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上的客船,大多是木棚通铺舱。除甄永信三人,船家另外兜揽了十来个乘客。一船十几个人,都聚拢在一张通铺上。船家在通铺后用木板隔出一间小屋,一家人起居在里面,炉灶支在靠船尾的甲板上,客人如果在船上订餐,船家会单独烹饪。
客船行处,均是一马平川,过春风百里,尽荠麦青青。乍上船时,心里还有一份惊喜,把岸上村落田野当成风景,日子一长,便聊然无味,再过些日子,心里已生厌烦。十几个客商,便只好叫来茶水,相互神聊,打发时光。多是江湖中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谈之事,真伪难辨,终究不如知己的朋友交心那般畅快。谈着谈着,便觉无味了。
船上也有一人,是不加入闲谈的。那人相貌奇特,身材偏瘦,约摸四十上下,早已谢了顶,光头下一圈头发,已难扎成一根像样的辫子,为遮丑,一直不肯摘掉瓜皮帽,身上却着一袭青衿,目光悒郁,仿佛时刻都在思考一个重大命题。从一上船,他就躲在通铺的一角,捧着一本书咀嚼着,对旁边人的闲谈充耳不闻。
甄永信偷眼看时,那人看的是葛洪的《抱朴子》,再看他的装束,便知此人是术士,至少也是喜好炼丹术的。早先只是在书本上看过一些术士的轶事,觉得有趣,却从未交结过。如今船上偶遇奇人,兴致大发,便要上前结识。无奈此人清高,一向冷眼看船中行侣,甄永信觉着,不施展些手段,怕难与他交结。
甄永信寻机挪到那人身边,躺下假寐。那人只顾看书,也不理会,趁那人把书放下,闭目养神,沉思的当口,甄永信兀然开口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话半是自言自语,却分明能让那人感到是在说他。果然,那人睁眼,看看躺在一旁假寐的人,两眼惊疑地问,“先生有何高见?”
甄永信睁眼看看那人,也不起身,神情懒散地说,“自秦以前,方士得时,奇方异术,盛行于世,然而只闻其声,未见其实。始皇创根问底,欲穷其妙,方士不能逞其愿,脑袋纷纷落地,致使徐福亡命瀛洲,世人始知方术乃为虚妄。魏晋以下,方术乘乱复兴,自诩炼丹得道者甚众,食丹延寿者风靡于世,而能遂其愿者,则未见其人。世人尽知食丹延寿为虚妄,却又每每情愿上当,究其原因,是世俗惧怕死亡的心理作祟,所以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炼丹术士也正是利用世人这一劣根性,才得以大行其道……”
那人两眼发直,耐着性子听甄永信高论,半晌,才忍不住问了一句,“请问,先生要教我什么?”
甄永信愣了一下,稳了稳神儿,又说,“方术为虚妄,炼丹乃荒诞。”
“先生为什么要教我这些?”那人问。
“看仁兄在读葛洪的《抱朴子》,知道仁兄喜好此术,正在探究炼丹术,心有感念,便说出上面不经之谈。”
那人听罢,大笑起来,“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生知道葛洪为炼丹术大师不假,却忘了葛洪在常年探索中,曾创造出湿法炼金的绝艺。此法对点石成金术而言,必将产生深刻启迪。在下读《抱朴子》,只是在研究湿法炼金术,期望从中寻觅些对点石成金术有益的启示。并不是要去炼什么丹。”
甄永信脸上有些胀热,后悔自己自作聪明,妄下雌黄,招人嗤笑,所幸久闯江湖,处变不惊,片刻之后,就恢复了平静。听此人说起点石成金术,心里又陡生兴致,接过话,说,“先生研究的,可是韩钟离的点石成金术?”
那人听后大摇其头,不屑地说,“八仙传奇,荒诞不经,缺乏可凭之据。在下探究的,是有理可循的科学之术,岂是传奇不经之说可比?”
“噢?”甄永信听了,怕吃苍蝇,不敢再轻发高论,就循根探底,说,“听仁兄的意思,是独辟蹊径,自闯门派喽?”
“那倒不敢当,在下只是依据先人成说,循理而行罢了。”
“这样说来,仁兄已谙熟此道,造出实物了?”
那人立时脸红起来,摇了摇头说,“眼下还没成,想必是哪个环节理解有误,这才远游他方,寻求高人点化。”
交谈中,二人互通了姓名,此人姓才,表字梦粱,镇江人,早年执着于仕途,科举废弃后,仗着家境殷实,,不治生产,醉心于炼金术,此次前往崂山,寻仙访道,正是要获取炼金术秘籍,无奈空手而归。甄永信情知炼金术与炼丹术一脉相承,皆为古代方士虚妄诓世之举,见此人却言之凿凿,行事执拗,对炼金术已走火入魔,不能自拔,正是好下手的主儿,便想做他一次。短时间内理顺了思绪,又开始了他的宏论。
“我看梦粱兄不转变思路,一条路走到底,恐怕难有作为。”
“此话怎讲?”才梦粱略显不屑地问。
“古时炼金术,流传到今,大都停留在笼统的猜想上。诸如炼物成形,炼形成气,炼气成神之说,何其抽象空洞,岂有细则可循?说是宇宙万物,归类于五行,演化而成万物,只要环境时节适宜,万物又可相互转化,于是有人提出四种贱金属之说,幻想通过一些手段,把铁铜铅锡等贱金属转化成金银。可自古以来,有谁转化成功?便是葛洪的湿法炼金,也只是用稀流酸分离出铜而已,其实并不是金。”
运河上的客船,大多是木棚通铺舱。除甄永信三人,船家另外兜揽了十来个乘客。一船十几个人,都聚拢在一张通铺上。船家在通铺后用木板隔出一间小屋,一家人起居在里面,炉灶支在靠船尾的甲板上,客人如果在船上订餐,船家会单独烹饪。
客船行处,均是一马平川,过春风百里,尽荠麦青青。乍上船时,心里还有一份惊喜,把岸上村落田野当成风景,日子一长,便聊然无味,再过些日子,心里已生厌烦。十几个客商,便只好叫来茶水,相互神聊,打发时光。多是江湖中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所谈之事,真伪难辨,终究不如知己的朋友交心那般畅快。谈着谈着,便觉无味了。
船上也有一人,是不加入闲谈的。那人相貌奇特,身材偏瘦,约摸四十上下,早已谢了顶,光头下一圈头发,已难扎成一根像样的辫子,为遮丑,一直不肯摘掉瓜皮帽,身上却着一袭青衿,目光悒郁,仿佛时刻都在思考一个重大命题。从一上船,他就躲在通铺的一角,捧着一本书咀嚼着,对旁边人的闲谈充耳不闻。
甄永信偷眼看时,那人看的是葛洪的《抱朴子》,再看他的装束,便知此人是术士,至少也是喜好炼丹术的。早先只是在书本上看过一些术士的轶事,觉得有趣,却从未交结过。如今船上偶遇奇人,兴致大发,便要上前结识。无奈此人清高,一向冷眼看船中行侣,甄永信觉着,不施展些手段,怕难与他交结。
甄永信寻机挪到那人身边,躺下假寐。那人只顾看书,也不理会,趁那人把书放下,闭目养神,沉思的当口,甄永信兀然开口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话半是自言自语,却分明能让那人感到是在说他。果然,那人睁眼,看看躺在一旁假寐的人,两眼惊疑地问,“先生有何高见?”
甄永信睁眼看看那人,也不起身,神情懒散地说,“自秦以前,方士得时,奇方异术,盛行于世,然而只闻其声,未见其实。始皇创根问底,欲穷其妙,方士不能逞其愿,脑袋纷纷落地,致使徐福亡命瀛洲,世人始知方术乃为虚妄。魏晋以下,方术乘乱复兴,自诩炼丹得道者甚众,食丹延寿者风靡于世,而能遂其愿者,则未见其人。世人尽知食丹延寿为虚妄,却又每每情愿上当,究其原因,是世俗惧怕死亡的心理作祟,所以才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炼丹术士也正是利用世人这一劣根性,才得以大行其道……”
那人两眼发直,耐着性子听甄永信高论,半晌,才忍不住问了一句,“请问,先生要教我什么?”
甄永信愣了一下,稳了稳神儿,又说,“方术为虚妄,炼丹乃荒诞。”
“先生为什么要教我这些?”那人问。
“看仁兄在读葛洪的《抱朴子》,知道仁兄喜好此术,正在探究炼丹术,心有感念,便说出上面不经之谈。”
那人听罢,大笑起来,“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生知道葛洪为炼丹术大师不假,却忘了葛洪在常年探索中,曾创造出湿法炼金的绝艺。此法对点石成金术而言,必将产生深刻启迪。在下读《抱朴子》,只是在研究湿法炼金术,期望从中寻觅些对点石成金术有益的启示。并不是要去炼什么丹。”
甄永信脸上有些胀热,后悔自己自作聪明,妄下雌黄,招人嗤笑,所幸久闯江湖,处变不惊,片刻之后,就恢复了平静。听此人说起点石成金术,心里又陡生兴致,接过话,说,“先生研究的,可是韩钟离的点石成金术?”
那人听后大摇其头,不屑地说,“八仙传奇,荒诞不经,缺乏可凭之据。在下探究的,是有理可循的科学之术,岂是传奇不经之说可比?”
“噢?”甄永信听了,怕吃苍蝇,不敢再轻发高论,就循根探底,说,“听仁兄的意思,是独辟蹊径,自闯门派喽?”
“那倒不敢当,在下只是依据先人成说,循理而行罢了。”
“这样说来,仁兄已谙熟此道,造出实物了?”
那人立时脸红起来,摇了摇头说,“眼下还没成,想必是哪个环节理解有误,这才远游他方,寻求高人点化。”
交谈中,二人互通了姓名,此人姓才,表字梦粱,镇江人,早年执着于仕途,科举废弃后,仗着家境殷实,,不治生产,醉心于炼金术,此次前往崂山,寻仙访道,正是要获取炼金术秘籍,无奈空手而归。甄永信情知炼金术与炼丹术一脉相承,皆为古代方士虚妄诓世之举,见此人却言之凿凿,行事执拗,对炼金术已走火入魔,不能自拔,正是好下手的主儿,便想做他一次。短时间内理顺了思绪,又开始了他的宏论。
“我看梦粱兄不转变思路,一条路走到底,恐怕难有作为。”
“此话怎讲?”才梦粱略显不屑地问。
“古时炼金术,流传到今,大都停留在笼统的猜想上。诸如炼物成形,炼形成气,炼气成神之说,何其抽象空洞,岂有细则可循?说是宇宙万物,归类于五行,演化而成万物,只要环境时节适宜,万物又可相互转化,于是有人提出四种贱金属之说,幻想通过一些手段,把铁铜铅锡等贱金属转化成金银。可自古以来,有谁转化成功?便是葛洪的湿法炼金,也只是用稀流酸分离出铜而已,其实并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