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贾南镇没像往常那样出摊,而是径直到了南门外的顺来风客栈,找到了那兄妹二人。二人住在客栈拐角处的一个小房间里,刚刚起身洗漱,见贾南镇找来,就把他让进屋来。屋里凌乱不堪,散发着霉味,找不到坐的地方,炕上被褥胡乱堆放着,看去不像是兄妹分居,贾南镇心里就有了底,暗自佩服师傅的眼力。男青年把被子往炕里推了推一下,让贾南镇坐下,看看炕上不甚干净,贾南镇推辞说还有事儿,站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这两天我给你问了几家,都嫌你兄妹是外地人,不知根底儿,心里不踏实,我看这事挺难办,令妹要是诚心想在这一带找个好婆家,你俩老这么住客栈不行,最好先在这里租一间房子住,而后再托一个托底的人帮着张罗,兴许这事才有把握。”
男的听了,来了精神,“老哥说的对,只是这城里的房子太贵,我兄妹二人一路乞讨过来,身无积蓄,眼下真的租不起。”
“我看这样吧,我那儿还宽敞,你兄妹二人先搬我那儿住些日子,以后有了钱,租到合适的房子再说,你看怎么样?”
“那就多谢老哥了,我兄妹二人现在举目无亲,托底的人,实在难找,小妹的事,还望老哥帮着费心。”
“其实也好办,要是你兄妹不嫌弃,我们之间可以表亲相认,这样,我出去说话,别人心里也会蹋实些。”
“要能这样,老哥就是我兄妹二人的大恩人了,等把小妹的事办停当了,兄弟腾出空儿来,一定好好报答老哥。”
“报答啥,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点难处,帮人一臂之力,也是为来世积一点阴德。”
说着,贾南镇领着兄妹二人,来到徐二的住处,跟徐二说了情况,就安顿二人在里屋住下。此后,就和这兄妹二人以表兄妹相称。
下午,贾南镇到了城西南的阎家大院。阎家是这一带的富室,农、官、商三路通吃,嫌城里的宅院不宽敞,卖掉城里的老宅,在城西南盖起了一座大庄院,宅院是五进的,全部用石灰岩方料砌成,围墙高起,落落壮观,远看像一座城堡。阎庄主常年在外料理生意,家中一应大事小情,全靠管家打理,重大事情,由大婆拿主意。阎财主除了正室,还娶了六房偏室,无奈阎家枝叶不旺,人丁不兴,除了大婆和三房各生一子,其余各房都生的丫头,数量也不多。眼下愁的,正是大婆生的长子。
见贾南镇找来,管家也没领进正房,只在门房里看了茶。稍作寒暄,贾南镇就说明了来意。说是自己的两姨表亲,家住吉林农安,家乡遭了洪灾,逃难投奔他这儿,有在这里给表妹找户人家的打算。
管家听后,翻了下眼睛,问,“人怎么样?”
“人怎么样,还要你老自己去看,嘴上的事不托底。”
管家说了句,“也好。”就跟贾南镇进了城。在徐二家里,见到了兄妹二人。看那女人,低眉顺眼的,面色白净,眉目清秀,偶尔抬眼,神色里略显戚楚,却不乏风韵,身段匀称,约摸二十刚出头儿,管家看了个满眼,心神也随着动荡起来,跟着贾南镇到了街上,说回家跟东家商量商量。下午就又返回城里,让贾南镇帮着撮合。
“表妹家遭不测,投我而来,要我保媒,也该让我见上你家少爷一眼才好。”
管家略显为难,顿了一会儿,答应说,“也好。”就带贾南镇出了城,往阎家庄院去。进了阎家庄院,贾南镇才发现,这庄院从外观看,虽壮观,却朴实,进到院内,则别有洞天,房屋的正面墙的石块上,都有各种鸟兽的浮雕。室内则装潢华丽,雕梁画栋,藻井斑斓,地面铺设红色理石,堂屋墙壁镶有瓷砖壁画,光彩流溢。顺着地砖甬道,转过三进后,到了一排正房靠东边的一间屋子。管家小声吩咐贾南镇一句,“别说话。”就推门进了屋。在里间炕上,一个瘦削的男人坐在炕当间儿,贾南镇压估摸,这该是阎家的大少爷了。听有动静,那人忽然像遇到什么危险,挺真了身子,不住地转动着脑袋,仿佛他身边站满了人,他要逐个向人打招呼,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盘坐在炕中间,幅度均匀地钟摆一样,一刻不停地前后摆动着身子。贾南镇仔细看时,发现这男人皮肤灰黄,知道他常年缺少户外活动,枯瘦的脸上,坑坑洼洼,下颏向前伸出,眨巴的眼皮下,像干瘪的种子,枯秕无物,看过后,浑身发瘮,只待了一会儿,贾南镇就退了出来,管家刚要开口说话,贾南镇抢着说,“屋里太暗,我眼神儿不好,能不能叫他出来一下,我再仔细看看。”
管家面带难色,停了一会,在瞎子的耳边悄声说了句什么,瞎子就起身下炕,走出门外,上身前倾,胸向下腆着,撅着屁股,两腿不能打弯,脚擦着地,向前挪步。没走上十步,贾南镇就转身走了。管家忙把少东家侍候进屋,追赶过来,在大门口追上贾南镇。
“老弟看,还中不?”
贾南镇看了看管家,未置可否,只说了一句,“等回去和我表弟商量商量再说。”
第二天一大早,贾南镇没像往常那样出摊,而是径直到了南门外的顺来风客栈,找到了那兄妹二人。二人住在客栈拐角处的一个小房间里,刚刚起身洗漱,见贾南镇找来,就把他让进屋来。屋里凌乱不堪,散发着霉味,找不到坐的地方,炕上被褥胡乱堆放着,看去不像是兄妹分居,贾南镇心里就有了底,暗自佩服师傅的眼力。男青年把被子往炕里推了推一下,让贾南镇坐下,看看炕上不甚干净,贾南镇推辞说还有事儿,站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这两天我给你问了几家,都嫌你兄妹是外地人,不知根底儿,心里不踏实,我看这事挺难办,令妹要是诚心想在这一带找个好婆家,你俩老这么住客栈不行,最好先在这里租一间房子住,而后再托一个托底的人帮着张罗,兴许这事才有把握。”
男的听了,来了精神,“老哥说的对,只是这城里的房子太贵,我兄妹二人一路乞讨过来,身无积蓄,眼下真的租不起。”
“我看这样吧,我那儿还宽敞,你兄妹二人先搬我那儿住些日子,以后有了钱,租到合适的房子再说,你看怎么样?”
“那就多谢老哥了,我兄妹二人现在举目无亲,托底的人,实在难找,小妹的事,还望老哥帮着费心。”
“其实也好办,要是你兄妹不嫌弃,我们之间可以表亲相认,这样,我出去说话,别人心里也会蹋实些。”
“要能这样,老哥就是我兄妹二人的大恩人了,等把小妹的事办停当了,兄弟腾出空儿来,一定好好报答老哥。”
“报答啥,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点难处,帮人一臂之力,也是为来世积一点阴德。”
说着,贾南镇领着兄妹二人,来到徐二的住处,跟徐二说了情况,就安顿二人在里屋住下。此后,就和这兄妹二人以表兄妹相称。
下午,贾南镇到了城西南的阎家大院。阎家是这一带的富室,农、官、商三路通吃,嫌城里的宅院不宽敞,卖掉城里的老宅,在城西南盖起了一座大庄院,宅院是五进的,全部用石灰岩方料砌成,围墙高起,落落壮观,远看像一座城堡。阎庄主常年在外料理生意,家中一应大事小情,全靠管家打理,重大事情,由大婆拿主意。阎财主除了正室,还娶了六房偏室,无奈阎家枝叶不旺,人丁不兴,除了大婆和三房各生一子,其余各房都生的丫头,数量也不多。眼下愁的,正是大婆生的长子。
见贾南镇找来,管家也没领进正房,只在门房里看了茶。稍作寒暄,贾南镇就说明了来意。说是自己的两姨表亲,家住吉林农安,家乡遭了洪灾,逃难投奔他这儿,有在这里给表妹找户人家的打算。
管家听后,翻了下眼睛,问,“人怎么样?”
“人怎么样,还要你老自己去看,嘴上的事不托底。”
管家说了句,“也好。”就跟贾南镇进了城。在徐二家里,见到了兄妹二人。看那女人,低眉顺眼的,面色白净,眉目清秀,偶尔抬眼,神色里略显戚楚,却不乏风韵,身段匀称,约摸二十刚出头儿,管家看了个满眼,心神也随着动荡起来,跟着贾南镇到了街上,说回家跟东家商量商量。下午就又返回城里,让贾南镇帮着撮合。
“表妹家遭不测,投我而来,要我保媒,也该让我见上你家少爷一眼才好。”
管家略显为难,顿了一会儿,答应说,“也好。”就带贾南镇出了城,往阎家庄院去。进了阎家庄院,贾南镇才发现,这庄院从外观看,虽壮观,却朴实,进到院内,则别有洞天,房屋的正面墙的石块上,都有各种鸟兽的浮雕。室内则装潢华丽,雕梁画栋,藻井斑斓,地面铺设红色理石,堂屋墙壁镶有瓷砖壁画,光彩流溢。顺着地砖甬道,转过三进后,到了一排正房靠东边的一间屋子。管家小声吩咐贾南镇一句,“别说话。”就推门进了屋。在里间炕上,一个瘦削的男人坐在炕当间儿,贾南镇压估摸,这该是阎家的大少爷了。听有动静,那人忽然像遇到什么危险,挺真了身子,不住地转动着脑袋,仿佛他身边站满了人,他要逐个向人打招呼,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盘坐在炕中间,幅度均匀地钟摆一样,一刻不停地前后摆动着身子。贾南镇仔细看时,发现这男人皮肤灰黄,知道他常年缺少户外活动,枯瘦的脸上,坑坑洼洼,下颏向前伸出,眨巴的眼皮下,像干瘪的种子,枯秕无物,看过后,浑身发瘮,只待了一会儿,贾南镇就退了出来,管家刚要开口说话,贾南镇抢着说,“屋里太暗,我眼神儿不好,能不能叫他出来一下,我再仔细看看。”
管家面带难色,停了一会,在瞎子的耳边悄声说了句什么,瞎子就起身下炕,走出门外,上身前倾,胸向下腆着,撅着屁股,两腿不能打弯,脚擦着地,向前挪步。没走上十步,贾南镇就转身走了。管家忙把少东家侍候进屋,追赶过来,在大门口追上贾南镇。
“老弟看,还中不?”
贾南镇看了看管家,未置可否,只说了一句,“等回去和我表弟商量商量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