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八、天地

陆婉吟从小的预感就该死的准确,而且往往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姚漪哭哭滴滴回了姚家备嫁,在之后的一年里都愁眉不展,等到出嫁之时连眼泪都流不出了。

而陆家不久后也接到了赐婚的旨意,陆婉吟被一屋子人欢天喜地的热闹样子冲昏了头脑,等她反应过来,已被满屋子的红布惊了个翻天覆地。

舒姨娘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比划着红布大小,传达祖父的意思:“老太爷说了,往后书院的课三姑娘就不必上了,这嫁妆可都要自己绣,姑娘可别丢了咱们江南女儿能织会绣的好名声……”

再后面舒姨娘说了些什么,陆婉吟已经听不见了,在一匹又一匹的大红锦缎送进她屋子里之后,她竟然觉着比得知自己要嫁给一个陌生人之时还要悲凉。

雁儿一边伸手替她裁缎子,一边抱怨舒姨娘:“定是她假传老爷子的消息折腾姑娘,满扬州打听打听,绣嫁妆不过是意思意思取个吉利罢了,谁家的嫁妆一针一线要出嫁的姑娘自己去做的,便是再穷的人家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她语气气愤,手上也恨不得把那大红缎子当舒姨娘来撕,一下一下出手利落,听得陆婉吟胆战心惊,生怕她下一秒就会揣起剪子去同舒姨娘拼命。

然而没过两天,陆婉吟连开玩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看着舒姨娘送来的花样和尺寸,几乎囊括了嫁妆里所有需要织绣的东西,包括枕套被套、鞋袜嫁衣、丝巾盖头不等,舒姨娘甚至贴心的给她准备了送未来夫君的荷包扇套。

雁儿站在一边看着她,圆溜溜的眼睛里充满了同情,陆婉吟非常手欠地将描着花样的纸折了几折,抬手飞了出去,然后欲哭无泪地趴在桌子上,“雁儿,你说永宁侯府这么缺针线活,他为什么不去娶一个绣女啊……”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皇帝不让。

沈小侯爷与太子爷年纪相仿,甚至还大了半年,是以两个人的婚事几乎是同时提到日程上的,其赐婚难度之大,生生让皇帝白了好几根头发。

本着先己后人先君后臣的想法,皇帝在京中的名门世家里仔细挑了一圈,愣是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做太子妃的女子。他继位时李家一家独大,外戚屡屡干政不说,就连后宫之内也从未有过一刻平静,是以在儿女婚事上,他万万不愿自己的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宁肯门第低些,也不愿儿子再受他人掣肘,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九五至尊关起门来也不过是个普通父亲,就是天仙下凡也未必觉得配得上自己的儿子,放低标准了他又觉得愧对儿子,所以一直难以抉择。

至于沈小侯爷,他就更为难了。从心里来说,他巴不得沈峥这辈子都不娶妻不生子才好,然而沈峥毕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既是忠臣之后,又是国之良将,若是不寻一门好亲事恐怕难堵悠悠众口。可若是寻了有权有势的世家女子,军队朝堂便有了连接的可能性,恐怕日后太子当朝根基不稳时会生出事端,他自然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若是让沈小侯爷和他爹一样,娶个平民百姓的女儿,又实在师出无名,还会让天下之人觉得他忌惮永宁侯府君臣离心。

儿女债实在是太让人犯愁,以至于皇帝都恨不得要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求佛祖指他一条明路。幸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他焦头烂额之时,江南百花榜呈到了御桌之上,顺理成章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在京城中也听说过江南的民俗,甚至不止一次想过游历江南亲眼见证一下其中繁华,总是不得成行,不过为表与民同乐之心,他往年也会派人下江南考评督办,却从来不曾放在心上,但这项堪称是消遣的活动却在意外之处给了他最大的收获,不但让他替儿子寻到了太子妃,还买一送一。

姚漪是姚缙的女儿,姚缙是他钦点的状元,如今总管扬州府事,是名门显赫人家。而姚缙最好的一点,是他膝下无儿,族中也无人入官。以姚缙的才学和身体,再报效朝廷二十年想必不是个问题,届时太子根基已稳,姚家后继无人,便并不会威胁到太子。

陆家就更好了,陆延清虽然与他有过师徒之份,可他举家回乡已经多年,纵然门下学生再多,他本人也在朝中插不上什么话了,家中子弟只有今年刚刚中榜的陆琰,离权力中心还不知道有多远的路要走。书香门第出来的帝师之孙与征战沙场的侯门忠烈,未尝不是一桩好婚事。

其中实情究竟如何,一概不得而知,反正圣旨已经颁了下去,没有商量的余地,唯一一点明朗的赐婚原因,也基本是陆琰的猜测,只是纵使他再胸有城府,到底年纪嫩了些,陆琰始终也没能在这件事上看清楚皇帝心中的天平是像哪一边倾斜的。

这也是他深夜无眠,非要同陆婉吟谈心的原因。

对方将陆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陆家却对永宁侯府一无所知,这是兵家的大忌,也是陆琰的心病。

当事人陆婉吟却不以为意,“天下间你不能预料的事情多了,哪有事事都明白无误之后才落子的道理,等你明白了,只怕也早失了先机。”

陆琰最近一年叹的气比过去十几年加起来都多,看得陆婉吟也跟着犯愁,她早不是从前无忧无虑直来直往的闺阁幼女,就算是一朝离家有再多不舍,也不能表露出半分再让陆琰替她担心,“二哥哥,你放心。到了京中,我一定小心仔细,绝不会行差踏错半步的……”

陆琰心知担心也是无用,只得伸手像小时候那样揉了一把她的脑袋,想到明日这长发就要被盘起来做妇人装,又觉得黯然,“你我是放心的,只是……你知不知道我你刚刚进来前我在想什么?”

陆婉吟回想起她进来时陆琰靠窗站着的背影,点点头:“我知道,你在想祖父……”

她长到今日,几乎是陆琰一手带大,不光她从未有过一事瞒过陆琰,陆琰也从未有一事瞒过她,两个人的默契比人家的双生子还要强上几分,以至于她瞧见冲着京城万家灯火发呆的陆琰时,就想明白了陆琰的心事。

祖父当年为什么要辞官回乡?他真的舍得多年来寒窗苦读的辛苦和苦心经营的谋筹吗?当真是因为子孙不器想要保全家族吗?他那样有野心的一个人,为什么甘心守着书院喝茶养老?

还有,他当年一步步从这样的繁华之境回到他最初开始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心境?

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然而陆婉吟回忆起祖父接旨时激动的泪水,又瞧了瞧陆琰,似乎明白了几分。

她的婚事早早定下,而长她两岁的陆琰却还未定亲,从前祖父说是为了让陆琰安心读书,然而陆琰已经中榜,来往提亲的人众多,为何祖父却没有一个中意的?

姚漪没有兄弟,可她有,那么她的婚事是不是要为陆琰的婚事铺路?江南双姝不过是民间好事者对她和姚漪的调侃,家世出众的女儿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她成为了买一送一的赠送品?如果陆琰推断的没错,圣上是从百花榜上知晓她的姓名的,然而这女子科考不过是民间娱乐,就算是圣上再关心民生,这样微不足道的事,真的会被当成正事呈报吗?

就算先落子可占先机,可如果她本身就是一枚棋子呢?

如果不是祖父手里的,那又是谁的?

陆婉吟能想到的,陆琰势必也都想到了,而且恐怕陆琰和她一样,都生出了几分身不由己的感觉。

不。

陆婉吟细想,还是不一样的,她握住二哥的手勉强安慰道:“就算命是天定,可事在人为。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要我好好过日子,总会过得好的。”

陆琰凡事总想的比陆婉吟悲观些,也承认自己有些时候远没有陆婉吟豁达,然而自己到底为人兄长,总不能这个时候了还要陆婉吟来安慰自己,便勉强点了点头。

“二哥,我明日自己进京去,你别送我了罢……”

陆琰一惊,“那怎么成?横竖我也要看你出嫁的“

“又不需要吃酒办席,你何苦去应酬那些人”,陆婉吟摇头,”还不如去做祖父交待你的事。”

陆琰离家之前,陆老爷子亲自写了好些拜帖交于陆琰,要他一一前去拜会,陆琰一直瞒着不肯让她知晓,没想到陆婉吟已经猜了出来,心下又是一直酸涩:“你等等二哥,若是真有门路,我一定想法子到京中来。”

“不”,陆婉吟再次摇头,“你不要这样想……”

“二哥哥,你我兄妹自小一起长大,你不过大我两岁,却事事都要让着我照看我,每每闯祸都是你挡在我前头,这些年你实在委屈”。

陆琰想张口同她说自己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委屈之处,然而这会儿眼眶已经泛酸,生怕自己一开口再绷不住。

“天底下再要好的兄弟姐妹,也没有一辈子在一起的道理,你我早就心知肚明,何必为此伤感。所以二哥哥,切莫为了我做出违背本心的选择。”

陆婉吟目光坚定,直直地看着陆琰的眼睛,陆琰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生而为女,我这一辈子注定是笼中雀,然而就是做笼中雀,我也一定会好好努力,绝不让自己白活一场,何况二哥哥……”

很小很小的时候,陆婉吟和陆琰坐在自家的庭院中,一起看高高的院墙,陆婉吟问他,二哥哥,我们时候才能出去玩?

陆琰自己也不知道几时能出去,但他毕竟是哥哥,认真想了想,觉得大约自己长大了就可以出去了。

再也不必被书本高墙约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他越长大越明白,总有一些责任需要他去承担,人活一世根本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必须要挑着肩上的担子一步一步往前走,陆婉吟知道他的辛苦,不愿再成为他的负担。

“你若是喜欢京中,就去京中;你若喜欢地方,就去地方上,二哥哥,你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了更多人能做他们想做的事。你做兄长已经做的很好了,日后还要多为自己考虑,去做你自己。”

“你有你的命运,我也有我的命运。棋局未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执棋之人还是棋子,”陆婉吟起身下榻,冲着陆琰行了一礼,“今日就当妹妹辞别兄长,往后天地广阔,愿兄长活得自在,明日就不必送了。”

陆琰坐定受了她一礼,待她走出门后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泪水。

陆婉吟则靠墙站了半刻,才勉强收拾好心情,她推开自己的房门,对着仍是惊魂不定的雁儿问道:

“人走了吗?”

雁儿点点头,指了指窗外。

陆婉吟放下心来,伸出双手握住雁儿的肩,“今日之事,千万千万不能和任何人说起,就是二哥也不行,干脆忘了最好,知不知道?”

雁儿不住地点头,陆婉吟看向窗外,目光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