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意外发生的事

瑞碧对于荏然已经没有了任何兴趣,一个只会大呼小叫的跳梁小丑而已。

曺师傅摇着拖拉机,松开机闸,拖拉机突突突的上了路。

“哎呀,我说姑娘啊,你咋敢得罪荏大小姐,她可是咱们三家集上很有势力的荏哥的妹妹,没有人敢得罪她。”

曺师傅听到瑞碧对着荏然不敬,不由得感慨一声。

“唉,瑞碧,你太让我操心了,人家常说,出头的桅子先烂,有啥事不能悠着点,这种逞口舌之能的话,说它做什么。”

韩木匠唉声叹气对于这个女儿,他有太多的话要说。

“瑞碧,你离家远,可得悠着点,要不是然我和你爹爹怎么睡得着觉。

于婷芬拉着瑞碧的手,有些怜惜的说。

“爹娘放心,我有分寸,她虽然历害,却也有人能管得住她,她家的老姑奶奶和我是好朋友。”

“傻姑娘,你们再好也不过是萍水之交,那里比得了人家亲情。”

于婷芬一边爱怜的抚摸着女儿了小手,一边连连的嘱咐瑞碧。

瑞碧把头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妈的怀抱真的很温暖,她不再给母亲解释什么。

难得的相会时光她可不想让爹娘心情变坏,生活的时代不同了,老一代和新一代的思想总上有所不同。

这就是所谓的代沟,老人的谨言慎行,心及骨子里避祸心态,她能理解,但是瑞碧向来是不主动惹事,但是事出来了,她也从来不怕事,真所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要加倍还回去。

但是,瑞碧并没有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父母,两位老人家好容易来一趟,她实在是没必要让他们操心。

曺师傅摇了摇头,瑞在的年轻人,真是看不懂,总觉得他们好象有很重的火药味,实在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总爱在一些小事上争来争去。

不象他们,只是喜欢把事做好,三思而后行。

车子很快到了余家砦,看着砦门上的标志,于婷芬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娘,你这是怎么了。”

“我记得家里的堂屋里供奉的牌位上也有这样一个标志。”

“哦,你是说这上面的于字标志吧,它可有个来头,据说这是当年门贴圣手于大师的手笔,他的这一笔于字曾经响誉海内外。

曾经得到过皇帝的奖赏,从那以后,他的子孙后代都把这个字当成了神祇一样的供奉。

也是于家的堂号所在。”

“曺大哥说的是,我也曾听我父亲说起,当年我们于家善画门贴,曾有着梁州门贴于的名头,后来,九曲河发了大水,一家人逃荒要饭到了楚阳集上,那时候一边逃荒一边还在拓着门贴。

带着的木版上刻的是关二爷和周仓爷。”

结果走到现在所居住的村子边的时候,刻着周仓爷的版子突然就掉到了地上,无论怎样也搬挪不动。

那时候,那里是一片的荒草地,齐腰深的茅草,甚是荒凉。

我们祖爷爷一见便说:“这是周仓爷不想走了,那咱们就在这里开荒种地吧。

从那以后,我们家就留在了那里,为周仓爷修了一座周仓庙,那庙里的彩画门贴便都是我爷爷他们亲自画的。

我们那个村子也就叫做黑仓庙,主要是周仓爷面黑心善,是个肯帮助人的好神仙,我们留下以后,着实是过了好多年的好日子。”

于婷芬看到了村子门楼上的装饰鱼纹,她想起了自己家里堂屋里挂的中堂,那上面也是这种三鱼争头的图案。

据说那是于姓老祖w先所创下的,喻意为天地人三合之力。

“娘,我觉得是你理解有偏差,这三鱼争头的纹饰在很多地方都有,怎么能认为是于家专用标志。”

这个图案最妙的是一笔画成,似一股清纯之气汇聚而成。

韩大哥,于大嫂,你们要去的那个要苛砦就在前面的那个小村子里,你们沿着这条大路往前走到了前面这个小村子的村头,沿着一条向南的大路往前走,就会看到有一个小学校,你们要找个那个木清杨家,就在小学校的对面。

我听说他家现在开着杂货铺,木清杨那个人也不错,你们的孩子可是有福气了呢。

老曺啧啧连声,他对木清杨确实是并不陌生。

瑞碧一听,那个要清杨在当地村民之中,口碑这样好,不由得有些怀疑自己的洞察力了。

瑞碧和韩木匠于婷芬三个人告别曺师傅,向着他所指点的方向而去。

这个叫于家砦的小村子不大,此时的瑞碧当然也不知道,自己以招会和这个小村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下他们最当紧的,当然是去找姐姐,按照曺师傅所指点的路线,他们很快来到了一个不大的小村子边。

村头有一群人在剥花生,妇人们熟练的将花生扔进口中一磕,吐出来便是壳与仁分离。

一人端起碗喝了一口水,温润一下被磕花生搞得有些涩的口腔。

“朱大嫂子,这都啥时候了,你还用嘴磕花生,看看,我今刚从镇上买的,专剥花生的神气,花生夹子。”

“我不使那劳什子,很容易夹碎花生,那有我这工具方便。

妇人咯咯的笑她似乎是在嘲笑那个要给她共,化生夹的人。”

“大嫂子,问个路呗。”

瑞碧走上前,问那几剥花生的人。

“姑娘啊,你们问什么,尽管说,我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想问问,木苛砦怎么走,还有木苛砦小学在什么地方。”

“呶,你看,顺着这条大路往前走,走到前面那个村头上,你就能看见了,那村头就是木苛砦小学。”

“好,谢谢大嫂子”

“这谢啥吔,谁还不问个路啥的。”

瑞碧问清了道路,程于婷芬一前一后的走着,韩木匠不住的观察着周围。

一看这地界不错呀,土地平整得一畦畦,整整齐齐。

这村子里的风气也好,村里的人大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一起侃大山,手中还不停的剥着花生。

可真是一片和谐的氛围。

突然,村子里响起了鞭炮声,很是急骤。

“我的妈呀,这是谁家出事了。”

“哎哟,哎哟不得了啦,懒三打死人了。”

“什么,懒三打死人了,打死谁了。”

“谁知道呢,据说是在小学校的对面,不知咋就打起架来。”

“小学校对面,爹娘,可别是姐姐。”

“哎哟,哎哟,瑞碧,你可别吓唬我,咱们快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