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兵统局终于干正事了

“章相,你对下官有偏见。”

李逵没有,他要是被章惇吼了一句,就臊眉耷眼的走了,那就不是李逵了。再说了,李逵也不怕章惇,从来就没怕过。

章惇不烦躁道:“难不成你小子不是官迷?”

“官职大小,都是为大宋出力,下官什么时候对官职有过怨言?”李逵无辜的眼神下,流露出的是不被理解的忧伤。

章惇冷哼了一声,他可不会受李逵的骗,没好气道:“为何当初你被贬去了延安府阳泉县做县尉,你连任都没上任,一直盼着和你交接的官员实在没办法了,告状都告到了吏部。你难道不是嫌弃县尉官职小,才不去的?”

“不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异族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下官怎么会贪恋城内的安稳,而弃城外百姓于不顾,下官当时完全被一股天地正气所左右,杀敌去了!”

九品的县尉,李逵怎么可能去做?

大不了辞官不干了。

而且当时西夏确实攻打到了金明寨,连延安府的府城肤施都危在旦夕,等到肤施被破城之后,他在阳泉躲着还能有好?说不定阳泉,眨眼间就变黄泉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章惇琢磨着这话的深意,看向李逵有点郁闷,这等骚话,这货怎么张嘴就来?更让他气恼的是,李逵这厮根本就不像是他说的那样大公无私。章惇没脾气了,指着李逵笑骂道:“你不是官迷,天下就没官迷了。你才多大,就想着做三品官?是不是到了三十岁,就想要盯着老夫的位子?”

“木秀于林,风比摧之!你也不想想,真要是登到了高处,就你这臭脾气,天下谁会服你?”

李逵不在意道:“不是服不服的问题,就怕有人窃据高位,就和下官过不去啊!您老也看出来了,下官一心为了大宋,却落着什么好来着?之前有邢恕为了陷害下官,还不择手段想要用张商英来陷害我。下官容易吗?”

李逵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章惇,发现章惇并没有怀疑,便继续道:“如今这御史中丞可是执掌台谏的官员,万一来个和下官有仇的,下官只能辞官回家了,省得天天被人陷害。章相,你是不知道,我年前就听说赵挺之有可能回京重用,官职就是御史中丞。”

“哦,真有此事?”

章惇闻听,顿时站起走动起来。如果赵挺之想要升官成为御史中丞,那么肯定是得到了消息,刘安世要被搞下去了。

司马光如今是臭上加臭,刘安世这个司马光的门徒,恐怕贬谪就在几日之内。

可是赵挺之知道消息,恐怕得在三个月之前。

也就是说,蔡卞很可能已经和邢恕私下里有了交易。而邢恕选定了大舅子赵挺之。

这个猜测,让章惇不寒而栗。加上党锢已起,想要停下已经不可能。而章惇是宰相,谁留下,谁走,都得他说了算。

可实际上,御史中丞的官职,他也没有太好的接手人选。岂不是身边信任的人,有人举荐什么人,要是他不厌恶此人的话,岂不是就被对方摆布了?

李逵当然也尝尝台谏长官的威风,可惜,就像是章惇说的那样。他太年轻了,要是年长十岁,或许有希望。

但现在让他去做御史中丞,岂不是十年之内,李逵就有入住都事堂执掌中书门下的可能?

大宋还没有一个文官,能在四十岁之前,就做宰相的先例。

之前寇准有四十岁钱成为宰相的希望,可惜寇准脾气太冲,动不动就让真宗皇帝下不来台,真宗硬是拖着让寇准在参知政事的官职上磨了几年,才让寇准成为宰相。

李逵想要成为宰相,肯定不会比寇准早。

被章惇戳破了希望,李逵只能退而求其次,给任何想要当御史中丞的家伙下蛆使坏。反正他坐不上御史中丞,也不能让别人做舒坦了。

尤其是邢恕,更是被章惇排除在了人选之外。

李逵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皇城,回到了军统局。

蔡京盼望着李逵回来,李逵刚露面,他就悄悄的尾随上去,脚步轻地如同狸猫似的,根本就不像是个五十岁老头子该有的灵便:“大人,章相怎么说?”

“没答应!”李逵摇头叹气道:“他说我的年纪不适合出现在三品大员之列。”

“借口,肯定是借口。就大人立下的功勋,说什么也配得上御史中丞的官职了。再不济,给个天章阁直学士总不过分吧?可大人为大宋征战南北,立下不朽军功,却连个承诺也没有。”蔡京话锋一转,暗恨道:“肯定有人捷足先登了,可恨,如此不要脸之人,如何有资格坐享高官?大人为何不戳穿对方真面目?”

李逵诧异于蔡京对他没有坐上御史中丞,反应如此之大。

可蔡京还不满足,喋喋不休道:“要是下官在都事堂,必然要戳破这等无耻贼人的真面目。”

说完,蔡京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仿佛这场争斗,他也参与了一番。

李逵不免好奇,如果蔡京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办?

他文:“元长,要是你不知道谁是幕后之人呢?”

毕竟,御史中丞这个官职太香了,按照大宋的制度,这个官职会封侯。也就是说,会多一千户的赋税作为御史中丞的额外补贴。加上职官,还有贴职,这个官职的待遇比副相已经差不了多少了。关键是,这个官有牌面啊!

蔡京不假思索道:“要是蔡某眼拙,看不出幕后之人,但蔡某仇人也不少,找个最不顺眼的仇人,就算是攀附也不能让他好过了!朝堂之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机会要搞他;没有机会,迎难而上,还是要搞他。”

李逵歪着脑袋,感觉蔡京的做法和自己不谋而合。

难道他们都自悟神通,得到了做官的真谛?

因为李逵也不知道谁是幕后之人,于是也找了个仇人攀附上去。

像是赵挺之和邢恕私下的信件交流,邢恕有意将赵挺之弄到御史中丞的官职上,这等机密的事,李逵怎么会知道?

问题就是他不知道,但可以认为邢恕这厮会如此龌蹉。

至于被说中了,算他倒霉。

李逵拍着蔡京的肩膀,欣慰道:“本官就是这么做的,元长,你果然合本官的脾气。”

“是大人教导的好。”蔡京如今无欲无求,他甚至都没觉得这么做有何不妥。反正皇帝不待见他,章惇也不待见他了。就连亲弟弟,都不肯帮他。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孤独是一回事,关键是不被理解的苦闷,没处说啊!

可是自从遇到李逵,他发现之前对李逵的所有误解,都是被人蒙蔽了。

要是他俩合作,叱咤大宋朝堂,大宋早就腾飞了。

之后的几天里,京城官场风声鹤唳。

经常有官员聚集在陈州门外,送走被贬谪的官员。

刘安世被贬谪去了应天府,权知应天。

但谁都知道,等到刘安世跑到应天府,做不了两天的知府,他还得一路往南走,一步被贬谪。

三品官之后,是四品官。

五品……

就连苏轼,有个提举万宁宫使的闲散官职,也被剥夺了。

这也是没办法,司马光用苏轼统领天下士林,苏轼虽已经告老,但也难以逃脱被贬谪的待遇。而提举万宁宫使,等于是朝廷给苏轼的养老金。

好家伙,养老金没有了,苏轼每个月一下子就少了上百贯的收入。

好在如今的苏轼不缺钱,有了李逵在他身后,他这辈子都不会缺钱。要不然,他老人家没有了这笔钱,猪肉都要吃不起。对无肉不欢的苏轼来说,这日子肯定没法过了。

而李逵,仿佛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深藏功与名。

兵统局终于干正事了,从工部和少府划拉来了数百工匠,李逵在京城边上建了个作坊,制造玻璃。

他突然想到了没有望眼镜,怎么航海?

人总要未雨绸缪,做些准备。

陆地和海岛间隔可是非常遥远的,总不能靠着星星辨认吧?关键是,观星术还是阿拉伯人的不传之秘。

李逵想着想弄出玻璃来,其他的问题逐一解决。

大宋的人工不贵。

只要玻璃出世,这点钱更本就不值当李逵心痛。

可蔡京心痛啊!府邸的银钱泼水似的往外洒出去,就没收进来的时候。

李逵找来的工匠有些是做琉璃的,这也是类似于玻璃的一种。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这样的工匠不难找。

工部没有,就去少府去寻,总能找到。

不过琉璃是贵重物品,多用于配饰。所以,兵统局刚筹备这个工坊,就让人很不理解。还有就是磨镜子的工匠,手艺肯定是一等一的精湛。毕竟是给官家造器物的工匠,是一等一的能工巧匠。

然后李逵站在刚刚竖起来的炉子上,对手下宣布:“本官召集你们,就为了一种材料,玻璃。”

“大人何为玻璃?”

“就是透明的琉璃。”

“这怎么可能?”

“你敢质疑大人,还想不想要工钱了?”

蔡京的女婿梁世杰如同狗腿子般站在炉子边上,指着敢质疑李逵的工匠怒斥,开口就威胁人家的生计。

李逵摆手道:“世杰,别吓唬人。以后都是咱们的工匠,都是吃苦的兄弟,钱不会少发。要是玻璃造出来了,本官保证你们每个人都将在京城买得起外城的房子。”

汴梁的房价已经涨到天上了。就像是李逵的宅子,还是内城和外城中间,用后世的话来说,介于二环和三环中间的房子,就要五千贯。当然保康门附近的房子,属于京城的高档住宅区,要比其他地方贵很多。外城也不是城外,城外的房子便宜,一个小院只要百十来贯。可是京城实在太大了,靠腿走路根本就不现实。于是,外城的房子,是普通人这一生中最大的梦想。

“我等谢大人恩典。”

“大伙儿不容易,放心,跟着我李逵干,咱沂州人说话实在,绝不忽悠人!”李逵随即问领头的工匠:“准备好了试验材料了吗?”

“回大人,准备妥当。就等大人点火了。”

“火把来!”

李逵将火把丢尽了炉膛之中,随后十几个工匠在风箱边上开始卖力的拉动。火焰照地炉膛内通红。温度不用担心,自从铁监用上李逵改良的土法炼焦之后,一千多度已经难不倒大宋的炉工了。

对于玻璃配方。李逵知道一些,比如说原材料就是石英。

而少府的工匠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能够将琉璃的温度降低到和炼铜差不多。也就是一千度出头一些。这配方肯定是保密的,但他们是官府的工匠,怎么可能对李逵保密?要是李逵傻乎乎的用炉子的温度去炼制石英砂,肯定会傻眼。坩埚烧穿了,石英砂也化不了。这玩意要两千度才能融化。而如今的大宋的炉子温,说什么也不可能到这么离谱的温度。

唯一的难处就是将石英中的矿物质通过反应清除,即便用最纯净的石英,还是会泛黄。李逵想到自己出道以来,屡用屡爽的神物——石膏。

万能的石膏。

作为对石膏有着偏爱的李逵,配方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石膏。原料简单,石英砂。就是那种近乎透明的硬石头。很多河床都能淘换一些。作为实验用的原料已经足够了。以后用量大了,就用花岗岩砸碎了筛选。反正人有的是,大宋的京城,别的没有,就是不缺人。

可是,三天之后。

石膏让李逵丢人了。

当工匠欣喜的拿着凝结成片的玻璃送到李逵面前的时候,难以抑制心头的喜悦,对李逵歌功颂德道:“大人,我等工匠在大人的英明之下,获得了黄水晶。”

可是李逵看到泛黄的玻璃的那一刻,心都凉了半截。

李逵拿着样品,用他没有色盲的视力可以负责任的说,手里的玩意,比尿都黄。

气地他将黄玻璃仍地上,愤恨道:“怎么就这个色?”

而蔡京仿佛像是恶狗扑食似的扑向了已经碎裂的玻璃,拿在手里不停的看,还在阳光下反复端详。双眼闪着寒光,脑子里都是金叶子哗啦啦的声音,心头就一个念头,要发财了,发大财了!

他拉住工匠追问:“这种玻璃能制成杯子吗?”

“能是能,但是这玩意软的时候太烫,等凉了就很脆,不好做啊!”工匠无奈道,主要是太烫的时候可以模具压,可压着压着这玩意就硬了,用力大一些,就碎。而且压出来的也不好看。

而李逵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认定,自己肯定少了一个关键的步骤。

这个步骤没法突破,就算是用最好的石英,除非用完全透明的石英,要不然这玻璃就没法用。

可蔡京举着玻璃到李逵面前,兴奋道:“大人,要是有办法将此物制作成器皿,我们兵统局就要发达了。这比煤饼生意要有前途的多。”

李逵摸着下巴,看向了工匠送来的残次品,嘟哝道:“办法倒是有。”

可问题是,他制造玻璃,可不是为了收割一波大宋京城富人的智商税的啊!好像,他想要做点事实,就必定会歪,而且多半是歪到挣钱的路上去。

李逵也在心里怀疑起来:“难道我真的是财神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