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一条链子……一环扣一环。行军、战斗、休息。炎热。雨。一阵阵马汗和马鞍上晒热的皮革的混合气味。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人们血管里流的已经不是血,而是加热的水银,由于睡眠不足,脑袋简直比三英寸口径的炮弹还要重。葛利高里盼望休息一下,足足地睡上一觉,该有多好!然后就扶着犁把,沿着翻起的松软田垄走,吹着口哨赶牛,听着像喇叭似的仙鹤叫声,轻柔地从脸颊上拂去银色的晴丝,贪婪地闻着犁起的葡萄美酒般的秋天泥土的香味。
可是现在他目睹的却是——一片被道路分割的庄稼地。大道上走着一群群被剥得光光的、满脸尘土、像死尸一样黑的俘虏。连队在前进,马蹄踏烂了道路,铁马掌践踏着庄稼。村子里,贪财的家伙们在抢劫那些跟着红军走了的哥萨克的家属,鞭打他们的妻子和母亲。
愁闷恼人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从记忆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任何事情,即使是重大的事件,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目前战争中的日常生活甚至比上次战争都更加无聊,也许是因为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早就尝过了吧。而且所有的参加过上次战争的人对这次战争都很蔑视:不论是战争的规模,投入的兵力,还是所受的损失——一切方面,跟打德国人的战争比起来,都像儿戏一样。只有凶恶的死神,仍旧像在普鲁士的战场上一样,全身高大地挺立着,吓得人们还得像畜生似的为保全性命而奔逃。
“难道这能算是战争吗?只能说是类似战争而已。从前跟德国打仗时,德国人一开炮,几个团都能统统报销了。可是现在,连里刚有两个人受伤,就大叫:损失惨重!”上过前线的战士们都这样纷纷议论。
可是这种儿戏的战争也使人烦恼。不满、疲劳和愤恨越积越深。连队里的人们越来越坚决地说:
“咱们把红军从顿河的土地上打出去就散伙!绝不到边界以外去。俄罗斯是俄罗斯,我们是我们。我们不在他们那里搞我们这一套。”
整个秋天在菲洛诺沃附近进行着无精打采的战争。察里津是最重要的战略中心。白军和红军都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投到那里去。而在北方战线上,双方势均力敌。红白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决一死战。哥萨克的骑兵比较多;他们利用这种优势协同作战,包抄红军的两翼,迂回到后方。哥萨克方面之所以占优势,只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全是些从毗邻前线地区新征来的、政治上不坚定的红军部队。萨拉托夫人和坦波夫人都是成千上万地投降。但是当红军指挥部把工人团队、水兵队伍或者骑兵投入战斗时,战局就会出现平衡状态,于是战场上的主动权就重又不时易手,双方轮流赢得一些局部性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葛利高里无动于衷地注视着战争的进程。他深信:到冬天战线就不复存在了;他了解哥萨克们都热望和平,战争根本不可能持续下去。团里有时候收到几份报纸。葛利高里憎恨地拿起用黄色包装纸印的《顿河上游报》,迅速地读着前线消息,气得咬牙切齿。当他给哥萨克们朗读那些豪迈的、虚张声势的大话时,大家都好心肠地笑了起来:
九月二十七日在菲洛诺沃方面的战斗互有胜负。二十六日夜间,勇猛的维申斯克团从山下村把敌人驱逐出去,乘胜追击,直捣卢基扬诺夫斯基村。俘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和俘虏。红军残部仓皇退去,溃不成军。哥萨克士气高昂。顿河的勇士们正为夺取新的胜利奋战!
“咱们抓住了多少俘虏,啊?大量的吗?哎呀,哎呀,这伙狗崽子们!统共捉了三十二个人!可是他们……哈哈哈……”米吉卡·科尔舒诺夫咧着露出白牙的嘴,用两只长手巴掌叉着腰,笑得前仰后合地说。
哥萨克们也不相信“士官生们”在西伯利亚和库班的胜利消息。《顿河上游报》不要脸地、赤裸裸地撒谎。奥赫瓦特金是个长胳膊、身体健壮的哥萨克,他读完论述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的社论以后,就当着葛利高里的面说:
“等他们镇压完了捷克人,然后就要全军向我们压来,就像对付捷克人那样——使我们血流成河……总而言之——那是俄罗斯呀!”最后吓人地下结论说,“这是开玩笑吗?”
“别吓唬人啦!你这些昏话气得我肚子都疼啦。”普罗霍尔·济科夫挥手说。
而葛利高里卷着烟,暗自幸灾乐祸地想:“说得对!”
这天晚上,他弯着背,解开被太阳晒得褪了色的、缝着保护色肩章的衬衣领子,在桌边坐了很久。太阳晒黑的脸上表情严肃,病态的虚胖把脸上的皱窝和突出的颧骨的尖角都拉平了。他来回扭动着筋肉发达的脖子,若有所思地捋着被太阳晒得发红的鬈曲的胡子尖,近年来变得冷酷的凶狠的眼睛凝视着一点。他苦恼地、不习惯地冥思苦想着,直到躺下睡觉的时候,才仿佛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自言自语说:
“没有地方躲呀!”
他整夜都没有睡,不时出去查看马匹,在像绸缎子一样簌簌作响的漆黑、寂静的秋夜里,在台阶上站了很久。
看来,照耀着葛利高里诞生的那颗小宿命星还在颤抖地闪着微光;显然,它还没有熟到落下来,用陨落的冷光划破长空的程度。一个秋季,葛利高里的坐骑被打死了三匹,军大衣上打了五个窟窿。死神好像总在跟这个哥萨克开玩笑,屡次用乌黑的翅膀逗弄他。有一天,一颗子弹把马刀柄上的铜头打穿,刀柄上的穗带就像被咬断了似的落在马蹄边。
“一定是有个什么人在竭诚地为你祈祷,葛利高里。”米吉卡·科尔舒诺夫对他说,而且对于葛利高里脸上那种不愉快的笑容感到十分惊讶。
战线移到铁路那面去了。辎重车每天都运来许多缠着铁蒺藜的轴卷。电报每天往前线传送这样的消息:
协约国军队近日开到。在援军到来前,必须坚守住顿河地区边界,不惜任何代价遏止红军的进攻。
大批征来的民夫用破冰的铁杵开凿冰冻的土地,挖掘战壕,围绕着战壕架设铁蒺藜。夜里,等哥萨克们离开战壕,跑到居民家里去烤火取暖的时候,红军侦察兵就来到战壕边,铲平修筑的防御工事,把致哥萨克的号召书挂在生锈的铁蒺藜尖上。哥萨克们贪婪地读着这些传单,就像读家书一样。事情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再继续打下去是毫无意义的。严寒袭来,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大雪纷飞,有时又转暖,雪水横流。在战壕里待一个钟头都受不了。哥萨克们冷得要死,手脚都冻坏了。步兵和侦察兵部队中,有许多人连皮靴子都没有。有些人到前线来的时候,就像去打扫牲口棚似的——只穿着便鞋和单薄的灯笼裤。他们都不信协约国会来帮忙。“他们是骑着甲虫来的!”有一天,安德留什卡·卡舒林伤心地说。有时遇上红军侦察队,哥萨克们听到他们大声喊话:“嗳!基督教的信徒们!你们开着坦克向我们冲!而我们却坐着爬犁来看望你们!快把鞋后跟上抹上油,——我们马上就要来做客啦!”
从十一月中旬起,红军就转入进攻。他们顽强地把哥萨克部队压向铁路线,然而战局的转折还是姗姗来迟。十二月十六日,红军的骑兵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打垮了第三十三团,但是在科洛杰江斯克村附近,维申斯克团据守的地区,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维申斯克团的机枪手躲在大雪覆盖了的场院木栅后面,用猛烈的火力迎击徒步进攻的敌人,右翼的机枪掌握在经验丰富的卡尔金斯克哥萨克安季波夫手里,他向攻来的敌人深处,扇面扫射,时而卧倒,时而奔跑的散兵线。连队整个笼罩在射击的烟雾中。而另外两个连则已经从左翼迂回包抄过去。
黄昏时分,刚刚开到的水兵部队,替换了有气无力地进攻的红军步兵。水兵们既不卧倒,也不喊叫,迎着机枪火力冲了上来。
葛利高里在不停地射击。枪膛已经冒烟了,枪筒子热得烫手指头。葛利高里把步枪凉一凉,又压进一梭子弹,眯缝起眼睛,瞄准了远处的黑乎乎的人形。
水兵把他们打退了。几个连都骑上马逃出村庄,驰上山岗。葛利高里驻马回头一看,不由地扔开了马缰。从山岗上远眺,可以看到一片白雪覆盖的忧郁的田野,到处点缀着大雪掩埋的艾蒿丛和山谷的斜坡上晚霞投下的紫色阴影。田野上,绵延数俄里,黑斑似的横着些被机枪打死的水兵尸体。他们穿着水兵的呢军装和皮上衣,黑压压地横在雪地上,就像一群蹲下去准备起飞的乌鸦……
傍晚,被敌人的进攻打得七零八乱的几个连跟叶兰斯克团以及那个原来在他们右翼活动的、有番号的梅德维季河口区团失去了联系,在布祖卢克河的一条细小的支流沿岸两个村子里宿营。
天色已晚,葛利高里从按连长命令设立岗哨的地方回来的时候,在胡同里遇到了团长和团部的副官。
“第三连驻在什么地方?”团长勒马问道。
葛利高里告诉了地点。他们俩就策马去了。
“连里的损失很大吗?”副官策马离去时问;他没有听清答话,就又重问了一声:“怎么?”
但是葛利高里没有理他就走了。
整夜都有辎重队从村子里通过。一个炮兵连在葛利高里和几个哥萨克宿营的院子外面停了很久。从独扇小窗户里传来谩骂声、骑手们的喊叫声和忙乱的脚步声。有几个炮手和几个不知道什么原因来到这个村子的团部传令兵走进屋子来烤火。半夜里跑进来三个炮手,把家主人和哥萨克们都吵醒了。他们把一门炮陷进离村子不远的小河里了,所以决定在这里过夜,明天早晨再套上牛把炮拖出来。葛利高里醒来,久久地注视着炮兵们嘴里哼哼着从靴子上往下刮冻结的污泥,脱掉鞋袜,把湿透的包脚布晾在地炉的烟道上。后来又走进来一个直到耳朵边儿都沾满泥浆的炮兵军官,他请求在这里住一宿,他脱掉军大衣,带着漠不关心的神情,用上衣袖擦着溅在脸上的烂泥,擦了半天。
“我们损失了一门炮,”他用两只像疲惫不堪的马的眼睛,驯顺地看着葛利高里,说,“今天的战斗就像过去在后娘村边的战斗一样。刚打了两炮,敌人就发现了我们的炮位……他们一炮打来——就把炮的主轴彻底打断了!可是大炮是架在场院上。伪装得别提多好啦!……”他每说一句,就习惯地,大概是不自觉地,粗野地骂上一句,“您是维申斯克团的吗?想喝茶吗?亲爱的女主人,您最好给我们生一个小火壶吧,啊?”
他原来是个爱唠叨的讨厌家伙,不住气地往肚子里灌着热茶。半个钟头以后,葛利高里已经知道他是普拉托夫斯克镇人,在实科中学毕了业,参加过对德战争,结过两次婚,都很不如意。
“现在顿河军是完蛋啦!”他用尖尖的红舌头舔着胡子刮得光光的嘴唇上的汗珠说,“战争就要结束啦。明天前线就会崩溃,再过两个星期咱们就会在新切尔卡斯克啦。想领着赤脚的哥萨克进攻俄罗斯!哼,这不简直是白痴吗?而且那些基干军官全是些混蛋,真的!您大概是哥萨克吧?我猜得不错吧?他们让你们去为他们‘火中取栗’。而他们自己却躲在后方的兵站里称月桂叶和粮食!”
他不停地眨着没有光泽的眼睛,摇晃着身子,有时巨大、粗壮的身躯整个趴在桌子上,可是他那咧得长长的嘴角却阴郁地、不由自主地耷拉着,脸上依然保留着先前那副像被鞭打得狼狈不堪的马一样的驯顺表情。
“从前,就说拿破仑时代吧,那时打仗有多痛快!双方军队相遇,厮杀一番,各自鸣金收兵了事,既没有什么阵地,也用不着蹲什么战壕。可是现在,你要是研究一下当今的一些战例,——那你的脑袋就要发昏。如果说从前历史学家们描写战争总爱胡说八道,那么这次战争会写成什么样子,简直就不可想像了……无聊透顶,这哪像战争啊!毫无声势、气魄可言。卑鄙龌龊!总而言之——毫无意义。我真想请这两位大帅到一起来一对一地斗一斗。我要对他们说:‘哪,列宁先生,给你请来一位骑兵司务长,好好跟他学学枪法吧。还有你,克拉斯诺夫先生,怎么连刺杀的准备动作都不会!’然后就让他俩像大卫和歌利亚那样,格斗一番:胜者为王。对老百姓来说,谁来统治他们都一样。少尉先生,您以为如何,啊?”
葛利高里没有回答,睡意蒙眬地注视着他那筋肉发达的肩膀、胳膊的迟钝动作和在他嘴里不停地蠕动、使人看着很不舒服的红舌头。他很想睡觉,所以非常恼恨这个唠叨不休、傻里傻气的炮兵,他那双汗脚散发出来的狗臭味使他恶心……
第二天早晨,葛利高里怀着难以排除的烦闷心情醒来。秋天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但是竟来得这么突然,这使他感到惊讶。葛利高里注意到,人们对战争的不满情绪,起初只像淙淙的小溪,在连里和团里潺流,现在不知不觉地就汇合成巨大的洪流。今天,只见这股洪流正拼命地冲击着战线。
早春时节,骑马经过草原的旅人,会遇到类似的情况:阳光灿烂,四周是一片原封未动的紫色的积雪。但是积雪下面,却正在进行着眼睛看不见的、永恒的、壮丽的工作——解放大地。太阳在一点一点地吞着积雪,下面渗出的潮气侵蚀它。夜里雾气弥漫——早晨雪上的薄冰咯吱咯吱、轰隆轰隆地响着塌陷下去,大道上和车辙沟里从高原流来的绿水横溢,马蹄把融雪溅向四面。天气转暖。沙土山丘上的积雪在融化,露出了地面,散发出原始土壤和腐烂的野草气味。半夜里,山谷咆哮,崩雪覆盖的荒沟在轰鸣,雪融后露出的、像天鹅绒一样乌黑的秋耕地上冒着甜滋滋的烟气。黄昏时分,草原上的小河呻吟着,挣破身上的坚冰,迅速上涨,像乳母鼓胀的乳房一样满潮的河水,冲着冰块,蜂拥而去;冬天的突然退却,使站在沙岸上的旅人大吃一惊,他的眼睛在寻觅水浅的地方,用鞭子抽着大汗淋漓、耳朵直颤动的马。然而四周的一片雪野却在叛逆地闪着天真的蓝光,依然是一片白茫茫的、昏昏欲睡的寒冬……
维申斯克团后退了一整天。辎重队在大道上飞奔。右方远处,在地平线上灰色云峰的后面,炮声像山崩似的在轰鸣,连队在融化了的、像施过肥似的、泥泞的道路上行进,马蹄把湿雪地踏得稀烂,距毛上沾满了污泥。传令兵在路边奔驰。身披闪光的蓝色羽毛的短尾巴、笨拙的乌鸦,像徒步的骑兵一样,沉默庄严,一摇一晃地在道旁漫步;它们像在阅兵一样,目送着退却的哥萨克连队、衣服褴褛的哥萨克步兵纵队和辎重车辆从自己面前走过。
葛利高里深知,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这股势如破竹似的退却洪流。夜里,他怀着喜悦的决心,擅自离开了团队。
“你这是准备到哪儿去呀?葛利高里·潘苔莱耶夫?”一直在用嘲笑的目光注视着葛利高里把雨衣套在军大衣外边,又挂上马刀和手枪的米吉卡·科尔舒诺夫问。
“与你有什么相干?”
“我觉得奇怪。”
葛利高里蠕动了一下颧骨上的粉红色小瘤子,但是却高兴地、挤了挤眼回答说:
“到逍遥津去。明白了吗?”
他走了出去。
他那匹没有卸鞍子的战马拴在那里。
在寒夜霜烟弥漫的大道上,他一直跑到天亮。“我在家里住上几天,等听到他们开过来的时候,再回到团里去。”他不情愿地想着那些昨天跟自己并肩作战的人。
第二天的黄昏,他已经把马牵进了自家的院子,这匹马两天奔驰了二百俄里,已经消瘦、疲劳得直打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