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半壁君臣

南京皇城,赤珊宫。

这座赤珊宫是临时改建的,说起来还有个典故。

在久远的远古时代,舜帝治理天下有功,东海龙君献上一座九尺高的血珊瑚作为礼物。自此以后,血珊瑚就成为天下太平四海康乐的象征。

不久之前,弘光帝也得到了一座血珊瑚。

这座血珊瑚高有六尺余,通体嫣红如血,又用黄金美玉雕刻了一个底座儿,美轮美奂价值连城,弘光帝十分喜爱,专门修建了一做殿宇用来观赏这个宝贝。

和他老子老福王一样,弘光帝极是贪婪。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及各色珍玩全都堆在这赤珊宫中,整日把玩。

这位登基还不足一年的大明天子不仅“喜珠玉”,而且“好酒色”。

有了珍宝美玉,没有美人当然是不完美的。

广征天下秀女充实内廷,现如今的后宫之中,光是从各地征选出来的佳丽就有一万多人,可谓规模空前。

从血缘关系上来看,弘光是崇祯皇帝的堂兄弟,但生活作风却截然向相反,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如果九泉之下的崇祯皇帝知道自己的继任者如此穷奢极欲,一定会气的从地底爬出来将这个肥胖如猪的家伙暴打一顿。

或许是因为太过于肥胖的缘故,弘光帝很少穿衣服,整日里袒胸露腹,连吃饭或者是出恭都需要好几个宫人服侍,要不然的话,光是那一身乱颤的肥肉就能把他赘趴下。

这座赤珊宫中,除了金银珠宝之外,就是数不清的女人。

弘光帝不仅爱享乐,而且会享乐。在龙榻四周堆满金珠美玉,耳畔几十名美女吹拉弹唱,丝竹之声悦耳,仿佛人间仙境。

为了满足近乎于变态的**,弘光帝命令那些个歌舞的女子仅披一层粉色的轻纱,在轻歌曼舞中斜卧在满是珠光宝气的龙榻之上,醉眼惺忪的享受着人间极乐……

微一张口,马上就有宫女把早就准备的美酒送到嘴边儿……

当马士英过来奏事的时候,弘光帝才老大不情愿的命人撤去了丝竹舞乐。

对于这个万岁爷的享乐,虽然有些反感,但马士英却并不准备“劝谏阻止”,而是听之任之,如果弘光帝是雄才大略奋发图强的英主,马士英就真的不放心了,好在这个肥猪一般的家伙确实是一个废物,整日里沉溺于酒色之中,反而更让马士英放心。

马士英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弘光帝太过于注重享乐,而且醉心弹丸之术,每天都要服用道士们贡上来的铅汞之药,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若是吃的太多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马大人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的立起来的这个皇帝再发生一出“红丸案”……

“陛下身系天下,千万保重龙体。”

弘光帝用鼻子发出“嗯”“嗯”的声音,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臣之所奏,不过有二。”

“其一,颍州那个真伪不明的太子最近闹腾的厉害,不仅出兵豫西,还招降纳叛,很是聚拢了些人马……”

说起颍州的那个太子,弘光帝是知道的,但却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他知道马士英等人一定会摆平这个事情。

甭管那个太子是真还是假,马士英一党都不会承认,因为他们的权势和地位全都维系于弘光一朝。先不说那个太子尚且真假难辨,就算真的是崇祯朝的天子,马士英也绝对不会承认。而且新朝早已建立,就算是太子来了又能怎样?总不能退位让贤由前朝太子做江南的皇帝吧。

这件事儿完全不用担心。

“效忠于太子的大旗军调动频繁,似欲染指中都。”

最近这段时间,大旗军的调动非常明显,摆明就是要进攻凤阳的架势,这让马士英很担心。

中都留守凤阳府到底有多么空虚,没有人比马士英更清楚了。

那是自己的根基之地,绝对不能落在别人手中。

“臣欲调江北刘泽清部协守凤阳,一来是为了巩固江右,而来也是为了震慑大旗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弘光帝还是没有说话,又“嗯”了一声。

肥胖如猪的弘光帝虽然很蠢,但却一点都不傻。他知道马士英这么做纯粹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但却不得不听之任之。

如果没有马士英的拥立之功,自己就做不到皇帝的宝座上。如果不是马士英极力拥戴,这个皇位就坐不稳。

“只是……调动江北人马,恐怕史可法会有些微词,但攘外必先安内是早就定下的方略,也由不得他史可法了。”

“近日,调动左部人马东进江南的论调又尘嚣日上,东林党人还是不死心呢。”

说起东林党人,弘光帝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些神采,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许左良玉过来。”

“臣也是这么个意思,左良玉的百万大军一旦开赴过来,到时候的情形就不好说了……”

只要左良玉的人马过不来,就凭东林党的那些个家伙们,不管他们跳的多高喊的口号有多么响亮,也是不济事的,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

关于这一点,马士英和弘光帝的意见完全一致。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建虏已有了南下之意……”

说起建虏,弘光帝脸上的肥肉就忍不住的跳了几下。

这个蛤蟆天子从来都没有见过建虏的辫子兵,但却见过昔日的闯军。

闯军攻破福王府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闯军的可怕。

闯贼的军马汹汹百万势不可挡,轻而易举就攻破了洛阳和开封这两座重镇。但是遇到了建虏的八旗辫子兵,就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眼看着李闯就要被打崩了。

闯军可怕,建虏的战斗力更强,若是真的进攻江南,恐怕这金陵繁盛之地就保不住了。

“若是建虏南侵……可有应对之法?”

“江北防线固若金汤,更有四镇二十万人马,”马士英说的信心十足:“长江天险飞鸟难渡,但凡清军还有一点理智,就绝不敢进犯江南。”

江北四镇的那二十万人马给弘光帝带来了一丝底气,再加上心目当中的长江天险,终于有些了虚无缥缈的安全感:“这样最好,只是听说八旗辫子兵战力惊人……”

“陛下无需担忧,江北雄兵根本就不需与建虏决战,只需将清军拖住即可。”马士英信心满满的说道:“清军主力困顿江北,贼兵必然趁势反扑。到时候陛下作壁上观,收服北地光复大明指日可待!”

这句话就是江南防御战的核心战略:贼虏相杀。

江南小朝廷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和清军决战,他们制定的战略核心就是防御。

只要把清军拖住,让他们过不了长江,必然久拖生变。

川、陕、湖广的贼军一定会趁势反扑,给建虏一个厉害看看。到时候就可以隔岸观火,坐视贼虏相杀,然后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老套路了。等到贼和虏杀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就可以尽起江南之兵收复北地,再现大明辉煌了。

收复北地?

弘光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在弘光的心目当中,宋高宗就是他的偶像和人生目标:坐拥江南半壁,寿数绵长,做一个太平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享尽人间富贵也就是了。

至于说光复旧都重整大明,作为朱氏子孙的弘光帝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也不做那样的奢望,还是等到子孙后代出了雄才大略的英主之后再说吧。

“我听说……朕听说最近城里边的读书人又闹腾起来了,还组了个什么学社,说的全都是北伐之事,有这么回事吗?”

“是钱谦益说的吧?”马士英不屑的说道:“这钱谦益本就是东林党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派臣早就见的多了。不过是空口大言不切实际的空谈而已,北伐……说的好听,他们也就过过嘴瘾罢了。”

东林党人空口白话的唱高调已不是一年两年了,真要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治理国家,未必能比现在更好。

那些个狗屁不懂的穷酸书生们还是高喊着“北伐”的口号,而且喊的震天响,摆明了就是不切实际的满口妄言。

北伐?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说出“北伐”二字,简直荒谬。

就眼下这个局势,能保住江南半壁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北伐的实力?

北伐的兵士从何处调集?所需的粮饷从哪里来?那些个家伙全然不顾这些最现实的问题,只是拼命的唱高调,早已让马士英不胜其烦了。

什么狗屁的学社,肯定是借了东林党人的势,再加上浙社等人推波助澜,肯定没好事儿。

马士英一党中人早就看钱谦益等东林党人不顺眼了,要不是多有顾忌,早就一脚将他提出朝局了。

既然钱谦益这么跳,就应该把他干掉了,至少也要把这个空口大言的老东西排挤到权利圈儿之外,免得他总是恶心人。

眼下的学社风潮,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稍用些手段就能攀扯到钱谦益的身上。虽说治国无能,但是构陷污蔑打击异己这种事情,马士英早已做的轻车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