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第一课,就是着装训练。勤务兵依照队列顺序,监督每个汉子把身上的便装脱下,扔到一边,换上军装。
甄永信把军装穿好,从地上拾起自己的衣服时,勤务兵喊了一声,“放下!”
甄永信惊得浑身直冒冷汗,来不及多想,拉着贾南镇,抱着自己的衣服,走到军官身前,“报告长官,我们有重要情况,要向陈师长报告!”
那军官吃了一惊,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新兵,翁里翁气地说,“陈师长太忙,有什么情况,报告给我好啦。我会转达给陈师长。”
“事关重大,非得见到陈师长才敢讲。”
看看这个已近中年的北方汉子挺倔犟,军官冷眼盯了他一会儿,问了姓名籍贯,又在花名册上扫了一眼,脸色略显蹊跷,“从辽南来的?”
“是的。”
“大老远跑到这里干嘛?”
“有要事,要找革命党最高军政长官。”
听这北方汉子言之凿凿,军官怕误了大事,惹得长官心烦,就不敢怠慢,喊过勤务后,把军训的事项安排妥当,回头冲甄永信二人说,“跟我来吧。”三个人就离开了新兵连。
军官把二人带到一座院落门前,跟门口站岗的哨兵嘀咕了一句,就让二人在门外等着,自己独自进到院里。一会儿功夫,军官出来,接二人进了院。院内岗哨林立,甄永信揣度,这就该是师部了,心里越发紧张起来。
大院尽头,是一栋小楼,门口相对站了两个哨兵。军官到了门口,立正站好,向里面喊了声,“报告!”便听门回了一声,“进来!”军官就把甄永信二人带了进去。
进了正堂,一个中年军官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冷峻地打量着来人。此人面色黝黑,方头大脸,蒜头鼻子,眼皮微肿,嘴角下撇。见二人进来,也不起身让座。领他们进来的军官急趋几步,上前立正,行过军礼,转身指着二人报告说,“师座,就是这二人。”甄永信猜测,此人就是昨晚在新兵连里,听到新兵们议论的陈师长了。一时慌了手脚,弄不清现在该磕头跪安呢,还是像刚才的军官那样行军礼,主意还没有拿定,陈师长就冷冷地开了口。“二位找我,有什么事呀。快快请讲,军中无戏言。”
甄永信稳了稳神儿,把事先编好的话,背书一样说了出来,“报告师长大人,小人是东北辽南人,家境小康。自打日本人占领辽南,家乡父老便成了亡国之民。小人心有不甘,却报国无门,因清庭实在没有指望了。日前风闻革命党人在南方反清救国,小人才见到了希望。于是变卖了家产,凑得现银两万两,直奔广东来,想为革命尽绵薄之力。”
听到两万两现银,陈师长眼中就放出光亮,脸色倏地温和起来,连声称道,“忠义之士,勇气可嘉。”跟着又问,“两万两银子,一路上带着可不容易啊。”
甄永信见时机已到,从贾南镇怀中取过衣服,撕开衣袖,从中取出银票,敬献给陈师长,“请长官查收。”
陈师长接过银票,看清上面确是两万两,嘴角不再紧绷,松驰下来,又开始了夸奖,“真是国之栋梁啊,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若能十里有一,像仁兄这样,革命何患不成功?列强岂敢欺凌于我。人才难得呀。”陈师长冲着身边的军官感叹。
类似的话重复说了几遍,问甄永信说,“不知二位接下来有何打算?”
“小人散财报国,已是毅无反顾,如今找到革命的队伍,如承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好!”陈师长霍然站起,“革命就需要这样的人才,陈某人想招纳的,就是这样的仁义之士。我看这样吧,先委屈仁兄,到军需处挂个职,任军需少校副处长,”说着,转头问贾南镇,“这位仁兄是……”
甄永信赶忙说,“是小人的家仆,愿随小人共赴革命。”
“噢,义士,这样吧,就让他做你的副官,仁兄意下如何?”
“多谢大人栽培。”
人事安排妥当,陈师长转身问旁边站着的军官,“你的新兵连训练得怎么样啦?”
那军官立正报告,“一切进展顺利!”
“好,要抓紧训练,革命正亟需人才。”嘱咐了一句,又说,“你去把军需处长李六序找来。”军官说了声“是!”转身出去。一会儿功夫,带着另一个军官进屋。这军官身材偏矮,微胖,生得细皮嫩肉,双眼皮,颇有女人相,两目有神,眼珠子转动极快,像枝头上机警的小鸟。陈师长见人进来,就开始吩咐,“李处长,这位甄义士,是我安排给你的副手,他新来乍到,不谙军务,待会儿你带他去换了军装,这段时间,先领他熟悉一下军需事务。”
李处长立正应了声“是!”领着甄永信二人下去。几个人来到军需库,打开库门,按二人的职级、身材,分别配给了两身合身的军装,每人一把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接着又给二人安排了住处,在军需处为二人添置了办公桌椅。因为是师长亲自吩咐的,李处长不敢怠慢,一切都办得熨帖。看看事情已安顿好了,李处长就亲自给二人沏了茶,坐下和二人闲谈。这时,甄永信才发现,李处长虽面善,却不会笑;说话声音不高,却让人感觉是发自肺腑的交心话,这让甄永信想到了贾南镇在杭州结识的婊子春江月,便相信此人城府极深,不敢等闲应付。
“像甄兄的职位,一般士兵做得好,没个十年八载的,是熬不上的。”李处长低声板着脸说,话里却隐含着对甄永信的恭维,“足见师座对甄兄的器重。往后,这军需处一应事务,还需甄兄帮着拿主意,师座那里,少不得甄兄多多美言才行。”
甄永信知道这李处长在探他的口风,笑了笑,说,“处长言过了,刚才师座已交待清楚,再三叮嘱我是来给处座打下手的,再说,兄弟素来不识军务,还需处座多多指教才是,怎么说起见外的话来?兄弟是个直人,往后相处,难免有冒犯之处,处座只管指教,不需客气。”二人又扯了些闲淡,觉得相互难见底细,便托辞离去。
军训的第一课,就是着装训练。勤务兵依照队列顺序,监督每个汉子把身上的便装脱下,扔到一边,换上军装。
甄永信把军装穿好,从地上拾起自己的衣服时,勤务兵喊了一声,“放下!”
甄永信惊得浑身直冒冷汗,来不及多想,拉着贾南镇,抱着自己的衣服,走到军官身前,“报告长官,我们有重要情况,要向陈师长报告!”
那军官吃了一惊,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新兵,翁里翁气地说,“陈师长太忙,有什么情况,报告给我好啦。我会转达给陈师长。”
“事关重大,非得见到陈师长才敢讲。”
看看这个已近中年的北方汉子挺倔犟,军官冷眼盯了他一会儿,问了姓名籍贯,又在花名册上扫了一眼,脸色略显蹊跷,“从辽南来的?”
“是的。”
“大老远跑到这里干嘛?”
“有要事,要找革命党最高军政长官。”
听这北方汉子言之凿凿,军官怕误了大事,惹得长官心烦,就不敢怠慢,喊过勤务后,把军训的事项安排妥当,回头冲甄永信二人说,“跟我来吧。”三个人就离开了新兵连。
军官把二人带到一座院落门前,跟门口站岗的哨兵嘀咕了一句,就让二人在门外等着,自己独自进到院里。一会儿功夫,军官出来,接二人进了院。院内岗哨林立,甄永信揣度,这就该是师部了,心里越发紧张起来。
大院尽头,是一栋小楼,门口相对站了两个哨兵。军官到了门口,立正站好,向里面喊了声,“报告!”便听门回了一声,“进来!”军官就把甄永信二人带了进去。
进了正堂,一个中年军官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冷峻地打量着来人。此人面色黝黑,方头大脸,蒜头鼻子,眼皮微肿,嘴角下撇。见二人进来,也不起身让座。领他们进来的军官急趋几步,上前立正,行过军礼,转身指着二人报告说,“师座,就是这二人。”甄永信猜测,此人就是昨晚在新兵连里,听到新兵们议论的陈师长了。一时慌了手脚,弄不清现在该磕头跪安呢,还是像刚才的军官那样行军礼,主意还没有拿定,陈师长就冷冷地开了口。“二位找我,有什么事呀。快快请讲,军中无戏言。”
甄永信稳了稳神儿,把事先编好的话,背书一样说了出来,“报告师长大人,小人是东北辽南人,家境小康。自打日本人占领辽南,家乡父老便成了亡国之民。小人心有不甘,却报国无门,因清庭实在没有指望了。日前风闻革命党人在南方反清救国,小人才见到了希望。于是变卖了家产,凑得现银两万两,直奔广东来,想为革命尽绵薄之力。”
听到两万两现银,陈师长眼中就放出光亮,脸色倏地温和起来,连声称道,“忠义之士,勇气可嘉。”跟着又问,“两万两银子,一路上带着可不容易啊。”
甄永信见时机已到,从贾南镇怀中取过衣服,撕开衣袖,从中取出银票,敬献给陈师长,“请长官查收。”
陈师长接过银票,看清上面确是两万两,嘴角不再紧绷,松驰下来,又开始了夸奖,“真是国之栋梁啊,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若能十里有一,像仁兄这样,革命何患不成功?列强岂敢欺凌于我。人才难得呀。”陈师长冲着身边的军官感叹。
类似的话重复说了几遍,问甄永信说,“不知二位接下来有何打算?”
“小人散财报国,已是毅无反顾,如今找到革命的队伍,如承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好!”陈师长霍然站起,“革命就需要这样的人才,陈某人想招纳的,就是这样的仁义之士。我看这样吧,先委屈仁兄,到军需处挂个职,任军需少校副处长,”说着,转头问贾南镇,“这位仁兄是……”
甄永信赶忙说,“是小人的家仆,愿随小人共赴革命。”
“噢,义士,这样吧,就让他做你的副官,仁兄意下如何?”
“多谢大人栽培。”
人事安排妥当,陈师长转身问旁边站着的军官,“你的新兵连训练得怎么样啦?”
那军官立正报告,“一切进展顺利!”
“好,要抓紧训练,革命正亟需人才。”嘱咐了一句,又说,“你去把军需处长李六序找来。”军官说了声“是!”转身出去。一会儿功夫,带着另一个军官进屋。这军官身材偏矮,微胖,生得细皮嫩肉,双眼皮,颇有女人相,两目有神,眼珠子转动极快,像枝头上机警的小鸟。陈师长见人进来,就开始吩咐,“李处长,这位甄义士,是我安排给你的副手,他新来乍到,不谙军务,待会儿你带他去换了军装,这段时间,先领他熟悉一下军需事务。”
李处长立正应了声“是!”领着甄永信二人下去。几个人来到军需库,打开库门,按二人的职级、身材,分别配给了两身合身的军装,每人一把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接着又给二人安排了住处,在军需处为二人添置了办公桌椅。因为是师长亲自吩咐的,李处长不敢怠慢,一切都办得熨帖。看看事情已安顿好了,李处长就亲自给二人沏了茶,坐下和二人闲谈。这时,甄永信才发现,李处长虽面善,却不会笑;说话声音不高,却让人感觉是发自肺腑的交心话,这让甄永信想到了贾南镇在杭州结识的婊子春江月,便相信此人城府极深,不敢等闲应付。
“像甄兄的职位,一般士兵做得好,没个十年八载的,是熬不上的。”李处长低声板着脸说,话里却隐含着对甄永信的恭维,“足见师座对甄兄的器重。往后,这军需处一应事务,还需甄兄帮着拿主意,师座那里,少不得甄兄多多美言才行。”
甄永信知道这李处长在探他的口风,笑了笑,说,“处长言过了,刚才师座已交待清楚,再三叮嘱我是来给处座打下手的,再说,兄弟素来不识军务,还需处座多多指教才是,怎么说起见外的话来?兄弟是个直人,往后相处,难免有冒犯之处,处座只管指教,不需客气。”二人又扯了些闲淡,觉得相互难见底细,便托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