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有仙,或尼姑庵 第八十一章娄绍明篇(16)

为首的一看就是那个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的小孩儿,因为只有这个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看着篮子。而其余孩子却是在看着兔子,这就是思维观念的不同,世界不是公平的。人的才学,人的智慧却是有着天大的区别。

就想有人出生就是太子,有人出生就是奴隶。奋斗一辈子,揭竿而起,为的只不过是那个太子的起点罢了。这便是世界不公平之处,什么说这世界很公平你努力就能成功?

那是扯淡,每个人都在努力,努力怎么可能成功。有些人连活下去都难,他们在努力的活着,难道不是努力嘛。那他们能成功吗?

成功靠着是一个人的运气,说的也是你但凡有那个命,你若是可以咬牙坚持下来,你就成了。没那个命,你咬牙坚持做某件事儿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这么简单,现实狠残酷。

老话说的好,七分运气,两分功底,一分贵人扶持。

好了,说的说的就不知道扯到那里去了。再说那群孩子,娄绍明在这儿呆坐着看,走了几天的路了。却是累了,就连挂在自己身上的娄阁,都开始眯瞪双眼。

兔子在一步一步的终于走进了小孩子们,设置的简易陷阱。可是却是太着急,兔子还没有进环儿,就给拉了,兔子一跳老高,就蹦跳走了。环儿就是那个在电视剧中,咔嚓把人腿绑住掉到树上的绳口子叫做环儿。

几个小朋友气得是捶胸顿足,站在那边儿的娄绍明是哈哈大笑。几个孩子这才看到一直坐在一块大石头,依着大树的一个老翁,那个孩子头儿连忙便是踱步走了过来。

天庭饱满,地可方圆。也不清楚到底是啥意思,反正就是说这个孩子长得还挺好看。

奶声奶气道:“老人家,你不厚道!”,这孩子走过来就开始质问娄绍明,娄绍明拖着长音笑道:“小娃,我怎么地就不厚道了?”。

“你看我没抓住就笑话我!”,小孩儿挺着鼻子,横着眼睛一板一眼地说道。

“哈哈哈...”,娄绍明一笑,拍了拍自己脖子上挂着地娄阁。娄阁刚眯瞪住眼睛,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吵醒,一脸地不服气看着娄绍明。

这一人一猴也是有些年头了,娄阁在没成精前。能活上三十年也算是不容易。

娄绍明先是拍了拍娄阁的脑袋,随后一指一个方向。娄阁瞧了一眼那边一只花斑黑兔子,在那草丛中是蹦来蹦去。

娄阁点了点头,“哦吼”一声长鸣。

因为娄绍明是一个散仙,娄阁长跟着他身边也有了非常高的灵性,奔着前方的大树便爬了过去。要是看一只动物到底有没有道行就看它能活多久就行了。

前文书咱们可是不知一次提到过这动物修炼比人要难得多,第一它要想修炼就必须先让自己活下去,它们不像是人可以活上一百一二十岁,它们得靠炁体改变自己的身体构造得先活下去再说。所以看一个动物到底是不是有道行,就看它岁数大不大。

只见娄阁一下子爬到树上,顺势捡起了一块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噔噔噔...”,几下就追上了那一只兔子,手中石子飞出,竟然在兔子身上砸出来一个大洞。

随后,拎着这一只兔子便是走了回来。随手就丢给了娄绍明,娄绍明接过兔子来,便又是递给了眼前儿的这个孩子。孩子用他那炯炯有神地凯姿兰大眼睛看了一眼娄绍明,又看了一眼又把手搭在了他身上的白毛猴子娄阁。

“老神仙与老申猴?”,孩子调皮问道。

娄绍明笑了笑,忽然山下传来一声巨响。

回头望了过去,心说这便是又追上来了,准备走了。摸了摸这孩子的天庭,说道:“小娃,行了,不跟你唠了。回家交差吧。”。

作势就准备起身离去,可是孩子却一把拦住他,说道:“老神仙,我爸妈说过,谁打的猎归谁。这只兔子,是您打的,我不能要,要是你想吃的话,你可以陪同我回家,不远就在不远处的半山腰上,喇嘛村。”。

娄绍明稍微眯了眯眼睛,吐了吐舌头。想到了一个办法,摆脱后面的那些追兵。

“那正好,咱们走吧。”。

后面的那一声爆炸声,是娄绍明的一个阵法。有人强行破阵而出了,要说什么人最难追,一个是会用幻术的人,一个就是会用阵法幻术的人。

先不说身后的追兵,眼前儿,又走了几公里山路。娄绍明便是陪同这些孩子,来到这喇嘛村儿。大家都听过喇嘛哑巴的绕口令,但是谁知道喇嘛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在这里说一声。

喇嘛:藏传佛教僧侣。藏语称男子出家者为喇嘛,意即上人、师傅。

所以峨眉山半山腰间这个小村庄,也不是空穴来风,随便起的一个名儿。喇嘛村,就代表的是和尚村,出家村儿反正就是这一类,为何如此取名当然是因为峨眉山乃佛家第一山了。

喇嘛村,刚进去村口。也不算是村口反正就是大眼前看见了第一户人家。

“朱大叔!”,几个孩子纷纷叫道。

“哦,打猎回来了!”,朱大叔转头回道。

“嗯。”。

其实没啥别的意思,就是邻里邻居打一声招呼。

再往前面走,这看见的家户便多了。娄绍明便发现除了那户朱大叔坐在那里之外,其余人都在拐过角来在一起生活。

仔细想了想明白了,朱大叔,是个光头,可能是这山上下来的和尚。只不过可能由于一些原因被踢下来,便住在这里生活了。可是还不想接触凡尘俗世,便在这拐前角弄了一件茅草屋。

以前净这个的,保不住犯了那条法规。被逐下山去,可是心中有佛,在半山继续修行。这种人又称半山和尚,一般人很受人尊敬,在山上一堆人修行佛法,没什么。而在半山一个人还继续修行,任然保持戒规。

这种人非常值得尊敬,证明他心中真为修行之人,这是心态上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