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纯情女错嫁无情郎(2)

昌欢决定调换工作单位,离开陶瓷厂。为了证明这种决定是必要的,她把陶瓷厂的坏处夸大了,觉得这鬼地方,一天也不能多呆了。

利用休病假的机会,她去找了几个家里有门路的同学,央求同学帮她一把。几个同学都好好是是,痛快地答应了她,过了几天,又都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了她。情急之下,她求哥哥昌喜帮她。昌喜在市里当秘书,在地方能说上话。只是哥哥昌喜性格有些怪,他每月工资五十六元,除交给母亲二十元,自己每月剩下三十多元,差不多是昌欢一个月的工资,可昌欢每月除了往家里交一半工资,剩余的,还能给自己添置些衣服化妆品之类的东西;昌喜却不然,他不抽烟,不饮酒,却是现今社会上少见的穿带补丁衣服的人,常年穿一双已经洗刷得泛白的解放牌胶鞋,仿佛从一生下来,他就一直处在贫寒中,而且还是机关干部。

如果机关里没要紧的事,一到周末,昌喜就回到家里。在家里也是不苟言笑,说话做事,严谨小心,好像随时都在提防着什么,和兄弟姐妹也不显得亲性,昌欢对这位兄长,一直是敬而远之。只是眼下求告无门,一个周末,昌喜回家,趁身边没人,昌欢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昌喜极耐心地听完了妹妹的述说,沉吟片刻,像领导批评下属那样,轻声轻气儿说道,“昌欢,你这个想法,可不好,你刚参加工作,年轻人要有一种朝气,哪能因为工作苦了点儿,就捻轻怕重,调换工作呢。你想啊,你不愿意干的活儿,别人也不愿意干,要是大家都不去干那工作,那工作最后就没人干了。凡是艰苦的地方,就越能锻炼人,你要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就应当主动去迎接那种挑战,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退缩;再说了,我去帮你调动工作,势必要去求助地方上的领导,这就欠了人家的人情,将来人家有事求你,你怎么办呀,你能不帮人家吗?这样在领导干部中,你求我办事,我求你办事,就会助长不正之风,滋生**。你求哥为你办事,看上去事小,实际上是逼哥犯错误呀。”

一通说教,听得昌欢面红耳赤,不敢再提调动的事。

二哥昌乐热心肠,得知妹妹要调动工作,主动帮着张罗,找了一些朋友帮忙。朋友们也都痛快答应下来。过了一段时间,也都有种种借口回绝了。

病假很快休完了。下个周一,昌欢又去开病假时,老干妈一边开诊断书,一边问道,“工作调动的事,还没有眉目?”

昌欢无奈地摇摇头。老干妈望了昌欢一眼,低头接着开诊断书。把诊断书最后一个字写好,盖上印章,老干妈又抬起头,望着昌欢,顿了顿,才说,“我有个好茬儿,家里条件好,爸是粮食局局长,帮你调换个工作,一点问题没有。”

昌欢听出,老干妈是在替她介绍对象。听说能帮自己调换工作,昌欢脱口问道,“多大了?”

老干妈又顿了一下,喃喃道,“就是年龄大了点儿。”怕昌欢一口回绝,赶紧补了一句,“人家挑得厉害呀,挑来挑去,就把婚事耽搁了,眼瞅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

听说对方三十了,昌欢心里一阵发冷。老干妈看出昌欢的心思,开导说,“不过也挺好,大女婿,吃馒头;小女婿,吃拳头。男的,大一点好,知道疼媳妇呢。”

昌欢本想一口回绝的,只是听说这家的老子能帮她调动工作,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先见一面再说。

二人在老干妈家见了面。昌欢的第一印象是,人挺老实。一米八五的大个儿,见了昌欢,甚至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看了昌欢一眼后,就不敢再看第二眼,坐在沙发上玩手指头,好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被老师训斥时,虚心接受批评。昌欢问一句,他才吭吭巴巴答一句,说的也不多,顶多就一两个字儿,似乎他在娘胎里,就发现了那双大手上,有无穷的乐趣,一直不停地在那儿玩呀玩呀。昌欢觉得,此人除了嘴唇稍厚,基本长得中规中矩,人高马大的,大手大脚,隆起的胸口,证明他足够健壮。让昌欢不满意的,是他那呆板的性格和看上去有点干涩的眼睛,都难以和怀沉石那双绵羊眼相比。

“他的话太少。”第一次见面后,昌欢向老干妈抱怨。

“男人嘛,”老干妈诡异地笑了一下,“要是话太多了,那不成了碎嘴子老娘儿们啦?”

老干妈一句话,打消了昌欢的疑虑。

此人叫戴建,是粮食局长的二儿子,因不善辞令,行事鲁莽,人送外号二老赶。此前曾谈过几个对象,均因言语不当,行事不敏,吓得女方不敢招架。眼瞅快过三十了,还是孤家寡人,急得爹妈嘴唇上起了水泡。这次和昌欢相亲前,母亲在家再三叮嘱他,见了面,要少说少动,不可冒失。他也从先前的失败中,长了些记性,好歹没让昌欢见着底儿。

以后二人又约会了几次,昌欢曾设法激励他多说话,狡猾的二老赶,都巧妙地绕开昌欢设下的陷阱,惜字如金,不肯多谈,甚至昌欢主动靠近他时,竟吓得这成熟的年轻人连忙躲开,俨然一副道学先生的作派,以至于昌欢怀疑他,是不是生理方面有什么问题。昌欢把这种担忧告诉了老干妈,老干妈忍俊不禁,诡秘地告诉昌欢,“人家可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哪里像现今五马六混的坏小子,见了几回面儿,就动手动脚的。”

每回都是这样,昌欢的担心,总能在老干妈这里得到恰当的解释,把她眼中戴建的缺点,瞬间转化成优点。

三周之后,第四次约会时,昌欢提到了自己调动工作的事。戴建从容答道,“这事,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父母商量。”

第二天,老干妈找到了昌欢,开口道,“结婚吧。”

昌欢对婚事没有心理准备,听老干妈说出这话,愣住了。老干妈看出昌欢的心事,解释道,“你俩现在是狗咬张三,两下怕。人家都三十了,耗不起呀,万一先把你工作调动好了,你又做了剌,可不坑了人家?你呢,又急着调动工作,不如干脆趁早把婚结了,到了那时,你是他家的媳妇了,公爹还不得赶快把你调到好单位呀。不然,他那老脸往哪儿搁?结了吧,反正早早晚晚,女人都得有这么一回,赶早不赶晚。”

昌欢听信了老干妈。四月第二个星期天,吃晚饭时,昌欢若无其事地向家人宣布:“我要结婚啦,五一那天。”

全家人立时停止了咀嚼,夹菜的筷子悬在了半空,围着饭桌,一圈人像一组塑像,眼睛全盯在昌欢的脸上。片刻惊讶之后,母亲最先缓过神儿来,嗔斥昌欢,“你这鬼掐的,说什么笑话不行?偏偏拿自己的婚姻大事取笑。”

“这不是玩笑,是真的!”昌欢理解全家人的惊骇,收起笑脸,郑重地把自己的婚事,一个字儿一个字儿,重复了一遍,“五一那天,我要和戴建结婚。”

“戴建?”母亲见昌欢不像在开玩笑,放下筷子,脸上露出愠色,气哼哼问道,“那戴建是什么人?你这孩子也忒不懂事了,难怪你爸都不愿搭理你。如今虽说婚姻大事,自己作主,可也总得和爹妈商量一下呀,你就这么不声不响,一个人在外面,把事儿定了下来,让外人知道了,我们将来出门,怎么有脸见人呀,知根知底儿的,知道你有父有母;不知底细的,还以为你是个孤儿呢。虽说现在不讲什么彩礼订金了,可是哪有事先不领回家里让爹妈看一看,一个姑娘家,忽喽吧就在外面和人成亲了?让外人听了,好像咱们甄家的姑娘是破烂儿活,没人要了似的……”

“行了,行了,妈,”眼看母亲还有一大堆话要说,昌欢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赶紧打断母亲的话,“我这不是跟你们商量吗?明天我就领他回来见你们,行了吧?我可是明媒正娶的,又不是私奔,至于说这么多难听的吗?”

“你这哪里叫商量呀?”母亲不依不饶,“结婚的日子都定下了,分明是在通知我们……”母亲还要往下说,见丈夫放下饭碗,起身回屋了,才打住话头,也起身离开。

这顿饭,只吃到一半,一家人匆匆散开了。昌欢这才意识到,自己虑事不周,冷了父母的心。闷坐了一会儿,起身把桌子收拾好,洗涮干净碗筷,走到里屋,去哄母亲,又把未婚夫,不着边际地夸奖了一通,连未来的婆家,也被言过其实地炫耀了一番。

听过昌欢的炫耀,母亲觉得女儿的这门亲事,不属于心血来潮的那种,亲家的门第,在城里也算显赫,又有媒妁之言,算是明媒正娶了,心里的气恼,顿然冰释。脸上却仍显生气,嗔怪昌欢道,“你年纪还小,刚过二十,干嘛这么急着成亲?你们接触的时间也不长,相互缺乏了解,先谈几年,等相互了解透彻了,那时再结婚,不是更好吗?再说,你的两个哥哥,都老大不小了,还没成家,你小小年纪,却先结了婚,外人会怎么看你的?你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刚才和母亲说戴建时,昌欢单单把戴建的年龄忽略了。见母亲心情稍好,她不愿把这个连她自己都不满意的底细说出来,便岔开话头,说出了另一个心事,向母亲解释,她为什么急着要结婚,“我想早点离开陶瓷厂,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呆了,不结婚,他们家不会帮我办调离的。”

母亲听罢,倒吸一口冷气,她隐约感觉到,女儿的这门亲事,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交易,只是她不愿把事情往坏处想,便收了口,把这种担心压在心底。

为了验证自己担心是否多余,精明的母亲,整宿未睡,想出系列方案,打算明天,用在初次登门的未来女婿身上,检验一下这年轻人,是否像女儿说的那样好。

与此同时,亲家那边也没闲着,连夜帮助儿子总结前几次相亲失败的教训,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向不更事的儿子灌输。直忙到大半夜,感觉已无纰漏,方才歇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上午,小伙子以无可挑剔的礼仪,和未来的岳父母见了面。进屋后,很好地保持了玩弄手指的习惯,言谈也谨慎小心,逻辑严密,言简意赅,基本上只答不问,出口只有一个字儿,顶多不超过两个字儿。临别时,小伙子心里甚至产生了某种成就感,觉得大功告成了。可未来的岳母并不这么看,心凉了半截儿,断定女儿遇人为不良,将来婚姻不会幸福。

破绽出在小伙子刚进门时。姑娘细心的母亲,把一条女人的头巾,铺在沙发上,示意小伙子坐下。事先小伙子没有得到有益的忠告,就老实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去。姑娘的母亲当时心就冷了。在当地,坐女人的头巾,是让女人反感的事,很多人家都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初次登门的未来女婿,是否懂事明礼。接下来,姑娘的母亲通过巧妙的盘问,得知小伙子的年龄已过三十,刚才发冷的心,都快结冰了。而姑娘的父亲,虽一言未发,仅凭小伙子玩弄手指的举动和那双干涩的眼睛,一眼就断定,女儿不识货,要嫁给一个老赶,尽管那会儿,娘家人并知道,小伙子的绰号,就叫二老赶。甚至耳背的世德,从门缝里看了小伙子背影一眼,当一家人刚把小伙子送出街门,就连连摇头,大声叹气。

昌欢送走戴建,转身回家,刚一进家门,就觉得气氛不对:父亲躺在炕上假寐,母亲坐在炕沿,阴郁着脸,不待昌欢开口,辟头就问,“你了解他吗?”

“差不多吧。”昌欢看出母亲对戴建不满,脱口说了一句。

“婚姻大事,女人一辈子的事,差不多怎么行?你以为是儿戏呀?”母亲生气说道。

“嘿,不是儿戏,是大人的游戏罢了。”昌欢装出无所谓的样子。

“游戏?”母亲瞪着昌欢,“你游戏了婚姻,婚姻就会游戏你,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傻子。”

“可是,他们家能帮我调动工作。”昌欢眼角噙着泪说。

“工作不称心,可以慢慢调换,婚姻不称心,是随便可以调换的吗?”母亲斥责道。

“可以离呀。”昌欢犟嘴。

“你!你!”母亲刚要发火,马上想到,这时动怒,只会加速促使昌欢往火坑里跳,忍了忍,放缓语气,开导昌欢,“闺女,你仔细想想,看你这些年做过的事,多荒唐啊,早先,你在学校偷着谈恋爱,你爸说你,你不听,私下里背着我和你爸,偷偷和那小子好,结果大学没考上;你爸让你回学校复读,你不听,为了帮那小子上学,你跑到陶瓷厂上班。最后怎么样?不出一年,就让那小子给甩了。这些教训还不够吗?如今你后悔了,不愿在陶瓷厂干了,就为这么点事儿,又私下和人家订亲,这人这么老赶,明摆着和咱不是一路人,你却偏要和他成亲,这不是瞪着眼睛往苦水里跳吗。”

昌欢知道母亲接下来要说什么,赶紧拦着说,“妈,我现在只想赶快离开陶瓷厂,我实在不想再去那里上班了,你要能帮我马上调离那里,我还可以再想想,你要是不能帮我,你就别管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昌欢说着,起身走了出去。

望着躺在炕上假寐的丈夫,丈夫似乎已经入睡,对昌欢的话,一丝反应都没有,母亲只好摇摇头,不再说话。

昌欢的婚礼,如期举办。母亲原本想配送四铺四盖,当作妆奁,送给昌欢,因为心情不好,耽搁了缝制的进度,眼看婚期到了,只做好的两铺两盖,不得已,只好这样了,在新婚的前一天晚上,让昌乐送到新房。

大哥昌喜看父母的脸色行事。昌欢结婚那天,托辞公出,没有回家,错过了昌欢的婚礼。尽管那天,是全国性的公假日。昌庆在外地上学,也错过了姐姐的婚礼。父母早在昌欢把婚事告诉他们的当天,就宣布:拒绝参加昌欢的婚礼,理由是:丢不起那人。这样,在昌欢的婚礼上,娘家人就只有昌乐一人了。幸亏堂伯恒富不知从哪儿听来了消息,婚礼那天,带着女儿昌艳一家,出现在婚庆宴席上。昌艳早在两年前就结婚了,眼下已有了孩子。

婚礼显然是成功的。当天傍晚,堂兄恒富,带着还没醒过的酒意,来到家里,训斥拒绝参加婚礼的堂弟夫妻,“太守分了,多好的酒席呀,那大虾,大螃蟹,海参,鲍鱼,平日咱哪里见过?闺女掉进福坑里,今天大喜的日子,你两口子倒好,一点面子不给,怎么,有家局长家,配不上你们?”

恒安坐在炕沿,苦笑了一声,叹息道,“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是不是福坑,昌欢她心里清楚。”

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昌欢在新婚之夜,就相自己嫁错了。

其实,在结婚前,对自己的婚后生活,昌欢是有过幻想的。她期望新婚之夜,丈夫能对她温存些,羞答答地靠近她,一边说着俏皮的悄悄话,一边耳鬓斯磨,吻她,拥抱她,随后轻轻地抚摸她,让她浑身舒畅,最后才做实际性的事情。担心呆头呆脑的丈夫不解风情,还会像从前约会时那样,老躲着她,不敢碰她,昌欢甚至预想了几套方案,打算在新婚之夜,采取一些较比轻佻的举动,引诱呆板的丈夫亲近她。因此,当丈夫坐在小板凳上洗脚时,昌欢就早早地把二人的被褥铺放好,而且故意把丈夫的被褥,铺放在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

丈夫不动声色地一边洗脚,一边观察着昌欢的举动,在用毛巾擦脚时,发现昌欢铺了两套被褥,当即指着其中的一套被褥,命令道,“把这拿走!”

昌欢吓了一跳。没料到,平日见了自己,唯唯喏喏的丈夫,今晚竟用家长的口气命令她,心里感到一丝的不快。她想问问丈夫,只剩下一套被褥,他今晚睡哪儿?可是,丈夫根本不等她问话,说完,起身到门外泼掉洗脚水,旋身回屋,爬到炕上,开始脱光衣服。

昌欢觉得有些不妙,恐惧得心脏紧缩起来,不敢去看脱光衣服后、肌肉暴突的丈夫躯体,赶紧合衣钻进被窝,用被蒙住头,透过一条被缝,看见踩在自己身边一只蒲扇似的大脚,心被唬得咚咚直跳。丈夫并不开口说话,只站在炕上,一件一件地脱掉衣服。当把最后一件衣服脱掉,哈腰抓住一只被角,只轻轻一掀,昌欢攥在手里的被子就被掀开。丈夫俯下身子,像给婴儿换衣服似的,三两下,就把昌欢的衣服脱掉,以至于昌欢怀疑自己的丈夫,从前常干强暴良家妇女的勾当。这种想法刚一萌生,迅疾又觉得自己像荒原上,一只孤弱无助的小兔子,被枭悍的坐山雕利爪死死地抓住,紧跟着,就像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她被倒塌的房梁压住了,下身被一根硬物刺破,钻心地痛。她想呼喊救命,却喘不上气儿,憋闷得快要晕死了,而身上的震动,却一阵猛似一阵,下身的硬物,也越来越向深处刺进……不知过了多久,在经历最后一阵狂暴的震荡后,地震停歇下来,身上压着的东西,随后滚落下去。昌欢透了口气儿,免强没有憋死,只是下身被硬物刺伤的地方,还剧烈地痛疼。正当昌欢在体验痛楚的时候,身边的丈夫,剧烈劳顿后,很快睡着了。望着梦中嘴角露出快意的丈夫,昌欢心里涌升起被强暴后的屈辱和悲愤。这时,她才承认,自己真的嫁错了人,也预感到自己的婚姻,并不会持续太久。可是,痛苦的事儿还没完,当她刚刚觉得下身的疼痛减轻了一些,呼吸也顺畅了,从美梦中醒来的丈夫,又一次往伤口上撒盐,让她又一次体验了痛苦,接下来又是第三次、第四次……昌欢清楚记得,这一夜,丈夫让她痛苦了十五次,而幻想中的那种快感,却一次也没有。

正是从这一夜开始,昌欢对夜晚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每当夜色降临,她就禁不住会瑟瑟发抖;越是恐惧,贪婪的丈夫,越肆无忌惮地让她痛楚,越是痛楚,她越盼望早点离开生猛的丈夫,就像从前渴望早点脱离陶瓷厂那样。为了减轻这种痛苦,她曾放下尊严,可怜巴巴地哀求丈夫,放过她几天,以便让她有时间调整调整心态。不想丈夫听了,不但不理解,反倒冷笑着,拿脏话骂她,说她假正经,当婊子立牌坊。

这种脏话,以后就司空见惯了。昌欢从这些脏话里,慢慢听懂了,丈夫早先,曾谈过不少女孩子,之所以结局不好,所有的女孩子都离他而去,都是因为姑娘们无法忍受他那一身痞子气,他那粗俗不堪的下流言谈。只是焦虑的父母,在儿子经历了过多的失败后,替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找到了应付姑娘们的一些基本技巧,又四处托媒,好歹遇上了铁了心、不惜一切代价,要调离陶瓷厂的昌欢;短时间里,丈夫戴建又很好地掩饰了身上的毛病,最终才和昌欢成了亲。

一经知道了这一点,昌欢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开始憎恨婆家所有的人,开始憎恨当初替保媒的老干妈。

昌欢决定调换工作单位,离开陶瓷厂。为了证明这种决定是必要的,她把陶瓷厂的坏处夸大了,觉得这鬼地方,一天也不能多呆了。

利用休病假的机会,她去找了几个家里有门路的同学,央求同学帮她一把。几个同学都好好是是,痛快地答应了她,过了几天,又都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了她。情急之下,她求哥哥昌喜帮她。昌喜在市里当秘书,在地方能说上话。只是哥哥昌喜性格有些怪,他每月工资五十六元,除交给母亲二十元,自己每月剩下三十多元,差不多是昌欢一个月的工资,可昌欢每月除了往家里交一半工资,剩余的,还能给自己添置些衣服化妆品之类的东西;昌喜却不然,他不抽烟,不饮酒,却是现今社会上少见的穿带补丁衣服的人,常年穿一双已经洗刷得泛白的解放牌胶鞋,仿佛从一生下来,他就一直处在贫寒中,而且还是机关干部。

如果机关里没要紧的事,一到周末,昌喜就回到家里。在家里也是不苟言笑,说话做事,严谨小心,好像随时都在提防着什么,和兄弟姐妹也不显得亲性,昌欢对这位兄长,一直是敬而远之。只是眼下求告无门,一个周末,昌喜回家,趁身边没人,昌欢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昌喜极耐心地听完了妹妹的述说,沉吟片刻,像领导批评下属那样,轻声轻气儿说道,“昌欢,你这个想法,可不好,你刚参加工作,年轻人要有一种朝气,哪能因为工作苦了点儿,就捻轻怕重,调换工作呢。你想啊,你不愿意干的活儿,别人也不愿意干,要是大家都不去干那工作,那工作最后就没人干了。凡是艰苦的地方,就越能锻炼人,你要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就应当主动去迎接那种挑战,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退缩;再说了,我去帮你调动工作,势必要去求助地方上的领导,这就欠了人家的人情,将来人家有事求你,你怎么办呀,你能不帮人家吗?这样在领导干部中,你求我办事,我求你办事,就会助长不正之风,滋生**。你求哥为你办事,看上去事小,实际上是逼哥犯错误呀。”

一通说教,听得昌欢面红耳赤,不敢再提调动的事。

二哥昌乐热心肠,得知妹妹要调动工作,主动帮着张罗,找了一些朋友帮忙。朋友们也都痛快答应下来。过了一段时间,也都有种种借口回绝了。

病假很快休完了。下个周一,昌欢又去开病假时,老干妈一边开诊断书,一边问道,“工作调动的事,还没有眉目?”

昌欢无奈地摇摇头。老干妈望了昌欢一眼,低头接着开诊断书。把诊断书最后一个字写好,盖上印章,老干妈又抬起头,望着昌欢,顿了顿,才说,“我有个好茬儿,家里条件好,爸是粮食局局长,帮你调换个工作,一点问题没有。”

昌欢听出,老干妈是在替她介绍对象。听说能帮自己调换工作,昌欢脱口问道,“多大了?”

老干妈又顿了一下,喃喃道,“就是年龄大了点儿。”怕昌欢一口回绝,赶紧补了一句,“人家挑得厉害呀,挑来挑去,就把婚事耽搁了,眼瞅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

听说对方三十了,昌欢心里一阵发冷。老干妈看出昌欢的心思,开导说,“不过也挺好,大女婿,吃馒头;小女婿,吃拳头。男的,大一点好,知道疼媳妇呢。”

昌欢本想一口回绝的,只是听说这家的老子能帮她调动工作,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先见一面再说。

二人在老干妈家见了面。昌欢的第一印象是,人挺老实。一米八五的大个儿,见了昌欢,甚至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看了昌欢一眼后,就不敢再看第二眼,坐在沙发上玩手指头,好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被老师训斥时,虚心接受批评。昌欢问一句,他才吭吭巴巴答一句,说的也不多,顶多就一两个字儿,似乎他在娘胎里,就发现了那双大手上,有无穷的乐趣,一直不停地在那儿玩呀玩呀。昌欢觉得,此人除了嘴唇稍厚,基本长得中规中矩,人高马大的,大手大脚,隆起的胸口,证明他足够健壮。让昌欢不满意的,是他那呆板的性格和看上去有点干涩的眼睛,都难以和怀沉石那双绵羊眼相比。

“他的话太少。”第一次见面后,昌欢向老干妈抱怨。

“男人嘛,”老干妈诡异地笑了一下,“要是话太多了,那不成了碎嘴子老娘儿们啦?”

老干妈一句话,打消了昌欢的疑虑。

此人叫戴建,是粮食局长的二儿子,因不善辞令,行事鲁莽,人送外号二老赶。此前曾谈过几个对象,均因言语不当,行事不敏,吓得女方不敢招架。眼瞅快过三十了,还是孤家寡人,急得爹妈嘴唇上起了水泡。这次和昌欢相亲前,母亲在家再三叮嘱他,见了面,要少说少动,不可冒失。他也从先前的失败中,长了些记性,好歹没让昌欢见着底儿。

以后二人又约会了几次,昌欢曾设法激励他多说话,狡猾的二老赶,都巧妙地绕开昌欢设下的陷阱,惜字如金,不肯多谈,甚至昌欢主动靠近他时,竟吓得这成熟的年轻人连忙躲开,俨然一副道学先生的作派,以至于昌欢怀疑他,是不是生理方面有什么问题。昌欢把这种担忧告诉了老干妈,老干妈忍俊不禁,诡秘地告诉昌欢,“人家可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哪里像现今五马六混的坏小子,见了几回面儿,就动手动脚的。”

每回都是这样,昌欢的担心,总能在老干妈这里得到恰当的解释,把她眼中戴建的缺点,瞬间转化成优点。

三周之后,第四次约会时,昌欢提到了自己调动工作的事。戴建从容答道,“这事,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父母商量。”

第二天,老干妈找到了昌欢,开口道,“结婚吧。”

昌欢对婚事没有心理准备,听老干妈说出这话,愣住了。老干妈看出昌欢的心事,解释道,“你俩现在是狗咬张三,两下怕。人家都三十了,耗不起呀,万一先把你工作调动好了,你又做了剌,可不坑了人家?你呢,又急着调动工作,不如干脆趁早把婚结了,到了那时,你是他家的媳妇了,公爹还不得赶快把你调到好单位呀。不然,他那老脸往哪儿搁?结了吧,反正早早晚晚,女人都得有这么一回,赶早不赶晚。”

昌欢听信了老干妈。四月第二个星期天,吃晚饭时,昌欢若无其事地向家人宣布:“我要结婚啦,五一那天。”

全家人立时停止了咀嚼,夹菜的筷子悬在了半空,围着饭桌,一圈人像一组塑像,眼睛全盯在昌欢的脸上。片刻惊讶之后,母亲最先缓过神儿来,嗔斥昌欢,“你这鬼掐的,说什么笑话不行?偏偏拿自己的婚姻大事取笑。”

“这不是玩笑,是真的!”昌欢理解全家人的惊骇,收起笑脸,郑重地把自己的婚事,一个字儿一个字儿,重复了一遍,“五一那天,我要和戴建结婚。”

“戴建?”母亲见昌欢不像在开玩笑,放下筷子,脸上露出愠色,气哼哼问道,“那戴建是什么人?你这孩子也忒不懂事了,难怪你爸都不愿搭理你。如今虽说婚姻大事,自己作主,可也总得和爹妈商量一下呀,你就这么不声不响,一个人在外面,把事儿定了下来,让外人知道了,我们将来出门,怎么有脸见人呀,知根知底儿的,知道你有父有母;不知底细的,还以为你是个孤儿呢。虽说现在不讲什么彩礼订金了,可是哪有事先不领回家里让爹妈看一看,一个姑娘家,忽喽吧就在外面和人成亲了?让外人听了,好像咱们甄家的姑娘是破烂儿活,没人要了似的……”

“行了,行了,妈,”眼看母亲还有一大堆话要说,昌欢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赶紧打断母亲的话,“我这不是跟你们商量吗?明天我就领他回来见你们,行了吧?我可是明媒正娶的,又不是私奔,至于说这么多难听的吗?”

“你这哪里叫商量呀?”母亲不依不饶,“结婚的日子都定下了,分明是在通知我们……”母亲还要往下说,见丈夫放下饭碗,起身回屋了,才打住话头,也起身离开。

这顿饭,只吃到一半,一家人匆匆散开了。昌欢这才意识到,自己虑事不周,冷了父母的心。闷坐了一会儿,起身把桌子收拾好,洗涮干净碗筷,走到里屋,去哄母亲,又把未婚夫,不着边际地夸奖了一通,连未来的婆家,也被言过其实地炫耀了一番。

听过昌欢的炫耀,母亲觉得女儿的这门亲事,不属于心血来潮的那种,亲家的门第,在城里也算显赫,又有媒妁之言,算是明媒正娶了,心里的气恼,顿然冰释。脸上却仍显生气,嗔怪昌欢道,“你年纪还小,刚过二十,干嘛这么急着成亲?你们接触的时间也不长,相互缺乏了解,先谈几年,等相互了解透彻了,那时再结婚,不是更好吗?再说,你的两个哥哥,都老大不小了,还没成家,你小小年纪,却先结了婚,外人会怎么看你的?你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刚才和母亲说戴建时,昌欢单单把戴建的年龄忽略了。见母亲心情稍好,她不愿把这个连她自己都不满意的底细说出来,便岔开话头,说出了另一个心事,向母亲解释,她为什么急着要结婚,“我想早点离开陶瓷厂,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呆了,不结婚,他们家不会帮我办调离的。”

母亲听罢,倒吸一口冷气,她隐约感觉到,女儿的这门亲事,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交易,只是她不愿把事情往坏处想,便收了口,把这种担心压在心底。

为了验证自己担心是否多余,精明的母亲,整宿未睡,想出系列方案,打算明天,用在初次登门的未来女婿身上,检验一下这年轻人,是否像女儿说的那样好。

与此同时,亲家那边也没闲着,连夜帮助儿子总结前几次相亲失败的教训,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向不更事的儿子灌输。直忙到大半夜,感觉已无纰漏,方才歇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上午,小伙子以无可挑剔的礼仪,和未来的岳父母见了面。进屋后,很好地保持了玩弄手指的习惯,言谈也谨慎小心,逻辑严密,言简意赅,基本上只答不问,出口只有一个字儿,顶多不超过两个字儿。临别时,小伙子心里甚至产生了某种成就感,觉得大功告成了。可未来的岳母并不这么看,心凉了半截儿,断定女儿遇人为不良,将来婚姻不会幸福。

破绽出在小伙子刚进门时。姑娘细心的母亲,把一条女人的头巾,铺在沙发上,示意小伙子坐下。事先小伙子没有得到有益的忠告,就老实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去。姑娘的母亲当时心就冷了。在当地,坐女人的头巾,是让女人反感的事,很多人家都用这种方法,来检验初次登门的未来女婿,是否懂事明礼。接下来,姑娘的母亲通过巧妙的盘问,得知小伙子的年龄已过三十,刚才发冷的心,都快结冰了。而姑娘的父亲,虽一言未发,仅凭小伙子玩弄手指的举动和那双干涩的眼睛,一眼就断定,女儿不识货,要嫁给一个老赶,尽管那会儿,娘家人并知道,小伙子的绰号,就叫二老赶。甚至耳背的世德,从门缝里看了小伙子背影一眼,当一家人刚把小伙子送出街门,就连连摇头,大声叹气。

昌欢送走戴建,转身回家,刚一进家门,就觉得气氛不对:父亲躺在炕上假寐,母亲坐在炕沿,阴郁着脸,不待昌欢开口,辟头就问,“你了解他吗?”

“差不多吧。”昌欢看出母亲对戴建不满,脱口说了一句。

“婚姻大事,女人一辈子的事,差不多怎么行?你以为是儿戏呀?”母亲生气说道。

“嘿,不是儿戏,是大人的游戏罢了。”昌欢装出无所谓的样子。

“游戏?”母亲瞪着昌欢,“你游戏了婚姻,婚姻就会游戏你,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傻子。”

“可是,他们家能帮我调动工作。”昌欢眼角噙着泪说。

“工作不称心,可以慢慢调换,婚姻不称心,是随便可以调换的吗?”母亲斥责道。

“可以离呀。”昌欢犟嘴。

“你!你!”母亲刚要发火,马上想到,这时动怒,只会加速促使昌欢往火坑里跳,忍了忍,放缓语气,开导昌欢,“闺女,你仔细想想,看你这些年做过的事,多荒唐啊,早先,你在学校偷着谈恋爱,你爸说你,你不听,私下里背着我和你爸,偷偷和那小子好,结果大学没考上;你爸让你回学校复读,你不听,为了帮那小子上学,你跑到陶瓷厂上班。最后怎么样?不出一年,就让那小子给甩了。这些教训还不够吗?如今你后悔了,不愿在陶瓷厂干了,就为这么点事儿,又私下和人家订亲,这人这么老赶,明摆着和咱不是一路人,你却偏要和他成亲,这不是瞪着眼睛往苦水里跳吗。”

昌欢知道母亲接下来要说什么,赶紧拦着说,“妈,我现在只想赶快离开陶瓷厂,我实在不想再去那里上班了,你要能帮我马上调离那里,我还可以再想想,你要是不能帮我,你就别管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昌欢说着,起身走了出去。

望着躺在炕上假寐的丈夫,丈夫似乎已经入睡,对昌欢的话,一丝反应都没有,母亲只好摇摇头,不再说话。

昌欢的婚礼,如期举办。母亲原本想配送四铺四盖,当作妆奁,送给昌欢,因为心情不好,耽搁了缝制的进度,眼看婚期到了,只做好的两铺两盖,不得已,只好这样了,在新婚的前一天晚上,让昌乐送到新房。

大哥昌喜看父母的脸色行事。昌欢结婚那天,托辞公出,没有回家,错过了昌欢的婚礼。尽管那天,是全国性的公假日。昌庆在外地上学,也错过了姐姐的婚礼。父母早在昌欢把婚事告诉他们的当天,就宣布:拒绝参加昌欢的婚礼,理由是:丢不起那人。这样,在昌欢的婚礼上,娘家人就只有昌乐一人了。幸亏堂伯恒富不知从哪儿听来了消息,婚礼那天,带着女儿昌艳一家,出现在婚庆宴席上。昌艳早在两年前就结婚了,眼下已有了孩子。

婚礼显然是成功的。当天傍晚,堂兄恒富,带着还没醒过的酒意,来到家里,训斥拒绝参加婚礼的堂弟夫妻,“太守分了,多好的酒席呀,那大虾,大螃蟹,海参,鲍鱼,平日咱哪里见过?闺女掉进福坑里,今天大喜的日子,你两口子倒好,一点面子不给,怎么,有家局长家,配不上你们?”

恒安坐在炕沿,苦笑了一声,叹息道,“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是不是福坑,昌欢她心里清楚。”

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昌欢在新婚之夜,就相自己嫁错了。

其实,在结婚前,对自己的婚后生活,昌欢是有过幻想的。她期望新婚之夜,丈夫能对她温存些,羞答答地靠近她,一边说着俏皮的悄悄话,一边耳鬓斯磨,吻她,拥抱她,随后轻轻地抚摸她,让她浑身舒畅,最后才做实际性的事情。担心呆头呆脑的丈夫不解风情,还会像从前约会时那样,老躲着她,不敢碰她,昌欢甚至预想了几套方案,打算在新婚之夜,采取一些较比轻佻的举动,引诱呆板的丈夫亲近她。因此,当丈夫坐在小板凳上洗脚时,昌欢就早早地把二人的被褥铺放好,而且故意把丈夫的被褥,铺放在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

丈夫不动声色地一边洗脚,一边观察着昌欢的举动,在用毛巾擦脚时,发现昌欢铺了两套被褥,当即指着其中的一套被褥,命令道,“把这拿走!”

昌欢吓了一跳。没料到,平日见了自己,唯唯喏喏的丈夫,今晚竟用家长的口气命令她,心里感到一丝的不快。她想问问丈夫,只剩下一套被褥,他今晚睡哪儿?可是,丈夫根本不等她问话,说完,起身到门外泼掉洗脚水,旋身回屋,爬到炕上,开始脱光衣服。

昌欢觉得有些不妙,恐惧得心脏紧缩起来,不敢去看脱光衣服后、肌肉暴突的丈夫躯体,赶紧合衣钻进被窝,用被蒙住头,透过一条被缝,看见踩在自己身边一只蒲扇似的大脚,心被唬得咚咚直跳。丈夫并不开口说话,只站在炕上,一件一件地脱掉衣服。当把最后一件衣服脱掉,哈腰抓住一只被角,只轻轻一掀,昌欢攥在手里的被子就被掀开。丈夫俯下身子,像给婴儿换衣服似的,三两下,就把昌欢的衣服脱掉,以至于昌欢怀疑自己的丈夫,从前常干强暴良家妇女的勾当。这种想法刚一萌生,迅疾又觉得自己像荒原上,一只孤弱无助的小兔子,被枭悍的坐山雕利爪死死地抓住,紧跟着,就像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她被倒塌的房梁压住了,下身被一根硬物刺破,钻心地痛。她想呼喊救命,却喘不上气儿,憋闷得快要晕死了,而身上的震动,却一阵猛似一阵,下身的硬物,也越来越向深处刺进……不知过了多久,在经历最后一阵狂暴的震荡后,地震停歇下来,身上压着的东西,随后滚落下去。昌欢透了口气儿,免强没有憋死,只是下身被硬物刺伤的地方,还剧烈地痛疼。正当昌欢在体验痛楚的时候,身边的丈夫,剧烈劳顿后,很快睡着了。望着梦中嘴角露出快意的丈夫,昌欢心里涌升起被强暴后的屈辱和悲愤。这时,她才承认,自己真的嫁错了人,也预感到自己的婚姻,并不会持续太久。可是,痛苦的事儿还没完,当她刚刚觉得下身的疼痛减轻了一些,呼吸也顺畅了,从美梦中醒来的丈夫,又一次往伤口上撒盐,让她又一次体验了痛苦,接下来又是第三次、第四次……昌欢清楚记得,这一夜,丈夫让她痛苦了十五次,而幻想中的那种快感,却一次也没有。

正是从这一夜开始,昌欢对夜晚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每当夜色降临,她就禁不住会瑟瑟发抖;越是恐惧,贪婪的丈夫,越肆无忌惮地让她痛楚,越是痛楚,她越盼望早点离开生猛的丈夫,就像从前渴望早点脱离陶瓷厂那样。为了减轻这种痛苦,她曾放下尊严,可怜巴巴地哀求丈夫,放过她几天,以便让她有时间调整调整心态。不想丈夫听了,不但不理解,反倒冷笑着,拿脏话骂她,说她假正经,当婊子立牌坊。

这种脏话,以后就司空见惯了。昌欢从这些脏话里,慢慢听懂了,丈夫早先,曾谈过不少女孩子,之所以结局不好,所有的女孩子都离他而去,都是因为姑娘们无法忍受他那一身痞子气,他那粗俗不堪的下流言谈。只是焦虑的父母,在儿子经历了过多的失败后,替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找到了应付姑娘们的一些基本技巧,又四处托媒,好歹遇上了铁了心、不惜一切代价,要调离陶瓷厂的昌欢;短时间里,丈夫戴建又很好地掩饰了身上的毛病,最终才和昌欢成了亲。

一经知道了这一点,昌欢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开始憎恨婆家所有的人,开始憎恨当初替保媒的老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