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拨款百万赴北方赈灾

廖雷眼中流露出决意,他再次躬身:“微臣谨遵陛下指令!”

随后,大夏的铁骑如同黑色的潮水,涌向京都。

而小野太郎的眼中,除了恐惧,还有深深的绝望。

在大夏的铁骑包围下,京都成为了一座孤城,无法得到任何外援。

而城墙上,小野太郎的首颅清晰可见。

胜利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萧凡站在城楼之上,凝望那飘扬的大夏旗帜,内心满是豪情与得意。

他的视线,从小野太郎的首颅上滑过,那冰冷的颅骨仿佛在提醒每一个敌人,大夏之威,不可挑衅。

萧凡的衣袂随风飘动,他转身,对身后的大臣及精良军士道:“这里,就交给各位了。”

声音虽然淡然,却透露出一种不可置疑的权威。

东方昱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安排得当,不辜负陛下之望。”

萧凡点了点头,目光短暂地停留在京都城墙上那令人胆寒的首颅,然后上车,准备班师回朝。

大夏的气氛与京都截然不同,大夏的皇宫内,虽无刀光剑影,但气氛同样紧张。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都是为了那北方的草原部落。

萧凡端坐龙椅,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眼中的锐利如同刀锋,一眼就能透视人心。他的目光穿透了滔滔的议论声,沉声道:“闻听北方有蝗灾,各位觉得如何应对?”

一名着装朴素但气度不凡的大臣,步前道:“陛下,北方草原部落因蝗灾而生活困顿,我大夏可以援助粮食,展现我国的大义,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战事。”

旁边的一名身披铁甲,一副武将模样的大臣,立刻反驳:“援助?蝗虫吃完草原,难道还会放过大夏的粮食?他们只是想借机侵犯我大夏,必须严防!”

如今两种主张截然相反,一个要打,一个不打,看来大臣们已经自成两派了。

主张和平的大臣面露不悦,又道:“北方的部落也是人,他们受灾,我们能救就救。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战争派的武将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放任蝗虫,等待它们侵袭我们的土地,那时候,再来援助,只怕为时已晚。”

“是啊陛下,北方的部落生活困顿,正是我大夏开疆拓土的好时机。我们可以在援助的名义下,进一步扩大领土,确保北方的长久和平。”

“开疆拓土固然可以增加领地,但要知道,战争代价高昂,若是得不偿失怎么办?朝廷的财力并不充足,何不先稳定内政,等待时机再作打算。”

“为何总是如此谨慎。有时机不抓紧,等到他们恢复元气,反而对我们构成威胁。”

“我只是觉得,开疆拓土并非一时之计,长远考虑,稳定总比风险要好。”

议论声此起彼伏,大臣们各执己见,看似平和的朝堂,实则风起云涌。

萧凡听着众臣的争论,眼神中的锐利愈发明显,如同利剑般直直射向前方。

他在龙椅上略显随意地靠着,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椅子的扶手,每一下敲击都如同一个思考的节奏。

朝堂上的争吵声似乎并没有打断他的思绪,反而让他更加明确自己的决策。

萧凡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天灾,而是涉及大夏未来的安稳与和平。

他轻轻叹了口气,如同山间的微风,又像是潺潺的流水。

然后他缓缓地站起身来,整个朝堂的议论声瞬间凝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众卿。”萧凡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似乎带有权威的魔力,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天灾不可避免,我大夏自有一片天地,却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

他的目光在朝堂上扫过,停在每一个大臣的脸上,确保他们每一个人都听到了他的决定。

“朕决定,拨款百万,赴北方赈灾。”萧凡的声音尾音刚落,朝堂上已是一片死寂。

下朝后,萧凡疲于应对国事,步入内殿时,却见到户部尚书刘正言正在等候。

刘正言一见到萧凡,便迎上前,恭声道:“陛下,您辛苦了。”

萧凡轻轻点头,眼中露出询问的神色:“有何事通报?”

刘正言抱拳一礼,又垂首说道:“陛下,按照宫中的规矩,您应该选妃了。”

萧凡眉头微微一皱,这事他早有心理准备,但现在大夏有难,他并不想为此事添乱。

他目光深邃地看了刘正言一眼,缓缓说道:“现在国内正值蝗灾,百姓生活困顿,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此事上,选妃之事,暂时搁置。”

刘正言微微一愣,他知道萧凡对这些宫中事务并不感兴趣,但还是坚持道:“陛下,选妃之事关乎大夏的未来,不可马虎。”

萧凡轻轻地叹了口气,淡然道:“我已立太子,皇后也有孕在身,皇家子嗣足矣。而如今,百姓苦于蝗灾,我大夏的根基在于民心,不在这些宫中的繁文缛节。”

刘正言闻言,知道萧凡心意已决,不再多言。

他低头说:“陛下明鉴,臣明白。”

萧凡微微点头,轻轻地拍了拍刘正言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关心:“爱卿还是多操心大夏国事吧。”

刘正言躬身道:“臣遵旨。”

宫中的碧洲,清澈的池水里的锦鲤游弋,而水边的亭子里,小阿哥永诚坐着。

虽然还年幼,但他的神情已经有了几分与生俱来的稳重。

他皱着眉,思考着如何治理这次的蝗灾。

身旁的红衣太监悄步走来,小心地说:“太子殿下,您已经看了半日,要不要歇息一会?”

永诚抬起头,那双眼睛清澈而坚定:“我已经是大夏的太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了。父皇为了朝廷事物忙得焦头烂额,我也要分担些重任。”

太监心里一颤,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小太子真是有担当。”

永诚没有应答,只是深深叹了口气,自顾自的往外走去。

他的身影穿过碧洲,又绕过几道风格古朴的长廊,来到一处偏僻的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