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世德演义圣佛出世(1)

梦中世德站在一只船上,航行在一条河里。河面不宽,两岸人家清晰可见,经过一户人家门前时,世德看见这户人家门前站了一群人,手里举着旌幡,好像正在出殡,仔细看时,有人从大门里抬出一口漆黑的棺材,一个瘦削的男人,扛着棺材头,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看上去挺好笑的。世德正要乐出声来,仔细看时,觉着那人像世义,心里倏的一惊,出了一身冷汗,从梦中醒来,心脏还在怦怦乱跳。停了片刻,平静下来,见小柳红在身边发出均匀的酣声,才相信刚才做了场恶梦。梦中的事情有些蹊跷,搅得世德世德无法入睡,心里不住地思量,今晚怎么会做出这样一场恶梦?

天将亮时,小柳红停了酣声,翻了下身,见世德已经醒了,问道,“现在几点了?”

“大概五点了吧。”世德随口应了一声,停了一会儿,又说,“我半夜做了一场恶梦,在一条船上,看人家出殡,可是看那肩扛棺材头的,却是我哥……”

“梦是日里想,喷嚏鼻子痒。你大概是想家了,才做出这种梦来,别多想了。”

世德他们是在半年前来到梓墟镇的。这梓墟镇位于天目山下的梓墟溪边,是一个不大的小镇,二百多户人家,挨着溪边居住着,镇上的人家大多以务农为生。多年以前那个夏日,父亲带小柳红走了一天的山路,下半晌,才到了梓墟镇。那会儿她都快饿晕了。父亲一路上不住地告诉她,说到了梓墟镇,到姑姑家,就能吃上五香粽子了。父亲说的姑姑,小柳红从来没见过,可为了快些吃上五香粽子,小柳红还是咬着牙,浑身冒着冷汗,跟着父亲,一步一步走着山路。到梓墟镇时,她都累得迈不动步了,忘记了来梓墟镇是为了吃五香粽子。父亲说,“跪一会儿吧,跪着歇歇脚。”小柳红听话地跪在街边,父亲在她头上插了棵草棍。过了一会儿,一个女人走了过来,在她身前停了脚,打量她一会儿。小柳红想,这人该是姑姑吧。那女人并没像一般人家的亲人见面时那样,和他们父女亲热地搭话,只是看了一会儿,就和小柳红父亲悄声嘀咕了一会儿,随后,从兜里掏出二十块大洋交给了父亲。父亲接过大洋,数了数,手里留下一枚,剩余的揣进兜里,对那女人说,“你等一等,我马上就来。”父亲说完,走进一家饭馆,出来时,手里攥着一个五香粽子,一边走,一边给粽子剥了皮,交给小柳红,说,“吃下吧。”

小柳红接过粽子,咬了一口,满口留香,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香酣的好东西,只几口,就把一个粽子吞了下去。见女儿把粽子吃完,父亲才说,“爸还有些事儿要办,你跟姑姑在这里呆一会儿。”说完,就走了,直到天黑也没回来。那女人就说要带她去找爸爸,领她上了船,在船上航行了几天,到了上海,小柳红才知道,自己是让父亲给卖了。长大后,童年的事,差不多快忘光了,只是梓墟镇上吃过的那个五香粽子,小柳红却总也忘不掉,尽管后来吃遍了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可总觉得,都比不上在梓墟镇吃过的那个五香粽子。正是由于这一点,当世德提议要回她老家安居时,小柳红就决定,到梓墟镇上来。

二人在镇北买了块空地,从杭州请来设计师,按上海富室人家公馆的样式,盖起一幢梓墟镇上最漂亮的小楼,而后又在镇上雇来男丁女婢,年纪轻轻,就过起了寓公的生活。镇上人很快就知道了,镇北来了一户从上海迁来的人家,赋闲的阿公姓甄,见了面,就甄老爷甄太太叫着。乡下人穷惯了,偶尔给仆人们些赏赐,就把仆人们乐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觉得自己发了大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把能到甄家打工,看作是一件发财的买卖;会投机钻营的的,都削尖了脑袋,要到甄家当仆人。镇上一些无良之徒,也油嘴滑舌地找机会巴结世德,为了世德能赏赐他们一顿酒吃,世德也乐得大家这么敬他,渐渐的,甄府便日日高朋满座,酒席上呼五吆六的划拳声,不时从堂上传出。

世德和小柳红二人游手好闲惯了,根本不懂得经营,高价买下的一些薄田,租给别人耕种,一年下来,收上的租子,勉强能够一大家子人的伙食,其余的开销,只好从上海带来的积蓄中支取。坐吃山空,不上两年,家底儿就吃得差不多了。一天,小柳红打开皮箱,见箱底只剩一副金手镯和一只翡翠扁簪,另外还有几个戒指耳环之类的小件,心里不禁吃了一惊。夜里躺在床上,她把这事告诉了世德。世德也惊忧起来,“可不是吗,咱们已经几年没有进项了。”

“得想办法了,这么下去可不行。”小柳红说。

“是该想想办法了,”世德翻了下身,说,“来这里两年多了,我也呆得有些腻了,看来,咱们得快些离开这里。这穷乡僻壤的,做什么都不方便,要做得好生意,还得去都市才行。”

“那是。”小柳红说,“只是咱们在这儿住了两年多,好容易拢络一些人气儿,就这么轻易放过,太可惜了。”

“你是说,在这里做一单再走?”

“可不是吗。”

“可是这十里八乡的,你看看,哪有什么像样的富室?针头削铁,燕口夺泥,哪里下得去手?”

“依我看,还是咱们的思路出了问题。”小柳红说,“通常,咱们总以为,做局,只有在富人身上打主意,才有彩头;在穷人身上打主意,只能获取蝇头小利,这是观念上的一种误区。其实,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生意的存在,要大要小,就看你怎么把握了。你看咱们中国,到处都是穷人,富人很少,可是你再看帝王将相们,赚得又都是穷人的钱,你看那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的家里,个个都富得流油,为什么?还不是他们薄利众收吗?你别看老百姓们都穷,可每家每户都刮取他们一点,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聚沙成塔,最后那数目,可就大得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世德问,“咱们要像官吏们刮地皮那样,从这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手中收取钱财?”

“正是嘛。”

“这我倒不明白了,咱们既不是官府的公差,又不是称霸一方的山大王,如何能让百姓们向咱们交钱呢?”

“你还是思路上有问题,没想明白。”小柳红说,“吃咱们这碗饭的,自然不能像官府那样巧立名目,拿苛捐杂税去刮地皮,也不能像绿林好汉那样生取豪夺,咱们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咱们呀。”

“送给咱们?”世德笑了笑,说,“你该不是想钱想痴了,在这里白日做梦吧。”

“瞧你说的,什么叫梦话呀,”小柳红说,“你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又从北方来,就没听说过会道门的教主们敛财的事?就算没听说过,你也该知道,信佛的人往庙里进香许愿捐钱的事吧?”

“这倒是听说过。”

“那些信徒们,凭什么把钱送进庙里呀,还不是他们相信佛能赐福保佑他?这人哪,一旦要是信了一件事,上了道儿,他就会把钱心甘情愿地交出来。”

“可咱们平时也不信佛呀。”

听世德说出这话,小柳红笑出声来,笑过之后,讥讽道,“亏你还是江湖中人呢,现在却变得像个傻瓜。”

经小柳红这么一笑,世德恍然明白了什么。这一夜,夫妻二人合计到深夜,把一应的事情商量稳妥,才分头睡下。

下个星期三,世德去了杭州,在一个街摊上,买了一尊鎏金铜佛,外加一只木制佛龛。回到家中,将铜佛用红绸裹上,放到佛龛里,供奉在堂屋的北墙边的供桌上,随后又到离家一百多里的法惠寺,以给铜佛开光的名义,请来两位和尚。和尚进镇时,世德招摇地领着两位师傅,在镇中环绕一周,才回到家中。此后,梓墟镇上就传开了,说是从上海来这里定居的甄老爷,小时体弱多病,曾被家里寄养在寺院里,长大后才还俗回家。

一天夜里,世德怀揣铜佛,躲开镇上人的眼睛,带上一把镐头,独自来到镇子西边溪岸的一棵老柳树下,刨出一个小坑,将铜佛安放坑里,而后培土埋好,又在新土上撒了泡尿,隐秘地潜回家中,将堂屋的佛龛重新收好。

以后的日子,甄府又像往常一样,招待一群镇上的二流子们饮酒品茶,谈天说地。只是在神侃时,主人往往会提起他广有佛缘的一些传奇。

时间大约又过了两个月,一天饮酒后,主人郑重地向一群二流子宣布,说镇西溪谷那边,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夜里有佛光出现。根据他对佛的禅悟,梓墟镇一带,近期将有圣佛出世。

二流子们听过,个个惊得面面相觑,酒都醒了一半,镇静了片刻,一个胆大的二流子抻头儿问道,“甄老爷,你刚才说的那佛光,是个啥样子的?”

世德看了那二流子一眼,一脸威严地说道,“那是一种神光,是圣佛出世前的朕兆,一般的肉眼凡胎,是看不见的,就像婴儿出世前见红是一个道理。”

“那您老就把那种光的样子,说给我们听听呗,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眼见一群二流子迫切想知道佛光的样子,世德压低了声音,叫一圈人围拢过来,差不多是头碰头合成一圈,听世德神兮兮地描述佛光,“彩虹见过了吗?”世德问二流子们。

“见过。”一群二流子齐声回答。

“佛光就跟彩虹差不多,也是圆环形的,只是没有彩虹的七种颜色,它只有金黄色的一种颜色。彩虹悬在天空,是不动的,佛光却不然,它是运动的,开始只是一个小亮点,像蘑菇,而后由小变大,就像水里投进一只石子,小波纹由小变大地向四周扩展开去,扩展开去,佛光一直向空中扩展开去,直当你看不见了,新的一圈,又像蘑菇一样从地下冒起,又向空中扩展开去……”

“哈,有意思,干脆,今儿晚上,咱就别走了,让甄老爷教咱看佛光吧。”一个二流子兴奋异常,打断了世德的描述。

“咄,猪猡脑子!”这二流子话没落地,就遭另一个二流子的戏弄,“刚才你没听甄老爷说什么啦?得有佛缘的人,才能看得见,你以为睁开你那双猪眼,就什么都看得见啦?”

一群人听了,哈哈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又都为自己没有佛缘叹惋不已。当有人问世德,这即将出世的圣佛会是什么样子时,世德面色沉重起来,摇摇头,叹了口气,“难说,也许是一尊石身佛像,也许是一尊金身佛像,也许是一尊木身佛像,也许就是一个圣婴从地下诞生。”

二流子们听得毛骨悚然,直当听世德说,圣佛出世,就是要保这一方平安的,这些人心里才宽慰下来。跟着又来了兴致,焦急地问道,“那圣佛什么时候才能出世呢?”

世德见问,一脸焦虑地说,“按说见了佛光,圣佛就该出世了,圣佛显出佛光,为的就是让人帮他一把,就像孙悟空给压在大山下,需要唐僧帮他一把才行。”

二流子们听了,自告奋勇地央求世德,赶快带他们去帮圣佛一把。

“不忙,不忙,”世德说,“现在黑灯瞎火的,行动不便,大家先分头回去准备一下,顺便再多找些人,人多力量大,明儿个一早,咱们就到西山谷里去寻找圣佛。”

当有人问世德该带什么工具时,世德说,“镐头、锄头、铁锨,什么都行,只要能刨土翻地就行。”

二流子们得话,纷纷散去。只这一夜功夫,消息就在梓墟镇传开了,无人不晓,梓墟镇将有圣佛出世了。人们恐惧、期待、渴望……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充斥胸间,都盼望着天早一点放亮,以便能快些亲眼见证圣佛在梓墟镇出世。

梦中世德站在一只船上,航行在一条河里。河面不宽,两岸人家清晰可见,经过一户人家门前时,世德看见这户人家门前站了一群人,手里举着旌幡,好像正在出殡,仔细看时,有人从大门里抬出一口漆黑的棺材,一个瘦削的男人,扛着棺材头,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看上去挺好笑的。世德正要乐出声来,仔细看时,觉着那人像世义,心里倏的一惊,出了一身冷汗,从梦中醒来,心脏还在怦怦乱跳。停了片刻,平静下来,见小柳红在身边发出均匀的酣声,才相信刚才做了场恶梦。梦中的事情有些蹊跷,搅得世德世德无法入睡,心里不住地思量,今晚怎么会做出这样一场恶梦?

天将亮时,小柳红停了酣声,翻了下身,见世德已经醒了,问道,“现在几点了?”

“大概五点了吧。”世德随口应了一声,停了一会儿,又说,“我半夜做了一场恶梦,在一条船上,看人家出殡,可是看那肩扛棺材头的,却是我哥……”

“梦是日里想,喷嚏鼻子痒。你大概是想家了,才做出这种梦来,别多想了。”

世德他们是在半年前来到梓墟镇的。这梓墟镇位于天目山下的梓墟溪边,是一个不大的小镇,二百多户人家,挨着溪边居住着,镇上的人家大多以务农为生。多年以前那个夏日,父亲带小柳红走了一天的山路,下半晌,才到了梓墟镇。那会儿她都快饿晕了。父亲一路上不住地告诉她,说到了梓墟镇,到姑姑家,就能吃上五香粽子了。父亲说的姑姑,小柳红从来没见过,可为了快些吃上五香粽子,小柳红还是咬着牙,浑身冒着冷汗,跟着父亲,一步一步走着山路。到梓墟镇时,她都累得迈不动步了,忘记了来梓墟镇是为了吃五香粽子。父亲说,“跪一会儿吧,跪着歇歇脚。”小柳红听话地跪在街边,父亲在她头上插了棵草棍。过了一会儿,一个女人走了过来,在她身前停了脚,打量她一会儿。小柳红想,这人该是姑姑吧。那女人并没像一般人家的亲人见面时那样,和他们父女亲热地搭话,只是看了一会儿,就和小柳红父亲悄声嘀咕了一会儿,随后,从兜里掏出二十块大洋交给了父亲。父亲接过大洋,数了数,手里留下一枚,剩余的揣进兜里,对那女人说,“你等一等,我马上就来。”父亲说完,走进一家饭馆,出来时,手里攥着一个五香粽子,一边走,一边给粽子剥了皮,交给小柳红,说,“吃下吧。”

小柳红接过粽子,咬了一口,满口留香,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香酣的好东西,只几口,就把一个粽子吞了下去。见女儿把粽子吃完,父亲才说,“爸还有些事儿要办,你跟姑姑在这里呆一会儿。”说完,就走了,直到天黑也没回来。那女人就说要带她去找爸爸,领她上了船,在船上航行了几天,到了上海,小柳红才知道,自己是让父亲给卖了。长大后,童年的事,差不多快忘光了,只是梓墟镇上吃过的那个五香粽子,小柳红却总也忘不掉,尽管后来吃遍了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可总觉得,都比不上在梓墟镇吃过的那个五香粽子。正是由于这一点,当世德提议要回她老家安居时,小柳红就决定,到梓墟镇上来。

二人在镇北买了块空地,从杭州请来设计师,按上海富室人家公馆的样式,盖起一幢梓墟镇上最漂亮的小楼,而后又在镇上雇来男丁女婢,年纪轻轻,就过起了寓公的生活。镇上人很快就知道了,镇北来了一户从上海迁来的人家,赋闲的阿公姓甄,见了面,就甄老爷甄太太叫着。乡下人穷惯了,偶尔给仆人们些赏赐,就把仆人们乐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觉得自己发了大财。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把能到甄家打工,看作是一件发财的买卖;会投机钻营的的,都削尖了脑袋,要到甄家当仆人。镇上一些无良之徒,也油嘴滑舌地找机会巴结世德,为了世德能赏赐他们一顿酒吃,世德也乐得大家这么敬他,渐渐的,甄府便日日高朋满座,酒席上呼五吆六的划拳声,不时从堂上传出。

世德和小柳红二人游手好闲惯了,根本不懂得经营,高价买下的一些薄田,租给别人耕种,一年下来,收上的租子,勉强能够一大家子人的伙食,其余的开销,只好从上海带来的积蓄中支取。坐吃山空,不上两年,家底儿就吃得差不多了。一天,小柳红打开皮箱,见箱底只剩一副金手镯和一只翡翠扁簪,另外还有几个戒指耳环之类的小件,心里不禁吃了一惊。夜里躺在床上,她把这事告诉了世德。世德也惊忧起来,“可不是吗,咱们已经几年没有进项了。”

“得想办法了,这么下去可不行。”小柳红说。

“是该想想办法了,”世德翻了下身,说,“来这里两年多了,我也呆得有些腻了,看来,咱们得快些离开这里。这穷乡僻壤的,做什么都不方便,要做得好生意,还得去都市才行。”

“那是。”小柳红说,“只是咱们在这儿住了两年多,好容易拢络一些人气儿,就这么轻易放过,太可惜了。”

“你是说,在这里做一单再走?”

“可不是吗。”

“可是这十里八乡的,你看看,哪有什么像样的富室?针头削铁,燕口夺泥,哪里下得去手?”

“依我看,还是咱们的思路出了问题。”小柳红说,“通常,咱们总以为,做局,只有在富人身上打主意,才有彩头;在穷人身上打主意,只能获取蝇头小利,这是观念上的一种误区。其实,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生意的存在,要大要小,就看你怎么把握了。你看咱们中国,到处都是穷人,富人很少,可是你再看帝王将相们,赚得又都是穷人的钱,你看那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的家里,个个都富得流油,为什么?还不是他们薄利众收吗?你别看老百姓们都穷,可每家每户都刮取他们一点,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聚沙成塔,最后那数目,可就大得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世德问,“咱们要像官吏们刮地皮那样,从这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手中收取钱财?”

“正是嘛。”

“这我倒不明白了,咱们既不是官府的公差,又不是称霸一方的山大王,如何能让百姓们向咱们交钱呢?”

“你还是思路上有问题,没想明白。”小柳红说,“吃咱们这碗饭的,自然不能像官府那样巧立名目,拿苛捐杂税去刮地皮,也不能像绿林好汉那样生取豪夺,咱们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咱们呀。”

“送给咱们?”世德笑了笑,说,“你该不是想钱想痴了,在这里白日做梦吧。”

“瞧你说的,什么叫梦话呀,”小柳红说,“你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又从北方来,就没听说过会道门的教主们敛财的事?就算没听说过,你也该知道,信佛的人往庙里进香许愿捐钱的事吧?”

“这倒是听说过。”

“那些信徒们,凭什么把钱送进庙里呀,还不是他们相信佛能赐福保佑他?这人哪,一旦要是信了一件事,上了道儿,他就会把钱心甘情愿地交出来。”

“可咱们平时也不信佛呀。”

听世德说出这话,小柳红笑出声来,笑过之后,讥讽道,“亏你还是江湖中人呢,现在却变得像个傻瓜。”

经小柳红这么一笑,世德恍然明白了什么。这一夜,夫妻二人合计到深夜,把一应的事情商量稳妥,才分头睡下。

下个星期三,世德去了杭州,在一个街摊上,买了一尊鎏金铜佛,外加一只木制佛龛。回到家中,将铜佛用红绸裹上,放到佛龛里,供奉在堂屋的北墙边的供桌上,随后又到离家一百多里的法惠寺,以给铜佛开光的名义,请来两位和尚。和尚进镇时,世德招摇地领着两位师傅,在镇中环绕一周,才回到家中。此后,梓墟镇上就传开了,说是从上海来这里定居的甄老爷,小时体弱多病,曾被家里寄养在寺院里,长大后才还俗回家。

一天夜里,世德怀揣铜佛,躲开镇上人的眼睛,带上一把镐头,独自来到镇子西边溪岸的一棵老柳树下,刨出一个小坑,将铜佛安放坑里,而后培土埋好,又在新土上撒了泡尿,隐秘地潜回家中,将堂屋的佛龛重新收好。

以后的日子,甄府又像往常一样,招待一群镇上的二流子们饮酒品茶,谈天说地。只是在神侃时,主人往往会提起他广有佛缘的一些传奇。

时间大约又过了两个月,一天饮酒后,主人郑重地向一群二流子宣布,说镇西溪谷那边,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夜里有佛光出现。根据他对佛的禅悟,梓墟镇一带,近期将有圣佛出世。

二流子们听过,个个惊得面面相觑,酒都醒了一半,镇静了片刻,一个胆大的二流子抻头儿问道,“甄老爷,你刚才说的那佛光,是个啥样子的?”

世德看了那二流子一眼,一脸威严地说道,“那是一种神光,是圣佛出世前的朕兆,一般的肉眼凡胎,是看不见的,就像婴儿出世前见红是一个道理。”

“那您老就把那种光的样子,说给我们听听呗,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眼见一群二流子迫切想知道佛光的样子,世德压低了声音,叫一圈人围拢过来,差不多是头碰头合成一圈,听世德神兮兮地描述佛光,“彩虹见过了吗?”世德问二流子们。

“见过。”一群二流子齐声回答。

“佛光就跟彩虹差不多,也是圆环形的,只是没有彩虹的七种颜色,它只有金黄色的一种颜色。彩虹悬在天空,是不动的,佛光却不然,它是运动的,开始只是一个小亮点,像蘑菇,而后由小变大,就像水里投进一只石子,小波纹由小变大地向四周扩展开去,扩展开去,佛光一直向空中扩展开去,直当你看不见了,新的一圈,又像蘑菇一样从地下冒起,又向空中扩展开去……”

“哈,有意思,干脆,今儿晚上,咱就别走了,让甄老爷教咱看佛光吧。”一个二流子兴奋异常,打断了世德的描述。

“咄,猪猡脑子!”这二流子话没落地,就遭另一个二流子的戏弄,“刚才你没听甄老爷说什么啦?得有佛缘的人,才能看得见,你以为睁开你那双猪眼,就什么都看得见啦?”

一群人听了,哈哈笑了起来,笑过之后,又都为自己没有佛缘叹惋不已。当有人问世德,这即将出世的圣佛会是什么样子时,世德面色沉重起来,摇摇头,叹了口气,“难说,也许是一尊石身佛像,也许是一尊金身佛像,也许是一尊木身佛像,也许就是一个圣婴从地下诞生。”

二流子们听得毛骨悚然,直当听世德说,圣佛出世,就是要保这一方平安的,这些人心里才宽慰下来。跟着又来了兴致,焦急地问道,“那圣佛什么时候才能出世呢?”

世德见问,一脸焦虑地说,“按说见了佛光,圣佛就该出世了,圣佛显出佛光,为的就是让人帮他一把,就像孙悟空给压在大山下,需要唐僧帮他一把才行。”

二流子们听了,自告奋勇地央求世德,赶快带他们去帮圣佛一把。

“不忙,不忙,”世德说,“现在黑灯瞎火的,行动不便,大家先分头回去准备一下,顺便再多找些人,人多力量大,明儿个一早,咱们就到西山谷里去寻找圣佛。”

当有人问世德该带什么工具时,世德说,“镐头、锄头、铁锨,什么都行,只要能刨土翻地就行。”

二流子们得话,纷纷散去。只这一夜功夫,消息就在梓墟镇传开了,无人不晓,梓墟镇将有圣佛出世了。人们恐惧、期待、渴望……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充斥胸间,都盼望着天早一点放亮,以便能快些亲眼见证圣佛在梓墟镇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