了那么多惹你生气的蠢事,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儿个。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没用了,后悔也来不及了。眼下,我就想做出点事来,让你在外人面前展样展样,也好消消你心里的气。”
不管昌欢这话是真心的,还是虚情假意的,却实实在在戳到了恒安心里的痛处,听了昌欢这几句,倏地觉得胸口有些堵,眼睛也开始发湿。他站了下来,像不从来不认识女儿似的,盯着昌欢看了一会儿,随后转身,两眼盯着前方,继续往回走。走了几步,才深叹一口气,像似自言自语,“我这四个儿女,早年最让我得意的,就是你。你一小就透灵,乖巧,人长得也好,那时我就想啊,就凭这些条件,我闺女,不用我操心,准能过上平平安安、富富贵贵的生活。造化弄人啊,谁料想,还没等长大,你就变得那么任性,不听话了,一步一步地错了下去,而今又走上这条道儿。这是一条什么道啊?一条不归的路!盗、匪、骗、丐、娼,血泪煮成汤,你别看他们有时表面风风光光,可内心里的苦楚,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你看看《水浒》里的那些好汉,嘴上说是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畅快得不得了,可那些好汉,有几个是自己高高兴兴选中那条道儿的?还不都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走上那条道?就说咱们家吧,早先你太爷活着时,是风光过,可后来呢,遭了多少磨难呀。这种事,原本是被逼无奈时,偶尔做一做,缓解一下眼前的难处,哪能把这当成职业来干?你眼下不容易,失业了,离婚了,住在娘家,这些爹妈心里都清楚,可也不至于往这条道上走呀,前阵子,你做小买卖,不挺好吗?暂时先弄个年吃年用的,等往后有合适的人家,再成个家吧。”
“我不想再结婚,爸。”昌欢眼泪出来了,父亲看见了,心里也酸溜溜的,“做小买卖,我试过,赚得太少,又辛苦,我想赶紧赚些钱,攒足了本钱,就金盆洗手,开家大公司。我就是想出人头地,让你和俺妈不再替我操心,在人面上展样。”
“不容易呀,”父亲舒了口气,又说,“走这条道儿,多数人,最初都像你这么想,一旦做上了,就不再想做别的事了,最后越陷越深,就脱不了身了。”
“我能,爸。”昌欢抹掉眼泪说,“一等我把钱攒够了,保证不会再做了,我知道这种事,不能长做下去。”
恒安听过,不再多说,背着手,一人独自走在前面,昌欢跟在身后,眼看到了家门口,见父亲仍不说话,紧走两步,赶上父亲,哀求道,“爸,我的事儿,你别告诉俺妈,行吗?”
恒安又停下来,望了望昌欢,摇摇头说,“一天两天,能瞒得住,时间长了,能瞒得住吗?”
“能,”昌欢蛮有把握地说,“只要你不说,我就能设法瞒住。只要一两年,我把钱攒够了,就不再干这事了,到那时,我把公司开起来,就什么都好办了。”
恒安没置可否,转身回到家里。赶巧妻子不在家,恒安进了里屋,示意昌欢把门关上,打开衣柜,从左下角拿出一部书稿,递给昌欢,“这本书,你拿去看看,兴许对你能有些用处。”
昌欢接过书稿,脸上觉得有些发热,难为情地说,“爸,这本书,我看过。”
“看过?”父亲吃了一惊,“什么时候?”
“去年,还在厂里上班时。”
“这么说,你眼下做的,就是从书里学的?”见昌欢点了点头,父亲沉吟片刻,又说,“看过是一会事儿,融会贯通,又是另一会事,基督教的神父们,在布道时,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字句使人死,精义使人活’,意思是只有彻悟经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基督徒,不然的话,只会哇啦哇啦背几句经文,只能算是一个会诵经文的人,却永远修不成正果。从你和你二大爷做的局来看,就知道,你只是对这部书有了兴趣,远远还没悟透。民间有句谚语,叫做‘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兔子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用无数兔子的性命,总结出来的教训。它之所以不吃窝边草,是因为窝边草可以帮它防身,隐藏它,不易被敌人发现;另一个原因,是它不想在自己家附进,留下能让敌人发现它的活动痕迹。再看看你,和你二大爷,大摇大摆地在自己的窝边做局,一旦走了水,满城里,有几个不认识咱们的?到了那时,头顶着一个骗子的名声,你在这金宁城,还怎么活呀?家里人的脸往哪儿搁?我和你二哥二嫂,好歹都是教师,以后还怎么去教育学生?你大哥是机关干部,在机关里能抬起头吗?你弟弟昌庆正在上大学,在人面儿上,能挺起身板吗?”说到这里,恒安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人啊,这一辈子,不能光想着自己,为自己活着。即使你不能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起码也要对自己的家人负责,不然,还能算是人吗?”
一通教训,说得昌欢耷拉下头,手心涔出汗来。想想自己年纪轻轻,初为人母,只是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硬生生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她觉得父亲现在,虽嘴上没明说是在教训她,却实实在在地在揭她的伤疤,让她心痛得难以忍受。她想对父亲起誓,一当自己攒足了钱,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权要回来。转念一想,父亲幼年时,也曾饱受父亲不负责任的磨难,便不想再去触动父亲的痛处,低着头,翻看那本书,也不吱声。
恒安觉得该说的话,已经说透了,不想再唠叨,剌伤昌欢,便又转过话头,叮嘱昌欢,“记着,你一个女人家,初学乍练,切不可做大局,找一些风险小的小局,先试试身手,一旦砸了,只一口咬定,是第一次,谅也不会有太大麻烦。你二大娘有病,就别找你二大爷了,万一有个好歹,你二大娘没人照料,咱怎么向你二大娘交待呀?你一个人在外闯荡,一定要小心,当心碰上放老鹰的。永远都要记住:安全第一。不可勉强,见好就收,且忌贪心。也别离家太远,最好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当天就能赶回来,免得你妈在家担心。”
父亲说一句,昌欢应一句。觉得该嘱咐的都叮嘱到了,恒安让昌欢回屋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