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三湾镇

见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小辫儿道:“护宝兽就是围着那龙吐珠的位置,所以咱们虽然只是去取水,但相当于一石二鸟。我跟那雇主说明了风险和难度,人家才肯提价的,否则人家也不傻对不对?”

队伍里有个尖嘴猴腮模样的人问:“那护宝兽是什么,瞧出来没?东西大概什么等级的?”

小辫儿道:“我当时是去踩点的,身上没带太多装备,不敢折腾。我估摸着也就黄品吧,高不到哪儿去,因为那是个开阔水域,周围不远的地方有镇子。”

人烟聚集的地方,那估计品级确实不高,因为品级越高的天材地宝,守着它的护宝兽就越厉害,同时,周围产生的异象也就越多。

天材地宝也是需要成长环境的,人多的地方,环境被破坏,天材地宝才刚冒出个嫩影儿,就得被破坏了。同时,若是人多的地方,天材地宝引发的异象频频,最容易引起人注意,早就被先前的同行们给弄走了,哪还能等到我们?

也只有品级比较低的,如黄品级的宝贝,一般不会引起太多的异象,才能在有人的地方得以生成。

那龙吐珠的位置是一片水域,沿边有小镇居民聚集,人来船往的,什么都藏不

住。

小辫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说这是个一石二鸟的计策,取了雇主要的水,酬劳就按照刚才的办法分。

但取了另外的宝贝后,因为都是要卖命的,他就不拿大头了,届时拿回来后,去宝阁卖了,众人平分。

这么算下来,这一趟的收获,也能有小一百万。

当即,我们一行六人,便将事儿给定了下来。

这趟属于自己接的活儿,不用走五都,商议完毕后,我们就离开了冷冷清清的易堂,各自回去准备了。

回来这两天,我没有联系任何人,因为我知道,迟早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

为了防止那十二颗珠子被盗走,我将它直接寄存到了银行的保险柜里。

原本我是信任穆望周的,但在那本工作簿中,发现了摘星阁的参与后,我不得不多了一丝防备。一直以来,穆望周对我多有助力,给的理由。总是屈家祖上的所谓约定,但那个约定究竟是什么,却始终不肯透露。

现在我不得不怀疑,那个所谓的约定,是不是‘薛定谔的约定’了。

也就在我准备离开时,我接到了老秦的电话。

作为许败类的狗腿子,老秦后来负责定期找我采样,因为许败类要检测针剂对

于人体的长期作用。

电话里,老秦急道:“……你的五个手机我都轮着打,全都关机了,你又出活儿去了?”

因为倒门行的人,时常与危险作伴,打斗间,身上一些证件手机一类的物品,特别容易遭受损失,因此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四五部手机,便宜又耐摔,换起来不心疼那种,并且是证件补办中心的常客。

“我昨天刚回来,找我采样?”

老秦道:”是啊,这已经比约定时间晚了有一周了。”

我道:“对不住,可能得更晚一些了,我马上又要出门了。”

老秦闻言,在电话里差点儿炸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跟你说啊,不能再拖了,三天内我就得弄到,不然许老师会对我很失望的。”

老秦算是许败类的得意门生之一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俩是臭味相投。

事实上,我心里有一个隐患,正好也想请教许败类。

那就是基地最后倒计时发出的讯息。

按照吴教授的说法,基地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已经将我们的影像包括先前采集的血液指纹等资料,连同基地的核心资料,都已经发送出去了。

发送给谁?自然是那个基地背后的势力了。

个拥有着前端科技的地下势力。

我听许败类提过这些事,地下科研产生的前端结果,往往具有先进性和不确定性,它们的实际应用,也已地下运用为主。

但能在地下运用前端科技的势力也不多。

许败类和老秦,都可以算是地下科研组织的成员,我也想找机会,向他们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摸到什么线索。

有所防备,总比等着人上门宰强。

电话里,老秦得知我又要出发,表示这次一定要采集到样本,他问我地址是哪儿。

“你准备去?”我有些诧异。

老秦道:“只要不是太偏远的地方。”

思量片刻,我将那小镇的位置报给了他。

那个小镇,是离龙吐珠位最近的小镇,也是我们往返时,必须要停留的修整地。

那地儿位于云贵交界处,镇子临河而建,地处三水汇聚的边湾,所以叫三湾镇,旧时是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给自足的地儿。

由于在山区,前半截交通顺畅,后半截都是盘山公路,因此需要耗费比较久的时间,清晨出发,到地儿得是黄昏了,所以要在镇子上休息一晚。

那镇子上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因此开了一家民宿,是镇子上唯一比较周

正舒服的住宿地,小辫儿之前踩过点,这趟行程他已经完全安排好了。

我将镇名和民宿的名字告诉老秦后,便跟他相约明晚见。

我这边出发,比老秦应该要早到一些,老秦这次是从吉林那边出发过来,估计得晚上才能到镇上。

收拾妥当,第二天清晨我们一行人就出发了,装备一类由小辫儿提供,他安排的人手会将东西送到镇上接头,我们直接带些私人物品上路即可。

这边过去火车比较方便,于是我们直接坐火车五个多小时,到了当地的县上,然后就包了辆面包车,在蜿蜒的盘山道上行驶,在下午的四点多,到达了三万镇。

秋季的山区小镇,寒气逼人,我里面穿着长秋衣,外面套着件冲锋衣,双手插在衣兜里,边走边看周围的环境。

这地儿挺漂亮,秋高气爽,空气也好,而且安静。

此时日头没有下去,朝四下远眺。周围是起伏的山脉,林木沾上秋色,层林尽染,如同绝美的风景画。

队伍里一行人嘀咕着,说这地儿虽小,但如果饮食好,民宿又住的舒服,就准备干完活多住几天,放松放松。

倒门行的人都挺自来熟的,只要是搭伙,在一个队伍里,那就是‘兄弟’。