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凡的眉眼间满是得意,似乎在说:“你看,没有朕,你能行吗?”
文绮珊微微抿嘴,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同时心里也对那个不知名的姑娘生出了一份好奇。
毕竟是怎样一个姑娘才能引得永诚如此爱慕呢。
她看着永诚,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关怀,轻声问道:“永诚,你既然这般念念不忘那姑娘,怎么不去找她呢?”
永诚的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低声说:“额娘,我...我怕,怕她已经...已经有了归宿。”
他的嗓音带着一种深藏的忧虑,那种对未知结局的恐惧让他看起来更加不安。
“那姑娘的父亲,总是嚷嚷着要给她物色良配,若是她...”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那未尽的话语已足够让在场的人明白他的担忧。
文绮珊看着儿子那些尚未成熟的情感波动,她嘴角不禁露出一抹难以抑制的笑意。她偷笑着,眼眸中仿佛藏着女性特有的智慧和悉心,轻柔地说:“哎哟,我们永诚也有害羞的时候呢。”
萧凡在一旁听着,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他知道文绮珊这样做,不仅是在调侃儿子,更是在用这样的方式鼓励他去面对自己的心事。
文绮珊轻轻地撩起一缕发丝,目光柔和地落在永诚脸上,她的声音中透着温和而又不失机锋:“堂堂未来天子陛下,竟然会对这般小事感到害怕?”
她的话语虽然带着一丝戏谑,却无不显示出她的深情与理解。
永诚被她这么一说,原本羞涩的脸庞又不由得增添了几分无奈,但在文绮珊温暖如春的目光注视下,他的内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文绮珊见时机成熟,继续语重心长地说:“永诚,犹豫与徘徊能带来的只有无尽的遗憾。既然心中有所牵挂,不如去见她一面。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若是那姑娘尚未嫁人,不就意味着你还有机会吗?”
她的话语如同春日的微风,轻柔地吹散了永诚心头的犹豫和恐惧,他的眼中开始闪烁着一分期待的光彩。
但这份光彩很快又被熄灭。
永诚的瞳孔里映照着一抹难以言说的迟疑,他垂下眼帘,声音微弱地透露出他的另一层担忧:“但如果,如果人家姑娘已经订婚了怎么办?”
语气之中,是一种对传统礼教和人伦大义的敬畏。
萧凡听到儿子这番话,便轻笑一声,眼中闪烁着帝王特有的果断与威严。
他直视着永诚,语调坚定而有力:“你是天子,是这天下的至尊。只要那姑娘心里喜欢的是你,哪怕是订婚了,你也有能力让她成为你的人。”
文绮珊听到萧凡的话,她的眉宇间突然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不赞同。
她目光坚定地瞪视着萧凡,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陛下,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太不符合礼数了,还违背了我们大夏所倡导的道德规范。”
她的声音渐渐提高,既是对萧凡的警醒,也是对永诚的教诲:“我们是皇家的人,更应该以身作则。身为天子,更要注意身份,尊重他人的婚约。若是强行干涉,岂不是失了咱们的大德?”
文绮珊转过头,视线柔和地落在永诚身上,语气缓和却依然严肃:“永诚,你将是万民的表率,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朝廷的风气与民心向背。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破坏了礼法和人伦。”
永诚看着母亲,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他知道,文绮珊的话是出于对他的关爱和对大局的考虑。
他的内心深处,也清楚一个天子的行为必须要为天下着想,不能任性妄为。
文绮珊轻轻吐出一口气,目光复杂地凝视着萧凡,然后柔和地转向永诚,她的面容上显现出一种深思后的坚定。
她知道,儿子的情感是真挚的,而作为母亲,她不能让这份纯粹的情感变得污浊,更不能让他在未来的帝王生涯中留下任何悔恨。
“永诚,”她柔声道,“等你登基之后,不如让额娘来陪你,我们亲自去找那姑娘。如果天意许可,两情相悦,便让一切顺其自然。”
她的目光里带着一份母亲特有的温柔,仿佛在这一刻,她已经做好了帮助儿子走向成熟的准备。
“这段时间,我们就不要让这桩私事影响了朝政的安定。陛下,”她转头,语调中夹带了几分调侃,却依然保持着对萧凡的尊重,“您就好好地在京城治理朝政,维护大夏的繁荣稳定吧。”
萧凡闻言,微微一怔,然后无赖地一笑,眉间的皱褶如翻卷的古卷,透着几分调皮的光泽。
他打了一个慵懒的大大的哈欠,仿佛是将尘世的烦恼和帝王的沉重一并吞入肚中。
“别呀,我都快忘记那金銮殿的样子了。”萧凡故作苦恼地摇了摇头,眼里却是笑意盈盈,戏谑的语气里带着难得的轻松,“这朝政琐事,还不都是朝你们打理得井井有条。我这都要退位了,上什么朝啊。”
文绮珊听了,脸上先是一僵,旋即摇头轻叹,但很快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眼中闪过一丝俏皮,抿嘴对萧凡道:“陛下啊,您是越来越没有皇上的样子了,连上朝这等国之大事也要偷懒。这样怎么行,若是传出去,还不让人家笑话我们大夏的天子,竟是个只知游戏人间的‘逍遥皇’。”
萧凡闻言,做了个鬼脸,似是被逮到了把柄的孩童。
他咧嘴一笑,顿了顿,最后一脸无可奈何地挠挠头,道:“好好好,爱妃说得是,上朝是分内之事,我这个“前”皇帝自然要尽职尽责。不过——”
他顿了一下,忽地眼珠一转,笑得更加灿烂,“等你们回来,就得听我的安排了。”
文绮珊闻言,又是轻笑,目光柔和而含情。
在春日的暖阳下,文绮珊与永诚一同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迎着和风,过着江,一路上,她指点着沿途的风土人情,教导永诚洞悉民情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