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讨教

怀着这样的念头,李墨荷自个儿跑了趟四方斋。到店左右环顾一周,宋应山人并不在铺子里,有点儿遗憾,遂转身欲走。

哪知,当初接待她的伙计却是个眼尖嘴甜、头脑灵光的,一看到熟悉的面孔,当即热情地上前挽留、招待,李墨荷无奈被绊住了脚,将自己的来意简单说明。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李姑娘,你要找我们东家,嘿!那好办,我现在就回府里叫人”

“别,别——”李墨荷忙劝阻,尴尬道:“小哥,你听我说,我只是想来碰碰运气,看宋老板在不在,在的话顺便讨教一番,不在的话也没关系。我此次来,并非有什么大生意要做,只是自己的一点儿私事,既然今日不走运,没碰到宋老板,我看还是不要麻烦打扰他了,小哥你也不用特地跑一趟”

“哎呀,李姑娘,你太客气了,不麻烦,一点儿也不麻烦!”伙计笑呵呵的,“你有所不知,我们东家说了,虽然只见过两回,但是见字如面,他心里早已把你当做一见如故的朋友,还特意嘱咐过我们,今后只要李姑娘再走进四方斋的门,不管所为何事,都一定要通知到他。今日你能特意来找我们东家,他听了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呢!所以,姑娘你先别急着走,里边儿有雅座,请稍事休息,我这就回去通报——”

言辞恳切,李墨荷只得笑道,“劳烦小哥了,多谢宋老板记挂,我真是受之有愧。”留下来喝茶等人,心想难怪宋应山读书的同时,还可以将四方斋办得有声有色,他虽出身诗书世家,但却并没有一般读书人身上的清高自傲之气,相反他为人处事周到圆滑,哪怕是自己这种毫无背景、眼见无法从中获益的农家女孩也愿意俯下身交往,可见此人心胸之宽广深远,更是个手段老道、广撒网放长线的成熟商人。

李墨荷休息等人的间隙,铺子里另一个小伙计好奇地打量她,被她余光发现以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笑道,“李姑娘,我来给你添茶——”

“不用了不用了,谢谢。”李墨荷婉拒,其实她对寻常的茶叶并没有那么精通与热衷,在家也是喝白开水为多,倒是宗大夫自己调制的茶包,以及上次在苏家喝到的花茶,让她感觉还有几分意思。美珍阁与四方斋只有一墙之隔,也不知道苏玉珍与表哥收到上次的信没有,愿不愿意之后同自己合作芦荟生意?

“小荷姑娘——”一道清朗如山间溪泉的男声,打断了李墨荷的思绪,宋应山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不好意思,我来得迟了些,让你久等了?”

李墨荷忙起身,“怎么会,宋老板你太客气了,因为我这点小事,还麻烦你特意赶过来一趟,真叫我过意不去!”

“小荷姑娘,你怎的还这样客气?”宋应山语气有几分淡淡不满,嗔道,“我以为,经过先前的事,咱们已经算作朋友了,再加上岚儿的关系,我都叫你小荷了,你也唤我宋二哥即可。这一声宋老板,格外的生分,听得我都不好意思与你说话了”

好一招以退为进,李墨荷哂笑,不禁在心里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大啊,同样都是十六岁,郑荃给她的感觉就是性格单纯热心,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而眼前的宋二公子,则与她想象中的古人更符合,十六岁的年纪,早已心智成熟,做事独当一面,说话滴水不漏,俨然胸有城府。

对方话都这样说了,自己若是再不给个台阶下,岂不是有些不知好歹?更何况这一趟还是自己有求于人,于是李墨荷笑着叫了一声,“宋二哥。”

宋应山满意地点头,他一向觉得自己会看人,眼前这个小姑娘,虽然自称是小门小户的农家田女,但谈吐气质不俗,做事沉稳大方,还能跟郑荃郑苓兄妹搭上线,更别提她那一手特立独行的字体这样多的违和点,让他对这位李姑娘产生了兴趣。也正因为,对方几次回避自己的示好,公事公办、不想私交,但眼下又为了找他帮忙而不得不服软,尽管只是个称呼上的改变,两相对比下来,宋应山心里还是涌起一股诡异的满足感。

“宋二哥,说起来,岚儿在家忙吗,怎么没有与你一同过来?”接着之前的话题,李墨荷顺口问道。

喝了口茶,宋应山挑眉笑答:“她方才听说你来了四方斋,吵着想与我一同过来呢。只是最近家父在考校我们兄妹三人的功课,岚儿这丫头平时不肯用功,临到头了才忙着背书应付抽查,实在脱不开身。”

“原来是这样啊。”这回李墨荷脸上的笑更真心实意了几分,想到宋苏岚临时抱佛脚的模样,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从前班上学生与自己斗智斗勇的场景,心中一阵酸涩与怀念。一朝穿越,这些从前的回忆离自己越来越远,她真担心自己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生活得越来越久,总有一天,二十一世纪的语文老师李墨荷,会与小河村的农女李墨荷渐渐融合成一个人,两张皮彻底粘在一起,变得不分彼此,也许到时候自己真的只会记得在小河村发生的事,而把那些前尘往事忘个一干二净

宋应山见面前的女孩虽然在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哀切与悲伤,心念一动,多了几分怜惜之情,温声问,“小荷姑娘,你还好吗?”

“我没事。”李墨荷揉了揉脸颊,深吸一口气,收起那些顾影自怜的情绪,语气恢复冷静,“想起一些事情,抱歉,让宋二哥见笑了。”

宋应山摇头,刚要再趁热打铁关怀两句,被李墨荷打断话茬,“其实我今日来,是想和宋二哥讨教一下,阴阳双刻的技法问题”

一聊起正事,李墨荷马上变了个人,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脆弱情绪根本不是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宋应山都得怀疑自己看错了。他定了定心神,询问对方具体的用途,李墨荷也没什么好藏私的,把自己雕刻螺纹竹盒的事情讲了一遍。

宋应山听得心潮澎湃,阴阳双刻的技法的确自古早已有之,但最多仅限于上下合扣,却从没有人像李墨荷这样提出过螺旋交叠的用法。他们二人一个是对古法热爱、精通的继承者,一个是现代工艺的见证与传播人,穿越千百年的两种思想在一起碰撞、摩擦,试探、融合。

明明身为老板,却自己承担四方斋全部的篆刻工作,可见宋应山本身就对篆刻一事分外痴迷,李墨荷带来的新鲜的想法,又给了他别样的启发与灵感。他也倾囊相授,带李墨荷去他楼上的篆刻工坊参观,拿起工具,身体力行地传授阴阳双刻的技法技巧,李墨荷盯着对方的手,全神贯注地听讲,生怕错过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