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来客

接到贺钧的信后,家里人就开始在盼望了。

住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甚至还去买了他喜欢吃的东西。

可三五天过去了,却半个人影也没有。

少南说:“哪里有那么快,他也没具体说明哪天来,看来还得再等一等。说不定得到月底。”

青竹道:“那我白高兴一场。”

少南道:“路上耽搁也是常有的。也不知他带没有带家眷。”

青竹道:“说来我们谁都没有见过那位赵小姐。不过他娘应该很喜欢,又只这么一个儿媳妇,肯定宝贝得什么似的。”

少南笑道:“或许吧,不过这次回去,我见你和娘之间好像沟通起来比以前要好些了,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们婆媳之间拉近了距离?”

青竹道:“没什么吧,说不定是看在冬郎的份上,才多聊了几句。”

想想当时八九岁就在项家时,白氏对她也是百般的挑剔和不满。白氏一度的偏心和冷漠让青竹很难感受到半点的温情。想想那段日子,青竹倒觉得平和许多。白氏在某些方面,或许能称之为迂腐和刻薄,甚至一直带着偏见。但不管是在操持家务,忙地里的农活,还是在抚育四个子女的事上,她都算是个合格的母亲。

白氏本来就是个普通的村妇而已没什么见识,大字不识一个。也不大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却是个朴实勤快又肯吃苦耐劳的妇人,再说料理家事来也妥妥帖帖,曾经肖氏还夸赞过呢。

如今回想起以前种种过往,青竹倒觉得也没什么好埋怨的,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处事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青竹对于这些更添了几分恬淡和从容来。

直到七月二十七,贺钧才带着妻子赵氏来束水。这也是青竹第一次见赵氏,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子,虽然称不上惊采绝艳,但也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韵味。

贺钧和少南、青竹介绍道:“这是内人。”

赵氏知道项、贺两家的关系,倒先和青竹见了礼,青竹连忙回了。

少南见贺钧比起以前显得几分的发福,便道:“没想到京里一别,贺兄竟然也富态了。”

贺钧笑道:“你也别揶揄我了,你们倒还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呢。”

少南自然知道官场上应酬多,发福什么的也很正常。两人许久没见,少不得要聊一通,少南便请了贺钧书房里坐。

这里青竹请了赵氏落座,又让宝珠上了一杯泡得浓浓的香片,含笑道:“也不知姐姐爱喝什么,合不合姐姐的口味。”

赵氏答道:“客随主便,倒没什么好挑剔的。”

青竹又笑问了朴氏安否,赵氏道:“婆婆她渐渐的有了年纪,身体倒还硬朗,只是眼睛不大好使了,如今连穿针也是件困难的事。”

青竹笑道:“听说当初贺婶儿针线活一流,就靠着自己做点针线去卖,供贺兄念书。不过现在也该享福了。”

“是呢。也不敢劳烦她老人家做什么。”

虽是头回见面,不过青竹倒觉得赵氏是个随和容易亲近的人,便含笑道:“姐姐和贺兄来束水,就断然没有让你们住外面的道理。我们这里虽然小,但空闲的屋子还是有两间。还请姐姐不要嫌弃。”

“哪里话,姐姐也太费心了。”

青竹见赵氏也有随行的丫鬟仆妇服侍,便没有给她派专门的人伺候。就这样贺钧和赵氏暂且住了下来,就等到与少南一道上京述职去。

这边书房里,少南与贺钧相谈甚欢,聊了不少的庶务。后来甚至说到了朝堂上的事。

“春天的时候,惠王来了一趟湘南。不过我们这些太没分量了,虽然也去迎接了,惠王还宴请过我们,但连句话也没说上。不过随行的有你熟识的汪侍郎,他倒很是谦和,和我说起了你的事来。”

“汪大人年初的时候来过束水,这次上京也必定是要见他的。”

贺钧点头道:“是呢,毕竟是你的贵人。说来时间也过得真快,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你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项少南面有愧色道:“我才从平昌回来。这边的事也不少,虽然官儿不大,不过什么琐碎的杂事都要过问。倒没怎么去温书,虽然也准备入场的,但结果我想应该还不如上次吧。”

贺钧颇遗憾道:“上次你差得也不多,真是可惜了。不过以后机会多的是。总会成功的。”

贺钧的一帆风顺倒让少南羡慕,心想自己终究栽倒在最后一关了,要是当初能运气好一点,说不定也没来束水。

“对了,我还以为你独身上京去,没想到也带了嫂子的。”

贺钧一笑:“路上多个说话的人,算不得麻烦事。她早就和我说想要去京里看看,再三央求了。”

“那和青竹一样,我还犹豫着要不要带她去了。现在看来的话一起的话,也好和嫂子做个伴儿。”

贺钧心想到:家里婆媳俩不怎么和睦,他在家的时候,两人都闹得有些僵,要是自己远行了还不知闹出什么事来。暂且将赵氏带走,一段时间不见的话说不定还能缓和些。不过这些烦心事贺钧没有打算和少南提及。

后来贺钧见着了冬郎,见那副伶俐聪慧的模样很是惹人爱,说道:“侄儿都这么大了,只怕再过几个月就会走路了。”

青竹道:“他现在懒着哩,不愿意学走路。爬起来倒是挺快的。”

贺钧回头和赵氏道:“我们也养个这么可爱的儿子吧。”

赵氏红了脸道:“瞎说什么呢,也不怕姐姐取笑。”疏忽大意,也来不及准备见面礼,赵氏只好将手腕带着的一只白玉镯子取了下来,给了冬郎。

青竹忙道:“姐姐太客气了,他还这么小,哪里担德起如此重的礼,当心给摔坏了。”

赵氏道:“美玉配君子,我看不错。好好收着吧。”

贺钧也在跟前道:“我们两家还要见外么。”

青竹只得收下。冬郎似乎很喜欢新得的这件礼物,低头认真的把玩着。不一会儿又放进了嘴里,舔得一镯子的口水。青竹忙拿开了。

少南去衙门里了,贺钧说要出去随便逛逛,又回头问赵氏,赵氏道:“我不习惯抛头露面,你自个儿去吧。我和姐姐说说话。”

贺钧只好作罢,独自出了门。

这里青竹陪着赵氏闲话家常。后来不知怎么的,竟然又说到了朴氏身上,赵氏脸上的欢喜之情顿时就冷却了不少。

“说来也不怕姐姐笑话。他们贺家虽然人口简单,虽然也有些隔房的远亲,可也不怎么来往。家里就只这么一个寡母。但这个婆婆却最是折磨人,不管什么事都要过问。日子过得还真是憋屈。”

青竹想朴氏也算是个随和亲切的人,为何赵氏还是觉得不好呢?又不好随意对别人的家里评论,只安静的听赵氏诉说道:“贺钧他又是个十足的孝子,什么都依他母亲。一呼百应。说来我哪里是什么儿媳妇,比使唤的丫头好不了多少。”

青竹虽然无法想象,但见赵氏这副情景,心想她说的或许不是假话,只好劝慰道:“这婆媳间和睦的太少。大家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或许等你养了孩子,关系就慢慢改进了。她对儿子处处的过分关心能转移些到孙子身上。”

赵氏叹息道:“果真如姐姐说的这般就好了。”

青竹笑道:“总会好起来的。更何况贺兄也是个温和宽厚的人,想来也不会亏待姐姐。”

赵氏觉得贺钧倒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这次她提出要跟着一道上京去,老婆子本来挡着不让的,没想到贺钧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可见也是为她考虑过。

“姐姐可能听贺兄提起过我们项家的事,当年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到了他们家。也天天乌烟瘴气的不安宁。过了这些年总算是有了些许的好转,如今又不住在一处,偶尔回去一趟,倒觉得比以前更亲近了些。”

赵氏直言不讳道:“我倒羡慕姐姐。偏偏老婆子只养了这么一个儿子,她也没别的依靠,不住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或许正如姐姐说的那样,等以后有了孩子就好些了。哎,还不知要煎熬多久。我这里跟着一道去湘南以后,还没回过一次娘家呢。”

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别人的家事,青竹不好插手。赵氏说什么,她都安静的聆听着。心想这赵氏在家也憋坏了,好不容易跟前有个吐苦水的人,自然不会放过。

赵氏滔滔不绝的和青竹说着,直到随行的李嬷嬷进来后,赵氏便戛然而止,不再提家里的事半句。青竹觉得有些奇怪,心想赵氏难道还怕这么个下人不成?后来猜想到这个女人会不会是朴氏派在赵氏身边,监视赵氏一言一行的人。想到这一层,青竹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想好在当初没有选择错误,总算是躲过了一劫。又去见赵氏,只见她低头抚着衣服上的褶子,明显的看得出脸上的不高兴来。RS

接到贺钧的信后,家里人就开始在盼望了。

住的屋子已经收拾出来,甚至还去买了他喜欢吃的东西。

可三五天过去了,却半个人影也没有。

少南说:“哪里有那么快,他也没具体说明哪天来,看来还得再等一等。说不定得到月底。”

青竹道:“那我白高兴一场。”

少南道:“路上耽搁也是常有的。也不知他带没有带家眷。”

青竹道:“说来我们谁都没有见过那位赵小姐。不过他娘应该很喜欢,又只这么一个儿媳妇,肯定宝贝得什么似的。”

少南笑道:“或许吧,不过这次回去,我见你和娘之间好像沟通起来比以前要好些了,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们婆媳之间拉近了距离?”

青竹道:“没什么吧,说不定是看在冬郎的份上,才多聊了几句。”

想想当时八九岁就在项家时,白氏对她也是百般的挑剔和不满。白氏一度的偏心和冷漠让青竹很难感受到半点的温情。想想那段日子,青竹倒觉得平和许多。白氏在某些方面,或许能称之为迂腐和刻薄,甚至一直带着偏见。但不管是在操持家务,忙地里的农活,还是在抚育四个子女的事上,她都算是个合格的母亲。

白氏本来就是个普通的村妇而已没什么见识,大字不识一个。也不大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却是个朴实勤快又肯吃苦耐劳的妇人,再说料理家事来也妥妥帖帖,曾经肖氏还夸赞过呢。

如今回想起以前种种过往,青竹倒觉得也没什么好埋怨的,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处事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青竹对于这些更添了几分恬淡和从容来。

直到七月二十七,贺钧才带着妻子赵氏来束水。这也是青竹第一次见赵氏,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子,虽然称不上惊采绝艳,但也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韵味。

贺钧和少南、青竹介绍道:“这是内人。”

赵氏知道项、贺两家的关系,倒先和青竹见了礼,青竹连忙回了。

少南见贺钧比起以前显得几分的发福,便道:“没想到京里一别,贺兄竟然也富态了。”

贺钧笑道:“你也别揶揄我了,你们倒还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呢。”

少南自然知道官场上应酬多,发福什么的也很正常。两人许久没见,少不得要聊一通,少南便请了贺钧书房里坐。

这里青竹请了赵氏落座,又让宝珠上了一杯泡得浓浓的香片,含笑道:“也不知姐姐爱喝什么,合不合姐姐的口味。”

赵氏答道:“客随主便,倒没什么好挑剔的。”

青竹又笑问了朴氏安否,赵氏道:“婆婆她渐渐的有了年纪,身体倒还硬朗,只是眼睛不大好使了,如今连穿针也是件困难的事。”

青竹笑道:“听说当初贺婶儿针线活一流,就靠着自己做点针线去卖,供贺兄念书。不过现在也该享福了。”

“是呢。也不敢劳烦她老人家做什么。”

虽是头回见面,不过青竹倒觉得赵氏是个随和容易亲近的人,便含笑道:“姐姐和贺兄来束水,就断然没有让你们住外面的道理。我们这里虽然小,但空闲的屋子还是有两间。还请姐姐不要嫌弃。”

“哪里话,姐姐也太费心了。”

青竹见赵氏也有随行的丫鬟仆妇服侍,便没有给她派专门的人伺候。就这样贺钧和赵氏暂且住了下来,就等到与少南一道上京述职去。

这边书房里,少南与贺钧相谈甚欢,聊了不少的庶务。后来甚至说到了朝堂上的事。

“春天的时候,惠王来了一趟湘南。不过我们这些太没分量了,虽然也去迎接了,惠王还宴请过我们,但连句话也没说上。不过随行的有你熟识的汪侍郎,他倒很是谦和,和我说起了你的事来。”

“汪大人年初的时候来过束水,这次上京也必定是要见他的。”

贺钧点头道:“是呢,毕竟是你的贵人。说来时间也过得真快,后年又是大比之年了,你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项少南面有愧色道:“我才从平昌回来。这边的事也不少,虽然官儿不大,不过什么琐碎的杂事都要过问。倒没怎么去温书,虽然也准备入场的,但结果我想应该还不如上次吧。”

贺钧颇遗憾道:“上次你差得也不多,真是可惜了。不过以后机会多的是。总会成功的。”

贺钧的一帆风顺倒让少南羡慕,心想自己终究栽倒在最后一关了,要是当初能运气好一点,说不定也没来束水。

“对了,我还以为你独身上京去,没想到也带了嫂子的。”

贺钧一笑:“路上多个说话的人,算不得麻烦事。她早就和我说想要去京里看看,再三央求了。”

“那和青竹一样,我还犹豫着要不要带她去了。现在看来的话一起的话,也好和嫂子做个伴儿。”

贺钧心想到:家里婆媳俩不怎么和睦,他在家的时候,两人都闹得有些僵,要是自己远行了还不知闹出什么事来。暂且将赵氏带走,一段时间不见的话说不定还能缓和些。不过这些烦心事贺钧没有打算和少南提及。

后来贺钧见着了冬郎,见那副伶俐聪慧的模样很是惹人爱,说道:“侄儿都这么大了,只怕再过几个月就会走路了。”

青竹道:“他现在懒着哩,不愿意学走路。爬起来倒是挺快的。”

贺钧回头和赵氏道:“我们也养个这么可爱的儿子吧。”

赵氏红了脸道:“瞎说什么呢,也不怕姐姐取笑。”疏忽大意,也来不及准备见面礼,赵氏只好将手腕带着的一只白玉镯子取了下来,给了冬郎。

青竹忙道:“姐姐太客气了,他还这么小,哪里担德起如此重的礼,当心给摔坏了。”

赵氏道:“美玉配君子,我看不错。好好收着吧。”

贺钧也在跟前道:“我们两家还要见外么。”

青竹只得收下。冬郎似乎很喜欢新得的这件礼物,低头认真的把玩着。不一会儿又放进了嘴里,舔得一镯子的口水。青竹忙拿开了。

少南去衙门里了,贺钧说要出去随便逛逛,又回头问赵氏,赵氏道:“我不习惯抛头露面,你自个儿去吧。我和姐姐说说话。”

贺钧只好作罢,独自出了门。

这里青竹陪着赵氏闲话家常。后来不知怎么的,竟然又说到了朴氏身上,赵氏脸上的欢喜之情顿时就冷却了不少。

“说来也不怕姐姐笑话。他们贺家虽然人口简单,虽然也有些隔房的远亲,可也不怎么来往。家里就只这么一个寡母。但这个婆婆却最是折磨人,不管什么事都要过问。日子过得还真是憋屈。”

青竹想朴氏也算是个随和亲切的人,为何赵氏还是觉得不好呢?又不好随意对别人的家里评论,只安静的听赵氏诉说道:“贺钧他又是个十足的孝子,什么都依他母亲。一呼百应。说来我哪里是什么儿媳妇,比使唤的丫头好不了多少。”

青竹虽然无法想象,但见赵氏这副情景,心想她说的或许不是假话,只好劝慰道:“这婆媳间和睦的太少。大家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或许等你养了孩子,关系就慢慢改进了。她对儿子处处的过分关心能转移些到孙子身上。”

赵氏叹息道:“果真如姐姐说的这般就好了。”

青竹笑道:“总会好起来的。更何况贺兄也是个温和宽厚的人,想来也不会亏待姐姐。”

赵氏觉得贺钧倒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这次她提出要跟着一道上京去,老婆子本来挡着不让的,没想到贺钧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可见也是为她考虑过。

“姐姐可能听贺兄提起过我们项家的事,当年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到了他们家。也天天乌烟瘴气的不安宁。过了这些年总算是有了些许的好转,如今又不住在一处,偶尔回去一趟,倒觉得比以前更亲近了些。”

赵氏直言不讳道:“我倒羡慕姐姐。偏偏老婆子只养了这么一个儿子,她也没别的依靠,不住在一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或许正如姐姐说的那样,等以后有了孩子就好些了。哎,还不知要煎熬多久。我这里跟着一道去湘南以后,还没回过一次娘家呢。”

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别人的家事,青竹不好插手。赵氏说什么,她都安静的聆听着。心想这赵氏在家也憋坏了,好不容易跟前有个吐苦水的人,自然不会放过。

赵氏滔滔不绝的和青竹说着,直到随行的李嬷嬷进来后,赵氏便戛然而止,不再提家里的事半句。青竹觉得有些奇怪,心想赵氏难道还怕这么个下人不成?后来猜想到这个女人会不会是朴氏派在赵氏身边,监视赵氏一言一行的人。想到这一层,青竹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想好在当初没有选择错误,总算是躲过了一劫。又去见赵氏,只见她低头抚着衣服上的褶子,明显的看得出脸上的不高兴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