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对于考生的测试并不仅仅局限于考试科目,还有考生的心性,然而这方面无法进行直观测试。
学宫曾经尝试过让考生答所谓的心性测试题,起初效果还是不错,可是几年过去,试题套路被世家大族们总结出来后,考场就成了世家子弟表演的舞台,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作用。
几位负责招生的博士聚在一起研究了一个下午后,就拍板了现在这套损招。
引入普通百姓围观学宫大考,美其名曰接受监督,实则利用这些普通人对考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扰。
首先要明确学宫大考的目的,不是为了熏陶一批精英官员,那是国子监的事,也不是为了训练一批精英士兵,那是兵部的事,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招收一批具有潜力的修行者。
确立这个前提后,再去看四门必考项就知道学宫的筛选机制了,文考两项就是要寻找具备悟性、思维、辩证能力的考生,武考两项则是让考生展示身体力量、技巧与操控,在此之上对心性进行侧面考量。
除了少部分有家世支撑的全才外,大部分考生只能偏重于文考两项或者是武考两项,那么对于心性的考量也要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行。
文科两项考试让百姓围观与议论,声音无需太大,嗡嗡作响最是吵得人心烦,无法摒弃外界干扰专心答题的考生自然会被淘汰掉。
这还只是开始,等到军部考生交卷后,伪装成百姓的监考官就会开始引导人群议论考生,一般都是以:我听说某地出来的某某考生文章不行,或者诗词极差,再或者全凭运气等等。
在阵法作用下,这些议论声可以清晰地传入考生耳中,文人大多注重一个脸面,听到旁边百姓煞有介事说他不行,还能维持心平气和者寥寥无几,心一乱,那在考场表现或者试卷上都是会有体现的
至于喜欢争勇斗狠的武人,那就更好拿捏了,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加之武人易狂易傲,围绕“激”与“傲”大做文章即可,场中的叫好声便是如此,使当事人傲,对旁观者激。
这些手段虽然上不了台面,但足以摒弃掉大部分庸才,将他们隔绝在复试之外,此乃大浪淘沙之法。
今日有魏风光速交卷这档子事发生,致使文考两项考场外的围观百姓流失太多,所以主监考临时决定提前开始实施。
且不说那边议论声骤起对于正在做题那些考生的影响,射术考场外围的观众们已经不满足于对魏风三人拍手叫好了,撺掇其他兵部考生一起比拼的声音逐渐传到场内,起哄架秧子谁还不会呢。
“这几十个人傻站那干啥呢?要是我我早就跟那三人较量较量了。”
“被震住了呗,谁都有怂的时候,不行就别上了。”
“是啊,我看他们也不太行,还是老老实实站着,别在这个时候上去丢人现眼了。”
……
诸如此类的话语不断从围观人群中传入场内,如魔音贯耳,听得有些兵部考生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当即便有人受不得激,拿了弓箭便要入场的。
也恰在此时,魏风再次动了。
自从这两人一左一右将他夹在中间明摆着挑衅后,魏风就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持弓而立,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
两人交替射击,现在都已经完成了五十丈靶,一人眼中挑衅暗藏,一人眼中傲意自生,又同时看向了魏风,表达着同一种意思:该你了。
魏风轻笑,他本身已经准备去射百丈靶了,既然这两人想玩,那他就陪着玩会好了,在有充足自信的前提下,他确实不介意增加一些乐趣。
只见他从箭筒中一次性取出三支羽箭,将三支羽箭同时拿在手中,先将其中一支架在弦上,利用二指拉弓控弦,剩下两支暂且用剩余三根指头夹住。
那位世家子眼中先是先是不解,紧接着有些疑惑,待看到魏风已经开始拉动弓弦,疑惑又转为难以置信以及深深的质疑,这小子是不是疯了?
他看出来魏风想要干什么了,这是打算来一次三连射,只用两指控弦持羽的话,稳定性与力道都会大大下降,若是射个三十丈靶的话还勉强可行,而且难度也是极大,如果三发全中他也得赞一句射术高超,但是看魏风的架势,这分明是要对准五十丈靶。
姚大勇一直透露着坚定的眼睛,这时候也眯了起来,五十丈靶三连射他也尝试过,难度非常高,他最好的一次也只是上靶两支,且其中一支距离靶心颇远。
他曾尝试过专门训练,但是军中教习告诉他,没必要钻牛角尖,等他开始修行后想要完成这个会轻松很多,现在练习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不如多打熬一下体魄。
可如今有人在他面前要表演这个,还是在以求稳为主的学宫大考上,让他心中熄灭的某团火又有了燃起的迹象。
两人在想什么魏风不知道,也不太关心,瞄准、发射、持羽、瞄准、发射、持羽、瞄准、发射,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其手速之快,
三支箭矢依次呼啸而出,三道轨迹如出一辙,只听“哆”“哆”“哆”三声轻微响动,三支箭矢先后抵达靶心,成“品”字形排列在靶子中央的红色区域。
“嘶~”
原本的喧闹叫好声戛然而止,像是发声者都被掐住了脖子一般,只有难以置信的吸气声传出。
“哗!”“好!”“太漂亮了!”……
寂静一息后,围观群众蓦得沸腾起来,欢呼声与嚎叫声连成一片,丝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几位受不得激将要踏入考场的兵部考生忽然顿住,只感觉脚步有些沉重,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前走,可是都走到一半了,他们也不能就这么灰溜溜的掉头,那也太丢人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心中已经有些后悔刚刚还是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